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实训3.1电感在并联谐振电路中的应用电感器及其应用Q表及其应用实训3.2电感应用电路的测试
本章小结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实训3.1电感在并联谐振电路中的应用1.实训目的熟悉电感元件的识别方法,了解电感元件在电子线路中的应用。掌握用基本仪器仪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源、Q表)测量电感及其应用电路的基本方法。了解分析和调试谐振电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2.实训设备与器件实训设备: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万用表1台,QBG-3B型Q表1台、示波器1台。实训器件: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3.实训电路与说明图3.1所示为RLC
并联谐振电路,所谓并联谐振,是指在交流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恒定时,若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f0与L、C
元件的参数间满足公式时,A、B
两点间的电压UAB
的幅值为最大,而流过电阻R
的电流幅值为最小,使电阻R
两端的电压UBD
的幅值为最小。我们将此时的频率f0
称为谐振频率。当各元件的参数一定时(如图3.1所示)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1
RLC并联谐振电路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4.实训内容与步骤检测元器件。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UAD
的幅值调至3V,将输出频率f0
调到已计算出的频点上,其目的是为了在调试时迅速找到谐振点。按图3.1接线,将双踪示波器的CH1和CH2探头分别接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A、D和电阻的B、D两端。(4)用自制电感线圈替代标准电感元件。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若改变自制电感线圈LX
的绕制直径、匝数或密度,观察谐振频率有何变化,并完成表3-1(用高频信号发生器作信号源)。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5.实训总结与分析若将一条导线绕成空心螺旋状或绕在铁心及磁心上,就构成了电感器。电感器具有储能作用,此外,对通过它的直流电流信号,它相当于短路;而对交流电流信号,则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且频率越高,阻碍作用就越大。电感量和品质因素是表征电感器性能的基本参数。品质因数Q是表征线圈质量的物理量,它是用电感回路储存的总能量与交流信号在一个周期内损耗能量的比值来表示的。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接线时,示波器两个通道的探头CH1、CH2和信号源三者的接地点必须一致。测量电路的连接线等因素对电感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可用与电感相并联的电容CS
来等效,称为固定电容,如图3.2所示。图3.2电感的等效电路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并联谐振时,LC
谐振回路的阻抗为最大,通过谐振电路的电流I
为最小,即电感和电容两端的电压UAB
为最大。用示波器也可观察串联谐振时串联电感、电容两端电压UAD
的波形,如图3.3所示。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3-RLC串联谐振电路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3.1电感器及其应用3.1.1电感器的分类最常见的电感器有两大类:一类是具有自感作用的线圈;另一类是具有互感作用的变压器。不同种类和不同形状的电感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用途。所不同的是,它们的绕制方法不同,骨架、铁心或磁心材料与形状结构不同,如图3.4所示。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4常用电感器的磁心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1.固定电感器(1)小型固定电感器,也称为色码电感器。它是用铜线直接绕在磁性材料骨架上,然后再用环氧树脂或塑料封装起来的。其外形结构和表示符号如图3.5所示,主要有立式和卧式两种。这种电感器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牢固、安装方便,被广泛应用于收录机、电视机等电子产品中。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5小型固定电感器的外形与表示符号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小型固定电感器的电感量较小,一般为0.1μH~100mH,误
差等级有Ⅰ级(±5%)、Ⅱ级(±10%)、Ⅲ级(±20%),Q值范围一般为30
~
80,工作频率约为10kHz~200MHz,额定工作电流常用A、B、C、D、E等字母表示,所对应的具体数值参见表3-2。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2)空心线圈。空心线圈是用导线直接在骨架上绕制而成的。其线圈内没有磁性材料做成的磁心或铁心,有的线圈甚至没有骨架。其外形与表示符号如图3.6所示。图3.6空心线圈的外形与表示符号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3)扼流圈。扼流圈可分为两类,即高频扼流圈和低频扼流圈。高频扼流圈是用漆包线在塑料或瓷骨架上绕成的蜂房式结构,如图3.7(a)所示。低频扼流圈是指用漆包线在铁心外经多层绕制制成的大电感量的电感器;也有的是通过将漆包线绕在骨架上,然后在线圈中间插入铁心(或硅钢片)制成的,如图3.7(b)所示。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7扼流圈的外形与表示符号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2.可变电感器(1)可变电感线圈,也称磁心线圈。其外形与表示符号如图3.8所示。图3.8可变电感器线圈的外形与表示符号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2)微调电感线圈。它在线圈中间装有可调节的磁帽(或磁心)。通过旋转磁帽可调节磁心或磁帽在线圈中的位置,从而改变电感量。微调电感线圈的外形及表示符号如图3.9所示。图3.9微调电感线圈的外形与表示符号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3.1.2电感器的型号及命名电感线圈的命名方法目前有两种,采用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串表示。电感器的型号命名包括四个部分,如图3.10所示。例如,LGX的含义是小型高频电感线圈。图3.10电感器的型号命名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3.1.3-电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1.电感器的特性当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便在线圈周围产生交变磁场,如图3.11所示,使线圈自身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感应现象称为自感现象,它所产生的电动势称为自感电动势。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11电磁感应现象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这种自感现象可通过下述实验来观察。如图3.12(a)所示,S1
和S2
是两个相同的灯泡,L
为自感线圈,R
为可变电阻器。调节电阻器R
的阻值,使它正好等于线圈的直流内阻。当开关K
闭合的瞬间,我们可观察到灯泡S2
比S1
先亮,这是因为电路中的电流发生突变时,S1支路中的线圈产生了自感电动势。根据楞次定律,这个新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将阻碍电流的增加,即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外加电动势方向相反,因此,在S1支路中,电流的增大要比只有纯电阻的S2
支路来得缓慢些,于是灯泡S1
比S2
亮得稍迟。过一段时间后,由于直流电源供电趋于平稳,线圈中电流不再变化,自感线圈不再产生感应电动势,线圈相当于短路,因此S1
与S2
亮度一样。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从图3.12(b)还可以观察到切断电源时的自感现象。当迅速地把开关K断开时,可以清楚地看到灯泡S并不立即熄灭,而是突然地更亮一下以后才熄灭。这是因为在切断电源的瞬间,由于电流有了突然地变化,使线圈上产生了一个很大的感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在线圈和灯泡S组成的闭合回路中将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在一些有电感元件存在的电子线路中,这种冲击电流可能造成对其他器件的损害,所以在电感器件的两端通常并联二极管以构成冲击电流泄放回路,如图3.12(c)所示。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12自感现象的演示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电感量L
有关。我们将电感器阻碍交流电流作用的大小值用感抗来描述,用字母“XL”表示,其单位也是欧姆(Ω)。感抗的大小与电感量L
及交流电频率f
的乘积成正比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2.电感器的主要参数(1)电感量。电感量是电感器的一个重要参数,单位是亨利(H),简称亨。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亨(mH)和微亨(μH),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为电感量的大小与电感线圈的匝数(或称圈数)、线圈的截面积及内部有无铁心或磁心有关。在同等条件下,匝数多的比匝数少的电感量大,有磁心的比无磁心的电感量大。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2)品质因数(Q)。品质因数是表示电感器质量的主要参数,也称作Q
值。它是指电感器在某一频率的交流电压下工作时,电感器储存的能量与损耗的能量之比。对于电感或
电容元件来说,就是在测试频率上呈现的电抗和本身直流电阻的比值,用公式可表示为或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固有电容。电感器线圈的匝与匝之间有空气、导线的绝缘层、骨架等,它们存在着寄生电容;绕组与地之间、与屏蔽罩之间也存在着电容,这些电容是电感器所固有的。稳定性。稳定性是指电感器参数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程度。额定电流。额定电流是指电感器正常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工作电流。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3.1.4电感器的识别方法为了表明各种电感器的不同参数,便于在生产、维修时识别和应用,常在小型固定电感器的外壳上涂上标志,其标志方法有直标法和色环标志法两种。小型固定电感器电感量的数值、单位通常直接标注在外壳上,也有的采用色环标志法。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目前,我国生产的固定电感器一般采用直标法,而国外的电感器常采用色环标志法。(1)直标法。直标法是指将电感器的主要参数,如电感量、误差值、最大直流工作电流等用文字直接标注在电感器的外
壳上。电感器直标法的读识如图3.13所示。其中,最大工作电流常用字母A、B、C、D、E等标注,字母和电流的对应关系如表3-2所示。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13-小型固定电感器直标法的读识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2)色标法。色标法是指在电感器的外壳涂上各种不同颜色的环,用来标注其主要参数。如图3.14所示,最靠近某一端的第一条色环表示电感量的第一位有效数字,第二条色环表示第二位有效数字,第三条色环表示10n倍乘数,第四条表示误差。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14小型固定电感器色标法的读识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3.1.5电感器的测量1.外观结构检查在测量和使用电感器之前,应先对电感器的外观、结构进行仔细的检查,主要是观察外形是否完好无损,磁性材料有无缺损、裂缝,金属屏蔽罩是否有腐蚀氧化现象,线圈绕组是否清洁干燥,导线绝缘漆有无刻痕划伤,接线有无断裂,铁心有无氧化等。对于可调节磁心的电感器,可用螺丝刀轻轻地转动磁帽,旋转应既轻松又不打滑,但应注意转动后要将磁帽调回原处,以免电感量发生变化。对于多股线圈,检查时应细心观察接头处的多股线是否每根都集合在一起并焊牢,否则会引起线圈Q值的下降。通过这些外观检查,并判断基本正常后,再用万用表和专用仪器作进一步的测量。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2.用万用表测量电感器的直流电阻值及电感量电感器线圈的直流阻值可用公式R
=ρL/S
来表示,式中的ρ为导线的电阻率,L
导线的长度,S
为导线的截面积。若已知各参数值,根据计算可得电阻值。在各参数值未知的情况下,可适当选择万用表的欧姆挡来测量线圈的直流电阻,测量方法如图3.15(a)所示。若测量出的阻值为无穷大,说明内部线圈已开路,电感器已损坏;若测量出一定的阻值且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此电感器正常;若测量出的阻值偏小或阻值为零,说明导线的匝与匝(或层与层)之间有局部短路或完全短路。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在测量电路板上的电感器时,应注意将电感器与外电路断开,以免外电路的元器件与线圈起串、并联作用,引起测量误差。用带电感刻度线的万用表(如U-101型)将10V交流辅助电源和被测电感器串联后,接在万用表的“10V”挡上,如图3.15(b)所示,在万用表的刻度盘上便可直接读出电感量的数值。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15万用表测量电感器的电阻和电感量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3.用电流电压法测量电感值如图3.16所示,LX
表示待测电感,r
表示电感等效电阻,R为串接的一个测量电阻,取R≫r。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Ui
的频率调在50Hz。用万用表测出电阻R
两端交流电压UR
的有效值,则流过R、LX
的交流电流有效值为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16用电流电压法测量电感电路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如果R
取3.14kΩ,调节信号源输出电压,使UR
等于10V,代入上式得此时被测线圈的电感量与线圈两端电压降的数值恰好相等。例如,当测定的ULr等于4.5V时,被测电感量LX
为4.5H。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4.用谐振法测量电感值在前面图3.1的并联谐振电路中,设被测电感线圈L
用LX来表示,取C
=0.5μF,R=1kΩ,信号发生器的频率预置为10~30kHz,将幅值调至3V,然后逐渐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并用示波器测出回路的谐振频率f0,则被测电感可根据下式求出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5.用Q表测量电感值和Q
值Q
表是检测电感器的电感量和品质因数Q
值的专用仪器,它可直接测量0.1μH~100mH的电感量。6.电感器的常见故障电感器的常见故障有以下四种:一是线圈断路,这种故障是由于线圈脱焊、霉断或扭断引起的,通常出现在线圈引出线的焊接点处或弯曲的部位;二是线圈发霉,导致线圈Q值的
下降;三是线圈短路,这种故障多是由于线圈受潮后使导线间绝缘性降低而造成漏电引起的;四是线圈断股,采用多股导线绕制而成的线圈很容易发生断股,尤其是在引出线的焊接处。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7.电感器的代换电感器一旦损坏,就必须进行更换。更换时,应首先考虑两者的电感量是否一致。在没有相同电感量的电感器进行替代的情况下,应根据电路对电感器的要求,选择电感量处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电感器进行代换。一般情况下,固定电感器可用可变电感器进行代换。代换时,只要将可变电感器的电感量调整到原固定电感器的电感量即可。同时,要注意考虑管脚的安装尺寸、外形尺寸等问题。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总之,在选择电感器进行代换时,最好选择同型号、同参数的电感器进行代换。如没有同型号的电感器,可考虑用电感量、品质因数值、外形、安装尺寸(特别是对管脚有固定尺寸要求的电感器)相同或相近的电感器来代换,最后再考虑对电感器进行修复。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8.互感器的测量测量互感器时,也可以用电流电压法,其测量原理如图
3.17所示。将第一个线圈L1接入角频率为ω
的电流电路中,并用电流表测量流过它的电流I1,在第二个线圈L2
的两端接上测量感应电动势U2
的电压表,因此电动势所以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17用电流电压法测量互感的电路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电流电压法也可以用两次决定线圈电感的方法测量互感,即在线圈顺接和反接的情况下测量串联的被测电感线圈的总电感,如图3.18所示。在线圈顺接时,互感电动势与自感电动势同相,总电感为最大,即在线圈反接时,互感电动势与自感电动势反相,总电感为最小,即两式相减,得到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应当注意,耦合度与频率将会影响M
的测量精确度。耦合强时,Lmax-Lmin的差值是很小的,测量M
的精确度降低。随着频率的升高,由于线圈的寄生电容和线圈间电容的影响将会使测量误差增大。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18两次决定电感法测量互感电路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3.2
Q表及其应用Q
表是用于测量高频电感或谐振回路的Q
值、电感器的电感量和分布电容量、电容器的电容量和损耗角正切值、电工材料的高频介质损耗等参数的专用仪器。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1.基本组成QBG-3B型Q表的基本组成如图3.19所示,主要包括信号源、测量回路、Q值指示器和电源4个组成部分。图3.19
Q表基本组成原理框图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2.面板各主要部分的作用在图3.20中标出了QBG-3B型Q
表面板各控制部件的作用。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3.QBG-3B型Q表技术性能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4.使用方法将仪器水平放置在工作台上;对定位指示和Q值指示进行机械调零;将“定位粗调”旋钮向减的方向旋到底,“定位零位校直”旋钮和“Q值零位校直”旋钮置于中心偏右位置,微调电容器调到零;接通电源(220V,50Hz);开通电源后,预热3~5min以上,待仪器稳定后,分别调节
“定位零位校直”旋钮和“Q值零位校直”旋钮,使定位指示器和Q值指示器指到零位,即可进行测试;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将被测电感线圈连接到电感测试接线柱上;估计被测件的L值,按电感-谐振频率对照表确定谐振频率,再根据谐振频率确定频率调整范围。确定谐振频率选择范围波段按钮的挡位后,再调整频率调节旋钮,使谐振频率指示在对应的频率点上;将Q值范围按钮置于适当的挡位上;调节定位粗调和定位细调旋钮,使Q值定位表指针指到Q×1处;调节主调电容刻度盘和微调旋钮,使测量回路谐振,此时Q表的指示值为最大,由Q值指示表头读出的数值即为被测线圈的Q值,而从主调电容刻度盘上读出的电感值就是被测线圈的电感量。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20
QBG-3型Q表面板示意图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5.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被测件与测试电路接线柱之间的连接线应该尽量短和足够粗,并要接触良好可靠,以减少因接线电阻和分布参数所带来的测量误差。每次测量之前一定要先调零,调零时应短接LX
的两端。
(3)调节振荡频率和电容量时,若刻度已调到最大或最小,就不要继续再用力调,从而避免损坏仪器。被测件不要直接搁在面板顶上,必要时可使用低损耗的绝缘材料(如聚苯乙烯等)做成的衬垫物。不要把手靠近被测件,以免因人体感应的影响而造成测量误差。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6.用Q表测量电感L1)Q表的基本原理谐振法测量电路如图3.21所示,是由LC
组成的串联谐振回路。其中,US
是一个内阻极低的信号发生器,VC
是高阻抗电压表。若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使LC回路谐振,此时的VC
指示值为最大,即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21谐振法测量电路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22是Q表的工作原理图,它由高频信号发生器和测试回路组成。图中①、②端是外接电感接线柱;③、④端是外接电容接线柱,在此两端已并联有标准电容CN,即面板上的主调电容C"N
和微调电容C″N
,其值可由刻度盘上直接读出。③、④端之间的电压UC可由面板上的Q
值指示器(电压表)读出,根据Q
值指示器的读数是否达到最大值就可判别回路是否已经达到谐振状态;R1、R2
是测试回路输入信号的分压电阻,它们由宽频带低阻值纯电阻构成,通常R2
值极小(在0.01至0.1Ω
之间),为LC
谐振回路提供一个低内阻信号源,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以保证接入不同LX
、CX
时,Ui
基本维持不变;定位指示器是用来指示高频信号发生器经耦合线圈加到测试回路的输出电压,调节面板上的“定位粗调”和“定位细调”旋钮就可控制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幅度;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可通过面板上的“频段选择”开关和“频率刻度盘”所对应的旋钮进行调节,其值亦可由刻度盘上直接读出。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2)用Q表测量线圈的电感量由图3.22可知,只要将待测线圈LX接入①、②端之间,再选择一个适当的信号频率f0
之后,利用Q表内部的标准电容C"N和C″,即调整标准电容C
=C"+C″的粗调和微调旋钮,N
N
N
N使串联回路谐振,则有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22
Q表原理示意图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表3-3为电感-谐振频率对照表,在测量电感时,应先预估被测电感值,根据该电感值可在表3-3中选择与之对应的固定谐振频率,然后调整信号源的输出频率使其与该频率相同,再调整谐振回路的电容值使测量电路谐振,此时,Q值指示器的读数应达到最大值,从电感指示刻度盘上可直接读出被测的电感值LX
。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3)用Q
表测量线圈的Q
值用Q
表测量线圈Q
值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法,二是间接法。所谓直接法,就是LC串联回路谐振时,电容(或电感)两端的电压UC
等于输入电压Ui
的Q
倍。只要直接测出UC
和Ui,即可求出Q
值。为此,在图3.22中,只要将LX
接入①、②端,再选择适当的频率f0,调整CN
使回路谐振,记下谐振时的UC
和Ui,从而求得回路的Q=UC/Ui。同样,为了省去繁琐的计算,在实际的Q表中,可使Ui保持一个固定的常数,如在QGB-3B型Q
表中,使Ui=10mV,则回路的Q值就可直接根据电容两端的电压UC的大小来刻度。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QBG-3B型Q
表面板上的定位调节旋钮和定位指示器就是用来调节和监视Ui是否保持一个常数的装置。而Q
值指示器就是UC
的电压表,并按Q
值进行刻度,所以由Q
表可直接读出Q值。用直接法测Q值的优点是简单、迅速。但由于UC
和Ui是由两只不同的电压表读数,两只电压表的精度差异必然会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当不能对两只电压表进行精确的校准时,也可用间接法来测量回路的Q
值。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23-Q值变化示意图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24是QBG-3型Q表面板示意图,其测量原理与QBG-3B型Q表大体相同。主要区别是谐振指示器采用了刻度盘指示,读出的电感值要再乘以倍率。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图3.24
QBG-3型Q表面板示意图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实训3.2电感应用电路的测试1.实训目的熟练掌握电感元件的识别与测量方法。熟练掌握基本仪器仪表(万用表、Q表、示波器、信号源)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进一步了解分析和测量谐振电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2.实训设备与器件实训设备:低频信号源1台,交流微安表1块,QBG-3B型Q表1台,示波器1台。实训器件: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
3.实训电路与说明在图3.25所示的桥式电感测量电路中,分别由R1、R2、R0、R3、LX
、Rn、Cn
构成电桥的四个桥臂。用低频信号源提供交流电,用微安表G(或万用表)测量A、B间的电流。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当调节电源频率(或桥臂电阻及电容)时,可使微安表指示的电流值为零(理想状态),此时,电桥的工作状态称为平衡状态。由于其中三个桥臂均为纯电阻,故在电桥平衡时,包含有被测电感LX的桥臂也必为纯电阻性的。由实训3.1可知,对
于RLC串联电路来说,只有当该电路工作在谐振状态时,才表现为纯阻性。也就是说,调节桥臂电阻及电容(或电源频率),使该桥臂工作在谐振状态时,该桥臂呈现为纯阻性,若该桥臂电阻与其他桥臂电阻之间满足公式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时,电桥就一定会工作在平衡状态,而电桥一旦平衡,流过微安表的电流应为零(理想状态下)。此时由LX
、Rn、Cn
所构成的这一桥臂各参数之间应满足公式且可见只要已知电阻、电容及信号源频率就能方便地计算出电感LX
的值。第3章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4.实训内容和步骤(1)按图3.25接线,设R1=R2=Rn=100Ω,R0=50Ω,R3-为0~100Ω
可调电阻,LX
=5.6mH,可变电容用Cn=0.1μF的瓷片电容替代。首先用Q表测出电感LX
的电感值,并与标示值相对照。将信号源输出的US
幅值调到3V,频率调到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心理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理工学院《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大学《二维、三维CAD(SoDorks)》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要点
- 面对职场变动的应对策略计划
- 餐饮店装修合同三篇
- 艺术教育的评估与反馈机制计划
- 总结前台工作中的创新案例计划
- 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鲁教版
- 设定班级学习目标的有效方法计划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
- 2024-2025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阅读7两件宝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中国法律史》一平台在线形考(第一至三次平时作业)试题及答案
- 期末测试卷(一)(试题)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追觅科技在线测评题
- 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技能大赛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课件(专用).ppt
- 35kV变电站常见供电事故应对措施及事故预防方法
- Excel表格运用培训学习教案
- 漏缆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