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康梁掀,公车上书拉序幕,严复译述《天演论》,主张西方之制度,戊戌变法光绪帝,震动顽固慈禧阻,百日维新可启蒙,虽然失败是进步。维新思想的宣传
1、维新派的主要活动2、严复的主要政治思想:进化论,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
——推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译述西方著作如《天演论》警世洪钟《天演论》严复像严复和他的天演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公车上书图议和变法“议和”:不在《马关条约》上签字“变法”: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何为公车上书?1895年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等联合了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的起因是什么?1895年,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公车——举子、举人康有为、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陷入被列强瓜分的狂潮中,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国力衰弱,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光绪帝也将成为亡国之君。所以他痛下决心实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一、兴起:时间:背景:发起人:内容:意义:结果: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反对议和,请求变法、梁启超《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1895年康有为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受旧势力阻挠而失败
维新变法运动1、公车上书失败后,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哪些活动宣传维新变法思想:2、这些活动体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哪些主张?3、这些宣传活动起到了哪些作用?(1)梁启超:实行君主立宪制开办学堂创办报刊:发文章、译述西方著作组织学会:定期集会演讲、议论时政二、发展:(2)严复:主张变则强、不变则亡
维新派和洋务派的主张有何区别?比较归纳洋务派: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新派: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维新变法运动三、高潮:3、主要内容及其影响2、变法开始的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百日维新1898年戊戌变法1、变法的背景: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898.6.11-1898.9.21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有利于军事强大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主要影响维新变法运动的领袖康有为认为,日本能够强大起来,是因为它实行了君主立宪,中国要摆脱悲惨的命运,不能只在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学习西方,必须向日本那样,在政治上也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同洋务派相比,你认为康有为等维新派的观点有什么明显不同?他们除了在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向西方学习外,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维新变法运动的措施是否全面体现了维新派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没有,它没有涉及设议院、开议会,实行君主立宪的等主张。材料分析:P104材料1、21、戊戌变法的措施是否全面体现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2、变法措施中为什么没有涉及设议院?光绪帝并不同意改革政体;维新派力量相对弱小;维新派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没有,它没有涉及设议院的主张,没有触动专制统治的基础,是很不彻底的。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太后(1835—1908)四、变法失败—戊戌政变(标志整个维新变法运动基本结束)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三条上谕一、革除翁同訸的一切职务,驱逐回籍。二、授任薪职的二品大臣须到皇太后面前谢恩。三、任命荣禄署理直隶总督,统率北洋三军。9月13日,光绪皇帝写密诏给康有为: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
(1859-1916)河南项城人。1895年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手中握有兵权。袁世凯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谭嗣同秘访袁世凯“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弟、杨深秀、康广仁.他,高吟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慷慨赴死。他以“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劝梁启超远走东瀛,将生留与同志,将死留给自己。日本使馆为他提供保护,他傲然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绝命诗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开始!戊戌变法的意义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却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它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初次登上政治舞台为特征,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前奏。此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仿效西方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维新运动兴起时声势浩大,变法运动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但却只持续了短短的103天,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它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影响和启示?失败的原因:主观上:维新派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而脱离人民群众,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维新派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客观上:变法触动保守派的利益,保守派掌握实权又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势力强大;袁世凯出卖维新派等等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思考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影响:对中国人民的觉悟和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民族资产阶级初次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奏。相同点:两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都主张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不同点:维新派和洋务派的观点差异主要体现在政治上,他们除了从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向西方学习外,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比较维新派与洋务派的观点有什么异同?维新变法运动的措施是否全面体现了维新派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没有,它没有涉及设议院、开议会,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没能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是很不彻底的。聊天室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改良运动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说明资产阶级不能救国!那么,拯救中国的道路是什么?历史结论维新变法运动背景:《马关条约》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时间:1898年6月至9月性质: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和思想启蒙运动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作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内容:经济、军事、政治、教育结局:戊戌政变标志着变法的失败回顾小结序幕公车上书兴起思想传播高潮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失败意义教训戊戌变法回顾小结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公车上书维新派继续宣传变法民族危机加深戊戌变法救亡图存主张变法揭开变法序幕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回顾小结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强学会的成立B《万国公报》创刊C“公车上书”D保国会的成立2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是()A梁启超B康有为C严复D林则徐3戊戌变法开始于()A公车上书B强学会C保国会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课堂练习4在“百日维新”中被捕牺牲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5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A改革政府机构,实行君主立宪制B发展农工商业C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D训练新式陆海军“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弟、杨深秀、康广仁.他,高吟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慷慨赴死。他以“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劝梁启超远走东瀛,将生留与同志,将死留给自己。日本使馆为他提供保护,他傲然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议一议: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
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
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维新派要杀的贼指的是封建顽固势力。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维新派无法取得成功。谭嗣同说过外国都有因变法而牺牲的人。但中国还没有,所以他就想做第一个中国因变法而牺牲的人
材料二、
试问今日之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根据以上材料,说说光绪帝为什么决心变法维新材料阅读?材料一、“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聊天室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文化教育革新
康有为1882年,康某到北京参加会试,回归时经过上海,收集了不少介绍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和自然科学的书刊。我发现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的封建制度先进多了。所以我立志要向西方学习,来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国。外国人立学会、办报纸来宣传西方的文化和知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呢?严复
我翻译的《天演论》太受欢迎了,我要找一家出版社印刷成书出版,让更多的人能够读到。康有为1898年,圣上终于恩准进行变法了!为了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我们建议废改试,广设。英国人傅兰雅(JohnFryer)1868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任编译。1875年主编第一份科学期刊《格致汇编》。《万国公报》是1868年9月5日在上海由林乐知等美国传教士创办的一份刊物一、近代西学的广泛传播结合课本“阅读卡”回答:(1)这些书刊是怎样被传播到中国来的?
(2)这一时期西学传播的主力军是谁?(3)西学传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中国的影响?在新闻报道上坚持真实性原则,目的是为大众提供真实信息,使读者明白事情真相,影响社会生活。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报道内容广泛性、通俗性和贴近民生能让报纸具有可读书性、关注度,能影响社会,改变人们观念,促进社会进步。《申报》主要刊登:政治、经济、外交、社会习俗、百姓喜闻乐见的事二、近代报刊的兴起1872年,英国人安纳斯托·美查(E·Major)在上海创立《申报》——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历史小知识上海申报简介1872年4月30日,英国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最初,隔日出版一张,4个月后改为日报。1909年,买办席裕福收买,1919年转让于史量才,张謇、应德闳、赵凤昌均为股东。史自任总经理接办后,成为著名大报。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持反对态度,在史量才授意下,排字工人将袁世凯颁布的“洪宪”年号有意错排成“洪害”。历史小知识上海申报简介1932年7月,又创办《申报月刊》,1933年起又编印《申报年鉴》。该报立场保守。但对时政偶有批评。“九·一八”、“一·二八”后,态度趋向激烈,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实行“宪政”,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要求,发表宋庆龄严厉批评国民党的文章,登载有关人权保障同盟的报导。并出刊《自由谈》副刊,刊载民主自由言论,鲁迅、茅盾、陶行知、巴金等常有文章。1934年11月史量才被蒋介石反动集团杀害后,言论重趋保守。上海沦陷时,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接收,成为CC系报纸。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商务印书馆1897年夏瑞芳等人创办于上海,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译介《天演论》《国富论》等西方学术名著,出版鲁迅、巴金、冰心、老舍等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三、新式出版业蓬勃发展——近现代文化的“双子星座”对中国的贡献?1898年百日维新时创办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四、兴学堂、废科举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收,规定凡在学术上有高深造诣者,不论其他条件,均可登大学讲台执教;管理上实行教授治校,学生自治,鼓励支持学生成立各种研究会、社团和创办刊物,并首开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尤其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思想,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蔡元培
传统的私塾1901年开始,清政府陆续颁布了一些改革科举和兴办学堂的谕令和章程。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下令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制度,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兴学堂课程周课时一年级1948324212二年级1948234212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奏定学堂章程》里的中学堂一二年级的课程与课时阅读表格和书本资料,思考:看看我们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与《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中等教育阶段科目有何异同?这说明了什么?不同:这一时期课程设置中有讲经读经课程相同:都设置了自然科学、历史、体育、外语这时期课程设置侧重传统文化,依然体现“中体西用”的原则,说明清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还是为维护其统治,但已经注意与时代相适应,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在戊戌政变期间,为什么只有京师大学堂没有被取消?
想一想
京师大学堂是开展教育、培养人才的场所,它的存在并不会威胁到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只会对国家有利。因此,它的开办得到了各个派别的认同,才会一直存在。
建立完善发展废除隋朝唐朝明朝清朝(1905年)废科举1.科举制废除的原因
科举制开始实行的时间
科举制是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科举考试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为什么要废除呢?
以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日益成为禁锢读书人思想才智的桎梏隋朝2.科举制的废除
科举制是怎么被废除的呢?清朝隋朝中国历史上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结束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清政府宣布停止一切科举考试。3.科举制废除的意义
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有力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步伐,促进了一个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这一措施大大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废科举,兴学堂”结束了上千年“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学堂中课程内容得到了革新,有得解放思想、人才培养与选拔,大大促进了近代化教育的发展。
阅读课本107页资料1,思考:(1)这一时期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七-北师大版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倒-数 |西师大版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西师大版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第一课时|苏教版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1 分数混合运算|北师大版
- 融资担保培训协议书(2篇)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加与减(含答案)
- 2024年血压调节用品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两人共同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股份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合伙人退出与合作伙伴关系维护协议
- 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全套课件电子教案板
- 湘少版六年级英语下册《全册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护眼台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土壤肥料学通论》课程教学大纲
- 第十四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公路收费及监控员)赛项题库-下(多选题-共3部分-2)
- 集合功能的测定(双眼视检查)
- 2024年农村自建房装修合同
- 2024年《高等教育心理学》考前辅导必背习题库(300题)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智慧物流作业》模块MC竞赛样题
- 人事专员简历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