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高级中学2023学年高三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样卷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杭州市高级中学2023学年高三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样卷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杭州市高级中学2023学年高三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样卷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杭州市高级中学2023学年高三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样卷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杭州市高级中学2023学年高三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样卷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市高级中学2023学年高三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样卷生物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所以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分裂产生新细胞B.细胞分裂和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细胞衰老和凋亡则不是C.细胞癌变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细胞衰老细胞的形态结构也发生变化D.一个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人就会患癌症2.在CO2浓度为0.03%和恒温条件下,测定植物甲和植物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降低二氧化碳浓度,d点向右上方移动B.若甲、乙生活于同一片小树林中,则平均株高植物乙高于甲C.若温度升高,植物甲曲线a点会向左移动D.b点时,限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相同3.某同学将豌豆幼苗横放数小时后,将一段弯曲部位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到细胞大小如下图所示。检测到Ⅰ侧生长素的浓度低于Ⅱ侧(图中·表示生长素的分布状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部位是靠近尖端的分生区B.该区段不可能取自根尖C.Ⅱ侧可能是茎的近地侧D.生长素在该区段未体现两重性4.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及原理图,其中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表面或内部能决定抗原性的基团,骨髓瘤细胞是一种营养缺陷型细胞。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免疫的原理是一种抗原诱导形成一种浆细胞B.选用营养缺陷型骨髓瘤细胞有利于筛选杂交瘤细胞C.细胞融合也可能发生在不同类型淋巴细胞之间D.a融合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5.图1为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图2表示在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ab区间接入一个电流表后在某一位置刺激后电流表变化实验结果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接触的部位相当于突触结构。A.根据图2结果可判断刺激位点可能在b点右边B.在蛙坐骨神经上给予适当强度的刺激,腓肠肌便会产生收缩反射C.若给予腓肠肌一个适当强度的刺激,腓肠肌会收缩且电流表会发生2次反向偏转D.若将图2中a处的电流表接头转移到腓肠肌表面后(没有刺激发生),电流表指针可能马上发生偏转6.某小组同学利用油茶植株进行了实验,各组实验结果及处理如下图所示,其他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目的是研究光合产物输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B.该实验材料应选择生长发育状态相同的油茶植株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果实与叶片数目比D.该实验结果中的净光合速率是指实验前后果实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植物的性别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T/t和D/d)控制,T_dd为雌株,ttD-为雄株,T-D-、ttdd为雌雄同株。叶片颜色深绿和浅绿是由另一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用深绿雄株个体和浅绿雌株个体杂交,所得后代(F1)中,深绿雌雄同株个体和深绿雄株个体各占一半。回答下列问题。(1)叶片颜色中显性性状是_。两个亲本中,杂合子亲本是_。(2)单株隔离种植F1(只允许同株传粉),所得后代(F2)中基因型有_(填数字)种,其中浅绿雌株个体所占比例是_。(3)甲、乙两学习小组分别选用TtDd与ttdd杂交、TtDd自交的方法验证两对基因(T/t和D/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甲组的子代的性状及比例为_,则能证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同学们讨论后认为,乙组所选方法优于甲组,其理由是_。8.(10分)植物甲为常见阳生植物,植物乙为常见阴生植物,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光照强度)一般大于阴生植物,回答下列问题:(1)叶绿素分布于植物乙叶绿体基粒的___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的____过程。(2)实验过程中,给植物甲浇灌H2l8O,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乙净光合速率为0时,植物甲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填大于0、等于0、小于0)。(3)若将植物甲密闭在无O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遮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植物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除第一阶段有少量ATP生成外,第二阶段并未有ATP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是能导致人体患病的为数不多的几种大肠杆菌中的一种,人体感染该种大肠杆菌后的主要症状是出血性腹泻,感染严重者可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危及生命。该大肠杆菌在血平板(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血液)上生长时,可破坏菌落周围的红细胞,使其褪色,从而形成透明圈。下图为从被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污染的食物中分离和提纯该大肠杆菌的操作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肉汤培养基可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包括____。(2)以上操作中在血平板上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第一次接种操作前和整个接种操作结束后均需要对接种工具进行灼烧灭菌,其目的分别是___和____。(3)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大肠杆菌的抗原性,常利用___法分离其蛋白质,若甲蛋白质比乙蛋白质后洗脱出来,则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是____。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产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10.(10分)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寒冷条件下其产量降低,科研人员推测这可能与植物体内的一种酶(RuBisco)的含量有关。为探究其含量与低温(14℃)胁迫下玉米产量的关系,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玉米进行了一系列实验。(1)首先获得目的基因RAP1(编码RuBisco大小亚基组装的分子伴侣)和LSSS(编码RuBisco的大小亚基),再利用____________酶将目的基因分别与____________结合,并用________法导入普通玉米中,获得转基因玉米。(2)在实验中(如图),图1应使用_______玉米,与转基因玉米(图2、3、4)一起在25℃的温度下生长了三周,然后将温度降低到___________生长两周,然后又升高到25℃。(3)描述上图所示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为使实验严谨,应补充一组对照,具体处理是:_______________。(4)此外科研人员还对株高、干重及叶面积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RuBisco可能是通过影响叶面积的大小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进而影响产量的。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还需要______________。11.(15分)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依赖突触。无脊椎动物枪乌贼的星状神经节具有巨大的化学突触结构(巨突触),可用微电极来记录突触前动作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变化(如图1)。以下是关于递质释放机制的相关研究。(1)在图1中的突触结构中,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后,由突触前膜释放的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的________,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2)河豚毒素(TTX)是一种钠离子通道阻断剂。用TTX处理突触前神经纤维,然后每隔5min施加一次刺激,分别测量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2。推测TTX导致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研究者检测到,在使用TTX后突触前膜处的Ca2+内流逐渐减弱,由此推测“突触前动作电位通过提高突触小体内Ca2+浓度来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研究者利用图1所示标本进行如下实验,获得了支持上述推测的实验结果。实验材料:BAPTA——是一种Ca2+螯合剂,能够快速与钙离子发生结合,从而阻断钙离子与相应分子的结合“笼锁钙”——是一种缓冲液,暴露在强紫外线下会释放钙离子;强紫外线不影响正常神经纤维兴奋。实验过程及结果:第一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实验结果:先检测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之后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第二组:先向突触小体注射适量BAPTA,接着在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过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题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4、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题目详解】A、细胞开始生长,长到一定程度后,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A错误;B、细胞衰老和凋亡也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也是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B错误;C、癌变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衰老也会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C正确;D、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这是一种累积效应,D错误。故选C。2、B【解题分析】

据题意可知,图示曲线是在CO2浓度为0.03%和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下测定的。图中可以看出,植物甲呼吸作用(50个单位)强度大于植物乙(20个单位);植物甲的光补偿点为a点,光照强度为1千勒克斯,植物乙的光补偿点为b点,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斯;图中C点时两种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相等。【题目详解】A、若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光合速率下降,d点将向左下方移动,A错误;B、植物乙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大于植物甲,植物乙为阳生植物,平均株高高于植物甲,B正确;C、由于实验中的温度不一定是最适温度,所以不能确定温度升高,植物甲曲线a点是否会向左移动,C错误;D、b点时,植物甲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无关变量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而植物乙没有达到光饱和点,其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D错误。故选B。3、A【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将豌豆幼苗横放几小时后,取一段弯曲部位制成的临时装片,图中Ⅱ侧生长素较多、细胞较长,Ⅰ侧生长素较少、细胞较短,说明Ⅰ侧生长较快,生长素促进作用较大,Ⅰ侧生长较慢,生长素促进作用较小,该实例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说明该部位应该取自茎的尖端下面一段。【题目详解】A、图示为弯曲部位,应该是靠近茎尖下面一段的伸长区,不可能是分生区,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实例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若为根尖则Ⅱ侧生长素浓度高应为抑制作用,因此该部位不可能取自根尖,B正确;C、Ⅱ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大,可能是茎的近地侧,C正确;D、生长素在该区段都是促进作用,未体现两重性,D正确。故选A。4、A【解题分析】

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题目详解】A、据图可知,一种抗原上可有多种抗原决定簇,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可诱导不同的浆细胞产生,A错误;B、骨髓瘤细胞可以无限增殖,选用营养缺陷型骨髓瘤细胞可利用其特点筛选杂交瘤细胞,B正确;C、细胞融合的类型有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型、淋巴细胞-骨髓瘤型及骨髓瘤-骨髓瘤型多种类型,C正确;D、融合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可得到大量的同种杂交瘤细胞,D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能够识记识记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流程以及杂交瘤细胞的特点,并能结合题图分析作答。5、D【解题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题目详解】A、图2中电流表先向左偏转所以刺激位点在a点左边或a点的右边到ab段的中间点区域,A错误;B、没有经历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B错误;C、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腓肠肌的刺激不能传递到坐骨神经,所以腓肠肌会收缩,但电流表不会偏转,C错误;D、若将图2中a处的电流表接头转移到腓肠肌表面,腓肠肌和坐骨神经上的细胞是两种细胞,它们表面的正电位大小可能不一样,即电流表a处和b处的电位大小可能不一致,电流表可能出现偏转,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神经信号的传导、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6、D【解题分析】

1.根据下图中实验处理可知,果实个数未变,叶片数逐渐增多,果与叶数目比越来越小;2.根据上图中Ⅰ、Ⅱ、Ⅲ组结果表明,果与叶数目比越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越高,据此答题。【题目详解】A、果实发育需要较多的有机物,去除部分叶片后,剩余叶片的光合产物有机物输出量增大,导致光合速率增大,据图形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光合产物输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A正确;B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果实与叶片数目比,其余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选取的实验材料油茶植株生长发育状态应该相同,BC正确;D、该实验结果中的净光合速率是指实验前后单位时间内果实中有机物的积累量,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深绿浅绿雌株273/64雌株:雄株:雌雄同株=1:1:2(说明:只要对应比例正确,顺序可换)不用进行人工杂交,操作简便【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该生物的性别由基因型决定,用深绿雄株个体和浅绿雌株个体杂交,所得后代(F1)中,都是深绿植株,说明深绿为显性性状,则亲本应为深绿和浅绿的纯合子杂交。亲本为雌株(T-dd)和雄株(ttD-)杂交,子代出现雌雄同株:雄株(ttD-)=1:1,由于子代没有雌株出现,说明没有出现dd,子代出现了雄株,即出现了tt,所以亲本基因型为TtDD×ttDD。据此答题。【题目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叶片颜色深绿和浅绿是由另一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深绿和浅绿植株杂交产生的后代都是深绿植株,因此叶片颜色中显性性状是深绿。控制叶片颜色的基因设为A/a,根据上述分析,单独考虑性别可知亲本基因型为TtDD×ttDD,由于雌株为浅绿,雄株为深绿,所以雌株基因型为aaTtDD,雄株基因型为AAttDD,所以亲本中杂合子是浅绿雌株。(2)因为单株隔离种植F1,所以F1只有雌雄同株能够同株自交传粉。由上述分析可知F1雌雄同株基因型为AaTtDd,其自交得到F2,F2的基因型有3×3×3=27种。浅绿雌株的基因型为aaT_dd,浅绿雌株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4×3/4×1/4=3/64。(3)甲组用TtDd与ttdd杂交,若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TtDd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甲组的子代性状及比例为雌株(Ttdd):雄株(ttDd):雌雄同株(TtDd+ttdd)=1:1:2。相较于甲组,乙组所选方法优于甲组,因为乙组的植株雌雄同株,不用进行人工杂交,操作简单。【题目点拨】本题综合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运用课本中相关的知识,快速进行知识迁移。8、类囊体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Cl8O2),二氧化碳(Cl8O2)再参与暗反应(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CH218O)小于0ATP的合成需要原料ADP、Pi及能量。植物细胞中有ADP、Pi,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少量能量释放出来,所以可以合成少量ATP,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没有能量产生,因此没有ATP生成【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的转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及无氧呼吸的有关知识。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此过程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具体反应步骤: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此过程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反应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此过程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H]和ATP能够将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有机物。【题目详解】(1)叶绿素分布于真核细胞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2)H2l8O先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Cl8O2),二氧化碳(Cl8O2)再参与暗反应(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CH218O)。由于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大于阴生植物,因此植物乙净光合速率为0时,植物甲净光合速率小于0。(3)植物甲密闭在无O2、遮光培养的环境中,其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少量能量的释放,而植物细胞中有ADP、Pi,则可以少量合成ATP,但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无能量的释放,因此没有ATP的生成。【题目点拨】净光合速率是指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糖类(即净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的速率,总光合速率是指光合作用产生糖类的速率,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9、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平板划线法杀死接种环上的微生物避免污染培养基(灭菌)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凝胶色谱乙蛋白质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顺序,降低分离效果【解题分析】

凝胶色谱法是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之一。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题目详解】(1)肉汤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质,所以可以提供氮源和碳源,又含有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提供的营养物质为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2)据图可知,分离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为平板划线法。第一次接种操作前灼烧接种工具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划线结束后灼烧是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3)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由分析可知,乙蛋白质先洗脱出来,所以乙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一旦发现气泡,必须重装,因为气泡会在色谱柱内形成无效的空隙,使本该进入凝胶内部的分子从这些空隙通过,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分离纯化以及分离蛋白质等操作的原理和注意事项。10、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载体(质粒)农杆菌转化法/鸟枪法/花粉管通道法非转基因(野生型)14℃与1和2相比LSSS(3)和LSSS-RAF1(4)组玉米长势较好,且3和4组无明显差异野生型玉米一直在25℃的温度下生长测定各组中RuBisCo酶的含量及成熟时玉米籽粒的干重【解题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该实验探究RuBisco含量与低温(14℃)胁迫下玉米产量的关系,实验的自变量有温度、玉米的种类,因变量是玉米的长势。图中显示2、3、4是不同的转基因玉米,则1组应该是非转基因玉米,作为对照组;长势较好的是3、4两组。【题目详解】(1)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将目的基因与质粒结合形成重组质粒(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用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导入普通玉米常用农杆菌转化法。(2)根据题意分析,2、3、4组玉米都是转基因玉米,则1组应该是作为对照组的非转基因玉米;根据题干信息已知,该实验探究RuBisco含量与低温(14℃)胁迫下玉米产量的关系,因此将四组玉米一起在25℃的温度下生长了三周,然后将温度降低到14℃生长两周,然后又升高到25℃。(3)据图分析可知,与1和2相比,LSSS(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