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痧学习资料_第1页
扣痧学习资料_第2页
扣痧学习资料_第3页
扣痧学习资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扣痧的起源扣痧之缘起:〃扣痧〃是中国古老保健强身方法之一。所谓〔痧〕即是〔血滞)是人体血管中血瘀或血块所集结形成不流通物,阻塞血液养份输送,造成循环不良,导致人体发生疾病,如全身酸痛、酸癖、疼痛、各种血管病变等。依据心平居士编纂〔捏筋拍打健康法〕中所述〔易筋经疗法〕历史悠久,最初起源于北魏时代,距今约计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本疗法起源于中国东汉时代华佗创始;另一说法是起源于北魏时代之达摩大师传授。早期扣痧用具有〔槌式.杵式.石带式.钢丝式〕等,现有扣痧掌取代,皆以拍打健康法,供大众自疗各种酸痛病症使用。扣痧疗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适应病种非常广泛的自然疗法。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他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话,就可以阻塞人体的脉络,阻塞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时候,就阻塞络脉,使络脉的气血不通。这些毒邪越深,郁积的越厉害,那么它就越剧烈,象发急如燎原之势,对于这种情况,就必须采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须用扣痧的办法来治疗。将表皮经络穴位上的於阻排出来,直到扣出皮下出现米粒样的红点为止,痧毒(也就是病毒)随即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近代著名中医外治家吴尚先对扣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阳痧腹痛,莫妙以扣痧其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扣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扣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扣痧与刮痧、拔罐的区别扣痧和刮痧、拔罐一样,都有疏通经络之功效,但也有区别,主要表现在:1、 扣痧是人主动治疗,调动了人心的力量。这是人心对身体的关爱。心主神明,位同君主,疗效自然神奇,这与被动接受拔罐和刮痧的疗效不可相提并论。2、 扣痧的穿透力更强,其作用力垂直向内,随拍打层层深入体内,可调出更深层部位的邪气,所以被道家称为“调伤”;而刮痧的大部分用力是横向的,作用面较浅;拔罐力量虽然垂直,但处于静态,不像扣痧处于动态发掘,层层深入。3、扣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什么是痧?扣痧八项基础知识:一、 “痧”是经络气血中的“瘀秽”,俗称痧毒“痧”是经络气血中的“瘀秽”,俗称痧毒。它阻碍气血的运行、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引发组织器官的病变,故中医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临床上我们把患者皮肤上用特制的扣痧器具扣出的红色、紫红色斑点、斑块称之为痧。“痧”是形成诸多疾病和加速人体衰老的有害毒素,也可以说从微循环中分离出来的瘀血及病理产物称为痧。-二、 “痧”块和瘀血块有什么区别?从表面上看痧与普通的瘀血没有什么两样。可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却发现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有的人不小心摔了一跤,皮下出现一片瘀血,或皮肤上流出一些鲜红的血液,随即疼痛难忍,活动受限。在我们扣过痧的部位,皮下也会出现一些类似瘀血的斑点、斑块,却出现了相反的现象,原来疼痛难忍不能运动的部位,随着痧的排出,却疼痛减轻,甚至消失,运动自如了。再细观察,就会发现:运动外伤所出的血液是鲜红的,而所扣出的痧大多是暗红或紫红色,甚至是青黑色。在大量的扣痧实践中我们发现轻重不同的疾病,所出痧的颜色、形态、部位各不相同。随着痧的排出,无论轻病重病都得到了缓解,有的甚至痊愈了,特别是疼痛性的疾病效果更为显著。扣痧前后的变化及出痧的规律说明痧与一般的瘀血有本质的区别。三、为什么有病的部位及经脉线所循行处能扣出“痧”?而正常之处都扣不出“痧”?当组织器官代谢紊乱,不能正常的进行物质交换时,病理产物、代谢废物就将导致微循环障碍,微循环的入口因受到刺激而痉挛,使动脉血不能将氧及营养物质运送到此处。而微循环的出口,同样会自卫性的防止致病物质扩散而关闭了出口,使此处产生了瘀滞现象而造成此处毛细血管通透性紊乱、变性。当扣痧掌反复压扣痧此处时微循环的毛细血管会产生强烈的舒缩反应,将瘀滞在微循环中的致病物质伴随着红细胞挤压出来,而形成皮下瘀血,也就是“痧”的出现。痧既以抗原的方式出现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而活跃了免疫系统,对抗御疾病起到重要作用。这就是完全健康的人,扣痧后不出“痧”;一些自我感觉良好,而有潜伏病变的人扣痧后会出痧的原因。所在扣痧后皮肤或皮下组织出痧是扣痧疗法的特点,也是扣痧疗法疗效立竿见影的原因。四、 “痧”是渗出于血脉之外含有体内毒素的离经之血健康的身体各脏腑器官功能和代谢正常,如若代谢产物滞留,形成微循环障碍,说明代谢失常。这些病理产物使细胞缺氧老化,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发生紊乱。病理产物是危害健康的内毒素,破坏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内环境不清洁,在含有内毒素的部位扣痧时,由于此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紊乱,扣痧掌向下的压力会使毛细血管瘀痧排出来,含有内毒素的血液从毛细血管处渗出。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这种渗出毛细血管之外,存在皮肤下组织间的含内毒素的血液就是“痧”。扣痧部位所出现的红色、紫红色、暗青色或青黑色的斑点、斑块,实际是渗出于血脉之外含有体内毒素的离经之血。五、 体内毒素与疾病的关系机体的代谢产物通常通过呼吸、汗液、大小便等形式排出体外。当代谢产物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排出,在体内存留时间过长,就形成对机体有害的内毒素。这些内毒素包括细菌病毒以及它们的代谢产物和氧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生成危害细胞的氧自由基和其他活性物质。内毒素污染体内环境,使经络气血瘀滞,细胞缺氧老化。体内毒素既是病变的结果,也是疾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病因。通过出痧的方式可以有效排除体内毒素,补氧祛瘀,活化细胞,加强新陈代谢。痧的颜色、形态与体内毒素含量多少有关。病变局部缺氧时间越长,微循环障碍的程度越重,痧的形态越密集;体内毒素部位越深,痧的部位越深;微循环障碍的面积越大,痧的面积也越大。内毒素少,则痧色浅,痧粒分散。没有内毒素的部位,微循环及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怎样扣也不会出痧。凡出痧的部位都是经络出现了形态上的变化和皮下组织有障碍的。说明有阻碍的部位易出痧,通透性差、经络受阻。六、扣出痧的部位都是微循环障碍的部位:扣出痧的部位都是微循环障碍的部位,痧色会因所含毒素多少而不同。出痧改善了微循环,毛细血管内瘀滞状况缓解,气血通畅,通则不痛。因出痧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恢复正常,配合血管的收缩反应,出痧的血量很少,对神经组织压迫轻微。所以出痧后有治疗和保健作用。只要扣痧手法正确,扣痧后不会产生新的疼痛。当病情较重,体内毒素过多时,只在扣痧局部有轻微触痛,并不影响活动。而且局部触痛1—2天即消失。所以扣出痧的部位都是微循环障碍的部位。七、为什么有些人病重,痧少,有些病扣痧后基本没痧了,可病没全好?微循环障碍局部病理变化有瘀血性障碍和缺血性障碍的区别。血液瘀滞流动缓慢,导致细胞缺氧,体内毒素增多,毛细血管通透性紊乱为瘀血性微循环障碍。动脉血流入减少,组织灌流量不足,或血细胞数量、性质的改变,使血中营养成分不足导致细胞缺血缺氧为缺血性微循环障碍。缺血性微循环障碍也导致细胞缺氧,但体内毒素并不多,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同是微循环障碍,局部病理变化不同,扣痧后表现则不同。瘀血性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紊乱,扣痧后迅速出痧,有效的改善微循环。缺血性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扣痧后不出痧。但扣痧时局部的刺激加速了血液流动速度,增加了血流量,也有效的改善微循环。这就是有些人虽然病很重,可痧却不多的原因。瘀血性微循环障碍者有些人体质虚弱,扣痧后迅速出痧,排除体内毒素,虽然改变了瘀血性微循环障碍,症状减轻,但因局部血液流量或营养成分不足仍有缺血性微循环障碍,扣痧后血瘀虽去,组织细胞仍有不同程度的缺氧。这就是有些病扣痧后基本没痧了,可病还没痊愈的原因。此类病人多见于中医所说虚实夹杂者,扣痧后邪气已去,而正气尚未补足,所以病仍未愈,尚须补元气扶正气,增加组织灌流量,逐渐改善组织细胞缺氧即可治愈。无论瘀血性微循环障碍和缺血性微循环障碍,扣痧对经脉穴位和脏腑反射区的刺激作用,通过经脉的传导都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作用。八、扣出的痧到哪里去了?痧的消退过程有什么作用?扣出之痧颜色逐渐变浅,最后消失。这个过程不是毒素被身体吸收了,而是毒素被身体内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分解排出体外的过程。人体血液、淋巴液和组织间液中有多种防御因素,能对体内异物,即非正常组织、外来组织有识别能力和排除能力。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就有这样的功能,它们将识别出来的异物中和、吞噬、分解,通过复杂的生化过程,以不同的途径排出体外,因有净化体内环境的作用,被称为体内的清道夫。扣痧时各部位所出现的痧是渗出于血脉之外,存在于组织之间、皮肤之下的离经之血。这些离经之血成为身体的异物,它们被机体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识别出来后,将其化解,通过呼吸、汗液、尿液等途径排出体外。体内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活力正常,则痧退快,反之则慢。经常扣痧,使体内清道夫一排异能力增强,有效、快速清除病理产物。现代医学对痧认识:现代医学认为,清除机体有害异物的过程可以激发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和组织创伤的修复能力。所以扣痧疗法除当时迅速改善循环,疏通经络的效果之外,痧消退的过程实际就是不用注射自家血液的血清抗原疗法,可提高自身清除异物的能力,提高免疫功能,这是扣痧的另一功效,也称为扣痧的后效应。古代医学对扣痧的认识:古人认为,痧症主要是内风、湿、火之气相搏而为病。天有八风之邪,地有湿热之气,人有饥饱劳逸。夏秋之际,风、湿、热三气盛,人若劳逸失度,则外邪侵袭肌肤,阳气不得宣通透泄,而常发痧症。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痧症的可能,但以夏秋季为多见。痧症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痧点,二是酸、胀、痛、麻感。痧不是一种病,是一种警讯,当身体不适时会以痧症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提醒你要开始调理了,就像人感冒了会先流鼻涕、咳嗽、打喷嚏一样,所以要有“预防胜于治疗”的观念。痧症8大区的认识:后头颈项区:此区若有异形、异色或压痛点,即表示可能会有项颈痛、发烧、颈椎骨刺、脑压高、头痛、失眠、喉炎、中风等疾病发生。后背心肺区:此区若有压痛点、僵硬处或红点、新痣,表示可能会有重感冒、胸痛、骨刺、眼疾、心肺机能不足等疾病。后背肝木区:此区若出现异状紫黑色点或面、压痛点、僵硬处、胀痛点,可能发生肝炎、肝硬化、脊椎骨刺、腰背酸痛等,因肝功能不健全引起之疾病。腰背脾胃区:此区若有压痛点、紫黑色异点、僵硬块、肿胀点,即可能有消化不良、胃肠胀气、急慢性胃肠炎、腰痛等疾病发生的可能。腰背肾水区:此区若有黑色异点、压痛点、僵硬处、胀痛处等,即可能有膀胱炎、肾虚、肾脏功能失调、糖尿、水肿、腰痛、尿频、闪腰等疾病发生。臀部坐骨区:此区若发生肌肤颜色变乌黑、紫黑色异点、酸痛、胀痛处,则可能有坐骨神经痛、尾椎骨刺、臀部痛、脑胀痛、妇科月经不调、经痛、卵巢炎、子宫炎等疾病。双侧肩背区:本区若有压痛点、异状肿胀、异形异痣等现象发生,就可能有头痛、肩膀酸痛、落枕、五十肩、手足酸痛、足跟痛、眼易酸胀、弱视等疾病。肩胛手足区:此区若有异形异色点出现,或出现肿痛、压痛点等,则可能有手足痛、膝盖酸痛、四肢肿胀、血管硬化、卵巢功能失调等疾病发生。痧症分析看颜色:1:红色---代表血热,血燥,身体容易引发炎症,易发脾气此时身体已出现气滞血瘀现象。2:紫红---有寒气进入体内,伤害内脏刚在表层,如不及时将痧扣出将会伤及脏腑。3:紫色---寒入内脏,容易出现如---胃寒,肾寒、宫寒、腹寒、四肢寒凉怕冷、而且此时小肚子和臀部都是冷的等现象。4:紫黑---寒入脾心,准备生病,将会引起身体生血、供血障碍,容易贫血面部不惨白、消瘦消化不良,心脏有不舒适感、胸闷、气短、末梢血液循环不好,等心脑供血出将要现问题。5:黑色---重度寒气渗入身体内脏,已经生病了,此时最应该注意你的心脑血管疾病了,以及脏腑的病症,出现黑色痧证明你的经络气血严重堵塞,不及时调理将要出现严重问题。痧症分析看形状:1:片状一表浅,有问题只在表层2:小点一湿热或寒湿,代表长时间的点滴累积而形成的,如果不排除,容易引起内风湿或关节炎3:中点---病理前兆4:大点---病灶反应5:大包---风湿或内风湿已经形成III实践者对“扣痧”与“血管破裂”的异同的看法III有许多人对扣痧、出痧毒的现象感到怀疑、认为是不科学,是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而我用我的理解给一些人解释,他们都认为有道理。我是这样理解的:其一,人的血管就像软的水管一样,在水管畅通的情况下,你向水管拍打、施压,受压处的水立即就流到其它不受压的地方去了,所以,当血管没有毒於堵的时候(或地方),无论是扣痧还是刮痧,都不会出血、出痧。其二,血管壁是网状的,一般情况下网是非常密的,有的人出血汗,是因为他血管的网变疏了,让红血球跑出来了,随汗一起流出就成了红汗或血汗(这是一种病态,可以调理好)。血管壁是网状的这一认识为解释淤血或痧毒被提出(或被挤出)而又不疼奠定了基础,当扣痧到有淤血或痧毒的地方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