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个船歌》第一乐章分析
“四季”是柴可夫斯基的一组钢琴乐。这首歌由12首独立的12首组成。1875年,圣彼得堡杂志《小说家》的编者尼古拉·马特耶维奇·贝纳德从俄国的诗中选出12首适合于一年中年各月份的诗,按月在刊物上登出。同时,柴科夫斯基每月为该杂志写一首能描写该月性格的钢琴曲,于是《四季》便产生了。这十二首钢琴曲,不但生动地描写了每一季节的自然景色,而且深刻地反映出俄罗斯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柴科夫斯基在几幅诗意的图画里,把对逝去的青春和消磨着的生命的惋惜,哲理性地表现出来,是他现实主义创作的优秀范例。《六月——船歌》是这部钢琴套曲中最为著名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它是根据普列谢耶夫的一首诗创作的,这首诗这样写的:“走向河岸,那里的波浪啊,将涌来亲吻你的双脚,神秘而忧郁的星辰,将在我们头上闪耀”。《六月——船歌》这首乐曲反映了诗中忧郁的情绪,是一首充满柴科夫斯基伤感色彩的作品。《六月——船歌》4/4拍,主调为g小调,共99小节。音乐素材比较简单,整体结构较为完整,是一首典型的、有引子和尾声的复三部曲式。引子:由两个小节构成。例1:主和弦根音到五音的跳进构成一种微微的动感,而在原位主和弦上两拍的停留又造成一种平稳的悠闲感。4/4拍的节奏本来是不适合描写水波的荡漾动态的,可伴奏音型采用了前两拍一拍一音、后两拍一音的形式,这种做法使原本四拍子的节奏听起来有近似三拍子的感觉。这时我自然想到了门德尔松和其它作曲家的《船歌》,它们是以6/8拍子或12/8拍子这种平稳晃动的节奏来描写轻舟荡漾的美好景色和驾船时的愉悦心情的,这也是“船歌”体裁的常用拍子。而柴科夫斯基则大胆创新用带有三拍子感觉的四拍子来写具有忧郁之美的《六月-船歌》,在变化中找到了一种统一。既克服了“船歌”体裁的三拍子常态化模式,又呈现了乐曲的性格特征,从而使音乐取得了一种悠缓,也奠定全曲的情绪基础。第一部分:单一主题的单三部曲式。例2:A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上句:第3-第6小节。前两小节是从g小调的属音D开始的一个上行音阶,在跃上高音G后反向四度下行。后两小节是与之呼应的两个小分句,形成一种长-短-短的和而分的组合形式。此时,左手声部也用两个以减三度进行为主的旋律与右手对答,突出了水与船荡漾的特征,也让人感觉到一种长吁短叹的忧郁。在这句旋律中,D音四次都出现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对这个属音的多次强调实际也是对主音、对调性的强调,也进一步阐述了属音与主音的血肉关系。而下行四度进行的多次运用,更使我们感觉到浓浓的俄罗斯风格。在和声设计上,前两小节用了稳定的主和弦,可在第三小节最后一拍,它却意外的出现一种模糊和声,如果此处是属四六到主六的进行,那么主音g就是一个级进进入而跳进离去的和弦外音,让最稳定的主音有了另外一种表达方式。第五小节重导和弦的出现使和声色彩既和谐又浓厚,让人感觉到小舟在平稳出港的同时也会面临更多的危险和挑战。第二句:第7-第12小节。以第一句主题材料开始,但第3小节的#F在第7小节变成了还原F,这又给我们带来了两种可能。从旋律上看:可以认为此处变成了g自然小调。从和声上看:属七和弦进行到主和弦似乎有到降B大调的迹象。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此处的音乐都因还原F的出现而变得松弛,也为后面的补充埋下了伏笔。第8小节在F音上构成的小分句形成了一个小高潮,到第10小节时,旋律没能结束在主和弦的主音上,避免了完满终止,乐曲自然补充了两个小节。这两小节的补充也使旋律组合形式变为长-短-短-长,作者的心似乎一直纠缠在激进与叹息的矛盾中。B段:一个引伸型中段,是同一性质音乐的继续。虽然在伴奏音型、旋律走向、小节数等方面都与A段保持了统一,但,音区的提高,力度的加强和调性、调式的变化,使B段理所当然的成为第一部分的高潮。第一句:在f的力度上,从g1到c3的上行音阶旋律,比A段整体提高了四度,出现了第一部分的最高点c3。紧接着第13小节出现了g小调的平行大调降B大调属二到主六的进行,正式转入了降B大调。明朗的大调性色彩与忧郁的小调形成对比。第18小节出现了g和声小调的标志性音符#F,回到了g小调的属和弦上。接下来便在g小调终止四六和弦到属和弦的进行中逐步酝酿再现部的进入。实际上B段在第22小节时已经半终止了,可是左手声部并没有停顿下来,而是出现一个八分音符的g小调下行音阶,在它还未下行到主音时,右手声部已经开始了再现。所以A′段的开始就是B段半终止在主音上的解决。这样的处理让音乐变得更紧奏,也使小节数与A段落保持了统一。A′段:完全再现了A段材料。不过段落最后是终止在G大调的主和弦上。这个(第32小节)终止同时也成为下一部分的开始,是一个侵入式终止,二者为闯入式进行。这种紧接似乎直接暗示了高潮的即将到来。从第一部分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六月》的旋律进行中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就是上行进行的音阶式旋律。这“水往高处流”的现象在柴科夫斯基的作品中是极为少见的。在我们的概念中,上行进行往往是一种明快、激情的象征。而这首曲子的上行旋律却让我们感觉到的是忧伤和恬静。这又是为什么呢?首先这个上行旋律是建立在和声小调基础上的,小调的旋律使它富于了很强的抒情性。其次,应该是左手的这种具有三拍子味道的四拍子节奏型造成的。这种音型使上行的旋律失去了原有的斗志与活力,而变得悠长与徐缓。当然,这种上行音阶的长句子,也使《六月-船歌》中“水”的形象更为大气和宽广。这也与门德尔松《船歌》的小巧迂回的旋律形成了一种对比。第二部分: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是情绪真正展开的阶段。在速度、力度、节奏、织体等方面都与第一部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显得较为明朗、开阔。C段:调性为G大调。由上下两个并置的乐句组成。例3:第一句只用了两个和弦,即:主和弦和属和弦,低音声部一直是主音到属音的五度跳进。织体由第一部分的分解式变为和弦式,并从后半拍开始进入,形成一种激进的切分效果。在这看似简单的和声背景下,左手声部与右手执着的三度产生碰撞,产生一种复合性的音响,使音乐显示出一种动力性。使人感觉到船儿的晃动与不稳定。第二句的左手声部变成了×⌒××这种具有旋律性的,柔和的节奏音型。它进行了多次模进,产生一些经过性半音和倚音性半音,形成了较自然的和声华彩乐句。左手声部的旋律性节奏并没有让人感到一丝的平静,反而因和弦外音的频繁出现而形成的复杂无序的和声,让人们心里增加了对划船人的几分担忧。右手声部仍然从小节的第二拍开始,并在三度的基础上进行八度加厚,音乐变得更饱满更坚定。执着和勇气形成一种乘风破浪之势,在这激进的节奏中也折射出柴科夫斯基精神世界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斗争。D段:第二部分的第二个新材料。例4:这是唯一的一个3/4拍子乐段。因为它的重音主要出现在第二拍上,使3/4拍变得不再轻松,首次出现的四分音符与跳音、重音的配合,也使音乐在显得格外精致和诙谐的同时充满了力量。动机片断×××·×的不断模进使音乐很快进入了高潮。第43小节进入下属调的离调,之后回到G大调终止四六和弦、属七和弦、主和弦结束了第一句。第47、48小节的四次半音模进,把情绪进一步推上去,水波的翻滚与人们的勇气交织着。第50、51小节在ff的力度上,减七和弦琶音的连续进行加强了和声的紧张度,造成戏剧性高潮的出现。这个开放性的乐段仿佛像汹涌的水波冲向了广阔的大海。最后,在一个休止符上停顿下来,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寂静中期待着第三部分的到来。随后具有属功能性的反向主题动机片断形成一个两小节的连接句,引出了富于抒情性的第三部分,高潮点处的激动情绪逐步缓和。音乐恢复了平静,人们又找回了那一份悠缓。自然的进入主功能,自然的进入了再现段。第三部分:再现段与第一部分没有明显的不同,它的和声、旋律、小节数等都相同。例5:只是左手声部大都变为分解形式,这种变形增加了乐句间的连贯与绵延,更体现了“水”的形象特征。同时,第三部分还加强了內声部的复调性处理。第54、55、58、59、74、75、78、79小节左手增加了一些先下行后上行的迂回前进的旋律,与右手声部形成了一种对比一种呼应。如果说:右手声部的上行大句子是宽阔的河流,那这迂回的旋律便是水面上泛起的波浪。这种处理有着较深的情景融合之感。尾声:一种田园般的生活使得浪漫时期的音乐语言比较复杂和诗意,也使得那一时期的尾声显得较长。《六月》就有一个规模较大的浪漫性尾声,共有16小节,它综合了全曲的主要材料,起到总结整个乐曲的作用。第一句,右手的最高声部与最低声部都是下行的g小调音阶,是老柴最典型的悲叹式下行音调。与上行的主题材料形成呼应,使乐曲在素材上与情绪上获得了统一。第一、第二句的连接处回顾了再现段左手的先下后上的旋律,进一步强调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醋酸甲酯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螺丝刀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苯酚丙酮市场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罐装茶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调研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纸尿裤制造行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粽子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管理财务软件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福建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电石产业运行态势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贸易实务操作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GB/T 4340.1-2024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 生物补片及相关应用进展课件
- 聘书模板可编辑
- 离心式压缩机功率公式
- 参保人员就医流程doc
- 2019湘美版五年级《书法练习指导》下册教案
- 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
- Q∕CR 562.2-2017 铁路隧道防排水材料 第2部分:止水带
- (完整版)仓储客户需求调研表.doc
- 焊接专业监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