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物-陈望道_第1页
家乡人物-陈望道_第2页
家乡人物-陈望道_第3页
家乡人物-陈望道_第4页
家乡人物-陈望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乡人物陈望道1891年1月18日出生于浙江省义乌市1915年1月,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

1921年,脱离共产党。

1949年9月,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特邀代表

1961年后,任修订《辞海》总主编。1920年翻译并出版了《共产党宣言》。8月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1934年,发起了“大众语运动”。

1977年10月29日,陈望道逝世,享年86岁,葬于上海市革命公墓1952年9月,陈望道任复旦大学校长中文名陈望道别

名原名参一,笔名陈佛突、陈雪帆国

籍中国民

族汉族出生地浙江义乌出生日期1891逝世日期1977职

业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毕业院校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信

仰马克思主义主要成就倡导拉丁新文字运动

发起成立“上海语文学会”

发动“大众语运动”

共产党上海地区早起发起人代表作品翻译《共产党宣言》、专著《标点之革

新》、《辞海》担任要职复旦大学校长担任要职中国民盟中央副主席民国4年(1915年)1月,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洋大学、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等校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并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民国8年(1919年)5月回国;同年6月,任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1920年12月起,负责《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学习历程民国9年(1920年)5月,春翻译并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8月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民国10年脱离共产党。1922年出版的《作文法讲义》(民智书局)一书,是中国有系统地讲授作文法的第一部书,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民国16年兼复旦大学教授,并任《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编辑。民国17年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民国20年7月离开复旦大学,从事写作。民国22年7月,任《文学》月刊编委。参编刊物参编刊物1920年8月,由社会主义研究社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在上海出版,此书为第二版。现为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xuanyan/001.htm意义“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兴起,一些进步报刊开始介绍《共产党宣言》,但只是翻译部分章节或片断,尚没有完整的中译本《共产党宣言》问世。这本陈望道先生译本《共产党宣言》真正意义上弥补了当时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空白,奠定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的宣扬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周恩来毛泽东鲁迅先生等伟人更是为之赞叹不已。论文发表上个世纪30、40年代,陈望道在上海和重庆发动了中国文法革新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他先后发表了《谈动词和形容词的分别》(1938)、《“一提议”和“炒冷饭”读后感》(1938)、《文法革新的一般问题》(1939)、《从分歧到统一》(1939)、《回东华先生的公开信》(1939)、《漫谈文法学的对象以及标记能记所记意义之类》(1939)、《文法革新问题答客问》(1940)、《答复对于中国文法革新讨论的批评》(1941)、《文法的研究》(1943)等10余篇论文。这些论文从方法论上批判了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的错误,明确地提出了用功能观点来研究汉语语法的见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他仍继续研究语法。1955年12月,他在复旦大学设立了“语法、修辞、逻辑研究室”,并主持研究室的工作。在此期间,撰写了《漫谈“马氏文通”》(1958)、《对于主语宾语问题讨论的两点意见》(1956)等论文。创修辞学1949年之后,陈望道先生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和推广普通话工作,为我国语言学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作出了贡献。他在修辞学研究方面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修辞学发凡》(大江书铺,1932年)一书中。其中对汉语文中的修辞方式作了系统而详尽的分析、归纳,对修辞格式作了全面的概括(分为38格),首先提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野的说法。该书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创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是我国第一本系统的修辞学著作。《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巨著,作者陈望道先生,初版由大江书铺于1932年分上下两册正式出版。全书12篇,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被学界奉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修辞学发凡》的出版为标志着中国修辞学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文论附庸状态,并开始逐步建立起科学而完整的独立的现代修辞学学科体系。可以说该书担当了完成中国修辞学研究重要转型的历史使命,引领中国修辞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繁荣奠定了理论基础。此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而完整的修辞学体系,回答了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已经走向成熟。著名学者郑子瑜、张志公、倪宝元、吴士文等都声称是读了《发凡》,才走上修辞学研究道路的。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和中国修辞学的传承关系也于此可见。

意义1949年9月,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特邀代表;同年10月,任复旦大学文学院院长、主任委员。1950年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文化部部长。1953年任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1954年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3月,任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同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并任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上海市主任委员等职。1957年重新加入共产党。1961年后,任修订《辞海》总主编。著有《标点之革新》等。专著《修辞学发凡》在建立中国现代修辞学体系方面具有杰出的贡献。各处任职1977年10月29日,陈望道不幸逝世,享年86岁。198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