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中古时期的亚洲)中古时期的世界新课件_第1页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中古时期的亚洲)中古时期的世界新课件_第2页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中古时期的亚洲)中古时期的世界新课件_第3页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中古时期的亚洲)中古时期的世界新课件_第4页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中古时期的亚洲)中古时期的世界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一、阿拉伯帝国

预习提醒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一是他们重视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二是注重保护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化;三是将中国的造纸术、印度发明的数字等传入欧洲,有力地推动了西欧文化的发展。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1.兴起(1)帝国兴起:13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2)疆域扩大:到16世纪后期,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2.统治(1)政治①最高统治者苏丹是宗教领袖、国家和军队的主宰和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②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2)经济①经济繁荣: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②垄断商路: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知识拓展旧商路的曲折发展奥斯曼帝国因对亚欧旧商路上的过往商品征收重税而导致的商业危机,成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直接诱因。新航路开辟之初,旧商路贸易虽然遭到较大打击,但并没有自此一蹶不振。事实上,旧商路沿线国家采取外交、军事等措施积极应对新航路的挑战,努力维护旧商路上的贸易和国家利益。正是由于旧商路沿线国家的努力以及葡萄牙的衰弱,旧商路于16世纪中期又重新复兴和繁荣起来,并与新航路并存、竞争,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与奥斯曼帝国经济的繁荣。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1.南亚

2.东亚

知识拓展中华文化圈的形成日本的大化年间和朝鲜的新罗、高丽王朝均仿效唐朝制度、文化进行了改革,至今唐朝的服饰、建筑、文字、儒学、佛教等文化对其仍有深刻影响,它们与中国大陆共同形成了当时世界领先的中华文化圈。探究点一探究点二

阿拉伯的文化繁荣及交流史料实证史料

读史技巧图1是“‘智慧宫’中的翻译者”,反映的是阿拉伯帝国对科技文化的重视;图2是阿拉伯数字,反映的是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互动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人在文化上的贡献。提示:贡献:阿拉伯人通过设立“智慧宫”吸引了大量人才;这些人才保存并传播东西方的古代文化(如阿拉伯数字);促使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吸收其他文化,在促进东西文化大融合等方面均发挥了重大作用。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历史解释

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1)文化繁荣的原因①古典文化为其繁荣奠定基础。古代东西方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的影响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古代印度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波斯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学和艺术方面,希腊文化的影响侧重于自然科学和哲学方面。②统治者大力支持文化事业发展。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在征服过程中深感先进文化对发展经济、巩固政权的巨大作用,因此他们非常重视发展教育和知识普及,大量起用知识分子,公平对待学术问题。其中设立的“智慧宫”就由图书馆、科学院和翻译局三部分组成,其搜集了大量的古籍,鼓励学者将原著翻译成阿拉伯文,其报酬是与译稿同等重量的黄金。探究点一探究点二③民间文化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阿拉伯帝国时期,全国各地的寺院学校非常发达,教育大门向全民敞开,朝野上下,求知若渴。许多学者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其卷帙之浩繁和内容之丰富,不亚于现代百科全书。④百年翻译运动的大力推动。公元9世纪,阿拉伯帝国从君士坦丁堡等地得到大批稀世珍本。这些重要的学术著作在政府的规划下,按部就班地被译成阿拉伯文。这场历时百余年,地跨亚、非、欧广袤区域,交融波斯、印度、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古代东西方文化的译介运动,在世界文明史上实属罕见。⑤经济和城市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阿拉伯人在对外征服扩张的过程中,将被征服地区原有的工商业城市加以保护,对工商业的发展予以鼓励。阿拉伯文化最繁荣的时期是阿巴斯王朝时期,也正好是阿拉伯经济的繁荣期。探究点一探究点二(2)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的科学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如印度发明的数字经阿拉伯人修改后,伴随着阿拉伯商人的足迹传播开来,这就是著名的阿拉伯数字;他们还将从中国引入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中医学等科学技术传播到欧洲。另外在欧洲文化凋敝的时期,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历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庭收买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翻译成阿拉伯文。由此可见阿拉伯文化形成的过程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因此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沟通桥梁的作用。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例1某校高一(1)班小明同学设计了一张学习卡片,据此推断,他正在学习的是哪个国家的历史(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题目立意本题以小明同学设计的学习卡片入手,旨在考查对其中的时间、空间、事件等信息共同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准确判断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1.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队伍2.8世纪中期,版图跨欧、亚、非三洲3.830年,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4.将中国重大发明传入欧洲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题指导

答案:C探究点一探究点二

日本的大化改新史料实证史料

(1)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部曲),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予食封。(2)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3)造户籍、计账(赋税簿账),施行班田收授法,凡田长30步,广20步为1段,10段为1町。(4)改革租税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据《改新诏书》读史技巧史料分别从日本大化改新中政治上的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的土地赋税政策入手,强调改革推动了日本的社会转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2)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的最重大的影响。提示:(1)内容:废除贵族世袭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法。(2)影响:促进了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历史解释全面认识日本的大化改新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剖析例22019年日本新年号出自日本传统古籍《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不过从“大化”开始,日本共有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大化年间,通过学习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从此掌握国家实权,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B.各种社会矛盾得以缓和,政局趋向稳定C.全面引进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D.使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国家题目立意本题以日本的年号出处入手,考查了对大化改新所引发的日本社会实质性变化的理解,同时也考查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史观等历史核心素养。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解题指导

答案:D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目标素养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2.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全面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掌握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的背景,分析其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新变化的关系知识概览一、国家的宏观调控1.原因(1)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

自由放任

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以及

社会主义

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把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视为头等大事。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

国家干预

为核心的调整,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2.措施(1)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2)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3)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3.影响(1)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功,经济增长一度较快。(2)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

滞胀

”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什么是“滞胀”?提示:含义:“滞胀”指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严重,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以概括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两种现象同时存在时的专门术语。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2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进入了“滞胀”阶段,重创了各国的经济。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1.背景(1)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引向了微观领域。(2)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3)两次

世界大战

也促进了科技发展。

2.时间20世纪40年代中期。3.内容

原子能

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

互联网

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

4.意义这些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

信息

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1.原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2.表现(1)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

服务业

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2)“

中间阶层

”的人数增加。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1.“福利国家”(1)定义。是指国家通过构建

社会保障

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2)作用。①积极性:在缓和

收入分配

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②消极性:增加了

国家财政

负担,迫使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2.社会运动(1)表现。①美国黑人民权运动:20世纪60年代,为了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美国黑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终于迫使美国国会通过

民权法案

,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②妇女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其目的是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在妇女运动的推动下,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

妇女权益

的机构。

③学生运动和反战运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2)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这些变化,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史料一】

(联邦德国)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自由竞争。艾哈德认为必须通过竞争发挥个人和企业的作用。(2)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3)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王斯德《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史料二】

日本政府为经济开发提供了各种计划和情报等服务。1956年日本政府制定《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60年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0年6月24日,日本政府发表《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史料三】

从总体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国家提供巨额科研经费,组织大规模的科研活动,将其成果无偿地提供给全国使用。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到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国家为私人垄断组织扩大国外市场。为加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进行补贴。——摘编自王红生《二十世纪世界史》问题探究:(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特点。(2)比较史料一、史料二,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联邦德国的经济政策的侧重点。你对此有何认识?(3)根据史料三,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措施和条件。提示:(1)特点:将市场经济、国家干预、社会保障三者结合起来。(2)侧重点:日本政府侧重对经济的计划指导;联邦德国侧重市场调节。认识:依据国情制定经济政策。(3)措施:发展高科技;协助开拓国外市场;对一些外贸出口产品进行补贴。条件:美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或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工业基础)。核心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表现。①生产力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②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③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2)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3)作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避免了像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的产生。(4)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拓展延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调整的原因(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是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之后,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自解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家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以应对战争,这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3)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危机迫使垄断资产阶级呼唤国家垄断资本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其固有矛盾造成的,危机期间,单靠私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矛盾,无法通畅再生产循环过程。(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所需要的巨额资金以及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学以致用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等经济模式。这些经济发展模式都(

)A.反映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体现C.与凯恩斯主义背道而驰D.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混合市场经济、计划指导型经济、社会市场经济、政府主导型经济等经济模式都是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的表现,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体现,故B项正确。这些模式是对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否定,故A项错误;这些经济模式是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故C项错误;这些经济模式是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故D项错误。答案:B二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史料一】

一般说来,欧洲各国的福利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摘编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史料二】

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1935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案》,以此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政府出钱建立养老保障。1974年的《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1986年的《税法改革修正案》、2001年的《经济增长与减税调和法案》、2002年的《公司改革法案》,这些法案规定雇主要为其雇员建立私营退休金制度。与此同时,美国积极发展和鼓励个人养老储蓄,以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经过不断调整与发展,美国逐步形成了包括国家法定养老保险、私营退休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在内的“三支柱”养老保险系统。——摘编自李连芬、刘德伟《美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问题探究:(1)根据史料一,概括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美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提示:(1)特点:社会保障覆盖面广,具有普遍性;社会保障项目设置全;社会保障项目资助金额高。(2)变化:由国家单独承担到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影响:美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有利于维护美国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核心归纳多角度认识“福利国家”(1)概念:“福利国家”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2)形成原因: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3)形成过程: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4)主要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5)实质: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反映。(6)影响:“福利国家”的政策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的稳定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旦经济发展缓慢,国家财政将不堪重负;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拓展延伸西方“福利国家”危机对中国的启示(1)要明确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权责和作用,确立有效的社会责任分担机制。社会福利制度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政府或个人承担,而在于政府与个人各自分担多少责任,社会福利应该由国家和个人的共同合作来实现。鉴于此,我国的社保制度应在政府的监督和有限参与下进行运作,个人、企业、社会和政府应共同承担社会保障的责任。(2)福利制度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避免理想化和高水平的“结果平等”。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构建社保制度的决定性变量,假如社会保障的标准超过条件的许可,就会对经济的发展形成制约。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际可用于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资金并不充裕。因此,在制定社保制度时,中国应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切不可让政府包办一切,构建大而全的福利体系。学以致用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关于福利制度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根除了贫富分化B.是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的根本原因C.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存在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等弊端解析:根据材料“(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可知,社会福利制度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存在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等弊端,故D项正确。答案:D一、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艾德礼战胜丘吉尔当选英国首相的原因是(

)丘吉尔:“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功臣,我一直致力于维护大英帝国的地位不坠,为何选民不支持我?”艾德礼:“因为我承诺给每一位公民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得民心者得天下呀,丘兄!”A.促进经济发展 B.维护世界和平C.实行社会保障 D.维护大国地位解析:从材料中看出,艾德礼的承诺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这是艾德礼战胜丘吉尔当选英国首相的重要原因,故选C项。答案:C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障立法;密特朗上台后,又推行大规模的国有化,在工业、金融等领域对大型私有企业实行国有化。这说明法国(

)A.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C.确立国有制为主体 D.推行社会福利制度解析:根据材料“社会保障立法”“推行大规模的国有化”可知,是国家在分配和生产领域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力度,故A项正确。答案: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主要原因是(

)A.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

D.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建立起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统管经济,其调节和管理职能深入到主要经济部门,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也使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答案:B4.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混合经济”是指(

)A.工业、农业和商业共同发展的经济B.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C.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经济D.重工业、轻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的经济答案:C5.20世纪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状态。对“滞胀”的含义,理解准确的是(

)A.生产停滞与生产发展迅速交替B.经济发展滞缓,社会革命一触即发C.经济发展滞缓与通货膨胀并存D.经济危机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解析:“滞”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