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第14课《背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叙事方式,感知父亲的形象,尤其是“背影”的形象。2.把握“我”的情感变化,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3.品味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重点难点】1.了解文章叙事方式,感知父亲的形象,尤其是“背影”的形象。2.把握“我”的情感变化,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首歌曲:刘和刚的《父亲》。(课件播放歌曲:《父亲》)师:一曲《父亲》,听得我们热泪盈眶。“父爱如山”,父亲,永远像一棵树,为我们撑起一方净土、一方蓝天。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感恩之心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去感受那沉沉的父爱,感受那浓浓的亲情!(板书:背影朱自清)二、出示目标,学生齐读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1.了解文章叙事方式,感知父亲的形象,尤其是“背影”的形象。2.把握“我”的情感变化,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3.品味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学生齐读三、预学展示,字词积累课件展示:1.了解作者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他的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的气息。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2.了解背景1917年冬天,朱自清的祖母去世,他的父亲朱鸿钧被解职,生活困顿。朱自清从北京赶赴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朱鸿钧到南京找工作,朱自清回北京念书。父子二人同到南京后,父亲送朱自清到浦口火车站坐车,《背影》记载的便是他们在浦口火车站分别时的情景。1920年朱自清从北大毕业后,曾在杭州、扬州、台州、北京等地任教,与父亲产生了一些隔阂。1925年的一天朱自清收到父亲的信,泪如泉涌,写下了这篇经典散文。3.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交卸(xiè)奔丧(bēnsānɡ)狼藉(jí)赋闲(fù)迂腐(yū)栅栏(zhà)琐屑(suǒxiè)游逛(ɡuànɡ)马褂(ɡuà)踌躇(chóuchú)蹒跚(pánshān)颓唐(tuí)举箸(zhù)簌簌(sù)拭泪(shì)(2)理解词义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赋闲:这里指失业在家。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颓唐:衰颓败落。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情郁其中:感情积聚在心里。琐屑:细小而繁杂(的事)。大去:与世长辞,一去不返。这是对死的委婉说法。不能自已: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点生读,师指导)四、初读“背影”,探究结构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完成如下两个任务:①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②归纳各段所写内容,探究每个段落与“背影”的关系。(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讨论后归纳)预设:①从内容来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的交会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从结构来看,“背影”是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②第1段:开篇即点题,引出下文的“背影”故事。第2段:写跟着父亲奔丧回家,是“背影”故事的缘起。第3段:写丧事完毕与父亲同行,是“背影”故事的前奏。第4段:写父亲决定为儿子送行,是背影”故事的基础。第5段:写父亲送儿子上了车,是“背影”故事出现的准备。第6段:直接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是全文的核心段落。第7段:写读着父亲伤感的信,眼前再次浮现“背影”,与前文呼应。五、再读“背影”,初悟情感1.“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是什么?预设:①祖母死了。②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2.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预设:(1)亲自送行(2)照看行李(3)讲定价钱(4)送子上车(5)选定座位(6)叮嘱儿子(7)嘱咐茶房(8)为子买橘师小结:从这些事件中我们初步看到了一个慈父形象。3.品味细节:文中第五段,有几次提到“聪明”这个词,请找出相关句子,理解这个词。预设: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聪明”一词是反语,表现了“我”悔恨自己当时没有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太聪明”亦是反语,是“我”事后省悟过来时责备自己的话。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过渡语: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梳理了文章结构,初步体会了“背影”所包含的情感,那么我们这一节课继续探究,读懂“背影”所包含的浓浓父爱。二、三读背影,理解父爱1.背影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请在课文中圈画出来。预设:一共出现了四次:(1)惦记背影(思念父亲)(第1段)师补充:第一次是开篇点题“背影”,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感情氛围。(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第6段)师补充: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胖胖的身躯,步履艰难、蹒跚地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3)惜别背影(父子分手)(第6段)师补充: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4)回忆背影(别后怀念)(第7段)师补充: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文章开头呼应。师小结:师小结:父爱往往是含蓄而深沉的。有人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此话不虚。作者开始对父爱的理解是不深刻的,直到在困境中看到了感人至深的“背影”,这种被忽略的亲情才浮出水面。2.你认为哪个背影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预设:第六段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爬月台时的背影最感人。3.这一部分具体涉及到哪些细节?预设:父亲的穿戴:黑、青;走路的姿势:蹒跚;爬月台的动作:探、穿、攀、缩、倾。4.一起朗读买橘子的这一段,然后根据原文填空。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师点拨:这一系列的动词细腻、简练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的整个过程,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以及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爱护之情。5.请找出父亲在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其中的深意。预设:(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4)进去吧,里边没人。师点拨:父亲简短的话语中满是对儿子的叮嘱、关怀。表现出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小结:作者在描写父亲背影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外貌描写与动作描写的方法。在描写外貌时,抓住父亲穿着简陋与身材肥胖的典型特征,在动作描写中也集中体现出父亲攀月台不易的形象。作者这种抓住典型特征做简要勾画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叫白描手法。我们在习作过程中,可恰当使用各种描写方法。三、关注“流泪”,读懂作者1.“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文中是怎样刻画父亲第一次的背影?“我”为什么流泪?预设:先描写外貌衣着,然后描写动作,显示出父亲行动的不便。形象地刻画出父亲吃力的样子。是被父爱感动而流下的眼泪。2.文中写了作者几次流泪?各自是为什么而流泪呢?预设:第一次:为家庭的不幸而流下的悲哀之泪第二次:被父爱感动而流下的眼泪。第三次:因父亲离开而流下的惜别之泪第四次:因疼惜父亲而流下的伤心之泪。3.我们读一组资料,也许更能了解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课件出示: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朱自清只能怅然离开。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课件出示:去年父亲来信,问起阿九,那时阿九还在白马湖呢;信上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我为这句话哭了一场:我为什么不像父亲的仁慈?我不该忘记,父亲怎样待我们来着!人性许真是二元的,我是这样地矛盾;我的心像钟摆似的来去。——朱自清《儿女》师小结:新旧思想交替时期,作者与父亲之间曾有种种不合。直到后来,作者才深深理解父爱。所以,作者借背影不只在写父爱,更是表达自己的愧疚与感念。4.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预设:父亲对儿子真挚地怜爱;儿子对父亲深切地怀念。5.文章结尾段有何作用?预设:内容上:补叙了“近几年来”父亲的状况,着重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和体谅,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动因并再次定格“背影”,抒发对父亲浓烈的思念之情;结构上:照应题目和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小结主旨:本文追忆了作者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达出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四、深入探究,品味语言师:有人说,本文语言朴素而不失典雅,匀净而不失细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请你结合文章具体分析。预设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他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辞藻。《背影》的语言有以下特色:朴素:本文并未用华丽的修饰词,而是如口语一般。在描写的过程中,又多用白描手法,简洁而表现力强,这更加体现了本文用语的朴素平实。典雅:文中使用了不少文言词汇,如“赋闲”“勾留”,这类词语既增强了语言的概括力,穿插在文中,又使文章显得典雅。匀净细腻:本文短短一千多字,将一个“背影”刻画得如此生动,在省略内容上下了大功夫,只写与“背影”相关的内容,与“背影”无联系的内容全然不写,使全文用语显得匀净。在表现“背影”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细节,使得文章整体的叙述描写给人细腻之感。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师:父爱沉沉,一个买橘的背影打动了无数读者,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父亲和自己。爱需要付出,需要理解,需要时间,需要成长。古人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亲情亦然。让我们珍惜拥有,再一次齐读: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师:在你的印象中,是否也有人给你留下过如此感动的回忆呢?请你仔细回忆当时的场景,具体到对方做了什么动作,他(她)是什么形象,或说了什么话,将这些叙述出来,记住要表现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点拨:作者在描写父亲背影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外貌描写与动作描写的方法。在描写外貌时,抓住父亲穿着简陋与身材肥胖的典型特征,在动作描写中也集中体现出父亲攀月台不易的形象。作者这种抓住典型特征做简要勾画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叫白描手法。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可恰当使用各种描写方法。六、布置作业,巩固提高请完成本课《同步练习》。【板书设计】第15课《白杨礼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感情。2.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在写作中学习运用。3.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重点难点】1.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在写作中学习运用。2.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诗歌朗读,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歌,猜一猜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植物。课件出示: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生:白杨树。师:没错,就是白杨树!你们看,它笔直的干,聚拢的枝,白得朴素,绿得生机。茅盾先生第一次见到白杨树时,他便“惊奇地叫了一声”,并满怀激情地写了一篇文章——《白杨礼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这篇课文,来看看茅盾眼中的白杨树是怎样的吧!(板书:白杨礼赞茅盾)二、出示目标,学生齐读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感情。2.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在写作中学习运用。3.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学生齐读三、预学展示,字词积累课件展示:1.了解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腐蚀》、《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散文名篇《白杨礼赞》等。2.了解背景文章写于1941年,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作者应邀赴新疆讲学,1940年,又赴革命圣地延安参观、访问。作者目睹了北方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于是深受鼓舞,到重庆后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以歌颂北方抗日军民。3.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锤炼(chuí)主宰(zǎi)倦怠(dài)无垠(yín)坦荡如砥(dǐ)恹恹(yān)晕圈(yùn)倔强(juéjiànɡ)婆娑(pósuō)虬枝(qiú)楠木(nán)秀颀(qí)(2)理解词义妙手偶得:语出陆游《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锤炼:这里是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秀颀:美而高。颀,高。虬枝:像龙一样盘曲的枝条。虬,传说中的一种龙。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砥,质地较细的磨刀石。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点生读,师指导)四、初读感知,寻找“不平凡”1.研读题目师:请同学们看文章题目,回答问题:设问一:“白杨礼赞”,何为礼赞?生:表示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设问二: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生:因为白杨树不平凡。师小结:从题目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是怀着崇敬之情来赞美白杨树的。2.朗读课文,找关键句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划出文章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课件出示: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8段:白杨不是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3.反复诵读,体悟情感师: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用词的变化。从“那”到“这”,从“实在”到“决不是”,从“赞美”到“高声赞美”,说明了什么?预设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的。这说明作者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师:“不平凡”在直接赞美的语句中出现了4次,有何作用?预设“不平凡”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行文的感情线索,也就是说,本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五、再读课文,感悟“不平凡”1.文章开篇写“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内容上突出了什么?结构上有何作用?预设:开篇作者的感情就喷涌而出,点明白杨树是不平凡的,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结构上有统领全文的作用。2.阅读第2段,黄土高原有什么特点?作者见到黄土高原的感觉是什么?预设:特点: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感觉:雄壮、伟大、单调,让人恹恹欲睡。3.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接着却不写白杨树怎样"不平凡",而是调转笔锋,先写"扑入""视野"的高原风貌,为什么?预设:交代白杨树的生存环境,烘托出一种“不平凡”的氛围,为白杨树的出场蓄势。4.第3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但又不立即说出这种树木的名字,而是用一设问句来提醒,有什么效果?预设:设置悬念,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下面对白杨树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蓄势,让人深感“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5.文中第2、3段作者的感受是怎么变化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预设:雄壮—单调—惊奇。在恹恹欲睡时看到白杨树,令人振奋地惊叫起来,意在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欲扬先抑地为下文详细描写白杨树做好情感铺垫。师小结:文章写黄土高原其实是在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不平凡。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过渡语:想要了解白杨树的不平凡,需要由表及里地分析白杨树的形象。阅读课文可知,本文第5段开始着重描绘白杨树的形象特点。这一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学习。请同学们朗读第5段。圈画文中的关键词句。二、分析形象,了解“不平凡”1.感受外形特点师:第5段从哪些方面具体描写白杨树的外形?文中哪一个词语可以概括白杨树的总体形象呢?(请同学们在课本里圈画出来)课件出示:干:笔直、绝无旁枝、丈把高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绝不旁逸斜出叶: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皮:光滑、有晕圈、淡青色师:文中哪一个词语可以概括白杨树的总体形象呢?预设力争上游。师小结:通过细致的描绘,白杨树笔直、挺拔、向上的“外形美”便直观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文章通过对白杨树干、枝、叶、皮四个方面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形象。2.探寻内在品质师:从白杨树的外在形象,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白杨树的内在品质,从本段中找出能表现其内在品质的词语。课件出示:内在品质:倔强挺立、努力向上、不折不挠师小结:本段中用“力争上游”总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特点,并用“倔强挺立”“努力向上”“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3.第7段作者为什么先说白杨树可能不美,“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后又夸它是“树中的伟丈夫”?预设:欲扬先抑。这样写使得文章波澜起伏,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4.第7段的四个反问句是怎样逐步加深,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预设:一连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在上文铺垫渲染的基础上,揭示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一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引起读者的共鸣,为下文做铺垫。第二个反问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肯定白杨树不平凡的品质,显示了白杨树和北方农民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反问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用它象征为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个反问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肯定了白杨树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敌后抗日群众的精神和意志。三、学习象征手法,礼赞“不平凡”1.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歌颂北方农民和他们的精神?这种写法有什么妙处?预设: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赞美白杨树来歌颂北方农民和他们的精神。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采用象征的写作手法,可以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更能增添文章的表现力。师补充:象征,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或形象表达某种意义,这一意义不是事物本身就具有的,而是作者借此事物所做的联想和寄托。象征不同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它是一种写作技巧,大都表现在文章立意上,是借某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象征的作用主要是,将作者想说而不愿直说或不能直说的思想、情志寄托于物,巧妙地传达给读者,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2.“楠木”象征了什么?预设:“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如国民党反动派)。3.文章最后一段写楠木有什么作用?预设:将两种树的不同品格和所代表的不同人物进行对比,突出赞扬了白杨树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和品格。3.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形象可以象征什么?课件出示:落叶、梅花、荷花、蜡烛、翠竹、鹰、牛、太阳、孔雀。生答: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可以象征舍己为人的品质,可以象征教师。……4.总结主旨预设:文章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结束语:同学们,一篇优秀的散文,就如一幅无形的画,又恰似一首读不尽的诗,茅盾先生的散文达到了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白杨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让我们向白杨树的精神致敬,向中华儿女身上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致敬!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请完成本课《同步练习》。【板书设计】第16课《散文二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永久的生命【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2.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3.领悟字里行间传达的真诚与睿智,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境界。【重点难点】1.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2.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师: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严文井的答案吧!(板书:永久的生命严文井)二、出示目标,学生齐读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1.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2.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3.领悟字里行间传达的真诚与睿智,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境界。——学生齐读三、预学展示,字词积累课件展示:1.了解作者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山寺暮》,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他创作的童话和寓言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与诗意。2.文体知识哲理散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也称“议论散文”“说理散文”。它或通过对某一事件、现象的议论,或借助具有哲理性、形象性的事物,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它的议论往往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哲理散文不是让读者去获得理性的概念,而是让读者感知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天地。写作时,要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理、形于一炉。3.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兴味(xìnɡ)洗涤(dí)牛犊(dú)茸毛(rónɡ)蔓延(màn)凋谢(diāo)繁殖(zhí)臼齿(jiù)混为一谈(hùn)(2)理解词义臼齿:磨牙的通称。洗涤:洗。卑微:地位低下。疲倦:疲乏;困倦。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四周扩展。凋谢:(草木花叶)脱落。(点生读,师指导)四、初读感知,诵读“生命”1.理解标题师:从生物学的角度以及自然规律来看,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寿命,不会存在永久的生命。那么题目中的“永久”应如何理解?预设: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只要我们珍爱生命,活出价值,就能使生命变得神奇和不朽。2.诵读“生命”,感知内容师:听读课文,完成如下任务:①划出各段中心句;②划分层次,概述段落大意。预设(课件出示):中心句:第1段: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第2段: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第3段: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第4段: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第5段: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层次划分:第一部分(1):感慨生命的短暂,欲扬先抑。第二部分(2—4):正面论说“永久的生命”这一话题。第三部分(5):赞美生命是奇迹。五、研读课文,思考“生命”1.品读第一部分设问一:第1段写了什么内容?这和题目矛盾吗?预设:第一段主要写过去时光一去不复返,个人生命是有限的。不矛盾。这是伏笔,为后面写永久的生命蓄势。设问二:文章开篇“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这句话内容上突出了什么?结构上有何作用?预设:这句话总说对“过去了的时间”的看法,怀有感伤意味,“永不”强调时间一去不复返,蕴含一定的哲理。开篇摆出一个简单的真理,领起话题,引起下文具体的论述。设问三:如何理解“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这句话。预设:运用对比手法,将不尽如人意的个人生命与“脏了”“破了”的衬衣进行对比,以衬衣可以洗涤、补好来反衬时间的一去不复返、生命的易逝,使无奈、遗憾之情更加强烈。设问四:作者为什么说“我们都非常可怜”?预设: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我们的力量又是那样渺小,对于生命中留下的印迹我们无法抹掉,所以我们都非常可怜。2.品读第二部分设问一:“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在结构上的作用。预设:含义:指出我们不应该悲观地对待有限的生命。“不应该”表明积极的态度。作用:这句话是第2段的中心句,转入下面的正面论述。设问二:第2、3、4段是如何从正面论说“永久的生命”的?预设:第2段:以小草和牛犊为例,是论说外在表象;第3段:论述生命的流转,是讲生命的内部特征;第4段:论述现实,是批判暴君,赞美永久的生命。设问三:“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跳跳蹦蹦,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永远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以小牛犊为例并连用两个“永远的”,其作用有哪些?预设:以小牛犊为例,连用两个“永远的”,强调了生命的永恒,表达了对生命活力的赞叹。设问四:“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分析讨论此句所用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预设: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生命比作“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表现了生命的永不止息。“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是说个体生命总是很短暂,但生命本身却“永远存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生命的短暂与永恒之间的特殊关系。设问五:说说你对“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这句话的理解。预设:这句话暗含着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戕害生命的暴君必将被充满生命力的人民打倒的意思。作者感叹生命的神奇,揭示生命的规律,并为这一规律而欢呼。设问六:“那些暴君们能够杀害许多许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说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预设:个体生命可以被杀害,但生命本身却是永久的,不能被消灭的,表现了作者对残害生命的罪恶行径的愤怒与斥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重与赞叹。3.品读第三部分设问:“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中,“凋谢”与“不朽”矛盾吗?为什么?预设:不矛盾。“凋谢”指个体生命的陨灭,“不朽”指生命现象的永存,二者看似不可调和,却又同时上演着生命的协奏曲,这令人惊奇,引人慨叹。六、深入探究,感悟“生命”1.文章写对生命的感悟,开始说“我们都非常可怜”,后来又说“这就是奇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预设:作者写对生命的感悟,使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首先,写生命的易逝、人们的无奈与可怜,感情转入低谷。接着,用“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从正面展开,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远不朽,值得赞美。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要以爱情来赞美生命,感情高亢,给人以磅礴的力量。这样写,前后形成对比,不仅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的层次,同时又使行文有了波澜,更能够打动人心。2.主旨归纳文章从个体生命写到生命史,揭示了个体生命的柔弱易逝和生命本身的永恒不朽,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呼吁读者感谢生命,赞美生命,以热情回报生命,让有限的生命放射出无限的光和热。3.写作特色(1)条理清晰,章法井然。结构上,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正面展开,谈生命的永久;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2)在说理过程中巧用对比、比喻等多种表达方法,形象地写出了生命的短暂与永恒,说理形象生动,直白易懂。七、布置作业,巩固提高请完成本课《同步练习》。【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2.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3.领悟字里行间传达的真诚与睿智,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境界。【重点难点】1.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2.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师:上一节课我们在学习生命具有永久性的特点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生命的个体性特征。是的,生命如此短暂,正如前文的感叹,“我们都非常可怜”。那么,在有限的生命里,也许我们该做点什么,换句话说,也许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而活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英国哲学家罗素是为什么而活着的。(板书: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二、出示目标,学生齐读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1.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2.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3.领悟字里行间传达的真诚与睿智,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境界。——学生齐读三、预学展示,字词积累课件展示:1.了解作者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代表作品有《幸福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婚姻与道德》等。2.背景资料本文是《罗素自传》的序言,可视为罗素生活的宣言书。罗素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作家,同时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自由斗士。他反对侵略战争,主张和平正义,并为此而多方奔走。这篇出自他自传的短文就真实地展现了他一贯的人生态度与高尚情怀。3.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遏制(è)飓风(jù)肆意(sì)濒临(bīn)俯瞰(kàn)深渊(yuān)星辰(chén)(háo)呼号(chàn)震颤号颤(hào)号角(zhàn)颤栗(2)理解词义遏制:制止;控制。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强烈风暴。肆意: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濒临:紧接,靠近。俯瞰:俯视。流转:流动转移,不固定在一个地方。(点生读,师指导)四、整体感知,初识罗素听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落大意。预设:第一部分(1)总说支配自己一生的主要动力——三大追求。第二部分(2-4)分述一生的三大追求。第三部分(5)总结全文,表明对生命的依恋、热爱,升华主旨。五、研读课文,走近罗素1.品读第一部分设问一:第一段与题目有何关系?说说作者为什么而活着。预设:开篇点题,回答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为什么而活,即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设问二:从修辞角度赏析“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预设:作者把“三种感情”比作“飓风”,把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比作“深深的苦海”,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遭遇各种困境,甚至濒临绝望的境地,强调了现实的残酷与追求理想过程的艰难。既然如此艰难,为什么还要强烈的追求呢?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思考。2.品读第二部分设问一:第二部分的论证结构是怎样的?预设:并列结构:第2段:分写追求爱情;第3段:分写追求知识;第4段:分写同情人类苦难。设问二:作者追求爱情、追求知识、同情人类苦难原因分别是什么?预设:爱情可以带来喜悦,使人摆脱孤寂,让人领略人生最美好的境界。知识可以增进对人类、自然和科学的了解,充实人类的精神,开阔眼界。同情人类苦难,虽深感无能为力,但希望人类所受的苦难可以减轻一些。设问三:“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冰冷死寂”和“深不可测”?预设:“冰冷死寂”“深不可测”写出了孤寂的可怕,反衬出真挚爱情的可贵。以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人孤寂时的情感体验。设问四:“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作者为什么这么说?预设:仙境是美好的,那里没有罪恶,没有苦难。作者说看到仙境的神秘缩影,意在告诉我们爱情给人类带来的体验之美好。设问五:阅读第3段,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追求知识的。预设:了解人类心灵(人);了解星辰为什么发光(自然);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社会)。设问六:“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何作用?“云霄”“尘世”分别指什么?预设:承上启下。“云霄”指美好的理想境界,“尘世”则指现实世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使作者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设问七:“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作者为什么这么说?预设:人类应有的生活是充满爱、平等和谐、有序发展的生活;社会中的贫穷、冷漠、孤寂等现象,体现了人性的丑恶、社会制度的不公。因此,这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这句话体现出一个伟大思想家希望从苦难中拯救人类的良知。设问八:“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预设:人类的苦难引起了作者“不可遏制”的同情,他希望减轻人类的不幸,但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而且他自己也深受其害。这些真诚的内心独白,是作者大我意识和博爱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生的价值。预设九:“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作者这三个追求在排列顺序上可以互换位置吗?为什么?预设:不可以。这三个追求存在着情感上由浅入深,境界上由低到高的逻辑关系。①追求爱情,能让人领略人生最美好的境界,是人本能的追求,属于个人情感领域。②追求知识,既使自己精神更加充实,还能掌握改造世界的方法,从而造福人类。③同情人类的苦难,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减轻它们,则由小我升华到了大我,由个人之爱升华到了博爱的境界,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生的价值。3.品读第三部分设问一:“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你对这句话如何理解?预设:与开头相呼应。虽然上述三种人生追求在给作者带来了快乐的同时,更给作者带来了痛苦,但作者仍认为这样的人生很有价值,并为此痴心不改,愿意继续为之奋斗,这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真挚的爱。六、深入探究,颂扬“罗素”1.文章前面讲生活的苦难,此处却说“我觉得我活着值得”,应该怎样理解?预设:(1)作者胸怀广阔,勇于担当,要为减轻人类的苦难而活着,因此,付出辛苦是值得的。(2)作者不以苦为苦,而以苦为乐,因此痛苦的生活是值得的。(3)苦中伴随着乐,现实是苦难的,但是爱情和知识会带来欢愉,征服苦难也会产生胜利的喜悦,因此,苦乐相伴的体验是值得的。(4)虽然作者没能减轻人类的不幸,甚至自己也深受其害,但他毕竟努力过,奋斗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2.主旨归纳作者通过写自己一生的三大追求,深刻地阐述了“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表达了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与悲悯。3.写作特色(1)总分结构,层次分明。全文采用总分总式,先总说三大追求,然后分述三大追求,最后总结全文;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条理清晰,章法井然。(2)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说理形象生动,直白易懂。语言凝练生动,优美流畅,充满感情。七、布置作业,巩固提高请完成本课《同步练习》。【板书设计】第17课《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2.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3.体会作者说的“我想念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重点难点】1.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2.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3.体会作者说的“我想念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师:我们先来看一组古人写雨的句子:课件展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师:同样都是雨,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却有着不同的体验。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一篇跟“雨”有关的散文——《昆明的雨》,看一看汪曾祺笔下的雨又是什么样的呢?(板书:昆明的雨汪曾祺)二、出示目标,学生齐读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1.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2.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3.体会作者说的“我想念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学生齐读三、预学展示,字词积累课件展示:1.了解作者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所作小说以短篇为主,《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浑朴自然,在清淡委婉中透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其散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耐人寻味。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2.背景链接汪曾祺曾在昆明生活了7年,是他一生中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还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开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离开昆明后他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写于1984年的这篇散文《昆明的雨》便是这些“足迹”中一个鲜亮的脚印。3.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青头菌(jūn)辟邪(bìxié)孟夏(mènɡ)八卦(ɡuà)篱笆(líbɑ)晕倒(yūndǎo)黄焖鸡(mèn)蟹腿(xiè)缅甸(miǎndiàn)鲜腴(yú)绿釉(yòu)密匝匝(zā)(xiān)鲜艳(jūn)细菌鲜菌(xiǎn)鲜见(jùn)菌子(2)理解词义鲜腴:新鲜肥美。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细碎:细小零碎。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张目结舌: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点生读,师指导)四、初读感知,理清“雨”脉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划分层次,概述段落大意。预设:第一部分:(1—2)引子,引出“昆明的雨”。第二部分:(3—5)总写昆明的雨季,突出其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特点。第三部分:(6—8)写昆明雨季中有代表性的景、物、人。第四部分:(9—10)写在昆明雨季时的经历,表达了对昆明生活的怀念和珍爱之情。第五部分:(11)再次抒发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第三部分(5):赞美生命是奇迹。五、研读课文,理解“雨”意设问一:文章从一幅表现昆明特点的画开始写起,有什么妙处?预设:①出人意料,有开篇奇崛之效。画中有“雨”的影子,题字突出了昆明雨季湿润的特点,自然引出“昆明的雨”的话题。②画中之景及题字所提及的“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在后文中均有描述,此情此景在作者心中经久不忘,引出下文的“想念”。设问二:第2段只有一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预设:内容上,点明了文章中心,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深切怀念。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对有昆明特点的画的介绍,又引起下文对“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叙写。设问三:阅读3、4、5段,说说昆明的雨有怎样的特点。预设:“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写出了昆明雨季长,但不令人厌烦。“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写出了明亮、丰满、旺盛的特点。师小结:昆明的雨季很长,有所间歇;气压不低,让人舒服;雨季明亮丰满,草木旺盛。设问四:除了写雨,作者还描写了昆明雨季的哪些人、事、物?预设:写到的“物”有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写到的“人”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送缅桂花的房东。写到的“事”有与友人小酌。设问五:仔细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人、事、物的,完成后面的问题。(1)读第6段,仙人掌有什么特点?“倒挂着还能开花”说明了什么?预设:仙人掌的特点——肥大;“倒挂着还能开花”说明昆明雨水多。(2)读第7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昆明的菌子?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预设:从数量多、种类多、味道鲜美、色泽诱人等几个方面写昆明的菌子。作者娓娓道来,在自然平淡的叙述中流露作者对昆明雨的喜爱,对昔日生活的怀念。(3)读第8段,杨梅有什么特点?写杨梅味道时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预设:杨梅的特点是个头大,颜色黑红。本段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火炭梅”的味道之美,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4)第8段作者描写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突出她们怎样的特点?对表现“昆明的雨”有什么作用?预设:第8段作者描写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时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突出了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的娇美情态,衬托了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了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5)品读第9段,写缅桂花时写房东赠花有什么作用?预设:房东赠送给各家“带着雨珠的缅桂花”,突出了昆明雨的“丰满”“使人动情”,赞美了昆明人民的热情、纯朴,表达了“我”对昆明生活的怀念。(6)“我”和德熙去小酒馆喝酒有怎样的情味?预设:雨引起的一点儿淡淡的乡愁。雨中的美景让人陶醉而产生的闲适和恬淡之感。设问六:作者写昆明的雨,为什么要着力写昆明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等?预设:一方面,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等,都是昆明雨季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从它们身上可以窥见昆明的雨的影子,可以反映昆明的雨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特点。另一方面,它们又都具有非凡的意义,是作者情感的载体。作者通过对这些“琐细事物”的审视,发现了生活的美好,生活的情味,而将它们入文,既可以“小中见大”,彰显对昆明的雨,对昆明生活的喜爱、怀念以及对平淡生活的珍爱之情,还能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设问七:作者在第10段满怀深情地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那天有什么“情味”让作者忘不了呢?预设:有雨引起的淡淡之乡愁,也有雨中美景令人陶醉之闲适、幽静、恬淡之感。设问八:“我想念昆明的雨”这句话在文章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预设: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深切的怀念之情。结构上:前后照应,使结构显得完整。六、品味语言,感受“雨”韵师:汪曾祺的散文语言直白而平和,流利而自然,简洁而富有韵味,并富于生活气息。请从文中找出几处细细品味。示例一: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直白平淡之中有一种拉家常的风格,让人感到亲切。)示例二: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总写雨季中景物的特点,既描写又评述,暗含着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欣喜和赞叹之情。)示例三: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心软软的”写房东送给“我”的缅桂花让“我”心有感动,表现出房东的热情善良,表达出作者对缅桂花的喜爱,对昆明人和昆明雨季的怀念和感动。)七、深入探究,领悟“雨”情师: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在写法上有何特点?预设:作者对昆明、昆明的雨的爱是深沉的,但寄托感情的载体却选得很小。作者将丰富的情感,凝聚在一个个细节之中。仙人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以及杨梅、缅桂花等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凡人小事”之美,共同彰显着作者对昆明、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这篇文章不仅写了雨,而且从昆明的雨入手写了当时的生活,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更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闲适、平淡的生活的怀念与珍爱。师小结:(中心思想)作者通过回忆昆明雨季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以及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一些生活经历,表现了昆明的雨季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对过往岁月的想念以及对平淡生活的珍爱。八、布置作业,巩固提高请完成本课《同步练习》。【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2.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3.领悟字里行间传达的真诚与睿智,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境界。【重点难点】1.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2.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师:上一节课我们在学习生命具有永久性的特点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生命的个体性特征。是的,生命如此短暂,正如前文的感叹,“我们都非常可怜”。那么,在有限的生命里,也许我们该做点什么,换句话说,也许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而活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英国哲学家罗素是为什么而活着的。(板书: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二、出示目标,学生齐读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1.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2.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3.领悟字里行间传达的真诚与睿智,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境界。——学生齐读三、预学展示,字词积累课件展示:1.了解作者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代表作品有《幸福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婚姻与道德》等。2.背景资料本文是《罗素自传》的序言,可视为罗素生活的宣言书。罗素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作家,同时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自由斗士。他反对侵略战争,主张和平正义,并为此而多方奔走。这篇出自他自传的短文就真实地展现了他一贯的人生态度与高尚情怀。3.字词积累(1)读准字音。遏制(è)飓风(jù)肆意(sì)濒临(bīn)俯瞰(kàn)深渊(yuān)星辰(chén)(háo)呼号(chàn)震颤号颤(hào)号角(zhàn)颤栗(2)理解词义遏制:制止;控制。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强烈风暴。肆意: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濒临:紧接,靠近。俯瞰:俯视。流转:流动转移,不固定在一个地方。(点生读,师指导)四、整体感知,初识罗素听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落大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