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歌德与《浮士德》课件_第1页
第二节歌德与《浮士德》课件_第2页
第二节歌德与《浮士德》课件_第3页
第二节歌德与《浮士德》课件_第4页
第二节歌德与《浮士德》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歌德与《浮士德》第二节歌德与《浮士德》诗人海涅称他是“世界的一面镜子”。恩格斯说他“有时非常伟大,有时非常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胸襟狭隘的庸人。”哲学家谢林说:“歌德活着的时候,德国就不是孤苦伶仃的、不是一贫如洗的,尽管它虚弱、破碎,它精神上依然是伟大的、富有的和坚强的。”

诗人海涅称他是“世界的一面镜子”。一、生平与创作1.童年和莱比锡求学时期

(1749-1769)2.在斯特拉斯堡学习和狂飙突进时期

(1770-1775)

《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3.魏玛最初的十年

(1775-1786)4.从意大利之行到与席勒的合作时期

(1786-1805)《浮士德》第一部(1806)5.从席勒逝世至

1814年6.晚年时期

(1814-1832)《浮士德》第二部(1831)第一个提出在各民族文学交流的基础上建立世界文学。一、生平与创作1.童年和莱比锡求学时期(1749-1769二、《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书信体小说维特绿蒂阿尔伯特

二、《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书信体小说第二版卷头诗:《维特与绿蒂》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

妙龄女子谁个不善怀春?

这是我们人性中的至圣至神;啊,怎么从此中会有惨痛飞迸?可爱的读者呦,你哭他,你爱他,

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名闻;你看呀,他出穴的精魂正在向你耳语:请做个堂堂男子哟,不要步我后尘!

第二版卷头诗:《维特与绿蒂》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一切都很糟糕,不满情绪笼罩了全国。没有教育,没有影响群众意识的工具,没有出版自由,没有社会舆论,甚至连比较大宗的对外贸易也没有,——除卑鄙和自私就什么也没有:一种卑鄙的、奴颜婢膝的、可怜的商人习气渗透了全体人民。一切都烂透了,动摇了,眼看就要坍塌了,简直没有一线好转的希望,因为这个民族连清除已经死亡了的制度的腐烂尸骸的力量都没有。

(恩格斯)一切都很糟糕,不满情绪笼罩了全国。没有教育,没有三、《浮士德》分析

三、《浮士德》分析《浮士德》

两次赌赛五个阶段书斋生活(知识悲剧)爱情生活(爱情悲剧)(玛甘泪)政治生活(政治悲剧)追求古典美(美的悲剧)(瓦格纳、何蒙库路斯)理想事业(事业悲剧)天上序幕:天帝与魔鬼书斋:魔鬼与浮士德(一)基本情节(两部,12111行。)《浮士德》两次赌赛书斋生活(知识悲剧)国外几种看法:

1.宗教的善恶斗争

2.哲学中善恶相依的观念

3.人生的真义是努力

4.内心世界之神的神秘幻影

5.指导烧丹炼金、魔法符咒(二)主题思想国外几种看法:

1.宗教的善恶斗争

2.哲学中善恶相依的观念

1.象征性地表现人类社会特别是精神世界的矛盾形式及发展规律。善与恶、灵与肉、感性与理性、成与毁、上升与沉沦、有限与无限……2.回顾与总结欧洲300年来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发展历程。3.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寻。每个人的生命都在欲望和满足之间摆动。希望按其本性来说是使人痛苦的,希望的实现很快就使我们厌倦。目标只是一个幻影。占有赶开了一个欲望,另一个欲望又以新的形式出现;即使不这样,空虚、无聊、苦闷也会像欲望一样折磨我们。——德•叔本华1.象征性地表现人类社会特别是精神世界的矛盾形式及发展规律“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够作自由和精神的享受。”“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三)人物形象1.浮士德:一边哭泣,一边追求在我的心中啊,/盘踞着两种精神,/一个想和那一个离分!/一个沉溺在强烈的爱欲当中,/以固执的官能贴紧凡尘;/一个则强要脱离尘世,/飞向崇高的先人的灵境。(灵与肉、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矛盾——“浮士德难题”)(三)人物形象1.浮士德:一边哭泣,一边追求我要跳身进时代的奔波,我要跳身进事变的车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你听呀!快乐不是我所贪图。我要献身于酩酊,于最苦的欢情,于失恋的憎恨,于爽心的沉沦。

我要跳身进时代的奔波,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浮士德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

——歌德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浮士德身上有一种浮士德精神是由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形象概括出来的精神现象。指对现实永不满足、对理想和真理永远不断地追求,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不断发展,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辨明进取的方向,并不断通过实践来检验真理,克服各种障碍和困难,最终实现人类自我拯救的精神。其出发点在于寻求生命的最高限值和全部奥秘,即使明知“有限永远不能成为无限的伙伴,也依然要走向生命毁灭的终点。”西西弗斯和浮士德属于同一家族,代表同一种精神。浮士德显得乐观些,西西弗斯则更深沉些。——徐葆耕浮士德精神是由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形象概括出来的精神现象。指对现2.靡菲斯特:人类的另一张面孔靡菲斯特:恶的化身,怀疑与否定精神的体现。浮士德(人类)的一个侧面;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靡菲斯特之于人类及世界的意义:他是“作恶造善的力之一体”。前提:人心向善,寻求不止。2.靡菲斯特:人类的另一张面孔靡菲斯特:恶的化身,怀疑与否定(四)艺术魅力(参阅教材及各组课件)(一)象征手法的运用。(P149)(二)各种诗歌体裁的综合。(P149)(三)对比的运用。(天帝与魔鬼;浮士德与梅非斯特;浮士德与玛甘泪等。)(四)以幻想为主,将写实和幻想结合。(天上地下、现实古代、人类魔鬼)

(四)艺术魅力(参阅教材及各组课件)(一)象征手法的运用。((五)电影改编1.捷克动画大师扬·斯凡克梅耶导演的《浮士德》(1995)。2.《幸福捷径》(2007)3.《无情》(2010)4.《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永生-青春—将满16岁的女儿—5个灵魂)(五)电影改编1.捷克动画大师扬·斯凡克梅耶导演的《浮士德》(六)各种中译本郭沫若译本(人民文学)钱春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