“未曾预约”更精彩-关于创建生成性数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论文_第1页
“未曾预约”更精彩-关于创建生成性数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论文_第2页
“未曾预约”更精彩-关于创建生成性数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论文_第3页
“未曾预约”更精彩-关于创建生成性数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论文_第4页
“未曾预约”更精彩-关于创建生成性数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未曾预约”更精彩——关于创建生成性数学课堂的几点思考摘要:创建生成性数学课堂是对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继承和创新,也是贯彻现代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实践.首先要创设情境,创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为生成性数学课堂创造条件,诱发生成;其次要多维预设,多维度的问题预设是促进有效生成的有力保障,促进生成;再次要善于捕捉,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兴趣,不断捕捉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感,引导生成;最后要及时教学反思,教师要勤于在动态生成的教学方面反思,布置课后探究,提升生成的教学成果.总之,创建生成性数学课堂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关键词:生成性数学课堂多维预设善于捕捉教学反思现代新课程教育非常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潜能的挖掘,倡导创建动态生成式课堂.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仅有预设,要么是教师的一言堂,要么是教师“牵”着学生走,不注重对学生的适时引导,忽略对学生潜能的挖掘,这样的课堂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创建生成性数学课堂既是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继承与创新,更是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当然,创建生成性数学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还要有应对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的能力.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教师在创建生成性数学课堂中的几点做法,谈些粗知浅见,以期与同行们交流.一、创设情境,诱发生成“环境造就人”指的是社会大环境对人的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可以让师生一起在快乐中学习,在这种融洽的情感交流中,会产生很多出人意料的想法,激起创造的火花,生成更多”未曾预约”的精彩.要想创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为生成性数学课堂创造条件,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的.1、播放音乐,活跃气氛.课前2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轻松愉快音乐.用音乐来调节课前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和我一起开始一场数学之旅.2、俯下身子,与生交流.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民主性有所增强,师生互动也较多,但真正和学生做到民主平等的教师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是有些教师认为,如果对学生不严厉些,学生不怕,管不住学生;二是部分教师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跟这些“小屁孩”平等,恐有失自己的身份.我在教学中转变观念,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交流,增强亲和力,让学生不受拘束、乐意与我真心交流,古人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才是诱发生成的前提.3、了解学生,及时表扬.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由于网络等传媒的快速便捷,现在的中学生接受知识的面广、知识的储备也较丰富,加上处在青春期,自我意识强烈,渴望别人的理解与尊重,我在教学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文化背景等,加以判断组合.及时地表扬学生,充分利用好学生的成长特点,让他们能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整个课堂才会灵动出彩.二、多维预设,促进生成精彩课堂的造就不是偶然的,是教师的精心预设和课堂上“意料之外”的生成共同产生的智慧结晶.没有预设的课堂,是自由散漫、杂乱无章的,而没有生成的课堂则显得机械呆板、没有生气.它们之间是矛盾统一而又相辅相成的,多维的预设是促进有效生成的有力保障.预则立,不预则废.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并不是说师生可以在课堂上信马由缰、随心所欲.在预设时,教师除了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还要多预设一些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包括课堂活动中学生的状态、兴趣、注意力、情绪、语言等.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合作交流的能力的差异,弹性设计教学过程.我在和学生一起探究折纸作60°,30°,15°的角(人教版八年级上册P64数学活动)时,其核心内容是先推导出30°的角,就这个方面课前我就就作了多种可能出现情况的预设.预设1、我们知道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是60°,图中有没有等边三角形呢?学生略加思考后就会发现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只要连接AN,(如图1),易证△ABN为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到∠NBC等于30°.追问: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预设2、当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时,此直角边所对的角也是30°.这个问题中行不行呢?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思考,就会发现,如图2,过N点作NH垂直BC于H点,易证△ABM≌△NBM,则直角△BNH中,BH=2NH,因此得出∠HBN=30°.预设3、折叠的背后就是构造轴对称图形,轴对称的性质里面除了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外,还可以用到线段的中点这个特殊条件.在这个问题中可以吗?要充分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鼓励他们多想想.学生们的思维就此就会打开了,很快发现延长MN交BC于K点(如图3),知N为MK的中点后,可以证出△MBK为等边三角形了,从而得出∠NBC等于30°.预设4、继续激发,能不能利用特殊的四边形来证明∠NBC等于30°呢?此问一下就提升了学生思维的高度和维度,也会使他们探索问题的劲头更足.由于预设充分而有弹性,实际教学时,学生的参与度高,思维活跃,兴趣盎然,解决了预设中的所有问题.发现者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未发现者则产生了“豁然开朗”的感觉,师生在互动中达到共鸣.多维的预设虽引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因素,但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态.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在这样的师生积极互动的氛围中,会更容易激起学生创造的火花,涌现新的问题和答案,出现很多“未曾预约”的精彩!三、善于捕捉,引导生成创建动态生成式数学课堂,对教师的教学机智也是一种锤炼和考验.教师要练就高超的教学艺术,就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预设融于动态的课堂教学之中,做到收放自如.特别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不断地捕捉那些在互动中产生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把有用的信息及时提炼出来,纳入教学过程.对一些倏忽而至的“灵光一现”更要及时捕捉,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探究,适时加以引导、点拨,引导生成.在这样的情境中,师生、生生互动往往会达到至高点,课堂教学资源也不断生成,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得以实现.我在教学“整式的乘除”时讲了这样一道例题:长方形的面积a2-3ab+2b2,它的一条边是a-b,求它的周长.在学生略加思考后,我提问了甲同学,他回答:“用a2-3ab+2b2除a-b得到另一边长,再把两边长的和乘以2就得到它的周长,结果是2(2a-3)”,其他同学也都说是这么做的.这时,我发现乙同学在沉思,似有所发现.便问道:“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我注视着他,他立刻领会到了我的眼神.他站起来说:“用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方法来解也行.”同学们一时都陷入沉思.(点燃了火花)a2甲同学不甘示弱,反应也较快,“假设另一条边长为x,则得a-b=-3ab+2b2,在解x时,还是用到a2-3ab+2b2除a-b,岂不是多此一举?”(有了思维的碰撞)“我设另一边长为(a+p),则(a-ba+p)=a2-3ab+2b2”乙同学回答道.我一边说“很好,接着讲”,一边在黑板上顺势写下(适时的引导):(a-ba+p)=a2-3ab+2b2a2-(b-pa-bp=a2-3ab+2b2比较系数,解得p=-2b.(取得了新的生成)同学们茅塞顿开!“还可以设周长之半为m”,丙同学又发现了新的解法,“请你上来把它写出来,让我们分享”,我把握时机,为他提供展示的平台.[m-(a-b)(]a-b)=a2-3ab+2b2整理,得ma-b)=2a2-5ab+3b2ma-b)=(a-b)(2a-3)∵a-b≠0∴m=2a-3b所以周长等于2(2a-3b)(产生了更大的生成)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堂课由于我及时捕捉到乙同学“好似有所发现”的现状,并基于他平时成绩较好、善于思考的特点,用眼神去关注和提醒他,在交互碰撞中产生了精彩的生成.当然,课堂中也会出现一些无价值的信息和问题,这时教师要灵活进行排除和处理,使课堂回到预设和正确的轨道上来,不能偏题,不着边际,让课堂有序、有效、完整.四、教学反思,提升生成教学中要反思的内容很多,特别是在对动态生成方面需要反思:课堂出现的“意外”是否都捕捉到了?对生成的资源是否进行了科学的引领和提升?我们能从一些特殊的事件中提炼出一般性的规律,从偶然中发现必然.如前例在求证∠NBC等于30°时,提炼出证明角是30°的多种方法;在求三角形周长的例子中,提炼出方程思想在解题中的灵活运用等.如果仅“就事论事”,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师生之间难以出现教学碰撞、激发探索,不会产生“茅塞顿开”、“妙不可言”的精彩.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言:“如果一位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因而,他提出“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模式.依据这个模式,每节课后,教师都要及时总结最大成功之处和最不满意的地方,特别是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是否到位.在反思中寻找教学中的漏点、缺憾和教训,在反思中收集成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