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课件1_第1页
社交礼仪课件1_第2页
社交礼仪课件1_第3页
社交礼仪课件1_第4页
社交礼仪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交礼仪签到扫码下载文旌课堂APP扫码签到(2022.3.2515:00至2022.3.2515:10)签到方式

教师通过“文旌课堂APP”生成签到二维码,并设置签到时间,学生通过“文旌课堂APP”扫描“签到二维码”进行签到。。全课导航项目一以礼待人,畅通社交之路——社交礼仪概述项目二形象制胜,尽显个人魅力——个人形象礼仪项目三进退有度,展现君子风范——日常交往礼仪项目四举止得体,传播文明之美——公共礼仪项目五尊师友爱,秉持文明传统——校园礼仪项目六畅吃有法,优雅从容赴宴——宴请礼仪项目七有礼有距,完美融入团队——职场礼仪项目一

社交礼仪概述项目导读“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讲究礼仪能使人际关系更为和谐,能让社会生活更有秩序。当前企业在人才招聘和筛选上不仅看重技能水平和学习成绩,也非常重视求职者的素质和修养。因此,加强礼仪学习,掌握必要的礼仪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今后走向成功之路的必要前提。1了解礼仪2了解社交礼仪项目导航1

项目目标①理解礼仪的概念。②了解礼仪的特征、起源和发展。③

理解社交礼仪的概念,了解社交礼仪的特征④熟悉社交礼仪的内容及功能。项目引入—问路一个年轻人坐车去青海湖风景区旅游。天气炎热,他下车后走了很久还没到达目的地,且不知道自己距目的地还有多远。而这时,他已经感到口干舌燥、筋疲力尽。于是,他向从远处走来的一位老人问路:“喂,这里离青海湖还有多远呀?”老人冷冷地回了两个字:“无礼。”年轻人一听,心想:只有五里路了,再加把劲儿就到了。于是,他打起精神快速向前走去。结果,这个年轻人走了好几个五里,仍不见青海湖的踪影,于是恼怒地骂起了那位老人。想一想思考:老人为什么没有告诉年轻人到青海湖的距离?

年轻人的哪些做法有失礼仪?任务一了解礼仪1.1礼仪的概念什么是礼仪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表示尊重、友好的行为规范和准则。1.1礼仪的概念礼仪1礼貌2礼节3仪表4仪式案例分析小处不可随便传说有人把于右任先生写的“不可随处小便”重新组合装裱,于是就有了“小处不可随便”的典故。其实,“小处不可随便”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一条处世原则。古语道:“战战栗栗,日谨一日。人不踬于山,或踬于堞。”告诫人们时时提防被小土绊倒,这或许是“小处不可随便”的最古老的典故。不光是中国,外国人也有差不多的观念。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小处随便的人往往不受欢迎,在某些特殊的场合甚至会造成致命的后果。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大概是18世纪的法国公爵奥古斯丁。1.1案例分析小处不可随便1786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东尼到巴黎戏剧院看戏,全场起立鼓掌。放荡不羁的奥古斯丁为了引起王后的注意,面向王后吹了两声很响的口哨。当时吹口哨被视为严重的调戏行为,国王大怒,把奥古斯丁投入监狱。而奥古斯丁入狱后似乎就被遗忘了,即不审讯,也不判刑,就日复一日地关着。后因时局变化,也曾有过再次出狱的机会,但阴差阳错,终究还是无人问津。直到1863年老态龙钟的奥古斯丁才被释放,当时已经72岁。两声口哨换来50年的牢狱之灾,实在是天大的代价。1.1想一想思考:请你站在礼仪的角度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小处不可随便”这个问题的?1.2礼仪的起源和发展(一)礼仪的起源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从理论上讲,礼仪起源于为了维护秩序,避免发生矛盾和冲突的一种需要。从具体形式上讲,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中晚期的祭祀活动。礼仪之邦17礼仪知识窗握手礼的由来在刀耕火种的时代,人类的祖先依靠群居打猎生存,到处都充满着危险。当不同部落的人相遇时,为了表示善意和友好,一方会向另外一方伸出一只手,且手心向上,以此表示自己手中没有石头或武器,而另外一方若也心怀善意,则会走上前摸摸对方伸出的手,以示友好。这种源于安全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动作沿袭下来,便发展成了今天的握手礼。1.萌芽与草创时期2.形成时期3.发展与变革时期5.现代礼仪时期1.2礼仪的起源和发展4.强化与衰落时期6.当代礼仪时期(二)礼仪的发展

1.1礼仪的概念(二)礼仪的发展

1.萌芽与草创时期——原始社会中晚期至公元前21世纪人类逐渐开化,并在群居生活中逐步积累和约定出一系列规则,促进了原始礼仪雏形的形成。2.形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周朝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的确立代表着礼仪的基本形成。3.发展与变革时期——春秋与战国时期周朝出现了“礼崩乐坏”,新的礼仪理论在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的推动下发展、革新。1.1礼仪的概念(二)礼仪的发展

4.强化与衰落时期——从秦、汉朝至清朝末年前期,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的礼仪得到了强化;后期,随着清王朝政府的腐败和西方礼仪的传入,古代礼仪盛极而衰。5.现代礼仪时期——从辛亥革命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旧礼破新礼立,现代礼仪的帷幕被正式拉开,握手礼在中国逐渐流行。6.当代礼仪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我国的礼仪得到了全新的发展,各种礼仪逐渐规范并趋于完善。任务二了解社交礼仪2.1社交礼仪的概念什么是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用于表示尊重、友善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案例分析爱心守则在某境外海边的无人咖啡馆,一切均是自助,喝完了也是自己掏钱付款了事,偏偏在咖啡机边挂了块醒目的告示牌,上书“爱心守则”几个大字,内容是:亲爱的中国游客,为了咖啡馆的顺利运作,请您尊重咖啡馆文化,并请按照标示的价格付费……请将使用的物品,整理收拾干净;树立主人公意识,幽雅的环境请勿大声喧哗。一项国际旅行网站的调查显示,有钱了的、爱花钱的中国游客在世界上不受欢迎程度“屈居”亚军;而另一国际组织对各国游客进行形象评价,结果中国游客名列前三甲,倒数。2.1想一想思考:案例中的中国游客为什么不受欢迎?2.2社交礼仪的特征◆规范性:社交礼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是人们衡量他人是否敬人、判断自己是否自律的标准。◆传承性:社交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交往中,不断地弃旧扬新,传播、继承下来的,它保留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共同性:社交礼仪是在人们共同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一定范围内人们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生活习惯,因而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人们的共同认可和普遍遵守。◆差异性:礼仪是以一定的社会文化为基础的,因而不同文化背景孕育出的社交礼仪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具有一定的差异。◆针对性:针对性是指根据不同的社交对象、场合和时间,

运用相应的礼仪规范。◆发展性:社交礼仪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完善。2.2社交礼仪的特征规范性社交礼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是人们衡量他人是否敬人、判断自己是否自律的标准。传承性社交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交往中,不断地弃旧扬新,传播、继承下来的,它保留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共同性社交礼仪是在人们共同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一定范围内人们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生活习惯,因而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人们的共同认可和普遍遵守。2.2社交礼仪的特征差异性礼仪是以一定的社会文化为基础的,因而不同文化背景孕育出的社交礼仪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具有一定的差异。针对性针对性是指根据不同的社交对象、场合和时间,运用相应的礼仪规范。发展性社交礼仪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完善。2.2社交礼仪的内容个人形象礼仪:指人们塑造外在形象和提升内在气质的礼仪规范。日常交往礼仪: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沟通、交往时应遵守的礼仪规范。

公共礼仪:指人们置身于公共场合时应遵守的礼仪规范。

校园礼仪:指学生在校园内与他人进行交往时应遵守的礼仪规范。

宴请礼仪:指人们在置办或参加各种宴会时应当遵守的礼仪规范。

职场礼仪: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守的一系列礼仪规范。2.3社交礼仪的功能塑造形象能够帮助人们从仪容、仪表、举止、谈吐等各个方面塑造个人形象能够帮助人们在社交活动中通过服饰、言语、行为、表情等,更好地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尊重、敬佩、友好、善意等的情感信息沟通信息协调关系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创造和谐、温馨的人际环境案例分析珠海上空,万里无云。11时11分,“八一”飞行表演队率先出场。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6架歼-10在空中完成队形变换,以大箭形编队直奔苍穹。转眼间,6架歼-10喷吐着白色的烟雾,时而向下开花,组成一朵白色的牵牛花悬挂在天际;时而天女散花,组成朵朵白色的小花凌空绽放。2.3白花凌空绽放银练寄托追思2021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八个烈士纪念日。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雄精神,参加中国航展的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空军航空大学“红鹰”表演队,分别驾驶歼-10、教-8表演机,以低空通场和拉白色烟带的空中礼仪方式,向革命先辈和英烈致敬。案例分析以低空通场的空中最高礼节掠过观礼台。同时,8道白色的烟带喷吐而出,那道道白色的烟带仿佛为烈士敬献花篮的缎带,寄托着空军将士对烈士的追思。走下战机,空军航空大学“红鹰”表演队队长张立斌介绍,用白色烟带进行飞行表演,既营造出庄严肃穆的节日氛围,又体现了震撼的飞行效果,展现了空军官兵矢志空天、捍卫国家领空安全的坚定信心。2.3这白色的小花是一种思念,寄托着空军官兵对革命先烈的敬仰追思;这白色的牵牛花更像是一支号角,承载着空军官兵赓续英雄血脉的凌云壮志。“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李队长说:“今天是我国第八个烈士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采用这种表演方式,向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忠魂致敬。”航展观礼台前,空军航空大学“红鹰”表演队驾驶8架教-8从机场跑道一端低空呼啸而来,想一想思考:该案例的做法体现了社交礼仪的哪些功能?33思政视窗政策引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的总体要求中提到“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推动践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推动践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推动践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34思政视窗政策引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同时,《纲要》在“推动道德实践养成”中提到“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礼仪礼节是道德素养的体现,也是道德实践的载体。要制定国家礼仪规程,完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规范开展升国旗、奏唱国歌、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强化仪式感、参与感、现代感,增强人们对党和国家、对组织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纪念日,组织开展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丰富道德体验、增进道德情感。研究制定继承中华优秀传统、适应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服装服饰、文明用语规范,引导人们重礼节、讲礼貌”。案例分析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前往一大集团公司参观,老总是该老师的大学同学。老总亲自接待不说还非常客气。工作人员为每位同学倒水,席间有位女生表示自己只喝红茶。学生们在有空调的大会议室坐着,大多坦然接受服务。没有半分客气。当老总办完事情回来后,不断向学生表示歉意,竟然没有人应声。当工作人员送来笔记本,老总亲自双手递送时,学生们大都伸着手随意接过,没有起身也没有致谢。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同学起身双手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茶和老总递来的笔记本时客气地说了声:“谢谢,辛苦了!”最后,只有这位同学收到了这家公司的录用通知。有同学很疑惑甚至不服“他的成绩并没有我好,凭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