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心理学培训教材课件_第1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培训教材课件_第2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培训教材课件_第3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培训教材课件_第4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培训教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行为心理学Environmentbehaviorpsychology1环境行为心理学Environmentbehaviorp2参考书目《外部空间设计》(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建筑师连载(3-7期)(我有书本图片)(强制性必读)《交往与空间》(丹麦)(第四版)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校图书馆有)(重要必读)《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美)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著王求是,高峰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出版(超星图书有)(重要必读)《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美)(第二版)克莱尔·库柏·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出版(建筑书店有)《环境行为学概论》李道增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环境心理学》

林玉莲,胡正凡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

2参考书目3一、前言(一)概念、特点和作用1、环境:是作用于一个生物体或生态群落上,并最终决定其形态和生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体。2、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实质环境与人类行为及经验之交互关系的学科;(1)特点A、其从成为一独立的研究领域至今不过三十余年的历史;B、关注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医院、学校、监狱、大型社区环境的特点;B、它以整合之整体观点研究人们在实际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行为与经验,将人类与环境视为不可分割、相互定义的整体;C、强调人类主动处理与形塑环境的能力,而非只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刺激;D、不将人类的行为与经验孤立,考虑行为发生的脉络。(2)作用A、影响了环境设计与公共政策;3一、前言4B、说明了环境应激刺激、态度和行为对保护、犯罪、人口和灾难的问题的影响。(二)环境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较有系统的环境心理学研究开始于一九五O年代后期,然其根源可追溯至场地理论、知觉心理学及其它有关领域的研究。这些理论与概念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使环境心理学的成长与发展成为可能。1、场地理论:视人类行为为内在力量(如个人需求、感觉与态度)与外在力量(个人在特定场所所感知的环境特性)持续互动的结果,亦即行为乃在一具有吸引与阻碍力量的生活空间中移动。路因提出行动研究的策略,强调藉研究以影响社会变迁。2、知觉心理学(1)托尔曼指出,人类对于环境的反应必须经由认知过程来解释。行为具有目的取向。人们学习环境信息与其期望之关系以建立认知图,此认知图使得人们得以在环境中行动。(2)布兰斯维克强调人在知觉过程中的主动角色。人们所知觉到的环境信息永远不会与实际的环境全然符合。人们根据许多过去的环境经验对于所接收的环境刺激加以猜测,并进而根据在环境中之行动结果对此概4B、说明了环境应激刺激、态度和行为对保护、犯罪、人口和灾难5

率性之猜测加以评估。此外,他并且提倡代表性设计,强调对各种不同之具代表性的环境进行抽样以研究人类行为的重要性。3、行为—场所理论:巴可认为人类行为与环境是相互依赖的整体。要了解人类的行为应至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中进行观察与研究。他提出行为场所(behaviorsetting)作为研究人类行为之单位。行为场所乃一具有时间与空间边界,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它由实质物体或环境与可替换的人所组成,此二者以一特定的关系进行互动以完成场所的计划。这些学者攻击简单的刺激—反应因果论,提出整体、生态的观点以研究人类行为,并且矫正过去心理学研究过于疏忽环境的观点,对环境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4、精神病院的研究(1)加拿大的精神医师奥斯蒙于1975年发表《功能为精神病房设计之基础》,提出社交向心空间,鼓励社会互动的空间,与社交离心空间之概念。(2)社会心理学者索莫也在1958年发表[老人病房之社会互动],阐明领域感之观念。(3)犹他大学(UniversityofUtah)也在此同时进行精神病房之研究并分5率性之猜测加以评估。此外,他并且提倡代表性设计,6

别于1961年与1966年召开[建筑心理学与精神医学]会议,与会人士来自心理学、建筑与精神医学等不同专业。5、人类学界(1)霍尔研究空间人类学,出版了二本极为重要的书籍,[无声的语言]与[隐藏空间]。探讨人际空间距离对人类行为的作用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2)霍尔的著作、索莫(1968)对个人空间的研究以及卡弘对老鼠进行的密度拥挤实验等。对以后的空间行为学,即私密性、领域感、个人空间及拥挤之研究)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6、环境专业界(1)凯文、林奇认为都市规划与设计不应只是建立在历史与美学的基础上,而应考虑使用者的环境知觉与反应。他研究波斯顿、洛杉矶与泽西城之居民如何使用都市空间,以及都市设计与居民经验对都市意象得影响。其[城市意象]一书,开启了无数环境认知与寻路等课题之研究。(2)亚历山大于1964年出版[形式综合]。此书导致系统设计方法的革命,被认为是近二十年来建筑理论与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书籍。(3)杰克森于1951年至1968年主编[地景](Landscape)。此期刊提供一6别于1961年与1966年召开[建筑心理学与精神7

个不同专业者发表与讨论的园地,拉普普早期的著作都在此期刊上发表。而杰克森本人有关自然与人造地景的文章也予后人很多的启发。

一九六O及七O年代,环境心理学有惊人的成长。1966年[社会议题期刊]出版了由凯兹与沃维尔主编的[人对实质环境的反应]。这是环境心理学的文章首次得以专辑的形式在期刊上出现。1968年纽约市立大学成立第一个环境心理学的博士班。环境研究设计学会(EnvironmentalDesignResearchAssociation)也于此年成立,并于1969年起每年召开一次会议,这是世界上成立最早也最大的从事环境行为研究与应用的组织。1969年环境心理学的第一份期刊[环境与行为]创刊。1970年纽约市立大学的普罗宣斯基等人编了第一本环境心理学读本[EnvironmentalPsychology:ManandHisPhysicalSetting];1974年他们又出版第一本环境心理学教科书[AnIntroductiontoEnvironmentalPsychology]。1973年]心理学年度评论](AnnualReviewofPsychology)首次出现了[环境心理学]这个主题,环境心理学才真正奠立在学术机构所认可的研究领域里的合法地位。随后于1976年美国心理学学会(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也正式成立[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部。7个不同专业者发表与讨论的园地,拉普普早期的著作都在8

以下内容学生自行阅读在这短短的五十年之间,环境心理学界从原来只是少数不同专业者的兴趣,进而成立博士班、研究组织、发行期刊、出版读本与教科书,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并且对工业界与政府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究竟是甚么因素促使环境心理学,在六十年代中期之后得以如此快速的成长呢?我们可以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学术界的自省两方面来加以探讨。(三)社会背景和研究取向1、社会背景

1960年代可说是一个觉醒与反叛的年代。各种运动,如黑人运动、妇女运动、消费者运动、环境运动、反越战运动等风起云涌,以争取人类的尊严与确保环境的品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西方国家的殖民地纷纷独立,摆脱殖民国家的控制与压榨,而美国国内一些受到忽视与不平等待遇的团体,如黑人、少数民族、妇女、老人、残障者,也纷纷为争取社会、经济与政治上的机会平等而奋斗。此人权运动一方面促使心理学者对种族偏见与住宅融合等议题进行研究,一方面也引发学者对实验室道德(如何对待受测者)8以下内容学生自行阅读9

广泛的重视与讨论。而在环境心理学界里,老人住宅、无障碍环境、儿童游戏场、妇女与环境等,一直是很受到重视的研究领域。

六O年代以前,人们相信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科技的进展则许诺了一个富裕幸福的天堂。1962年卡逊(R.Carson的[寂静的春天]在社会大众、决策者与学术界间引起极大的震撼。人们不再盲目地对科技抱持乐观与信心,科技界也渐渐体认其应负的社会责任,而美国国会也在两年内通过了[野生地法案](WildernessBill)、[土地与水资源保护法](LandandConservationAct)。此外,生态保育运动的重点也有了转变。以前保育团体大都由中年的有闲阶级组成(他们通常是赏鸟、钓鱼、打猎或研究自然史的爱好者),其目的是保护自然景观与野生动物。但他们也开始关心都市空间、人口控制与能源运用等问题,并且与和平的政治草根力量结合以及对资本家与政府进行游说工作。美国国会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案](NEPA),确保在计划与决策过程中,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环境设计等专门知识,以对人类环境产生实质良性之影响。1970年,美国宣布[地球日]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运动与唤起全民对环境的认识。环境意识的觉醒于此时可说是达到了高峰。

9广泛的重视与讨论。而在环境心理学界里,老人住宅、无10

六O、七O年代,营建环境的问题也引发许多人的关切,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方面要弥补战时停滞之实质建设、重建战时被破坏的环境,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快速的成长,因而各种住宅、学校及商业、工业与交通设施的需求急遽增加,于是都市的开放空间消失了,老的建筑物被摧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面无表情、单调冰冷的高楼。此种环境破坏原本关系紧密的邻里生活,且使得地方失去原有的意义与特色。居住环境的拥挤、噪音、不便利及其它压力,剥夺了人的尊严,而越来越多人被迫在越来越狭小的实质场所里工作;效率、速度与一致性的要求,更使得人的个性、选择自由与美感表达受到压制,消费者开始要求其实质环境的品质应受到保障,而学生们也要求学校教导他们有关所身处的政治、社会及经济环境的知识,藉以关怀每日所居住的生活环境,并进而主动的参与改善。2.心理学界的自省从一百多年前的冯德(W.Wundt,1862)开始,心理学家们便相信经由实验方法可以研究人类的反应。整个心理学的知识也大都奠基在大学校园的实验室里以白老鼠与大学生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上。实验方法不仅决定了研究题目的合法性并且成为真伪的判准,不在实验室里从事的研10六O、七O年代,营建环境的问题也引发许多人的关切11

究,被视为不科学的,因为无法控制外生的变项;而无法在实验室里进行观察的行为也就在心理学家的研究范围之外。在此种学术气氛下,精准的测量、复杂的实验设计、方法的优美以及复杂的统计分析,成为大家致力研究的目标,而研究的应用只不过是次等的学术活动。

在实验方法的范型下,内在效度虽得到确保,外在效度却遭到忽略。但在实验室里,受测者所背负的历史经验,对未来的期望以及主动改变环境的能力常被忽略,因而实验结果的推广与应用遭受强烈的质疑。

在传统心理学里,研究者只对人际或个人心理过程感兴趣,实质环境被视为与人格成长和团体行为无关,或者只不过是许多单一片段,可加以操纵与控制的声光刺激而已。此种研究取向,无法了解人类日常生活的经验与意义,因此一些心理学家便提倡以日常生活环境作为研究场所,考虑社会与实质脉络与人类行为的关系。3.建筑学界的自省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方面营建的需求遽增,一方面经济成长、科技进步,新材料及营建方法解除了建筑师的许多束缚,因而建筑前景一片美好。只要有人愿意出钱,在任何地方盖任何式样的建筑物都是可能的11究,被视为不科学的,因为无法控制外生的变项;而12

建筑系的学生认真地讨论巨型集合住宅、行走的城市以及超高的摩天大楼;而现实世界里,一幢幢毫无个性的高楼取代了原有的老旧建筑、霸占了都市的开放空间。除了极少的私人住宅外,居住的环境被开发商、银行及工程师所决定。使用者的角色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消失了。建筑评论肯定形式主义的追求,没有使用者置喙的余地。建筑奖赞许新奇与自我表现,大都颁发给尚未使用的新建筑。建筑期刊里充斥着看不到人的建筑照片。建筑成为一少数人所玩的游戏。六O年代,面对穷人、少数民族、老人与妇女意识的觉醒,以及要求保存历史建筑、开放空间与邻里的浪潮,建筑师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他们极少受过建筑研究的训练,因此期望得到行为科学家的帮忙。而在此同时,心理学界也在反省实质环境的遭受忽视以及研究应用的困难,因而环境设计与行为科学的结合也就成为必然之势。12建筑系的学生认真地讨论巨型集合住宅、行走的城13二、人类的领域性(一)领域:就是人所占有与控制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占有特定空间范围的人群及其主要行为模式是划分领域的依据。与建筑学的空间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联系(1)它可以是建筑空间中的一部分,如个人的座位,房间一角;(2)可以包含有若干建筑空间或空间系统,如一幢建筑物、一组建筑群、一个公园、一座城市等。2、区别(1)领域可以象建筑空间那样有围墙等具体限定边界,也可只存在象征性的,而又为其它人所识别的空间标志、如牌楼、界碑之类;(2)可以只有感知到的大致的区分界限(如说“山那边,山这边”)。(二)领域性:是与领域有关的行为,指的是个人或人群为了满足某种合理需要,要求占有或控制一个特定的空间范围及空间中所有物的习性。1:领域的主要功能(1)提供了安全感13二、人类的领域性14(2)提供了刺激信息: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刺激信息,从而表明占有者的身份(3)使各占有成员增强了从属于同一空间范围的“认同感”A、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该领域的管理与建设B、反过来加强了领域的完整与同一,加强了外来者对该领域的尊重。2、影响领域性的因素(1)个人、家庭、人群、社会关系;(2)个人地位;(3)文化(图1)图1:不同文化中住宅“门槛”的位置14(2)提供了刺激信息: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刺激信息,从而153、领域控制的方法(1)地区感或认同感—某种熟悉的方式;(2)表明占有者的身份;(3)处理得具有独特性;A、从水平上;B、从垂直面上;C、从距离上:形成过渡空间。4、能够防卫(以居住区为例)

(1)为人感知并有助于防卫的领域。例如居住区这些户内外空间应划分成明确的领域层次,即公共性—半公共—私密性层次,扩大居民占有的空间与活动范围,增加了居民对周围环境的关心和控制。但要注意两点:A、领域界限可以有真实的与象征性的两种处理方式,前者如U形建筑物所形成的分界、高墙、上锁的大门,后者如开敞的入口、灯柱、绿篱、台阶等能使外来者意识到正从一个公共领域进入私密或半公共领域;B、在领域划分中,每条走廊的服务户数,每幢建筑物的单元数,每个153、领域控制的方法16

组团,每个住宅区的建筑物数量不宜过多——较少的数量有利于居民间的互相熟识与互相交,有利于增强居民共同维护环境的自尊心。(2)自然的监视。也就是让环境长上一双眼睛,对犯罪分子产生心理上的威慑作用,例如门窗布置的平面布局应使居民可从室内自然地监视户外的活动,此外,各户共同使用住宅区的公共部分,能够加强居民对公共空间的监视。美国建筑师纽曼对纽约的原来基地荒芜、盗贼出没的克拉森波因特花园住宅区(图2)进行了改造:A、把原先安全最令人担心的地方辟为公共休憩活动区B、在住宅和公用道路之间用路边石围出了半公共的前院C、每8——12户为—组用两米高的栅栏围成封闭的,陌生人不能直接进入的后院。D、同时为了改变人们对“公房”的印象,还改建了住宅立面,突出了每个单元的个性。通过这些措施使住宅区60%的空地成为集体占有的空间,杜绝了原来陌生人随意出入的现象。16组团,每个住宅区的建筑物数量不宜过多——较少的175、有益启示(1)领域入口的强调:对识别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这种强调应符合占有者的身份;(图3、图4)图3:某热带植物园总平面图175、有益启示图3:某热带植物园总平面图18(2)领域的割裂与融合A、直接的割断(图5)B、隐喻性质的割裂:由组成环境的某些要素发生实质性变化造成的。(图6)图4:汉阳归元寺18图4:汉阳归元寺19图5:南京灵谷寺平面示意(局部)图6:汉口中山公园平面示意(局部)19图5:南京灵谷寺平面示意(局部)图6:汉口中山公园平面示20三、个人空间(一)个人空间:是在心理上个人所需要的最小的空间范围,对这一范围的侵犯与干扰将会引起人的焦虑与不安。1、从心理学角度:称为身体缓冲区,其作用是使人在空间中互相分开,以便使每个人都保持各自的完整性而不受侵犯;2、从信息论角度:认为个人空间使个人间的信息交往处于最优水平,人互相接近时,从对方接收到了更多的信息,为了减少感觉信息过载的压力,人试图在自身周围保持一定的空间范围;3、从特点上:随身体的移动而移动,大小和形状因个人的性格特点、环境状况不同而不同。(二)场所心理空间:(图7)1:中心恐惧感(1)处于一个均质性极强的纯粹圆的中心,人的方向感消失,周身暴露在众人面前,无所依从,不是迫不得已,很少有人光顾;图7:场所心理空间20三、个人空间图7:场所心理空间21(2)承受的心理压力比边缘大,无法找到与人体特征相对应的点。即使人在圆中获得安全感,也是以丧失人体结构特征和人的个性为前提的;2:前尊心理(1)交往中面对面接触为主,人们的感知器官多集中于前部,对左右两侧和后部反映迟钝,移动或发生动作又以向前最方便;(2)信息量大,观察方便,人的喜怒哀乐均在正面表达;前面比后面尊贵,上面比下面尊贵。(3)人体前部是信息接收的主要面,如果隔离信息源则如同面壁或坐牢,久之会感到烦燥、压抑、孤独。良好的交往空间应该是敞开一面并朝向信息源,以获得安全感。3:后防意识(1)感觉器官少,人体后部的安全场薄弱,对环境的反映迟纯;(2)外部空间中人们首先选择角落,如果没有则选择边缘;(图8、图9)(三)总结(图10)21(2)承受的心理压力比边缘大,无法找到与人体特征相对应的22图8图9图10:传统建筑观22图8图9图10:传统建23四、人际距离(一)密切距离:近距离少于15厘米,远距离15—45厘米。1、具有相当大的实际接触;2、可以互相检测到热辐射和嗅到气味;3、由于敏锐的中央凹视觉在近距离难以调整焦距,因此眼睛常呈内斜视(斗鸡眼)而产生视觉失真;4、在近距离时发音易受呼吸干扰,在远距离时则表现为亲切的耳语;5、这一距离主要用于格斗及抚爱孩子等行为,一般不使用于公共场合。在公共场合与陌生人处于这一距离时常使人感到严重不安,人们用避免谈话,微笑和避开注视来取得心理上的平衡。(二)个人距离:近距离45—75厘米,远距离75—120厘米。1、在近距离,人们可以握手言欢、促膝谈心、谈话时声音适中,眼睛很容易调整焦距,观察细部质感不再有明显的视觉失真;2、在远距离,不能一眼就看清对方的整个脸部,而必须把中央凹视觉集中在对方脸部的某些特征,如眼睛上;3、这一距离与个人空间基本一致,一般用于亲属、师生、密友之间。23四、人际距离24(三)社交距离:近距离1.20—2.10米,远距离2.10—3.60米。1、随着距离增大,在眼睛垂直视角60度的视野范围内则可看到对方全身及其周围环境;2、这一距离常用来处理非个人的事务:工作关系密切的人,如同事,常使用近距离;社交演讲、处理正式事务则使用远距离。远距离还起着使人互相分隔,互不干扰的作用。3、即使熟人出现在这一距离,坐着工作的人也可不打招呼,继续工作而不至失礼。反之,如小于这一距离,即使陌生人出现,坐着工作的人也不得不招呼或问询。(四)公共距离:近距离3.6—7.60米远距离大于7.60米。1、主要用于演讲,演出与各种仪式;2、所发生的行为与其它距离相比有明显的差别,不仅声音提高,而且语法正规、语调郑重、遣词造句颇费斟酌,在远距离时,连姿势也加以夸大。(五)实际运用:可用距离与身高之比对霍尔的有关理论加以简化。1、人与人之间保持密切关系时,距离与身高之比D:H=2:3—6:7,中值恰好接近1:1;24(三)社交距离:近距离1.20—2.10米,远距离2.125(六)有益的启示1、自由式布置和整齐式布置;2、分隔领域并保持一定的距离;3、建筑物的距离与高度之比。(1)D:H=1时,是质的转折点(D为距离,H为高度)(2)D:H>1时产生远离感;(3)D:H<1时产生迫近感;(4)当D:H>4时,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小,基本上可以不加考虑。(七)影响人际距离因素1、个人特点(1)性别:女性>男性;(2)年龄:儿童(8—10岁,开始出现空间反映)>老人>青年人>中年人2、个人心理:既有普遍的社会性,又有其特殊的时代性、民族性与阶级性。与北欧及北美人相比,拉丁美洲人、日本人、阿拉伯人具有较小的个人空间。25(六)有益的启示263、环境:公共场合和私人场合。在拥挤而无法保持个人空间的情况下,人们只能通过避免谈话或避免眼睛接触象征性地保持个人空间。五、私密性与公共性(一)私密性与公共性的含义1、私密性和公共性:人的心理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两面,个人或人群希望有控制、选择与他人交换信息的自由——在需要的时候有选择独处还是共处的自由。所以,简单地提供—个与世隔绝的空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社会向心空间(休息室、咖啡馆、广场、街头绿地)和社会离心空间(车站、办公楼、门诊部、图书馆)(二)空间的公共性与生气感:减少城市小空旷死寂的“城市沙漠”,使城市空间富有生气。1、密度·尺度(图11、图12)(1)人际距离理论:A、D:H≥4(D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H为人的身高)人互相之间几乎就没有什么影响;以中国人男子身高平均1.67米计,人均占有的面积不宜大于40米2/人;263、环境:公共场合和私人场合。在拥挤而无法保持个人空间的27B、D:H≤2:人均占有面积小于10米2/人时,空间气氛转向活跃;C、D:H≤1:人均占有面积小于3米2/人时,人与人之间引起拥挤感;(2)外部模数理论(芦原义信)(图13)A、当城市外部空间大于20—25米时,为不使空间显得空旷,可用绿化、铺地、台阶乃至建筑小品对空间加以划分;B、富有生气感的空间,人之间应该保持互相的感觉涉及,一般认为

20—25米是比较合适的距离。因为在这一距离,人们恰好能够分辨对方的脸部,在典型城市背景噪声级的情况下,处在这一距离也恰好能对周围人的言笑略有所闻,超过这一距离,互相的感觉涉及就不复存在。2、多种活动模式(图11、图12、图13):需要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以及活动设施才能产生。(1)具有时间的特点;(2)具有空间的特点—他们大多集中在广场边缘;(3)随意聚集和有组织集中。(4)视觉模式:人的中央凹视觉注视着视平线以下10度的地方,人的视野在视平线以下较视平线以上为大。

27B、D:H≤2:人均占有面积小于10米2/人时,空间气氛283、穿行行为(1)积极影响;(2)消极影响;4、封闭与开敞:充满生气的空间具有两个特点:1、它部分被封闭;2、它部分开敞而与另一城市空间相连。(1)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具有明确限定的形状,从周围界面向内收敛,具有一种向心倾向。在这种正空间中,人感到舒适,并且可有计划、有目的的在其中组织公共活动。而那些不成形的具有离心倾向的负空间总是留下来作为“边角余料”,不大利用来组织公共活动。(2)不能过于封闭——过于封闭不利于社会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自然变换,不利于对活动的自然参与和自然离开。过于封闭,必然会使“点头朋友”乃至陌生人互相处于强迫交往的状态。5、向阳与背阳:向阳是使外部空间获得生气感的必要条件,可惜这一常识常被遗忘。6、开放城市的公共空间(图14)(1)从活动上—减少城市沙漠;(2)从生态上—提高环境质量;283、穿行行为29(3)公共空间如果一定要标志领域完全可以用其它办法、如设置低矮的坐墙、透空的栏杆,改变地坪标高,种植绿篱等。六、密度与拥挤感(一)心理学的研究:分为拥挤的实际状态和心理状态,一般说来,高密度对人的行为可能有积极影响,也可能有消极影响。例如一个拥挤的宿舍与海滩上,拥挤的足球场看台与林荫人道。(二)影响密度与拥挤感的因素1、实际状况:包括实际密度,空间布置,设施数量,高密度状况持续时间以及备种环境因素(热,声,光。嗅味等)。2、相互交往的性质:如:是观看比赛,还是正在从事工作;是主动地同心协力,还是被动地敷衍了事。3、心理因素:包括人格,人的愿望,过去的经验,如农村来的人可能就受不了城市的拥挤。4、文化:如美国人感到拥挤的住宅,日本人就不一定会产生拥挤感。

影响的因素如此之多,只能求同存异(1)拥挤对每个人的行为都具有影响,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拥挤标准;29(3)公共空间如果一定要标志领域完全可以用其它办法、如设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