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通用篇)_第1页
2023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通用篇)_第2页
2023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通用篇)_第3页
2023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通用篇)_第4页
2023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通用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通用篇)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结合详细的情境,引导学生相识和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感受胜利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念,发展对数学的主动情感。培育学生视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实力。

教学重点:相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结合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沟通。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依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觉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探讨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88+104+9688+104+96

=192+96=88+200

=288=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视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觉了什么隐私?(激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问:

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二、练习练习

1、完成P18做一做2。

2、依据运算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

287+129+118=287+(+118)(32+47)+65=32+(+)

3、教材练习五

三、小结

1.今日我们发觉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觉、归纳的?

板书设计加法结合律

88+104+9688+104+96

=192+96=88+(104+96)

=288=88+200

=288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究出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规律。

2、能敏捷运用探究出的规律。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培育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探究、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规律。

学具:数字卡片。

一、导入课题:

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小数的学问。小数中一个最重要的符号是什么?(板书)今日,我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小数点可真是个淘气的小家伙,它告知同学们,今日,小数点要搬家了,这是怎么回事了,同学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播放童话故事)

二、童话激趣,发觉改变。

1、动画:

2、(flash动画)小数点来到森林里玩,望见山羊开了一家快餐店,山羊愁眉苦脸地坐在窗前。小数点望见快餐店门前的价格牌(¥288),上面有它的好挚友数字,就跳了上去(¥288.)过了一会儿,小数点觉得很惊奇“没有顾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数点想了想,说:“我要搬家了!”于是小数点搬到了8和8的中间(¥28.8)。这时就有一些动物来快餐店了。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价格便宜了。)

3、(flash动画)小数点笑着地说:“看来我搬家很值得,那我再搬一次吧!”(¥2.88)。不多久,山羊的快餐店生意好极了。小数点快乐极了,想着“我真是个天才!”

师:山羊的快餐店,原来是一个客人都没有,可是现在生意兴隆。这又是为什么呢?你能再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生说)

那么从原来的288到28。8再到现在的2.88又是怎样改变的呢?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生说)

假如小数点再往左搬一次家成为0.288,与原来的288相比发生了什么改变?(生说)

这些改变是不是有肯定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在组内探讨。

4、小组汇报:

汇报沟通,在得出大致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改变规律的基础上,老师总结一下。

5、是不是对全部的数都适用呢,我们能想法验证吗?小组沟通

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快乐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抓紧往右搬,依据刚才的故事,你能猜出小数点右移的改变规律吗?你来验证想法严整自己的揣测。

小结:现在我们又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右移扩大)

小数点这样跳来跳去,严峻的影响了山羊的生意,我们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通过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究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改变规律,小数点真是个奇妙的小家伙,这个规律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奇妙的小数点”或“小数点的自述”说一说。(通过学生构思数学作文,整理改变规律)

三、初步应用。

你想试试吗?(嬉戏)

拿出你的数字卡片,摆一个的三位小数(9.879)扩大10倍,100倍1000倍。1000倍(引导学生在缺的数位上补0)

摆一个最小的两位小数(0.12)缩小10倍。20倍(学具袋里的0不够用,引导学生几人合作,共同完成)

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我做小法官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原数就缩小了1000倍()

(2)3.69扩大2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3)把23.0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5位后,再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变成了23.5

(4)去掉1.04的小数点,这个数就扩大100倍()

2、下面的数与0.285比,扩大或缩小了多少倍。

3、小花猫要去水果店买水果,可不会做题,过不了河,你能帮助它吗?

4、小花猫说感谢,可到了水果店一看,水果店的标价有点惊奇?你都知道这是多少钱吗?你能找出最贵的两种水果吗?

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驾驭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视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推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敏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打算: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老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也许、大约)的数。

导入: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学问。(板书课题)

二、沟通共享

(一)相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假如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索后,老师组织沟通。

3.加深理解。

(1)思索: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老师在学生思索、沟通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须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详细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xx年某市人口状况统计表”。

让学生视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老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老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8万38420438668539万

(3)视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视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索后,小组沟通。老师巡察,了解学生的沟通状况。

组织全班沟通。

激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索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老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赐予确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老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留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假如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假如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沟通,沟通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近似数的。

老师依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索后,在小组内沟通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学生沟通探讨,老师归纳。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精确数和近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精确数,4600000000、2000000和3000000是近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5~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看图说一说你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沟通。

2、图中告知我们等量关系是什么?

(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

3、求姐、弟各有多少张?你会画线段图吗?画一画。

4、设谁为X比较简便?为什么?

5、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呢?你会列方程解答吗?

6、学生汇报。

7、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X+3X是多少?你怎样想?

4X=180(1个X与3个X合并起来是4X)

2X=9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那姐姐有135张邮票。

8、书写时要留意什么?

9、做完后还须要验证,怎样验证?

10、想一想,假如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么列方程?

先画线段图,再列,方程解答,并沟通。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90+X张邮票。

90+X+X=1801

1、通过刚才解决问题,你们有什么收获?

活动二:说明运用:试一试

解方程:5Y+Y=96X+3X=724M-2M=48

Y+Y=335X-2X=1232X-X=4

(1)读题

(2)怎样解方程

(3)怎样检验?

练一练

1、解方程:

2、岚岚几岁了?

列方程并解答

理解题意,解方程解答,并检验

X+6X=35或7X-X=30

3、列方程30X=600。

生独立完成。

4、(1)书上告知了我们什么?你能提什么问题?

(2)怎样列方程?

25X-4X=31.5

(3)怎样解方程?

(4)你怎样验证?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那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X+3X是多少?你怎样想?

4X=180(1个X与3个X合并起来是4X)

2X=9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那姐姐有135张邮票。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5

一、情景引入

1、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小数的学问。小数中最重要的一个符号是什么?(板书:小数点)

2、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二、自主探究

1、自学课本内容。

2、分析探讨,找出规律

3、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

4、请同学们在组内探讨:

(1)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小数点移动后这个数发生了什么改变?

(3)小组汇报。

5、谁来说说小数点向右搬家的改变?为什么后面写着省略号?你能再填一句吗?

6、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右移扩大),小数点左移,原来的数就会缩小(板书:(左移缩小)。

三、巩固应用

1、说说小数点搬家会怎样?

2、小数点这样跳来跳去,严峻的影响了山羊的生意,我们能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吗?(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四、全课总结

1、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究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改变规律,小数点真是个奇妙的小家伙,我们在学习中应如何应用它呢?

2、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

3.利用表面积等有关学问,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教学重点:应用表面积等学问来探讨如何节约包装纸。

教学难点:引导视察、比较、沟通、反思,得出节约包装纸的策略。

教学用具:课件、盒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收过礼物吗?能说说你都收到了什么礼物?

生:玩具车,变形金刚……

师:你们的礼物包装过吗?老师也收过一些礼物,而且是包装过的礼物,想看看吗?(课件演示,观赏包装好的各种礼物)

师:刚刚大家观赏的礼物怎么样?

师:生活中我们假如要送某种礼物给别人,通常会用美丽的包装纸包起来更美丽,要包装一个礼品,要考虑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如何进行包装(师:问的真好,等我们动手操作了,你就知道了)

生2:怎样知道须要用多少包装纸(师:你肯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生3:怎么包装最省纸呢?(师:聪慧的你上课仔细思索信任你肯定能想出的)

师:哦,包装礼物中有这多的我们还不知道的学问,今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探讨包装的学问(板书:包装的学问)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师:老师收了这么多的礼物,老师怀有一棵感恩的心,我也想给我的亲人送上一些黄金搭档,(课件出示图片)首先我要送给我的第一个亲人。猜猜他是谁呢?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小孩,个子长高不感冒,你说他是谁?

师:老师打算送一盒黄金搭挡送给我的弟弟,希望他健康成长.我也想用包装纸包装成精致的礼物。

师:可至少要用多大的包装纸呢?你能帮帮老师吗?

生:求出表面积,量出长,宽,高(课件出示有关数据)

生:求出的表面积就是包装纸的大小。(师用惊异的表情凝视)

师:这个同学真厉害,知道包装纸的大小就是表面积的大小,你们和他一样聪慧吗?试试看,怎么样来计算包装纸的大小了吗?动手算一算.

(生独立完成,投影出学生答案,并对其进行讲解)

师:来,你来给大家展示一个你的结果,你是怎么来算的?并说说你的想法)

师:你们都是这样算的吗?同学们真不错,来,掌声欢送她.

2.师:刚才老师在同学的帮助下,知道包装一个黄金搭挡至少须要1300m2的包装纸,我想我弟弟收到这么美丽的礼物,肯定会很兴奋,在这里老师替弟弟感谢大家了。现在我想送给其次个亲人,我要送给谁呢?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女士,细腻红嫩有光泽

师:对,同学们真是我知心挚友,老师想送给我敬重的妈妈。我要送给她两盒黄金搭挡。(手势)师:你觉得可以怎么来包装呢?有几种包装方式呢?你建议老师选择了哪种方式包装?为什么?(手势协作指向屏幕)

师:想想看(注视5-6钞钟)来,同桌之间借助手中的模型摆摆看.

小组反馈,小组登讲台进行解说。

师:同学们不仅是个爱动手,也是一个爱动脑的好学生。掌声赠送给他们精彩的解说。

师:有3种包装的方法,那你想建议老师选择哪种包装的方法.(第C种)

生1:第C种,因为遮住了的面,所以最省纸。

师:你这个想法真好,很有节约意识,你真是个懂节约的好孩子。(板书:节约用纸)

师:但这种包装方式真的是最省纸吗?(表情怀疑状)有什么方法证明是最节约的呢?

生2:计算出包装后的表面积.再进行比较。

师:真不错,我们试试看。(学生反馈,展示学生计算结果)

找两位学生上台板演,方法不一,并扣留这两位同学,要求学生听听这两位学生的想法,(掌声欢迎我们小老师为我们说说他的想法)

师: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发觉果真是第C种最省包装纸,那现在你能发觉包装的隐私吗?

生反馈。

师板书L节约用纸: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就越节约包装纸

三、再次尝试,总结规律:

1.师:同学们真了不得,发觉了包装中最省包装纸的学问。现在老师要送出最终一个礼物,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长辈,腰好腿好精神好)

师:我想祝我的爷爷,奶奶身体更加的棒,(动作协作)我要送3盒黄金搭挡。

师:看大屏幕,你能回答这的问题吗?(课件呈现)

师:用你们探究出的包装的学问,想一想?(假如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模型摆一摆)

3.小结。师:特别感谢同学们帮我包装出了这么美丽而精致的礼物,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吗?

四、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五月的其次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母爱是世界上最宏大,最无私的爱

母亲节快到了,小明和爸爸为妈妈选择了一套分为上、中、下集的书,每本书长、宽、高分别为20厘米、15厘米、8厘米。小明想亲自将这套书用彩纸装饰起来,请你为他设计一个装饰方案

五、板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实力目标:能依据“包装”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并培育估算实力。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通过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包装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利用学问的迁移驾驭算理和计算方法,培育学生的探究实力,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看法、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生综合应用的实力。

教学难点:探究小数乘小数的一般竖式计算方法及估算实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教学打算:课件、卡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意义,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以及初步探讨了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这为本节课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打下了基础。本节课让学生探究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依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使学生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板演:

26×8=0.85+2.4=

(注:找学生板演同时口算。)

2、口算:0.2×3=5×0.01=3.2+2.3=10-5.5=

2.5×10=32.6÷10=3.25×0=4.8+1=

(提问:0.2×3=2.5×10=怎么算的?5×0.01=算式意义。)

3、检查板演并导入:今日我们学习小数乘小数。

4、出示课题:《小数乘法》。

二、新授过程:

1、课件出示主题图:包装。

(1)、从主题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依据这些信息,你能编一道完整的数学问题吗?

2、课件出示题1:包装一个礼品盒用纸0.8米,每米2.6元,须要多少元?

(1)、谁会列式?(2.6×0.8=)

(2)、这个算是表示什么意思?(2.6的非常之八是多少。)

(3)、谁知道列小数乘法竖式要留意什么?(两个乘数末位数字对齐。)

(4)、依据它你能推想出2.6×0.8的多少吗?

2.6扩大到10倍26

×0.8扩大到10倍×8

2.08缩小到1/100208

(注:让学生依据自主探究。)

(5)、小结:做小数乘法时,先把它看成什么乘法来计算呢?

3、课件出示题2:包装一个礼品盒用彩带2.4米,每米0.85元,须要多少元?

(1)、谁来列式?(0.85×2.4=)

(2)、你能估算出买彩带须要多少钱吗?说说理由。

(3)、看老师列竖式:

0.85

×2.4

(注:给学生一个错误信息,让学生主动发觉错误,并与板演的小数加法竖式题进行比较,为此加深怎样列小数乘法竖式的印象。)

(4)、计算0.85×2.4的竖式时,计算谁乘谁就可以了?(看成85×24。)

(5)、再想一想0.85×2.4的积是多少?为什么?

(6)、小数末位有零怎么办?

(7)、通过这道题的计算,你知道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

4、视察:

(1)、看黑板的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小数乘法。)

(2)、计算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根据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3)、再看看,这两道题的积的小数点是怎样确定的?(课件出示: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5、质疑问难:

(1)、这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内容是书中第44页,请打开书看一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2)、共同做一道题:1.12×1.4=(找学生板书。)

(3)、小结:怎样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应当留意一些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

1.360.78

×0.8×0.04

(强调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位。)

2、干脆得数。

0.6×0.7=0.9×0.1=0.8×5=

3、推断题:

①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两位小数,积肯定是四位小数。()

②因为8×2=16,所以0.8×0.2=1.6。()

③一个数除以0.8等于0.7,这个数是0.56。()

④在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根据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只要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就行了。()

4、用竖式计算:

4.8×0.25=0.32×1.2=9.8×0.5=

5、解决实际问题:

草原牛的身高是蒙古牛的1.2倍,体重是蒙古牛的1.4倍。草原牛的身高、体重各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

0.85+2.4=

2.6×0.8=2.08(元)0.85×2.4=2.04(元)

2.6扩大到10倍260.85

×0.8扩大到10倍×8×2.4

2.08缩小到1/1002080.240

答:须要2.08元。答:须要2.04元。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意义,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以及初步探讨了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究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依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使学生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1)、课前铺垫,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新授前,在板演中出现的26×8,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探究到与2.6×0.8的关系。使老师毫不费劲让学生明白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理解了依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再者,板演中出现的0.85+2.4,与0.85×2.4进行对比,列竖式的不同之处,加深了小数乘法怎样列竖式的印象。在学习中,自主发觉问题、探究问题,很简单地解决问题,激起了学生学习爱好。使学生们很简单驾驭。

(2)、由浅入深,逐步递进,驾驭方法。

在教学中,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每一步课堂教学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出示题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依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出示题2,解决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及积的末尾有零要去掉;最终,通过两道题的对比,完成驾驭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留意事项。逐层深化,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很快地驾驭。

(3)、练习巩固,围绕学问点,增加挑战。

本节课是学生刚进入竖式小数乘法计算的学问。在新授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富有改变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充溢激情地挑战性中,进一步地巩固学问点。

本节课,在我的细心设计下,课堂教学的“脚步”一步跟一步,师生间合作紧密。学生作为课堂的小主子真正地“动”起来了,思维真正地“活”起来了。让学生在对比中学学问;在视察中明方法;再发觉中学会探究。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在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急于让学生说好而奢侈了时间。其实,第一课时学生刚接触小数点的确定,应当多给些提示,多给些时间。我想,这样的教学,从旧知导新知,从旧知比新知,从旧知探新知,使学生很简单学会,从而增加学习数学的自信。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学问的增加,还有思维的训练及特性的张扬。我也受益匪浅。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8

教学内容:

课本22页例3和做一做及练习四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推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随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相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用具: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老师站在大家的正东方向上,那么你们站在老师的什么方向上呢?(西方)对,我们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2、分别指两名学生,让大家依据方向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先弄清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依据两名学生的位置分别说一说谁站在谁的方向上,使学生初步理解位置的相对关系。)

3、师:今日我们就来接着探讨两个物体位置的相对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上两节课学习内容有一个大体的回顾,为本节课新学问的学习做打算。)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22页例3主题图。

(1)让生视察地图

师:北京和上海两地相距大约1000千米,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①组织学生用直尺,量角器测量出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师依据学生汇报板书:

②探讨: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30℃方向上,那么北京在上海的什么位置呢?

组织学生视察上图,在小组中探讨,然后沟通说一说。

出示提示

1.确定以谁为观测点,并建立方向标。

2.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详细位置。

探讨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生汇报。

可能会说出:北京在上海的西偏北60℃方向上或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

师比照图示指一指,确定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师小结: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观测点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就会发生改变。这就是今日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驾驭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依次,

2、能精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异。

教学重点:

1、驾驭混合运算的依次。

2、正确解答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谜语:圆周分两半,左右各一边,计算常运用,见它要先算。

2、说运算依次

60÷15×260÷(15×2)30×8+12÷430×(8+12)÷430×(8+12÷4)360÷(12+6)×5

3、在这些算式中,小括号起什么作用?

4、假如算完360÷(12+6)×5小括号内的加法,再算乘法,最终算除法,怎么办?

5、板书课题:中括号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你知道吗?自读,谈收获。

2、说一说360÷运算依次。

3、独立计算,一生板演。

4、集体沟通。(重在运算依次)

5、对比、发觉、深化相识。(课件出示)

比较360÷(12+6)×5和360÷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有什么不同?

6、总结运算依次(学生总结,老师整理)

三、拓展应用

1、算一算,比一比

(1)120÷(8+4)×2(2)400÷(51-46)×8120÷[(8+4)×2]400÷[(51-46)×8]

先说运算依次,再独立计算。

2、练一练(独立计算,沟通运算依次)

182÷×7288÷720÷200÷

四、总结

1、这节课我们相识了什么?

2、中括号有什么作用?

3、说一说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运算依次是怎样的?

4、作业:课本79页5、6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0

1.娴熟驾驭2、3、5倍数的特征,娴熟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推断。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感受学问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学问的爱好,培育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学问的实力。

1.会正确推断2、3、5的倍数。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都喜爱花吗?你都喜爱些什么花?学生回答。

师:小明的妈妈也特别喜爱花,有一天她去逛花店:玫瑰3元/枝,郁金香5元/枝,马蹄莲10元/枝,她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了13元,小明的妈妈立刻就知道找回的钱不对。你知道她是怎么推断的吗?(多媒体出示教材练习三第12页第7题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妈妈买的是马蹄莲和郁金香,马蹄莲10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10的倍数,也就是整十数,而郁金香5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两者合起来的总价肯定是几十元或几十五元,因此,服务员找的钱数不对。

小结:5的倍数的和还是5的倍数。

那么:2的倍数的和(还是2的倍数),3的倍数的和(还是3的倍数)。

师:同学们敏捷地利用了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特别了不得,这节课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

板书课题: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

1.2、5的倍数,都只要推断哪个数位上的数就可以了?3的倍数怎样推断呢?引领学生回顾,梳理2、3、5的倍数特征。

2.你能否一眼看出下列各数肯定有一个什么因数(1除外),为什么?

2940、305、850、723、9981、332、351、1570.

3.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

4.(1)在8,35,96,102,3.2,111,840,1060,14中,奇数有(),偶数有(),是3的倍数有(),是5的倍数有(),同时是2、5、3的倍数有()。

(2)的三位偶数是(),最小的二位奇数是()。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三位数是(),最小三位数是()。

学生独立做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8~12题。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2、3、5倍数的特征进行了练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事实上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学问可以解决许多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专心思索,擅长用数学的眼光去视察,分析,信任大家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1.阅读了解教材第13页练习三后面“生活中的数学”和“你知道吗?”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其次单元《画角》。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在学习了量角器运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相识到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而且还能帮助我们画角。

本班状况及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有学生19名,其中男生有12名,女生有7名,班上学习风气比较正,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学习,只有两名学生因年龄小有些吃力,学生合作意识比较强。

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别度数的角。

教学重点:

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

在运用量角器画角时,内外圈不分。

设计思路:

通过回忆量角器的运用方法,激励学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还能帮助我们精确地画角,你们情愿试试吗?自然地过渡到今日的学问点。之后给学生宽松的环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有用的技能和方法。同时边画边说基本步骤,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和逻辑思维实力。通过用三角板画一些特别度数的角。培育学生敏捷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学生随意画角,并量出自己所画角的度数。

老师巡察,发觉问题。

2、展示量角中读错的度数,巩固量角方法,引起学生留意

二、新课学习

1、师:刚才画的角度数不一,小组能不能想方法让组内每个同学所画角的度数都相等?

师巡察,发觉:有的小组同学没有按要讲求去做,仍“各自为政”,自画自角。

2、老师再次强调要求:

个别小组:在组长建议下,画相同度数的角:35度、50度。但画的方法不一,且部分同学方法错误

大多组:由小组同学发觉干脆用三角板画比较快,统一采纳此方法

3、画角方法

(1)以50度为例:

生1:错误画法

生2:展示正确画法!

订正画角中的问题:

A。点顶点。

B。画其中一条边。

C。确定另一条边另一条边如何确定?自学书本:P58页

(2)展示借助三角板画角的方法

4、小组再次画同样的角

要求:不画直角、平角、周角这类特别角

5、巩固练习:

(1)画出下列度数的角:

40度140度

(2)在点和射线上分别画出70度、120度角:

三、在老师要求下画角:

1、画60度角(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便利。

2、画75度角

(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便利。

画150度角

3、画15度角

在发觉用两个三角板拼不出来后,学生们都用量角器画角,只有一个学生采纳展示量角器画15度角的方法。

展示用三角板“减角”的方法画。

4、画100度角

看到100度角许多学生采纳三角板拼的方法,短短暂间后放弃三角板用量角器画。

师:三角板只能拼(减)特别角,许多角须要用量角器画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理解并驾驭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探究并归纳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并能正确应用规律。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培育学生的视察、分析、推理、归纳和推断实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驾驭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

教学打算:

数字卡片0、1、2、3和小数点,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主题。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三分钟老师先和大家共享一个故事:妇女节这天,丈夫给当老师的妻子发38.00元红包,祝妻子妇女节欢乐!妻子收到后——

妻子:“感谢老公,多了点!”

丈夫想既然嫌多,就给妻子发红包3.80元。

妻子:“我是说多了点!(意思是取掉小数点)。”

丈夫心想还嫌多就又给妻子发红包0.38元。

妻子:“我是说多了一点!”

师:不知道大家听懂这个故事吗?谁来说说?

师:看来大家听懂了这个故事。妻子在这里说的“多了点”,意思让丈夫把小数点去掉(发成3800元),而丈夫理解的却是发的多了。这里的“多了点”,在语文修辞中叫“一语双关”,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表意丰富,值得我们去学习。没想到小数点就在我们生活中作用这么大,而且引出这么好玩的故事。

故事讲到这里,老师的问题也就出来,老师也把问题装在红包里,让我们一起拆开红包。

红包问题:丈夫发红包从38.00元、3.80元、0.38元,钱数是多了还是少了?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生:钱数少了,小数点左移动了。

师: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出示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规律。大家一起读课题

师:(老师板书课题的同时问)同学们,我们先做个猜想:大家猜一猜小数点会向哪个方移动(左右),向哪方移动会变大,哪方移动会变小?好,让我们一起找寻规律,验证猜想。

二、复习旧知讲授新课

1、故事引出新知,提高学生学习爱好

师:大家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喜爱吗?(喜爱),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大话西游》的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径庆阳,听说庆阳的香包文化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也分别看中标价为80.00元、8.00元、0.08元和0.80元的四款香包,但他们遇到些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以下问题:

1.化简下列小数。

80.00元=8.00元=0.80元=

2.说出下列各数中每个8所表示的意义。

8080.080.8

3.将下列小数按从小到大的依次排序

8080.080.80

(0.08<0.8<8<80)

小组探讨:

视察下列一组小数,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小数点每移动一位,数字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师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右大)

2、独立思索,总结规律。

(过渡句,大家总结的特殊好,刚才大家将从左到右视察,假如让大家从右到左视察,你又能发觉什么样的规律呢?)

独立思索:

视察下列一组小数,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小数点每移动一位,数字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0.08<0.8<8<80

生: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非常之一,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左小)

树立模型思想:右大左小。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同学们能不能用几个字概括一下呢?(右大左小。)

同学们,问一问你们喜爱左还是喜爱右,生,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喜爱左还是右?老师喜爱右,因为小时候左手写字,妈妈就指责,所以我喜爱右,而且假如将这38.00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是不是更喜爱了。

(同学们表现真棒,看看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什么礼物——砸金蛋,同学们,和平常一样,我们把学生分成三组,谁答对问题加一分,获胜组将的到老师送的意外惊喜哦)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娴熟驾驭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娴熟计算。

2.经验小数加减法的复习整理过程,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感受整数加法运算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4.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体验,感受整理与复习学问的重要性,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加学习数学的爱好和自信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进行娴熟计算。

教学难点:会运用小数加、减法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老师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小数的学问,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接着复习和整理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的整理与复习)请打开课本,回顾一下,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学问?

师:请同学们依据以下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回顾与整理,好吗?在整理学问之前,请思索你准备实行哪种整理方法进行整理,如大括号式、集合图式、表格式、树形式、其他形式等,在整理过程中可以参考课本,整理后让别人看了既美观又清楚,一目了然,时间为5分钟,5分钟后打算汇报。

课件出示问题引领:

(1)小数加减法口算时要留意哪些问题?

(2)位数相同与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3)小数的混合运算与整数的混合运算有哪些相同点?怎样计算?

(4)小数的简便运算与整数的简便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怎样计算?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分工要求:

1号:检查学问整理有无错误,遗漏的地方。

2号:标出单元学问的重点和难点,及易混不懂的地方。

3号:对整理的形式及美观度提出修改方法。

4号:综合组员看法,整理出一份优秀的学问整理卡打算展示。

学生分组合作整理学问网络,老师参加其中。老师巡察时,依据每个小组不同的状况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和建议,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全班汇报沟通。

汇报沟通:

展示两组学生作品,在汇报沟通的过程中师生赐予适当的评价。

师:刚才同学整理的学问网络都很有特点,并且学问点也比较精确全面。老师也整理了一个学问网络。(出示学问网络)针对每种方式整理出来的内容,老师从下表中的几方面引导学生对学问进行梳理:(由于内容较多,只板书部分内容)项目计算方法计算时的留意事项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利用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0大小不变,把小数位数对齐,再相加减。

仔细,细致,简单对错数位。

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及演算(进位、计算结果要化简)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的(小数点)对齐,再从(末)位算起,得数的小数点要和(加数或减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计算结果是小数,且小数末尾有0时,一般要依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化简。

①小数点对齐

②从末位算起

③别遗忘化简

④竖式要写得美观

⑤计算要细心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减法(添0占位)及演算。

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按依次计算,带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然后算括号外边的。

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依次与整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依次相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相同。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3.提升相识师:通过我们的整理和复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你认为本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哪些是易错或不懂的,以及同学们应当留意的问题?预设:

①运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是重点。

②重点是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和简便算法…………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同学们不仅在整理学问方面有了进步,还能整体把握一个单元的重难点,我们要在娴熟驾驭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之上再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来检测一下,看看这个单元我们驾驭的如何?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1.口算。

4.5+5.5=1-0.25=5.4-0.7=12.7+7.3=7.3-0.98=7+0.7=9.8-7.9=0.02+7.98=指名干脆说得数,全班集体推断对错。并说一说小数的口算须要留意什么?老师强调:小数的口算首先要看清晰算式中的两个数分别是几位小数,在心中口算时肯定要对齐数位,其次要留意进位和退位问题。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1.35+2.65=6.7-5.02=10-0.8=9.7+12.34=(1)独立计算,同时指名板演。

(2)集体更正答案,并且让板演的同学分别说一说计算过程。

(3)指名说一说竖式计算和验算须要留意的事项。

(4)老师结合学生的练习状况总结强调:

计算时首先要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然后当数位不相同时,要利用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再进行计算;

接着在计算时跟整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一样加法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减法,不够减的向前一位借一当十;

最终要把得数的最简形式写到横式的后面。

验算方法也和整数的验算方法一样:加法可以互换加数计算或者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进行验算;

减法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或者差加减数进行验算。

3.算一算,填一填。(新课堂95页第1题加补充题目)

(1)8.64比1.28多(),0.34比5.58少()

(2)甲数是4.2,比乙数多1.4,乙数是()

(3)3千米500米比2千米50米多()千米。

(4)2.25+0.72+0.75+0.28=(+)+(+)

(5)比5小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