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学们,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2014年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牢记历史,维护和平。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写作背景:

2017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但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日本右翼分子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本文写于这个大的背景之下,目的是让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让人们警钟长鸣,牢记历史。“钟声”,“中国之声”的简称,暗中蕴含“警世钟声”的寓意。《人民日报》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自2008年11月推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这类评论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为重点,在风格上以快速反应、尖锐鲜明见长。作者简介重点: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了解作者的观点。2.掌握新闻评论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难点:1.思考作者是怎样选择新闻事实来支撑观点的,体会其开阔的视野和运用事实的技巧。2.引导学生不忘历史,牢记使命,践行时代赋予青少年的责任。考点: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目标:1.我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2.我能掌握新闻评论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3.我能掌握作者选择新闻事实来支撑观点的技巧。4.我能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关注社会生活,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

新闻评论1.定义: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阐述观点、发表议论、表达立场的评论性文章,属于论说文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2.种类: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专栏评论等。3.它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手段,主要特征为:①导向正确;②就事论理;③新闻性强;④有的放矢;⑤科学合理;⑥便于传播。新闻评论与消息、新闻特写、通讯的区别如下: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时效性篇幅强一般较弱(有日益变强的趋势)较强报道新闻事件整体突出呈现新闻事件的某一场景详细记述新闻故事,具体表现特定人物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重要问题等发表评论主要内容表达方式一般比较短比较灵活较长一般比较短以记叙为主以记叙、描写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以记叙、议论为主自学方法:1.请同学们根据课下注释解决本课生字词并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2.阅读这则新闻,从新闻要素的角度把握文章内容,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3.仔细阅读这则新闻,文章开头引用国家公祭鼎的铭文,大声朗读铭文,读出慷慨之意,并分析其作用。4.认真默读关于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犯罪史实和爱好和平人士的文章片段,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作用。小组合作:

1.我来播报生字词

2.我来播报本则新闻的主要内容。3.我来播报引用国家公祭铭文的作用。4.我来播报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等新闻事实的作用。

初衷杀戮

篡改抵赖妄图辱没

呓语遁形铭记彰显惨绝人寰

振聋发聩公祭宝鼎国殇

野蛮

颠倒

zhōnglùcuàndǐwàngrǔmòyìdùnmíngzhānghuánkuìjìdǐngshāngmándiān惨绝人寰: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人寰,人间。丑态百出:各种丑恶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聩,聋。沧海桑田: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很大。一以贯之: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贯,贯穿。1.我来播报新闻的主要内容。

文章用概括性的语言简述第四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基本情况,阐明了国家公祭的必要性和意义,同时也表达了中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国家公祭铭文

引用国家公祭鼎铭文,既交代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又点明了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语言庄重严肃,富有感染力。

2.我来播报开头引用国家公祭铭文的作用。“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3.第三段交代“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用意何在?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在内容上,交代日本右翼势力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的表现,指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设立的必要性;

在结构上,与上文形成对比,从反面揭示了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严峻形势。4.第四段交代日内瓦、联合国对待日本的态度有何用意?

2017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

用两个事实具体印证日本右翼势力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的行为,正义的力量对之反击,进而阐明“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的论断,使文章论证更有说服力。5.第五段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有什么作用?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写道:“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直接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作为论据,有时间,有报道单位,表明事实清楚,材料真实,无可辩驳。

另一方面,与下文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形成对比,突出和平的珍贵。6.文章最后一段介绍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介绍了南京命运的变迁,以及中国具有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和磅礴力量。

作用:突出国家公祭的意义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深化中心和主题,也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表达效果:1.数量多,覆盖面广。从数量上来说从覆盖面来说正面新闻事实多,体现出牢记历史、坚持正义是人心所向;反面新闻事实也不少,揭露了日本右翼的怙恶不悛,也更显现出写作本文的必要性。文中所写的事实涉及多个层面(政府议会、国际组织、新闻媒体、文教部门、一般民众),多个类型(通过议案、撤销资格、发表声明、授予称号、刊发文章、讲述事实、树碑立传、展开研究)。众多新闻事实赋予文章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不容置疑的气势,也使文章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客观性——用“第三方”(国际社会)的共识来抨击日本右翼的丑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有典型性、代表性。国家层面国际组织层面个人层面与日本关系良好的美国、加拿大的媒体、地方议会都在纪念南京大屠杀,提醒人们牢记日军暴行,更显得公义自在人心。文中提到的日内瓦裁军会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都是具有相当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它们对日本右翼否认、歪曲历史行为的批判和对中国所持立场的认同,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还特别提到包括高中和大学教师在内的“有良知的日本国民”,他们承认历史、探寻真相的行为,正是给日本右翼分子的响亮耳光。文章在此着墨不多,却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效果。

开篇简述第四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基本情况,同时提出观点,即“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正面以美国、加拿大等全世界正义之士对死难者的纪念为例,反面以日本右翼势力丑态百出的表演为例,说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历史事实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最后以南京命运的变迁收束,表明中国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信念和力量。全文思想深刻,针对性强,有“警钟”和“宣言”的双重作用。论证思路学后感悟课堂小结铭记历史,才能继往开来。没有记忆的民族不可能有凝聚力,也不可能真正吸取灾难的教训,开启崭新的时代故事。我们经历了黑暗的南京大屠杀,我们有30万同胞死难,只有铭记这样血的历史和教训,实现民族记忆的世代传承,警钟长鸣,才能不让历史重演。今天,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吸取灾难教训,积淀民族记忆,团结全世界维护和平的正义之士,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杀戮(lǜ)缅怀(miǎn)初衷(zhōng)气势磅礴(páng)B.抵赖(dǐ)悼念(dào)篡改(cuàn)振聋发聩(kuì)C.呓语(yì)捍卫(hàn)宝鼎(dǐng)惨绝人寰(yuán)D.遁形(dùn)矢志(shǐ)国殇(shāng)丑态百出(tāi)答案:B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书籍真相警惕理事会B.妄图摧残悠久图书馆C.辱没议式变迁公祭日D.灵魂颠倒隆重纪念碑答案:C拓展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天,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本着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为原则的,而不是要延续仇恨。B.从5月26日起,央广娱乐广播《纪实春秋》栏目将长篇联播知名财经作家孙力科力作——《任正非传》,为听众讲述任正非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以及催人奋进的创业故事。C.气象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D.今年我省春茶生产总量平稳增长,多产地的烘青毛茶平均单价较上年增长了大约9%~18%左右。

答案:B

链接题:学校举办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活动,我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了以下3个国家级纪念日,请你仿照示例,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则宣传标语。

示例:不为记住仇恨,是要珍惜和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宣传标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