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综合测试题_第1页
伴性遗传综合测试题_第2页
伴性遗传综合测试题_第3页
伴性遗传综合测试题_第4页
伴性遗传综合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伴性遗传综合测试题2012-3-11一.选择题(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在n卷的答题栏中,本题共13小题)1.一对等位基因经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长度存在差异,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分离酶切后的DNA片段,并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如图I所示)。根据电泳所得到的不同带谱,可将这些DNA片段定位在基因组的某一位置上。现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孩子,其中1号性状表现特殊(如图n),由此可推知四个孩子的基因型(用D、d表示一对等位基因)正确的是A.1号为纯合子,基因在性染色体上B.3号为杂合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C.2号为杂合子,基因在性染色体上D.4号为纯合子或杂合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2.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BclI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病的□步件”讦;IO□步件”讦;IO攵料上常0小性患占11r旧中产正;11j产」主:|^而一|十回日:;:士7*局中缶”芦产:及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1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B.II-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C.II-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HXhD.II-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1/2..右图为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X性遗传病,7号的致病基因是由A.1号遗传的 B.2号遗传的C.3号遗传的 D.4号遗传的.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下图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从图中能读出的信息是:A.IA基因对i基因为不完全显性B.IA基因对IB基因为并显性C.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该对夫妇再生一个O型血男孩的概率为1/4.正常情况下,在人类精子细胞中,可能含有的染色体是A.44个常染色体和XY性染色体 B.22个常染色体和XY性染色体C.22个常染色体和C.22个常染色体和X性染色体D.44个常染色体和丫性染色体A.4 B.23 C.0〜46 A.4 B.23 C.0〜46 D.0〜23色体进.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则1号传给6号的染色体条数是.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非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行DNA序列的分析,假定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结果应当是A.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1.甲来自母亲的一条与乙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C.甲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D.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相同的概率为1.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甘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十一,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一一。请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假设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那么该遗传标记未发生正常分离的是A.初级精母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某农场引进一批羔羊,群内繁殖七代后开始出现“羔羊失调症”。病羊出生数月后发病,表现为起立困难、行走不稳,甚至完全不能站立。此病在羊群中总发病率为2.45%,同胞羔羊中发病率为25%,病羊中雌雄比为31:38。对此病分析正确的是:A.此病的致病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B.该致病基因在羊群中的基因频率为2.45%C.因为此病无法医治,羊群中的致病基因频率会迅速降为0D.再次引进多只羔羊与本群羊交配,可有效降低发病率.果蝇中M表现型和N表现型是一对相对性状,若一只M表现型的雌蝇和一只M表现型的雄蝇生出了N表现型的果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表现是显性遗传B.若生出的N表现的果蝇都为雄性,就可说明M表现是伴X显性遗传C.若生出的N表现的果蝇有雌性,就可说明N表现是伴X隐性遗传D.若生出的N表现的果蝇有雌性,就可说明M表现不是伴X显性遗传.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地将一位未婚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则她与正常人婚后生育血友病男孩的几率是A.0 B.50% C.100% D.25.如右图为一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结构示意图。已知基因A位于①上,基因b位于②上,则该动物体产生Ab配子的概率不可能是下列哪一个值A.100% B.50% C.25% D.12.5%.研究表明,大多数动物如蛙的受精卵在卵裂期随着卵裂的进行胚胎的体积并不增大,但胚胎细胞核的总质量与细胞质的总质量比值(核/质)却发生变化。下列符合卵裂期核质质量比值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二.简答题(共16小题)14.下图1表示某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图2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请据图

回答:(1)图1中细胞n的名称是 ,正常情况下,细胞n的细胞核中有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上有 条脱氧核甘酸链。TOC\o"1-5"\h\z(2)图2对应于图1中的(填写①、或②、或③,由卵原细胞I到细胞n的变化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一定会发生 。(3)若将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核中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中带15N标记的细胞占 %,作出这一推论的理论依据是 O(4)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果蝇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占 o15.研究表明,人的ABO血型不仅由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的IA、IB、i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H、h基因有关。在人体内,前体物质在H基因的作用下形成H物质,而hh的人不能把前体物质转变成H物质。H物质在IA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A;H物质在IB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B;而ii的人不能转变H物质。其原理如图2所示。融里康内融里康内(1)根据上述原理,血型为B型的人应该具有 基因和 基因。(2)某家系的系谱图如图3所示。n—2的基因型为hhIBi,那么m—2的基因型是 O(3)一对基因型为HhIAi和HhIBi的夫妇,生血型表现为O型血孩子的几率是 o.下面甲图为牛(2N=60)的一对性染色体简图。①和②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和11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等位。在研究中发现,牛的雌雄中均有有角和无角存在。甲图① ② 乙图甲图① ② 乙图(1)由题目信息可知,控制牛的有角和无角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 O(2)雄牛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可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3)乙图为牛的某些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其中肯定不属于n2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是 (填字母代号)。(4)牛的基因组测序应该测定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5)牛的毛色有栗色和黑色两种。由细胞核常染色体上基因B和b控制,正常情况下,一头母牛一次只能生一头小牛,现提供一个自由放养多年的农场牛群为实验动物,在一个配种季节从该牛群中随机抽取1头栗色公牛和多头黑色母牛交配:如果后代小牛毛色均为栗色。能否根据杂交结果判断其显隐性关系。若能,说明理由;若不能,设计出合理的杂交实验(用遗传图解同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W-和w-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W和w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WW,Ww,ww,WW、W-w,ww-6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基因型(2)以基因型为W-w个体作母本,基因型为W-w个体作父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3)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4)现进行正、反交实验,正交:WwYy(早)XW-wYy('),反交W-wYy(早)XWwYy(''),则正交、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分别为 、。(5)以wwYY和WWyy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非糯性白胚乳植株,植株间相互传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下图分别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和表示着丝点,1表示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及配子形成时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1)图A细胞名称为 ,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 对,若1表示X染色体,则2和3叫做,1、2、3叫做一个。(2)写出该生物可以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1(3)如果该生物进行测交,另一亲本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应是下图中的(4(4)图1中A细胞的变化以及B与b的分离分别发生在图B中的一时段。A.7〜A.7〜8,0〜4C.8〜9,4〜5B.4〜7,3〜4D.4〜5,8〜9(5)请将与图1中A相关的图B分裂结束时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及基因填画在下边的圆19.科研人员挑选若干组数量相等,体重、生活力相同且性成熟的青虾进行实验。对实验组青虾腹肌注射O.1mL秋水仙素;对照组青虾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4h后,取出4种器官组织,分别制成装片,观察和统计不同器官组织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比例(%)(%),结果如下:80604020分裂期细胞百分数■实验组匚]对照组卵巢精巢肝胰腺细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⑴本实验的目的是(2)上述4种器官组织中,观察细胞分裂的最佳材料是 ⑶实验组的各器官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相应器官的原因是 。(4)一在制装片时,要使用酶,其作用是 。还要使用染色剂,常用的染色剂是 。.果蝇是一相常J的蝇类遗悟家摩尔根曾因对果戳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近百年来果蝇被应用于遗悟研究的各个方面,而且它是在人类基醐计划之前脚序的一种动物请回帘列嵌问题(l)科学家选择果蝇作实验材料的原因可能是条染色本(2)对果蝇基因进行研究应8序

条染色本(3)经究发现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长翅对残翅为显隹且为常染色体遗传;细蒯印艮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拍艮为显隹且为儆染色槌传。现建幅的长翅白眼雄果蝇与纯合的残翅红艮雌果蝇杂交F雌雄个校配F冲残翅细艮果蝇所占比例为 ,残翅细艮果蝇中唧比例为。(4)已知果蝇红艮基因(A)与白艮基因(a)位于染色体上下图中门0表示果蝇的减数分裂过呈①ffln细胞pq,图I细胞叫。②若图I细胞对应的果蝇与白艮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红眼请在上图件标出该果蝇的艮照基因。③如果图I细胞对应的果蝇为细艮图1中类型生强屿一只细艮果蝇的生殖细胞蛤发育成一只印踝崛请在图中绘出细胞的染色棚成.回答下列I.II小题I.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蝇,并将其传给下一代中的—蝇。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伴性遗传。II.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牛(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雌性的基因型是 ;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雌性的基因型是 ,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卵细胞一精子过程x还巧受精卵过程3&胚胎甲I、专£南^,乙⑶.下图(1)为某夫妇含有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一个体细胞示意图,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卵细胞一精子过程x还巧受精卵过程3&胚胎甲I、专£南^,乙⑶⑴基因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a与B(或b)随机组合发生在图(2)中 时期。(2)基因A与A、a与a、B与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2)中时期。⑶图(2)所示细胞分裂方式与图(3)中过过程Y的细胞分裂方式相比较,最本质的区别是(4)该夫妇在此次生殖过程中,至少形成了 个受精卵。(5)如果图(3)中个体甲同时患有白化病和血友病两种遗传病,而乙及其父母均正常,若乙长大后与一正常男性(其兄为白化病患者)结婚,则他们所生子女中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日本明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图。基邸控制

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1活性,基因a纯合后,毒性物质A(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至成体会有50%死亡。A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C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D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C⑴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可能为(2)两只青色壳明蟹杂交,后代至成体,灰白色和青色明蟹的比例为1:6,亲本基因型可能为—⑶一只杂合的青色壳明蟹与一只灰白色明蟹杂交,后代成体中有1/6花斑色壳明蟹,则后代中成体中的灰白色壳明蟹比例为 .鼠的毛色和尾长短都属于完全显性,分别由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一对基因具有纯合胚胎致死效应。现用黄色长尾鼠与黄色长尾鼠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长尾和灰色长尾,比例为2:l,灰色短尾鼠与灰色短尾鼠交配,Fl的表现型为灰色短尾和灰色长尾,比例为3:l。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TOC\o"1-5"\h\z(1)鼠的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和。(2)鼠控制(毛色、尾长短)的基因具有(显性、隐性)纯合胚胎致死效应。(3)若用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鼠杂交,子代个体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4)若用黄色长尾雄鼠与一雌鼠杂交,Fl胚胎无致死,且个体表现型有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则母本的基因型为 。.继孟得尔之后,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遗传研究。一次他在野生型红眼果蝇原种培养瓶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的雄果蝇。就此他做了下列实验:实验一:将该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交配,其F1无论雌雄都是红眼。F1的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的F2中,红眼:白眼=3:1;雌性:雄性二1:1。但是,白眼性状只限于雄蝇。实验二:用最初那只白眼雄蝇与实验一中的F1雌蝇交配,结果得到了1/4红眼(雌):1/4红眼(雄):1/4白眼(雌):1/4白眼(雄)。实验三:摩尔根将实验二得到的白眼雌蝇与纯合的红眼雄蝇交配,其后代中雌蝇都为红眼,雄蝇全为白眼。请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红眼果蝇原种培养瓶中出现白眼雄蝇的根本原因是 ;(2)果蝇的眼色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依据是 。(3)在完成实验一后为什么又设计完成了实验二?(4)请对实验三的结果进行解释(显性性状基因用W表示,其相对的隐性性状用w表示):①根据实验一可以确认为显性性状 为隐性性状。②根据实验二和实验三进一步可以确认果蝇的眼色为 遗传。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和其正常的都由X染色体携带而Y染色体上没有。雌性果蝇有两条X染色体,雄性果蝇只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③实验三的结果可用遗传图解解释为(相应正确的文字表述也给分):26.I.为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人小麦,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高抗旱性T°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1)某T°植株体细胞含有1个HVA基因,让该植株自交,在所得种子中,种皮中含有HVA基因的种子所占的比例为,胚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2)某些To植株体细胞含两个HVA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HVA基因的整合位点)。①将T0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类型;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 类型。②让图C所示类型的To植株自交,子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II.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⑴果蝇对CO2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实验一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实验二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①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②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⑵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台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l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子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种。②若*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r代雌蝇基因型为③若*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让*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BDBCCDCCDCBDAB二.简答题答案:(1)次级卵母细胞14 (2)②联会、分离(3)100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4)1/32

(1)H IB (2)HhlAIB (3)7/16(1)111 (2)111和H2(3)ABC(填全才得分) (4)31(5)能P:栗色金(一头)x黑色早(多头)F: 全部栗色仔牛因此,栗色公牛是BB,黑色母牛是bb。仔牛则是Bb。故栗色为显性(1)ww(早)XW-w( );W-w(早)Xww()(2)非糯性:糯性二1:1WY:Yy=1:1(4)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二3:1:3:1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二9:3:3:1(5)非糯性白胚乳:糯性白胚乳二8:1(1)隐aaBbaaBB(2)白A、B在同一条二号染色体上(3)父本 次级植母 携带有a、b基因的精子(4)显微镜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1)极体0常染色体染色体组BdX(4)显微镜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1)极体0常染色体染色体组BdXa、bdXA、BdXA、bdXa(5)见下图K与其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3)A(1)研究秋水仙素对细胞分(2)卵巢(3)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4)胰蛋白酶 是组织细胞分(1)相对蛾弱区分雌雄体易于遮快体喇染色檄妙等 (2)5裂的影响(3)3/1621(4)C使细胞停留在分裂期离龙胆紫或者醋酸洋红培养一只雌果舸产生物多的后代繁殖(4)①次精母砸精胞②见睁)③③基因的分离③基因的分离(3)方法步骤:①选多只同种同批发育的灰身后胸正常的野生型雄果蝇与多只黑身后胸变形的雌果蝇共同培养在1号培养瓶中,成熟时,让其自然交配,同时让黑身后胸变形的雌雄果蝇培养在2号培养瓶中,成熟时,也让其自然交配,在适宜条件下让两瓶中的受精卵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②从1号培养瓶的子一代中选多只性成熟的灰身后胸正常的雄果蝇及从2号培养瓶的子一代中选多只性成熟的黑身后胸变形的雌果蝇一起培养在3号培养瓶中,也让其自然交配,在适宜条件下让两瓶中的受精卵发育成为成体,得到子二代。③对子二代表现型进行统计分析。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子二代中灰身:黑身,后胸正常:后胸变形均接近1:1,说明此两对相对性状单独遗传均遵循基因分离定律;②灰身后胸正常:黑身后胸正常:灰身后胸变形:黑身后胸变形约等于1:1:1:1,说明此两对性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