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江西省六校高考生物联考试卷(3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代谢是生命活动的主体
B.细胞与环境发生物质交换方向是顺相对含量梯度
C.细胞结构的多样性是与功能多样性相适应的
D.细胞作为系统需要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联系
2.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泡菜制作时加入食盐、蒜、生姜及其他香辛料,均具有防止杂菌污染的作用
B.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酹液pH逐渐降低,而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C.溶化牛肉膏时,注意不可将称量纸一起放入烧杯溶化,以免引入杂质
D.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应选择固体培养基,在恒温培养箱的摇床上倒置培养
3.将灵敏电表的两极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b处外表面,若在c、d两点分别对神经细
胞给予能产生神经冲动的刺激,则刺激后电表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z>
C
A.刺激c点偏转1次,刺激d点偏转2次
B.刺激c点偏转2次,刺激d点偏转1次
C.刺激c点偏转2次,刺激d点偏转2次
D.刺激c点偏转1次,刺激d点偏转1次
4.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B.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I'。分别标记H?O和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H2O
5.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乙细胞和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核DNA分子数也相同
B.甲、乙、丙细胞可同时出现在该动物体内的同一器官中
C.乙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均为AaBbCC,丙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一个为ABC,一个为abC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6.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生物圈的稳态
B.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社会和生态相互协调发展
C.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区域性,可靠个人努力解决
D.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7.0分)
7.控制浇水量(其他条件适宜)模拟干早条件可用于研究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回答
下列问题。
(1)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除用于水的光解外,还用于合成o暗反应中催化CO2固定的醐存在
于(填“叶绿体外膜”“叶绿体基质”或“类囊体薄膜”)。要探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
气中的氧来自HzO还是CO?,可采用的方法是o
(2)据文献报道,在大气CO2浓度条件下,干旱胁迫会使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下降,适当提高
CCh浓度能减轻干旱胁迫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现要对该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思路。
8.如图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是(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一体液”)
调节的结果;胃泌素一般只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的原因是。
(2)刺激②处引起胃酸分泌(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活动,这个过程中②处的神
经元会释放性神经递质,释放出的神经递质经(方式)到达胃黏膜壁细胞与
其膜上的受体结合。
(3)刺激经①③途径也会促进胃黏膜壁细胞分泌胃酸,若刺激停止后,胃酸分泌仍持续一段时间,
这是由于与神经调节相比,胃泌素作为一种激素,其调节生命活动具有的特点。
9.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山众多,其中著名风景区-庐山,世界闻名,引来了全世界的游客
前来旅游避暑。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调查庐山植物园中某植物--十大功劳的种群密度,一般选择法。为使得调查值更接近
真实值,请提供具体的操作或方法(填两个)。
(2)在某海拔(1000m)处有一片松林,地上的枯枝败叶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请从两个角度解释
不同季节枯枝败叶量不同的原因①;②。
(3)由于意外,某松毛虫入侵了一片松树林,松林被毁。为治理松毛虫,省某高校植物学家杨教授
引入了松毛虫的天敌,数年后,松树林得以恢复。该恢复过程群落发生了o与用化学药
剂治理松毛虫相比,引入天敌的优点有o
10.微生物培养与分离技术是生物学中重要的实验技术.根据有关微生物的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物
的m
V斜
蒯
迪
(1)培养基的制备需经过计算、称量、溶化和A:、B:等过程,上述过程中需
要在超净工作台上操作的是。
(2)纯化菌种时为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D:法,其中需用接种
环进行操作的是o
(3)为达到筛选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尿素作为唯一的,
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培养后,若变红以鉴定其中含有所需细菌.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在选择培养后须进行E:和F:过程,一般通过观察的有无挑选出所
需菌种。
11.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推动了免疫学和畜牧业的发展。
(1)制备单克隆抗体需要借助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其过程中与植物不同的方法是使用诱导,
融合细胞首先需要经过培养获得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
次筛选,用专一抗体检验呈阳性才可获得足够数量的,再进行体内或体外培养,大量制
备单克隆抗体。
(2)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借助技术可获取大量自身健康皮肤用于移植。培养的条件需要
合适的营养、适宜的温度、通入混合气体。
(3)用细胞核移植技术繁育良种牛的培育过程需要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前需要对受体牛进行
技术处理,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___,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12.双子叶植物女娄菜(2N=24)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正常植株呈绿色,部分植株呈金
黄色,且金黄色植株仅存在于雄株中(这对相对性状由B、b基因控制);女娄菜的叶型存在宽
叶和窄叶的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了研究女娄菜植株颜色和叶型的
遗传规律,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不考虑XY同源区段,请分析回答
下列问题:
父本母本子代
第一组纯合金黄色窄叶纯合绿色宽叶绿色窄叶雄株
第二组金黄色窄叶绿色宽叶绿色窄叶雄株:金黄色窄叶雄株=1:1
绿色宽叶雌株:绿色宽叶雄株:金黄色宽叶雄
第三组绿色宽叶绿色宽叶
株=2:1:1
绿色窄叶雌株:绿色宽叶雌株=15:1
第四组第一组的子代纯合绿色宽叶
绿色窄叶雄株:绿色宽叶雄株=15:1
(1)据表格可知,植株绿色这一性状为(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分析第四组
结果可知,女娄菜叶型至少由对基因控制.
(2)第一、二组杂交子代只有雄性的原因是。控制叶型的基因与控制植株颜色的基因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已知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受精卵无法完成发育。该兴趣小组在用绿色雌株与绿色雄株杂交
的过程中,子代偶然出现了一株金黄色雌株。可能的原因有。请设计实验验证该金黄
色雌株出现的原因(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与细胞有关的知识。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
的的基本单位,所以A选项正确。细胞与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的方式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主动
运输是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被动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所以B错误。细胞的结构决定细胞
的功能,所以C正确。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通过细胞膜与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同时也进行着信息交流,所以D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B选项.
2.答案:A
解析:解:A、泡菜制作时加入食盐、蒜、生姜及其他香辛料,均具有防止杂菌污染的作用,A正确;
B、果醋制作过程中,醋酸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随着二氧化碳
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与酒精,二氧化
碳溶于水形成碳酸,同样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也会逐渐降低,故果酒、果醋制作过
程中溶液的pH都是逐渐降低,B错误;
C、由于牛肉膏会黏附在称量纸上,在溶化牛肉膏时,要将称量纸一起放入烧杯溶化,C错误;
D、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应选择固体培养基,在恒温培养箱上倒置培养,D错误。
故选:Ao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
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生产中是否有酒精的产
生,可用酸性重倍酸钾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2、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
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
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
度为30〜35℃。
本题考查制作泡菜、果酒、果醋以及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把
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3.答案:B
解析: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因此刺激C点,电表指
针偏转2次:而刺激d点,电表指针只偏转1次。
故选:Bo
1、在突触,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在突触中神经冲动是单向传递的;
在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是双向传导的。
2、分析题图:刺激c点,产生的兴奋可以向右侧的神经元传递,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而由d点刺
激引起的兴奋则不能传递到左侧神经元。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兴奋在神经
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4.答案:C
解析:解:A、普利斯特利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同时放置植物和点燃的蜡烛或活小鼠,一段时间蜡烛
不灭或小鼠不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A正确:
B、萨克斯实验:首先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然后,让叶片
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
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B正确;
C、恩格尔曼的实验没有定量分析水绵光合作用生成氧气量,而是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
C错误;
,8,8
D、鲁宾和卡门利用0分别标记H2O和CCh,使它们分别成为H2O和0802。然后进行两组实验:
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I8O和C02;第二组向同种植物提供H20和CI8O2。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
下,他们分析了两组实验释放的氧气。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2;第二组释放的氧气
全部是1802。这一实验有力地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D正确。
故选:Co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
(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
(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02来自水。
(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探究历程、实验的设计,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应用能力;要重视关注对
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5.答案:B
解析:解:A、乙和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均为6条,但乙细胞中含有12个核DNA分子,丙
细胞中含有6个核DNA分子,A错误;
B、分析题图可知,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卵巢或者睾丸中可
以同时发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甲、乙、丙细胞可同时出现在该动物体内的同一器官中,B
正确;
C、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其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与亲代细胞相同,即为AaBbCC,丙细胞进
行的是减数分裂,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若不考虑变异,丙产生的两个子
细胞的基因型相同,所以丙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一个为ABC,另一个也为ABC或一个为abC,另
一个也为abC,C错误;
D、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内细胞处于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正常情况下,丙细胞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Bo
分析题图: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因此甲-
乙表示有丝分裂;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甲一丙
表示减数分裂。丙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的分裂。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
程,能准确判断图中乙、丙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
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6.答案:C
解析:解:A、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会破坏生态平衡,从而严重影响生物圈的稳态,A正确;
B、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社会和生态相互协调发展,B正
确;
C、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都面临的问题,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参与,靠个人努力是无法解决的,C
错误;
D、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D正确。
故选:Co
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指超越主权国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全球性的环
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环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
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本题考查生态环境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
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7.答案:ATP叶绿体基质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标记法)设计实验组,在大气C02浓度下,
在正常湿度和干旱条件下处理植物叶片,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光合作用强度,在提高CO2浓度下,在
正常湿度相条件下处理植物叶片,过一段间后测定光合作用强度,对比后,如果提高C02浓度后,
干旱胁迫时,光合作用强度高于正常大气CO2浓度时光合作用强度,则验证实验结果。
解析:解:(1)光反应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一部分用于水的光解外,一部分用于ATP的合成,
暗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故催化CCh固定的酶存在于叶绿体基质。追踪元素的变化轨迹,可用
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标记法)。
(2)在大气C02浓度条件下,干旱胁迫会使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下降,适当提高CCh浓度能
减轻干旱胁迫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根据实验单因素原则和对照原则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组,在大气CCh浓度下,在正常湿度和干旱条件下处理植物叶片,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光合
作用强度,在提高C02浓度下,在正常湿度和干旱条件下处理植物叶片,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光合作
用强度对比后,如果提高C02浓度后,干旱胁迫时,光合作用强度高于正常大气CO2浓度时光合作
用强度,则验证实验结果。
故答案为:
(1)ATP叶绿体基质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标记法)
(2)设计实验组,在大气CCh浓度下,在正常湿度和干旱条件下处理植物叶片,过一段时间后测定
光合作用强度,在提高C02浓度下,在正常湿度相条件下处理植物叶片,过一段间后测定光合作用
强度,对比后,如果提高C02浓度后,干旱胁迫时,光合作用强度高于正常大气CCh浓度时光合作
用强度,则验证实验结果。
1、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24田]+。2
b.ATP的生成:ADP+Pi+光能0ATP。
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82的固定:CO2+C5匕2c3
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皿,J酶(CH2O)+C5
AdPK\H
2、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02含量、温度等,其内
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
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8.答案:神经只有胃黏膜壁细胞膜上存在胃泌素的受体不属于兴奋扩散(作用)作用时间长
解析:解:(1)据图可知,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过程,作用途径是通过反射弧,是神
经调节的结果;激素作用具有特异性,其相应的靶细胞上有特异性受体,只有胃黏膜壁细胞才具有
胃泌素的受体,因此胃泌素只能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
(2)刺激②处引起胃酸分泌,由于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不属于反射活动,这个过程中②处的神
经元会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经扩散到达胃黏膜壁细胞与其膜上的受体
结合,引起胃酸分泌.
(3)刺激经①③途径产生的胃泌素也会促进胃黏膜壁细胞分泌胃酸,胃泌素作为一种激素,与神经
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因此刺激停止后,胃酸分泌仍持续一段时间。
故答案为:
(1)神经只有胃黏膜壁细胞膜上存在胃泌素的受体
(2)不属于兴奋扩散(作用)
(3)作用时间长
图中促进分泌胃酸的过程有两个途径:刺激经①②途径促进分泌胃酸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刺激经
①③途径促进分泌胃酸的过程既有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参与,也有胃泌素的参与,所以调节方
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过程。
本题结合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主要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二者的关系等知识,意在考
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
问题的能力。
9.答案:样方适当扩大样方面积、增大样方数量不同季节枯枝败叶的产生量不同不同季节分
解者分解能力不同次生演替不污染环境、不会引起害虫抗药性增强等
解析:解:(1)为调查庐山植物园中某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为使得调查值更接近真实
值,一般进行的操作是适当扩大样方面积和增大样方数量。
(2)在某海拔(1000m)处有一片松林,地上的枯枝败叶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其原因是①不同季
节枯枝败叶的产生量不同;②不同季节分解者分解能力不同。
(3)由于意外,某松毛虫入侵了一片松树林,松林被毁。为治理松毛虫,当地引入了松毛虫的天敌,
数年后,松树林得以恢复。该恢复过程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因为
该地有土壤条件和生物基础。与用化学药剂治理松毛虫相比,引入天敌的生物防治优点是不污染环
境、不会引起害虫抗药性增强等。
故答案为:
(1)样方法适当扩大样方面积、增大样方数量
(2)①不同季节枯枝败叶的产生量不同
②不同季节分解者分解能力不同
(3)次生演替不污染环境、不会引起害虫抗药性增强等
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主要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2、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
生演替。
(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
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
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群落和演替、生态系统成分的作用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的
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10.答案:(1)灭菌;倒平板;倒平板
(2)稀释涂布平板;平板划线法
(3)氮源;酚红;梯度稀释;涂布平板;透明圈
解析:
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与分离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制备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微生物接种的核心是防止杂菌的污染,保
证培养物的纯度。
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前者是指通过
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后
者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进行培养。
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尿
素分解菌产生的胭酶能够将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的尿素分解为氨,使pH升高,培养基中加
入酚红指示剂后呈红色。
(1)培养基的制备需经过计算、称量、溶化和灭菌、倒平板等过程,上述过程中需要在超净工作台
上操作的是倒平板,防止杂菌的污染。
(2)纯化菌种时为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需用接种
环进行操作的是平板划线法,即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
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3)为达到筛选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目的,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应以尿素作为唯一的氮源,培养
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由于尿素分解菌能将尿素分解为氨,使pH升高。若出现变红现象,说明
其中含有所需细菌;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在选择培养后须进行梯度稀释和涂布平板过程,一般通
过观察透明圈的有无挑选出所需菌种。
11.答案:灭活的病毒选择性克隆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动物细胞培养无菌、无毒的环
境含有95%空气和5%CC)2同期发情处理免疫排斥反应
解析:解:(1)制备单克隆抗体需要借助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其过程中与植物不同的方法是使用灭
活的病毒诱导,融合细胞首先需要经过选择性培养获得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
测,经多次筛选,用专一抗体检验呈阳性才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再进
行体内或体外培养,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
(2)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借助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获取大量自身健康皮肤用于移植。动物细胞培养
的条件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合适的营养、适宜的温度、通入含有95%空气和5%CO2混合气体(维
持培养液的pH)。
(3)胚胎移植前需要对受体牛进行同期发情技术处理,保证供受体的生理环境相同,受体对外来胚
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故答案为:
(1)灭活的病毒选择性克隆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动物细胞培养无菌、无毒的环境含有95%空气和5%CO?
(3)同期发情处理免疫排斥反应
1、抗体: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从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
差。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
应的B淋巴细胞。
(2)获得杂交瘤细胞: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②用特定的选择培
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
3、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
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
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
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根或胚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4、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
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
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
活提供了可能;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
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胚胎移植,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
制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同时获取题干信息准确答题。
12.答案:显性4含有Xb的花粉不育/致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时供应合同范本
- 企业修路合同范本
- 2025年衡水驾驶员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中介交易服务合同范本
- 会展项目服务合同范例
- 2025年昆明道路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官方题下载
- 修车配件合同范本
- 出租合同范本版
- 农村水源地租赁合同范本
- 与演员合作合同范本
- 仓库保管工国家职业标准
- 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件
- 设立弱电工程公司组建方案
- 织布工厂管理制度
- 初中八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样文
- (完整word版)英语四级单词大全
- 备考期末-六选五-专项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产品设计思维 课件 第1章 产品设计思维概述
- 双重血浆置换
- 儿童和青少年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和管理
- 华为基建项目管理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