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三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2ae599c74ba52848a457c505fed07f5/52ae599c74ba52848a457c505fed07f51.gif)
![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三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2ae599c74ba52848a457c505fed07f5/52ae599c74ba52848a457c505fed07f52.gif)
![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三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2ae599c74ba52848a457c505fed07f5/52ae599c74ba52848a457c505fed07f53.gif)
![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三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2ae599c74ba52848a457c505fed07f5/52ae599c74ba52848a457c505fed07f54.gif)
![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三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2ae599c74ba52848a457c505fed07f5/52ae599c74ba52848a457c505fed07f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1.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教室楼层高度约为30dm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九年级学生100m短跑的成绩约为8s
D.同学们考试用的一支2B新的铅笔的质量约为0.1kg
2.厨房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饭锅的发热体不能用超导材料制作
B.高压锅工作时增大了锅内气压,降低了水的沸点
C.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家里尽量不要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3.如图所示为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些演示实验。关于这些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B.图的实验表明:纸片没掉下是因为水把纸片吸住了
C.图的实验表明:活塞对空气做功可以改变空气的内能
D.图的实验表明: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带同种电荷面相互排斥
4.下列关于图中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中显示的是光在水中的路径是直的,说明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D.图中蜡烛向左移时光屏向右移才能接收到像,且像变大了
k”JF。+Q“
5.如图所示,火车站安检人员正在手持金属探测器检查,当探
测器靠近金属物体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探测器发出警报。
下列实验中能揭示金属探测器工作原理的是()
6.如图所示的是“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留下了属于中
国的第一道印记的照片。关于“玉兔二号”月球车,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留下了属于中国的第一道印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B.月球车车轮的轮面为筛网状且装有棘爪,是为了减小与月球表面间的摩擦力
C.月球车安装有探测器,利用超声波进行探测,在月球上遇到障碍时会发出预警
D.月球车两侧展开的光电设备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供月球车行走
第2页,共30页
7.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定值电阻,&是一个由半导体材料
制成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则正确的是()
甲
A.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示数减小
B.温度降低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增大
C.电流表可以改装成温度计
D.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8.标有“6%'字样的甲、乙两个小灯泡,它们的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灯的额定功率小于乙灯的额定功率
B.将甲、乙两个小灯泡串联在6M的电路中时甲灯比乙灯亮
C.为保证灯泡不损坏,两灯串联时电路两端的电压不超过8U
D.将甲、乙两个小灯泡并联在3V的电路中时它们的功率各自变为原来的一半
9.如图所示为“全国优秀教师”张桂梅在操场上督促同学们
进行体育锻炼。以站着的张老师为参照物正在跑步的同学是
的;张老师用小喇叭为同学们鼓劲加油是为了提高声
音的O
10.近年来,滇池治理取得良好成效,为野鸟提供了良好的栖
息环境和充足食源,越来越多的野鸟开始频频造访滇池及
周边湿地。如图所示是在晋宁东大河湿地拍到的黑翅长脚
鹤。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由光的(选填“反射”或
“折射”)形成的,当黑翅长脚鹤飞离水面时,它在水中的倒影的大小将(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湿地的水面面积大,
大量水(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可以调节湿度和气温。
11.今年3月24号长赐号巨型集装箱船在苏伊士运河搁浅。搁浅后静止在河道中的“长
蜴号,,所受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的重力。分析搁浅
原因如图所示,在狭窄的水道中行驶时,当船头开始转向时,更靠近河岸的那一边
船身与河岸之间的水流通道变窄,水流速度变快,压强(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就容易被河岸吸过去。
12.一个容积为V的瓶子装满水,水的质量为1kg,若用这个瓶子装满酒精(P酒臂=x
33
10fc5/m),这瓶酒精的质量为kg,若将这些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
2^(选填“>”、或“=”)。
13.为了更好的保证交通安全,沈阳市交警严查开车打电话、车窗抛物等行为,如果汽
车以36km"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开车时看一眼手机需要3秒,在这段时间内,
汽车相当于在无人驾驶状态下行驶m,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从行驶的汽车向
外抛杂物,不但污染环境,还可能由于物体速度较大而具有较大的能,可能
砸伤人,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14.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当通过人体的电流接近30加4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据此
可以推断,人体是(填“导体”或“绝缘体”),人体电阻约n.
15.某汽车发动机是以92号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其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如图所示,
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时,图中四个冲程的顺序是,所使用的
燃料是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一辆质量为2.07x103/cg汽
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所受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匀速行驶4x104nl消耗了
3kg汽油。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9汽油=4.6xlifj/kg).
第4页,共30页
16.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2的最大阻值为定值电阻%
阻值的两倍。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a端时,电压
表示数为3乙则电源电压为V.此时电流表
示数为小当滑片P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小则公
[2二------------
1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水,已知桶的重力为Go,动滑轮重Gi,
桶中水的重力为。2。不计绳重和摩擦匀速提起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为;如果G大于G2,使用此动滑轮(选填“能”或“不
能”)省力。
18.如图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_____0。
19.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画出入射光线4。所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在玻璃
中的大致折射光线。
20.如图所示,画出图中重力为10N的小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21.小蜂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两烧瓶中的电阻丝相同。
(1)实验中必须取(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
(2)实验中用(填序号)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比较(填序
号)来判断液体吸热能力的强弱。
人加热时间
B.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第6页,共30页
(3)下表是某次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选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能
力较强。若选择甲、乙两种液体做“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你选(选填“甲”
或“乙”)液体,因为它具有的比热容(选填“较大”或“较小”)«
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6讥)最终温度(℃)
液体甲15020345
液体乙15020362
(4)若甲液体是水,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乙液体的比热容为J/(fc5-℃)o
(5)若在甲、乙两瓶中液体是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电阻丝的阻值不同,则该套装
置可用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
22.小华和同学一起做测量电阻的实验,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心滑动变阻器标有
"20。1A"字样。
(1)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注意导线不要交叉)。
(2)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应该。
(3)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准确测量这一电压,接下来小华应进
行的操作是。
(4)实验中,滑片置于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突然变为0,而电流表示数不变,产生
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5)小华将测量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它把第5次实验测得的阻值作为最后的结果。你
认为是否合理:,理由是
序号12345
U/V1.02.03.04.05.0
1/A0.100.190.300.400.51
(6)上表五组数据中有一组数据不是本实验中测得的,它是第(填写表格中表
示序号的数字)组,你判断的依据是。
(7)另一组实验的小明同学所用电源电压仍为6匕换用了标有“5001A-的滑动变
阻器进行实验。根据自己所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图像。根据图像可知判断
出,小明将电压表并联在_____两端(选填“滑动变阻器”或“待测电阻”),由此
可以计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0。
23.“五一”假期,小明随爸爸骑自行车环滇池游玩。在欣赏沿途美丽风光的同时小明
还有了发现,骑车上陡坡要吃力些。坡路和斜面相似,那么斜面的省力情况与哪些
因素有关呢?
甲乙
小明做了如下猜想:
猜想1: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
猜想2: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猜想3: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有关。
小明为验证上述猜想,回校后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所用
的物块材料及其表面粗糙程度相同,在沿斜面拉力的作用下,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
运动。实验中相关的记录如表。(使用斜面的省力情况可以通过比较沿斜面拉力尸与
物体重力G的比值大小来判定,比值越小,越省力)
实验序号123456
斜面倾角e0ee仇(%>。)。2(。2>。1)
斜面的表面材料木板毛巾木板木板木板木板
物块重G/N2.02.04.06.02.02.0
沿斜面拉力F/N1.351.522.704.051.521.70
第8页,共30页
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比(填写实验序号)两次实验中的数据可知,使用斜面省力的情况
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
(2)通过对比1、5、6三次实验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越大沿斜面提升物体越费力;
(3)为验证猜想3,小明做了(填写实验序号)三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后,小
明认为这几次实验省力情况相同依据是:
(4)以下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与本实验的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用没有点燃的蜡烛来替代点燃的蜡烛的像
B.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相同
C.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引入磁感线
D用水流类比电流来建立电流的概念
(5)实验中,当物体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所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
对(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力。
(6)如图乙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4B、AC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4已
知4B>AC,施加的力分别为片、F2,拉力做的功为%、W2,则力&尸2,
拉力做的功叫均选填“>"、或“=”)。
24.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智能化,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擦窗机器人,
可以代替人工完成对窗户的清洁工作,机器人的“腹部”有吸盘,当它的真空泵将
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就能牢牢的吸在竖直的玻璃上。求:
(1)若机器人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60cm2,吸盘对玻璃的压强为3x104pa,求
吸盘对玻璃的压力。
(2)某自动擦窗机器人的质量为1.35的,工作时的实际功率为90小。它在竖直方向
上擦窗的过程中有0.25%的能量用于克服重力做功。若窗户足够高,持续竖直向上
擦窗lOmin,擦窗机器人可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多少米?
2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为240,灯泡L标有“6V6勿”字样。
假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求:
(1)小灯泡L的电阻;
(2)当断开开关S2,闭合Si和S3时,电路的总电流;
(3)Si、S3断开,52闭合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通电10s电阻R产生的热量。
26.如图甲为某自动注水装置的部分结构简图,杠杆40B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为杠杆的支点,OA=308,竖直细杆a的一端连接在杠杆的4点,另一端与高为0.2小
的长方体物块C固定;竖直细杆b的下端通过力传感器固定,上端连接在杠杆的B点
(不计杠杆、细杆及连接处的重力和细杆的体积)。圆柱形水箱中有质量为3kg的水,
打开水龙头,将水箱中的水缓慢放出,通过力传感器能显示出细杆b对力传感器的
压力或拉力的大小;图乙是力传感器示数F的大小随放出水质量m变化的图像。当
放出水的质量达到2kg时,物体C刚好全部露出水面,此时装置由传感器控制开关
开始注水。求:
甲乙
(1)物块C的重力(物体C刚好全部露出水面时,其表面所沾水的质量不计);
第10页,共30页
(2)物块C的体积;
(3)从开始放水到物块C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时,水对水箱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力、教学楼层高约37n=30由n。故4符合实际;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xl08„j/s。故3不符合实际;
C、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
故C不符合实际;
D、一块橡皮的质量约10g,一支2B铅笔的质量略小于此数值,在6g左右。故。不符合
实际。
故选:4。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
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
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
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2.【答案】B
【解析】解:4、超导材料电阻为0,根据焦耳定律可知:Q=/2Rt,所以电阻为0不能
产生热量,所以电饭锅的发热体不能用超导材料制作,故A正确;
8、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所以高压锅工作时增大了锅内气压,
增加了水的沸点,故B错误;
C、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家里尽量不要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否则会使家庭电路
电流过大,故。正确。
故选:B。
(1)一般材料在温度接近绝对零度的时候,物体分子热运动几乎消失,材料的电阻趋近
于0,此时称为超导体,达到超导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2)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3)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短路;电路总功率过大。
本题考查了超导体、沸点和气压关系、分子的热运动以及安全电路等知识点,要求我们
第12页,共30页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B
【解析】解:4、水花激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A正确;
8、大气压对纸片向上的压力,托住了杯中的水,故B错误;
C、压缩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空气的内能将增大,故C正确;
。、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带的是同种电荷,相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故。正确。
故选:B。
(1)发声体在振动;
(2)大气压的存在,使纸片不致下落;
(3)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大气压、改变内能的方法、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属于基础
题。
4.【答案】B
【解析】解:4、光在水中的路径是直的,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径迹是弯曲
的,说明光不总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错误;
8、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故8正确;
C、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
。、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增大时,像距减
小,像变小。图中蜡烛向左移时光屏向左移才能接收到像,且像变小了,故。错误。
故选:B。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2)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
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应
佩戴凹透镜矫正;
(3)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
射叫做漫反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作答。
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直线传播、近视眼及其矫正、凸透镜成像
规律以及漫反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
学以致用的目的。
5.【答案】C
【解析】解:
由题意可知,金属探测器是将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切割
磁感线,从而产生了电流,即金属探测器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
A、该图是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故A错误;
3、该图是探究电磁铁磁性与电流大小的实验,利用的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错误;
C、图中没有电源,是发电机原理图,是利用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
应电流制成的(即电磁感应现象),故C正确;
。、图中有电源,是电动机原理图,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运动
制成的,故。错误。
故选:Co
由题意可知,金属探测器是将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切割
磁感线,从而产生了电流,则分析各实验现象可知能产生电流的选项。
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要求学生能通过题意找出探测器的原理,并能正确掌握
发电机的原理。
6.【答案】A
【解析】解:4、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行驶留下痕迹,是因为月球车对月球表面有压力的
作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A正确;
8、月球车车轮的轮面为筛网状且装有棘爪是为了使接触面变粗糙,从而增大与月球表
面间的摩擦力,故B错误;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车安装的探测器是利用电磁波进行探测的,故C错误;
。、光电设备先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再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供月球车行走,故
。错误。
故选:Ao
(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第14页,共30页
(2)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据此判断;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此题以第一次踏上月球的月球车为载体,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增大摩擦的方法、电磁
波的传播,太阳能的转化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7.【答案】C
【解析】解:
由图甲知:R、&串联,电压表测量上两端的电压;
由图乙知:七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由题知:电路中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阻值不变。
当温度升高时:
%阻值减小,由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即此时电压表示数变
小;
由串联电路电阻规律知:电路的总电阻减小,再根据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总电流增大,
即此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由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知: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增大。
反之当温度降低时:%阻值增大、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减小、电路中消耗的总
功率减小。
从中可以看出电流表示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选项C
正确,4、B、O错误。
故选:C。
由图可知,该电路是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热敏电阻阻值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降低,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所以热
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减小。
动态电路,解题步骤一般可分为以下几步:
(1)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2)判断电压表、电流表所测物理量
(3)根据题目所给物理场景,结合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写出所求物理的计算表
达式,代入具体数据,求出该物理量的值。
8.【答案】C
【解析】解:力、由图可知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6V时,通过甲灯泡的电流为L4,
通过乙灯泡的电流为0.54由「=以可知甲灯泡的额定功率大于乙灯泡的额定功率,故
A错误;
B、由图可知当通过电路的电流为0.44时,甲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5V,乙灯泡两端的电
压为4.5人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此时电源电压正好为6V,由「="可知甲灯泡
的实际功率小于乙灯泡的实际功率,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所以甲灯比乙灯暗,故
8错误;
C、由图可知通过甲灯泡的最大电流为14通过乙灯泡的最大电流为0.54两灯串联时
通过电路的最大电流为0.54此时甲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乙乙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乙
由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最大电源电压为8人故C正确;
。、将甲、乙两个小灯泡并联在3U的电路中时,其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一半,同时通
过两灯泡的电流也比原来要小,由。=U/可知其实际功率要比原来的一半要小,故。
错误。
故选:Co
A、由图可知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时,通过两灯泡的电流。根据P=U/比较两
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大小;
8、由图可知将甲、乙两个小灯泡串联在6V的电路中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
流,根据P=U/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的大小,灯泡的亮度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
C、由图可知通过甲灯泡的最大电流为14通过乙灯泡的最大电流为0.54根据串联电
路电流特点确定两灯串联时通过电路的最大电流,读图可知两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串
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最大电源电压;
将甲、乙两个小灯泡并联在3V的电路中时,其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一半,同时通
过两灯泡的电流也比原来要小,由P=U/可知其实际功率的变化。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特点、并联电路特点、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从图中正确读
取信息。
9.【答案】运动响度
【解析】解:(1)以站着的张老师为参照物正在跑步的同学相对于老师的位置不断发生
变化,是运动的;
第16页,共30页
(2)张老师用小喇叭为同学们鼓劲加油是为了提高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运动;响度。
(1)物体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2)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此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声音的特性,难度不大。
10.【答案】反射不变汽化
【解析】解: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不管黑翅长脚鹤距水
面的距离远还是近,像始终和物体等大,因此当黑翅长脚鹤飞离水面时,它在水中像的
大小不变。
湿地含有水,水会不停的汽化(蒸发),变成水蒸气,散在空气中,所以可以提高空气中
水蒸气的含量,调节空气湿度;汽化过程要吸热,所以可以降低空气温度。
故答案为:反射;不变;汽化。
(1)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
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汽化吸热。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了解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
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进行解答。
11.【答案】小于变小
【解析】解:搁浅后静止在河道中的“长赐号”受到向下的重力、受到向上的浮力以及
向上的支持力,所以浮力小于重力;
分析搁浅原因是:在狭窄的水道中行驶时,当船头开始转向时,更靠近河岸的那一边船
身与河岸之间的水流通道变窄,水流速度变快,压强变小,而另一侧水的流速变慢,压
强变大,会将船压向变窄的一边。
故答案为:小于;变小。
(1)对船进行受力分析判断出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2)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是: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答案】0.8<
【解析】解:(1)根据P=£可得,瓶子的容积:
V=%=-=----w=1x10-3m3,
水p水1.0Xl()3kg/m3
根据题意可知,匕.=V=1X10-3m3,
则装入酒精的质量:
m■酒精=P洒*副洒精=0,8x103kg/m3x1x103m3=0.8kg.
(2)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则水和酒精分子相互填补了对方分子间的空
隙,而使总体积变小,
所以若将这些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总<2乙
故答案为:0.8;<。
(1)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水的体积,可得瓶子的容积,然后求出装入酒精的质量。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体积小,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此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分子之间的间隙,利用好瓶子装满某种液体时,液体的体积
等于瓶子的容积这一隐含条件是关键。
13.【答案】30;动
【解析】解:汽车的速度f=36km/h=10m/s,
由得,汽车行驶的路程:
s=vt=10m/sx3s=30m;
从行驶的汽车向外抛杂物,由于惯性,抛出时杂物与汽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由于物体速度较大而具有较大的动能,可能砸伤人,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故答案为:30;动。
(1)知道汽车的速度和行驶时间,根据s=仇求出汽车行驶的路程;
(2)由于物体的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本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及动能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性题目,比较简单。
第18页,共30页
14.【答案】导体1200
【解析】解:人体是导体;«=7/=3UXJ.=UA1200/2
故答案为:导体;12000。
人体容易导电,是导体;利用欧姆定律求人体电阻。
利用欧姆定律求解,注意单位换算:lnM=10-3A
15.【答案】丙甲丁乙不可再生30%
【解析】解:(1)甲中的两个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所以为压缩冲程,是第二冲
程;
乙中的一个气阀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所以为排气冲程,是第四冲程;
丙中的一个气阀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所以为吸气冲程,是第一冲程;
丁中的两个气阀都关闭,活塞下运动,所以为做功冲程,是第三冲程;故排序为:丙甲
丁乙;
(2)汽油机所用的燃料是汽油,属于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3)因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车受到的牵引力为:F=f=0.05G=0.05x2.07x103x10N/kg=1.035x
103M
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距离为:s=4x104m,
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W=Fs=1.035x103JVx4x104m=4.14x107J,
(2)由题可知,汽油的质量m=3kg,汽油的热值q=4.6xl07/"g,
3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成=加?=3kgx4.6x107J/kg=1.38x108/,
w414X107/
(3)汽车发动机的热机效率为:〃=蔡X100%=138,108/=30%。
故答案为:丙甲丁乙;不可再生;30%。
(1)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根据气阀开闭情况、活塞运动
方向确定冲程名称,进而排出正确的顺序;
(2)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会越用越
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力大小相等,根据尸=/=0.05G求出其大小;知道牵引力和行驶的距离,根据勿=Fs
求出牵引力做的功;
已知消耗汽油的质量和汽油的热值,根据Q或=mq求出3的汽油完全燃料释放的热量;
利用〃=蔡X100%求出这辆汽车发动机的热机效率。
本题考查了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二力平衡条件、做功公式、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
式、效率公式等的应用,是一道综合题。
16.【答案】4.51:1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先与&串联,电压表测滑片右侧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电流
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测7?2两端的电压,其示数4=3也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滑动变阻器氏的最大阻值与定值电阻R的2倍,
所以,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2两端的电压为&两端的电压2倍,即4=:。2=:><31/=
1.5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的电压U=UI+U2=1.5U+3U=4.5U;
(2)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
所以,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电路的总电阻不变,由欧姆定律可
得,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则当滑片P在a端或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相等,即k4=1:1。
故答案为:4.5;1:1。
由电路图可知,&与/?2串联,电压表测滑片右侧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
电流。
(1)当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测&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得
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关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
(2)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据此判断出滑片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
阻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关系,然后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要注意电压表串联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上时,滑片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
第20页,共30页
17.【答案】常工x100%不能
11ro十U]十。2
【解析】解:设提水的高度为九,则提水的有用功:
W有二G?八,
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
W额=(Go4-G[)h,
皿有皿有G^h.Go
n=—x100%=——=--2九x100%=——x100%;
1W总W有+W额(GO+GI+G2)/IG0+G1+G2'
由图可知:
n=2,
11
F=7(G。+Gi+&2)=5(Go+Gi+G2),
因为GiAG2,
所以尸=I(Go+Gi+G2)>I(Go+G2+G2)=gGo+G2>G2,
所以使用此滑轮不能省力。
故答案为:J?X100%;不能。
rUQTUJT+Ur2
不计绳重和摩擦,设提水的高度为伍则提水的有用功小歹=G2h,小府=(GO+Gi)九,
根据〃=涓计算机械效率;求出拉力尸的大小,和G2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和机械效率的计算,需要认真分析。
18.【答案】50
【解析】解:
由图知,x100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0,x10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0,x10的位置对应的数
是5,xl的位置对应的数是0,故电阻箱的示数为OxlOOOO+Ox1OO0+5X100+
0x1/2=50/20
故答案为:50。
电阻箱的读数方法:用所对的数字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把它们相加即可。
本题考查了电阻箱的读数方法,比较简单。
19.【答案】解:图中已画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
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据此在法线上侧的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据此
在法线上侧的玻璃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玻璃
.4个气
【解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
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根据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
本题考查了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作图,在做光路图时,要注意细节:光线要画实
线,并且有箭头表示方向。
20.【答案】解:小球的重力作用点在球的中心,大小为10N,从球心沿竖直向下的方
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重力的方向,如下图:
G=10N
【解析1重力的示意图就是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线段的起点在重心为力的
作用点,方向竖直向下。
无论物体放在斜面上还是其它地方,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21.【答案】质量4B甲甲较大2.5x103电阻
【解析】解:(1)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受质量的影响,所以实验中,应取质量相等
的甲、乙两种液体;
第22页,共30页
(2)实验中用了相同的加热装置,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所以可通过加热时间
来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故选4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可通过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故选
B;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液体甲
升高的温度低,液体甲的吸热能力强,甲的比热容大;
由于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降低相同的温度,甲放出
的热量多,所以选择甲液体做“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
(4)由图知,甲、乙加热3min温度分别升高45℃-20℃=25℃和622-20℃=42℃,
由甲乙吸收热量相同可知,Qtp=Q4,
即C*Hl>C/JH/Atz,
m/=~,25c尹=42皂,所以=||c次=苣x4.2x1()3〃(的.℃)=2.5x
1。3〃(如.。0;
(5)将两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是为了控制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及通电时间相等。电阻丝的
阻值不同,所以探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故答案为:(1)质量;(2)4B;(3)甲;甲;较大;(4)2.5x103;(5)电阻。
(1)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受质量的影响,所以实验中应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等;
(2)实验中应用加热时间间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并通过比较温度的变化来判断
物体的吸热能力;
(3)质量相同的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温度升高量越小,物质吸热能力越强,物质升高
的温度越高,物体吸热能力越弱;
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
多的吸热能力强;
(4)根据表格确定出甲、乙加热3min的温度,根据相同时间吸收热量相同,结合甲乙的
温度变化及热量的计算公式得出结论;
(5)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通电时间和电阻有关,由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分析相同的
物理量,分析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变化量的关系。③
本题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及判断比热容大小的方
法,关键要理解比热容的含义。
22.【答案】断开电压表应改接0-31/的量程连接电压表的导线接头处松了不合
理实验结果误差大1当滑动变阻器移到最大阻值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氏漕=
u滑6V-1.0V
=500>20。,所以是第一组数据不是本实验测量的滑动变阻器10
0.14
【解析】解:(1)伏安法测量电阻,电流表与未知电阻串联,电压表与未知电阻并联,
滑动变阻器与未知电阻串联,要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
要接一个上面的接线柱一个下面的接线柱,由此电路如图所示;
(2)电路连接时,开关要断开,防止发生短路和触电;
(3)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偏转幅度过小,由此可知电压表量程选择过大;
(4)电路中电流不变,而电压表示数为0,说明电流表与未知电阻、滑动变阻器、开关、
电源组成通路,电压表两端没有电压,故电路故障是电压表开路了;
(5)只用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误差大;
(6)当刚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路中的
最小电流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滑=詈=>200,所以是第一
,r,,滑U.1./1
组数据不是本实验测量的;
(7)由图丙可知,电压增大时,电流反而减小,由于待测电阻的阻值一定,通过待测电
阻的电流与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由此电压表不是测量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滑
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滑=^一"未知=〃-/&,由于电源电压、Rx一定,由公式可知,
电路中的电流/越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越小,故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
的电压;当电压表示数为时,电流表示数为0.5U,所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定=〃-
U.^=6V-1V=5V,定值电阻的阻值R定=*急=10。。
定
故答案是:(1)如图所示;
⑵断开;
(3)电压表应改接0-31/的量程;
第24页,共30页
(4)连接电压表的导线接头处松了;
(5)不合理;实验结论误差大;
(6)1;当滑动变阻器移到最大阻值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R.=,==50。>
'滑.
200,所以是第一组数据不是本实验测量的;
(7)滑动变阻器;10。
(1)伏安法测量电阻,电流表与未知电阻串联,电压表与未知电阻并联,滑动变阻器与
未知电阻串联,要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要接一上一下,
由此可连接电路;
(2)电路连接时,开关要断开,防止发生短路和触电;
(3)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偏转幅度过小,由此可知电压表量程选择过大;
(4)电路中电流不变,而电压表示数为0,说明电流表与未知电阻、滑动变阻器、开关、
电源组成通路,电压表两端没有电压,故电路故障是电压表开路了;
(5)只用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误差大;
(6)当刚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此计算
出电路中的最小电流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再与滑动变阻的规格进行对比;
(7)由图丙可知,电压增大时,电流反而减小,由此判断电压表不是测量待测电阻两端
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和欧姆定律可计算出定值电阻的阻值
本题主要考查伏安法测量电阻,判断哪一组数据不是本实验测量的、根据丙图判断电压
表测量的是哪一个两端的电压、定值电阻的计算是本题的难点。
23.【答案】1、2斜面倾角1、3、4根据1、3、4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变为
原来的几倍,拉力也会变为原来的几倍,即沿斜面的拉力F与物体的重力G的比值大小
相等B平衡<=
【解析】解:
(1)探究斜面省力的情况与斜面的表面材料的关系,需要控制物块重、斜面倾角相同,
表面材料不同,所以应该对比1和2的数据;
(2)对比1、5、6三次实验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斜面的表面材料、物重相同的情况下,
倾角越小,拉力越小,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
提升物体越省力;
(3)探究斜面省力的情况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有关时,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中
需要控制倾角相同、表面材料相同,物体的重力不同,所以需要对比1、3、4三次实验;
根据1、3、4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变为原来的几倍,拉力也会变为原来的几倍,
即沿斜面的拉力F与物体的重力G的比值大小相等;
(4)本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以下选项中的
方法分析如下:
A、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主要利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3、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相同,运用的是控制
变量法;
C、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引入磁感线,是运用了模型法;
。、用水流类比电流,采用的是类比法;
故应选B;
(5)当物体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二力平衡,是一对平衡力:
(6)由图可知,斜面4B的倾角小于斜面AC的倾角,所以物体沿48运动时拉力较小,即
&<尻;斜面光滑,所以沿斜面拉物体时不做额外功,即拉力做功等于有用功,而物
重和上升高度均相同,则有用功相同,所以拉力在两斜面上做功相同,即明=仞。
故答案为:(1)1、2;(2)斜面倾角;(3)1、3、4;根据1、3、4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
的重力变为原来的几倍,拉力也会变为原来的几倍,即沿斜面的拉力F与物体的重力G的
比值大小相等;(4)B;(5)平衡;(6)<;=。
(1)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研究斜面省力的情况与斜面的表面材料的关系,应该控制其
它因素相同,分析表格数据即可找出;
(2)分析1、5、6三次实验的数据,从中找出变化量和其对结果的影响;
(3)猜想3是验证斜面省力的情况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有关,因此需要控制其它因素相
同;
(4)分析选项中运用的方法是否与本题相同即可;
(5)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的知识判断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的关系;
(6)斜面4B的倾角小于斜面4c的倾角,利用前面的结论就可知FI与尸2的关系。
本题考查斜面的省力情况,物体做功的大小、做功功率的大小以及机械效率的大小,关
键是会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知道接触面光滑、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4.【答案】解:(1)由p=!可知,吸盘对玻璃的压力:F=pS=3x104Pax60x
10-4m2=i80N;
(2)机器人工作时所消耗的总能量:W=Pt=90Wx10x60s=5.4x10471
第26页,共30页
机器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1=Wr1=5.4XIO,/X0.25%=1357,
则由W=G九可得,机器人可上升的高度:仁等=襄==10巾。
答:(1)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为180N;
(2)擦窗机器人可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0m。
【解析】(1)已知压强和受力面积,根据p=(可求出吸盘对玻璃的压力;
(2)自动擦窗机器人在竖直方向上擦窗过程中有0.25%的能量用于克服重力做功,由W=
G/i即可求出上升的最大高度。
本题考查了压强大小的计算、功的计算,是一道基础题。
25.【答案】解:(1)由P=挤得灯泡的电阻为R=?=喏=60;
(2)当断开开关S2,闭合Si和S3时,灯泡L与电阻R并联接入电路,电源电压是6匕则。=
UL=UR=6V,
由欧姆定律得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为:k=雪=黑=0.254
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为九=%=2=14
KOJ2
电路的总电流为/=IR+1L=0.254+1A=1.254;
(3)Si、S3断开,S2闭合时,定值电阻R和灯泡L串联接入电路,电路中的电流为/=总=
所以电路消耗的功率为P=U/=6Vx0.24=1.2W;
通电10s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Q=I2Rt=(0.24)x240x10s=9.6人
答:(1)小灯泡L的电阻为60;
(2)电路的总电流为1.254
(3)S]、S3断开,S2闭合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21V;通电10s电阻R产生的热量
为9.6人
【解析】(1)灯泡L标有“6V6W”,根据P=?即可计算灯泡的电阻;
(2)当断开开关S2,闭合Si和S3时,灯泡L与电阻R并联接入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分别计
算通过R、L的电流,最后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求出电路总电流;
(3)品、S3断开,52闭合时,定值电阻R和灯泡L串联接入电路,由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
电流,根据p=U/计算电路的功率,由焦耳定律Q=计算电阻产生的热量。
本题考查串联、并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运用,是综合性的题目,有
一定难度。
26.【答案】解:(1)当放出水的质量达到2kg时,物体C刚好全部露出水面,此时杠杆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专业人才就业合同定制版
- 《之鼎郑州博物院》课件
- 202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7 古诗三首 配套说课稿 新人教版
- 企业文化建设与推广合同
- 房屋租赁合同代收代付管理规定及协议
- 度返租收益保证合同
- 线下实体店零售合作合同
- 高考政治解题技巧课件(其他版本)-课件
- 精密机械加工服务采购合同
- 标准合同管理制度范本
- 2024年资助政策主题班会课件
-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
- 部编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教案(4篇)
- 黄恕伯:必修教材教学建议
- 练字常用的稿纸-红色单线稿纸-书写纸张打印即可
-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立春节气介绍PPT模板课件
- 排球比赛记录表
- ASM铸造缺陷的国际分类7大类(学习版0228)
- 关于汽车行业必须了解的缩写含义
-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情况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