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本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6.1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情境导入有人说,鲁迅先生的文章如匕首,如投枪,直刺敌人心脏,让敌人心惊胆寒,这一点不假。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在了解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们遇难经过的同时,也一睹作为语言大师的鲁迅先生的风采。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把握时代背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发展为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2.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握鲁迅在本文中表达的观点态度。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感受鲁迅刚正不阿的性格、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散文语言,感受刘和珍遇害的惊心场面。理解语言语句意蕴,体悟鲁迅的内心世界。把握鲁迅的观点态度,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阅读文本与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审美鉴赏与创造:对文本语言进行品味和鉴赏,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言,体会鲁迅悲愤炽烈、激动人心的强烈感情。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并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增强爱国意识。三、整体感知(一)分析第三部分(纪念的意义)1.鲁迅真的认为“有限的几个生命”是不算什么的吗?明确:在反动派的眼里,“有限的几个生命”的确算不了什么。少数人的请愿和牺牲对黑暗的中国起不了作用,或者说唤不醒庸人们的觉悟。鲁迅用“有限的几个生命”表达了惋惜、哀伤和激愤的感情。2.鲁迅对徒手请愿的斗争方式持什么态度?他是如何表达这种态度的?明确:鲁迅不赞成徒手请愿的斗争方式。鲁迅借用大量木材才能形成一小块煤,来比喻大量流血是社会历史前进的一小步。然而,请愿造成大量流血并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徒手”导致更多的流血更不能推动进步。鲁迅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借此表达反动派的“吃人”本质,表明应该改变斗争方式的态度。3.文中引用陶诗的用意是什么?明确:诗句出自陶渊明《拟挽歌辞》(其三),陶渊明对下葬后的幽冥世界不猜测,也认为贤达也不能逃避死亡。鲁迅借陶诗说明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他们与青山同在,万古常青,还会给世人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世人会永远纪念死者,记住惨案的教训,并下定决心投入战斗。鲁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4.鲁迅是怎样评价烈士死难的意义的?明确:(1)高度赞颂——“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鲁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2)意义——“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5.文中“真的猛士”“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等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1)“真的猛士”不仅指刘和珍,还指保家卫国、敢于牺牲的爱国人士。(2)“庸人”指平庸之人,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3)“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4)“无恶意的闲人”指那些对爱国青年的牺牲冷眼旁观的人,烈士的鲜血不过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鲁迅是不抱希望的。(5)“有恶意的闲人”是鲁迅对走狗文人的痛斥。(6)“苟活者”首先指鲁迅自己,因为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同时也是为映衬刘和珍等人的勇毅形象。“苟活者”也指那些不敢斗争,有一定是非观念,不忘怀烈士的死难,暂得偷生的“庸人”,鲁迅先生希望这些人能看到希望,起来战斗,这也是战斗的号召。6.鲁迅在文章表达了哪些情感?明确:鲁迅表达了对刘和珍、革命青年等的沉痛悼念,对她们舍身奉献的精神的尊敬和赞扬;表达了对反动者和流言家的鄙视、愤恨以及控诉;对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的痛心疾首。7.鲁迅认为“三·一八”惨案的意义有哪些?明确:“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中国女子没有压抑致死。“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让庸人看到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激励真的猛士前行。8.全文结尾处的“呜呼,我说不出话”,鲁迅明明说了很多,为什么会说“说不出话”呢?

明确:鲁迅在此表达了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四、合作探究1.鲁迅文风一向简洁明了,然而在本文中却反复申述作文的缘由,这样写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明确:(1)刘和珍君是为国而死的青年英雄的典范,是几千年来中国女子的爱国精神和高尚人格没有消失的明证。(2)所谓的学者文人的诽谤使鲁迅先生忍无可忍,作文不仅是抒发悲愤,更是对伪学者的深刻的批评与抨击。(3)再过不久三一八惨案就要过去了,写文章来使庸人们记住血耻,点醒庸人。(4)通过写刘和珍君激起庸人们的愤懑之情,让庸人们从沉默中觉醒。(5)将各方面的反应都呈现出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恨和对同志的爱。2.文章写了与刘和珍君相关的哪些事情?请找出相关事件和语句,并分析这些事件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明确:(1)相关语句①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②能够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③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④才知道……请愿的事。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2)概括事件、形象。其事(素材)

概括

其人(形象)预定《莽原》

毅然

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坚定反抗校长

不屈

不畏强权、嫉恶如仇虑及母校

黯然

敢于担当、责任意识徒手请愿、牺牲

欣然

单纯、不怕牺牲、爱国精神(3)鲁迅在文中多次直接描写刘和珍的一个性格特点是什么?为何要多次描写?“始终微笑着和蔼的刘和珍君”——善良、谦和的品性,在文中出现了五次:三、四、五、六节。强调刘和珍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流卑劣。(4)概括刘和珍的形象刘和珍是一位品性善良、谦和,坚定地追求真理,不畏强权、嫉恶如仇,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单纯中裹挟着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的女子。3.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找出能表现作者对惨案“悲愤”感情的句子,并加以分析。明确: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言之有理即可。五、品读技巧鲁迅在文中有多处语言矛盾,请找出并分析句中蕴含的强烈情感。1.第一组(1)我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全文第2自然段)(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全文第5自然段)(3)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全文第5自然段)明确:“我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一句是在程君劝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提及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并订阅《莽原》杂志后所述。这一“必要”可以理解为鲁迅对像刘和珍这样的进步青年的认同与爱护。“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和“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都是在叙述“庸人”的世界中,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迹后提出的,表达了作者欲警醒“庸人”,抗拒遗忘的想法。2.第二组(1)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全文第3自然段)(2)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全文第3自然段)(3)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全文第12自然段)(4)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全文第13自然段)(5)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全文第22自然段)明确:“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和“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是在论及反动派制造流血惨案、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时所述。因为鲁迅“已经出离愤怒了”,可见“实在无话可说”是愤懑之极的言词。“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是在叙说惨案发生的经过,反动当局凶残屠杀进步青年,走狗文人无耻污蔑进步青年后所说。“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着详叙了刘和珍等人的遇害经过以及她们在死难面前的互助,这一叙述侧面证明了她们并非“暴徒”,而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一句处于全文结尾,是鲁迅在分析请愿的意义,提出“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后提出。表面上看这几句话在语义上充斥着矛盾,作者反复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有要说的话”,但却屡屡表示“无话可说”。这样的语义逻辑矛盾,暗含了鲁迅内心冷静的理性与热烈的情感的交错,实际上并不矛盾。在这几句欲言的表达中,我们看到了鲁迅对进步学生的爱,看到了鲁迅对麻木的国人的警示,看到了鲁迅对诬陷青年学生的反动政府的有力回击。这就是尚能保持冷静状态下的鲁迅,一个有爱、有责任感、有正义感的鲁迅。六、课堂练习1.下面这段话中使用的修辞方法,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败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A.对比、反问、反复对偶B.对比、设问、反复对偶C.对偶、反问、反复对比D.对偶、设问、反复、对比【答案】C2.“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句话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他们甚至对鲁迅先生的痛苦都要表示快乐!B.这是一段心理剖白,表明鲁迅先生沉痛悼念死难烈士,要与黑暗的社会斗争下去的决心。C.这是一段记叙性文字,叙述了鲁迅先生的内心活动,表明鲁迅先生无以纪念死难烈士的惭愧心情。D.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痛斥了黑暗的社会,表明鲁迅先生以“苦痛"来纪念死难烈士的心迹。【答案】B3.“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里的“此”指的是()A.通过女师大事件,鲁迅看到了中国女子办事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B.“三·一八”惨案中,鲁迅认清了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中国女性临难之从容。C.“三·一八”惨案中,三个女子临难从容、殒身不恤的行为证明了人民是压不倒的,鲁迅由此看到了中国的希望。D.“三·一八”惨案使苟活者看见了微茫的希望,使真的猛士更奋然前行。【答案】D4.如何理解“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答案】反动统治者不但极端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害者为“暴徒”来制造杀人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的惯用手法,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1)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2)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答案】(1)一个人在逆境中特别困难的时候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跳起来反抗,就是沉默中爆发;二是继续萎靡不振,向困难低头,这就是在沉默中灭亡。(2)“伟绩”和“武功”题语,这句话既揭露了段政府的暴行与中外反动派的屠戮一脉相承,又指出了这次暴行是空前的。这几缕血指的是段祺瑞对青年学生的残酷暴行,比起前面列举的暴行,这种残暴有过之而无不及。前面列举的暴行,在这种残暴面前,鲁迅认为是小巫见大巫。6.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刘和珍的理解。痛哭和珍石评梅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土,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的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自杨荫榆带军警入校,至章士钊雇老妈拖出,-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作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此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失丢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那里。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