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 封建国家的巩固1.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汉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______。
2.“文景之治”: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___________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长安黄老无为3.汉初政治制度(1)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2)地方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汉景帝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七国叛乱。二、西汉的强盛推恩令中朝察举制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盐铁官营均输平准董仲舒2.开拓疆域卫青丝绸之路西域都护府
(1)任用________、霍去病为将,北击匈奴。后来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2)张骞出使西域,开辟著名的“___________”。
(3)公元前60年,设置_____________,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三、东汉的兴衰1.王莽政权(1)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2)灭亡:23年,绿林军击败王莽军队主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背景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________,史称东汉措施①政治: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_______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②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③思想:重视________结果政局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史称“光武中兴”2.“光武中兴”洛阳外戚儒学3.东汉衰败豪强地主军阀割据史学①西汉司马迁撰写的《________》,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②东汉班固撰写的《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文学①汉赋是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②乐府诗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其中很多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四、两汉的文化史记汉书(续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蔡伦科技①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____________》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东汉时的《________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②《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③105年,东汉________改进造纸术,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知识拓展】汉朝政治的独特之处(1)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结果。
(2)母族势力强大: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专权,东汉更是出现了外戚干政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
(3)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士受到重用,几乎垄断汉代官僚体系。
(4)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的王国问题、西汉末年及东汉豪强地主势力膨胀,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知识归纳】东汉后期威胁王朝统治的主要因素
主题秦汉治国理念的演变【史料实证】史料继秦王朝迅速崩溃后建立的汉朝并非简单的“汉承秦制”,汉朝不仅接受其制度框架和管辖疆域,更重要的是总结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强力政权迅速崩解的历史教训。站在先秦儒家对“礼乐制度”进行仁义伦理反思的立场上,汉初儒者贾谊明确地指出:秦朝的过错是片面地实施了法家工具主义的效力原则,“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社会风气因此而衰变。其实,先秦法家工具主义取向的强制性和功效性思想,经过春秋和战国两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到秦王朝建立时已经积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由此产生了以无限酷刑和重刑实现法律的即时工具效力,“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所以,贾谊的总结一方面是在批判运用于秦朝的法律工具主义,另一方面也是在宣扬儒家的法律道德主义,“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倍,礼义积而民和亲”。——摘编自单纯《过秦与正韩:论儒家对秦制及法家思想的批判》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中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汉承秦制”并有所损益,重点强调儒家对秦制及法家思想的批判“贾谊的总结一方面是在批判运用于秦朝的法律工具主义,另一方面也是在宣扬儒家的法律道德主义”是关键信息,据此可以获知西汉对秦朝严苛法治思想的批判和对儒家思想加以宣扬。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治国思想应趋时更新。汉初儒者顺应时代潮流,对秦朝政治遗产进行批判性总结,促进了儒学的复兴与发展【史料解读】
从史料中提取信息并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秦汉历史的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论题:汉初儒学走向复兴。
阐述:秦统一六国后,厉行法治,焚书坑儒,激化了社会矛盾,不仅使儒学遭到沉重打击,也导致了秦朝迅速走向崩溃。刘邦建汉后,社会经济破坏严重,为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采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环境相对宽松,为儒学复兴创造了条件。在批判法家思想的同时,汉初儒者宣扬仁义,积极维护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受到统治者的赏识,推动了儒学的复兴,并为汉武帝时期的尊崇儒术创造了条件。【唯物史观】秦汉采用的不同治国理念及其原因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秦通过商鞅变法,国富兵强,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秦朝吸取分封制造成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分裂割据的教训,而法家也主张中央集权,反对分封;秦始皇认为只有实行中央集权,推行酷法,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
(2)西汉初期尊奉黄老无为思想治国。西汉初期,国力衰弱,经济凋敝;刘邦认为秦亡的根本原因是采用了法家思想,因而吸取教训,采用黄老无为思想,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3)汉武帝时期采用儒家思想治国。政治上的统一,迫切要求一种为其作出理论解释的学术思想,儒家思想恰好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融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甚至部分法家思想,更好地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需要。记载出处博士“(董)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汉书·儒林传》博士“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汉书·成帝纪》博士“学通行修,博学多艺,晓古文尔雅,能属文章者”《汉官六种》【对点提升】1.(2022年山东烟台三模)下表所示是部分史籍中关于汉代“博士”的记载。这说明汉代“博士”的设置()A.是治国思想多元化的表现B.反映了儒学受到挑战的现实C.是文学艺术的大发展所致D.适应了加强国家治理的大局
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在思想文化方面采纳了董仲舒尊崇儒术的建议,自此以后,儒学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材料“(董)仲舒通五经……善属文”“明于古今”“博学多艺,晓古文尔雅,能属文章”体现了汉代“博士”的学识与修养,据此可知,汉代“博士”的设置适应了加强国家治理的大局,故选D项。
2.(2022年山东聊城二模)诸侯相,统领百官,汉初多由功臣担任。文景时期,多选宽厚长者任诸侯相;汉武帝后,众多儒生被选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和内史等官职,“傅相皆儒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上述变化反映出,西汉( A.注重推进移风易俗
B.行政中枢权力转移
C.主流治国理念变动
D.郡国并行体制完善
解析:选C。据材料“文景时期,多选宽厚长者任诸侯相;汉武帝后,众多儒生被选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和内史等官职”可知,从文景时期到武帝时期,诸侯国相的选用标准从选择宽厚长者到选用儒生,结合所学可知,文景时期奉行黄老之学,武帝时期尊奉儒学为治国思想,故选C项。
1.(2022年广东卷)“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东汉中叶以后,一方面,王、侯多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另一方面,封国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在由中央任命的封国国相手中,这客观上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D项正确。
2.(2022年湖南卷)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 A.体现以农为本
C.意在藏富于民
B.服务于汉初战事D.解决了财政危机
解析:选A。题干说到汉武帝时期为了聚敛财富、解决财政危机,用尽了各种手段,但唯独没有增加田租,这说明武帝当时坚持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故选A项。
3.(2022年山东卷)云梦秦简《日书》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A.农耕技术的推广C.军事战争的需要B.商业交往的便利D.礼乐制度的重建
解析:选C。根据材料“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与书数、射御等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战争中战马对军队作战是非常重要的,故汉代设有专门的相马理论者,C项正确。
4.(2021年全国甲卷)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察举制度的实施
解析:选B。汉代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和弹劾百官,在地方设置刺史负责监督郡国长官,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在自行辟召属官时分别受到了御史大夫与刺史的监督,保障了辟召制度的有效运作,从而出现了材料所述的现象,故B项正确。郡名西汉末东汉中期代郡(今河北、山西间)5677120123太原(今属山西)16986330902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359316528551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4615874044485.(2021年全国乙卷)下面是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郡名西汉末东汉中期豫章(今属江西)67462406496零陵(今湖南、广西间)21092212284(续表))据表可知,在此期间(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解析:选A。由材料数据可知,西汉末到东汉中期,长江以南的豫章、零陵等郡的人口大幅度增长,而长江以北的代郡、太原、汝南等郡的人口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在此期间长江以南的经济发展加速,故A项正确。
6.(2021年湖南卷)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的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解析:选B。汉初“诸吕”属于外戚,汉高祖去世后,吕后逐渐控制了朝政,形成了外戚干政、“诸吕之乱”的局面,朝中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迎立刘恒为帝的重要依据是“太后家薄氏谨良”,说明这一做法吸取了外戚干政的教训,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故B项正确。时期调整概况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烟草自媒体管理办法
- 混凝土超方管理办法
- 用地部征地管理办法
- 煤矿供排水管理办法
- 河南超限站管理办法
- 疫情办公区管理办法
- 砂石矿处置管理办法
- 根据修订了管理办法
- 黄冈水库管理办法
- 生鲜经营与管理办法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
- GB/T 9009-2011工业用甲醛溶液
- GB/T 29531-2013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 10045-2018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药芯焊丝
- GB 34914-2021净水机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
- 中学田径基础校本课程教材
- 河北省邯郸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完整版)
- 400T汽车吊主臂起重性能表
- 大信审计执业问题解答-存货监盘审计指引
- 西学中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