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物流业整体开发与资源整合_第1页
苏州市物流业整体开发与资源整合_第2页
苏州市物流业整体开发与资源整合_第3页
苏州市物流业整体开发与资源整合_第4页
苏州市物流业整体开发与资源整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市物流业整体开发与资源整合【发布日期:2005-2-28】【作者:---】【来源:---】【点击率:1742】【字体大中小】

2004年度市级机关重点调研课题苏州市物流业整体开发与资源整合组织部门: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苏州市政府研究室责任部门:苏州市交通局二ОО四年九月整合物流资源加大开发力度为实现“两个率先”宏伟目标构筑现代物流发展平台——苏州市物流业整体开发与资源整合调研报告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起点至终点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传输等功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物资流通链,为用户提供高效、快捷、优质、安全、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现代物流业被广泛认为是企业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是推动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增长源。物流资源整合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物流系统的功能、资源、信息、网络要素及流动要素等进行一系列规划、管理和评价,通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整体运作,从而实现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达到物流整体优化的过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其发布的《2002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中指出,物流“资源整合”进展不快,已成为影响我国物流现代化进程的焦点问题。为此,通过体制变革、机制转换、盘活存量资源等措施对现代物流业进行资源整合和整体开发,对于防止物流泡沫、避免重复建设,理性推进物流产业的社会化、现代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提高物流规模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市物流业在《苏州市现代物流规划》的指导下,已经得到快速发展,现代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货运出租车通过质量招投标在全市区得到运行,城市物流系统网络已初具雏形,物流产业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更好地对我市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物流业整体水平,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必须对我市物流业进行前瞻性的资源整合和整体开发。在此背景下,调研课题组通过收集资料、座谈、实地考察等手段,分别在苏州宝供物流有限公司、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等较大型的物流企业和白洋湾货运站进行了调研,并奔赴扬州市交通局对扬州市物流业及快速货运发展情况进行了座谈,通过了解各地方、各物流企业的相关情况,对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通过整合物流资源、加大开发力度,努力为实现我市“两个率先”宏伟目标构筑现代物流发展平台。我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苏州市作为长三角经济区主要城市,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IT业异军突起,成为了现代物流业飞步跨越的“动力源泉”。2003年,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新建、扩建或改造各类现代仓库、集装箱堆场、现代物流园区和物流信息平台;外资企业也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积极抢摊苏州物流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全市第三方物流项目总投资超过15亿元,这都为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一、苏州市物流基础条件分析1、坚实的经济基础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运行态势平稳,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2003年底,全市经济克服了SARS影响,运行质量稳步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创十年来最高水平。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77万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按现行汇率折算为5763美元;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4:58.2:37.4调整为2.8:63.1:34.1;全年实现财政收入突破400亿元,达409.9亿元,同口径增长34.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0.31亿元,同口径增长44.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0.5亿元,同口径增长43.2%;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8年持续上升,达到14.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两头在外”的结构性特点决定了我市物流量巨大,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区域交通优势有利于现代物流的加速发展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湖,北临长江,中国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T”型结构交汇于此。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贯穿东西,京杭大运河及苏嘉杭高速公路沟通南北,境内河港密布,公路四通八达,是沟通苏北、江浙的交通走廊。现阶段,以苏州市区为中心,连接周边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的水、陆、空交通体系总体框架已基本形成。苏州市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使得物流交换量、辐射半径及辐射区域较大,有利于物流市场空间的不断拓展。3、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为现代物流业提供设施保障苏州交通近年来取得了超历史、跨越式的发展,以沪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为标志,已基本实现了一纵三横的“丰”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格局。2002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7352.9公里,其中等级以上公路5731.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24.4公里。根据苏州市道路网规划,到2005年底,苏州交通公路网将形成“一纵二横一环二射”,高速公路的总里程达到42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密度从0.82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增加到4.7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截至2002年底,全市内河通航总里程突破2800公里,其中通机动船里程达2249.6公里,航道等级逐步提高。2002年8月,结合国家港口体制改革,为充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将原太仓港、常熟港、张家港港合并建立了苏州港。苏州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心两翼型”北翼集装箱干线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集装箱干线港,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江海河联运、内外贸货物运输、装卸与仓储、多功能综合性的国家级重要港口,是江苏省的第一大外贸港。4、物流服务功能初步形成目前,我市以公路运输为主的货运市场来源充足,形势喜人,空运量继续上升,铁路货运量有所增加,苏州港大步向前,货物吞吐量增长迅猛。全市机动车辆激增,社会运输能力大幅提高,2003年末拥有机动车113.69万辆,其中汽车28.6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3.7%和36.2%。全年完成货运量6950万吨,货物周转量41.47亿吨公里。根据江苏省运政在线统计,截至到目前为止,苏州市现有货运企业25133家,拥有营运性车辆60223辆,总吨位17.5万吨,集装箱车63辆,总吨位1324吨。全市现有道路货物运输服务企业398家,其中城北货运分场68家,娄门货运分场32家。5、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初具雏形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和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货物运输的市场需求量正在逐步增长。为了提高货运市场的社会化、集约化程度和组织化水平,加快发展城市现代物流配送,改善城市交通和城市面貌,苏州市区从2003年7月1日起开始发展货运出租车。经过统一招投标,确定了6家企业经营货运出租车业务,现已投入420辆1吨位以下装有GPS定位系统的厢式货运出租车为城市物流配送提供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GPS信息指挥中心和货运出租信息服务网(/),统一由苏州城市货运出租车信息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实时跟踪。作为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的组成部分和物流市场供应的主体,货运出租车已经给城区间物流配送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选择途径。6、传统仓储资源与现代物流园区发展交相辉映全市仓储资源丰富,仅物资系统的仓库面积就达12万平方米,仓库占地面积高达110万平方米,商业系统的仓储资源也很可观。全市拥有包括白洋湾货运站在内的十多个货运站场,其年均日换算货物吞吐量可达7000吨左右。其中:白洋湾货运站场地30万平方米,仓库约3万平方米,其货源主要为:煤炭、水泥、机械、钢材、矿建材料及部分生活用品,年到达货运量300多万吨,发送货运量100多万吨,拥有货运车辆100多辆(其中集装车20多辆),货位30多个。近年来我市物流园区发展势头喜人,为进一步增强我市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完善中心城区的综合功能,推进城市化进程,目前,由新加坡代为编制的《苏州市白洋湾物流园区总体规划》基本完成,具体实施方案已初步拟定。下一步将利用CEPA赴港招商所取得的成果,投资30亿人民币进行白洋湾物流园建设工作。苏州物流中心也将扩资5亿元进行扩建和新建工程,届时该中心将拥有9万平方米各类普通和保税、监管立体仓库,3万平方米的集装箱堆场,2.5万平方米的物流综合大厦和先进的信息管理和交易平台。在苏州市高新区长江路与312国道的交界处,由苏州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外运集团总公司、钟山运输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中外运高新物流(苏州)有限公司”,总占地205亩,室内仓库22136平米,室外堆场25000平米。7、开发区经济强势发展成为苏州现代物流业做大做强的载体苏州全市现有国家级开发区5个,省级开发区11个。2003年全年共新增合同外资81.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4.1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6%和23.3%,占全市的65.4%和64.8%。至2003年末,累计开发面积366.16平方公里,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69.81亿元,批准进区三资企业5438个。目前在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张家港保税区这四个国家级开发区,进驻企业形成一定规模,成为苏州市重要的出口加工中心和海外仓储中心。为了营造更为完善的投资和服务环境,苏州市各开发区加大了对区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近一两年来,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投入3亿多元实施物流工程建设,苏州工业园区还根据《苏州市现代物流规划》的要求,制定开发建设3平方公里物流园区的规划。8、适度超前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持苏州市信息通信业快速发展,电子通信各项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已经建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宽带城域网络,为社会和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多种信息服务,也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撑和快捷的信息传输网络。二、苏州市物流供需主体分析1、物流供应主体从提供物流服务的市场主体来看,我市物流供应主体主要有位于开发区内的物流园区、传统的运输和仓储企业以及新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苏州市现有的大型物流基地主要有工业园区东首的苏州物流中心、新区的苏州高新中外运物流中心、吴中区郭巷镇宝供物流仓储基地和以蠡口国际家具城构建的陆慕物流园区等。近期以投资物流地产著名的普洛斯(ProLogis)公司将入住苏州,为客户提供健全的物流配送网络和高质量仓储服务,以满足客户对供应链的特定需求;大润发(苏州)物流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营,为苏州市大型超市提供快捷便利物流配送服务;华润、美佳、百润发等超市也相应地建立起自身的配送中心,这些都成为我市物流供应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物流需求主体制造业仍是我市物流需求的主体。中国加入WTO后,带来贸易进出口量的增加,外贸运输量也在飞速增长,中国已经逐步成为世界的加工和制造中心,苏州做为中国新兴的高科技制造业城市,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进入,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在苏州投资的就有88家,这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由于制造业拥有巨大本土市场、丰富劳动力资源、低成本等优势,将会有更多的制造企业成为我市物流需求的主体。资源整合与整体开发所面临的问题近年来,我市物流业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属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组织结构、运作方式,还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离现代物流的要求和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现有物流资源整合难度较大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面临着改革和转型的双重任务,由于历史原因,市场经营主体长期处于分散、割裂、单一、低效的状态,难以形成综合、高效、便捷的社会服务网络。二、物流企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我市现有货运企业平均每个经营业户仅3辆车左右,货车以小型车为主,集装箱车、冷藏车等专用车很少。目前很多货运公司和车辆之间只是挂靠关系,资产和经营关系比较松散,缺乏必要的联合,很难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企业经济实力普遍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企业组织化程度低,对运输信息网络的开发和利用较差。三、仓储供求存在结构性矛盾,设施设备落后、功能单一我市现有仓储供求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经过实地调查发现,传统单一功能的仓库占绝大多数,而运用仓库管理系统(WMS)进行仓储信息化管理的自动化仓库却十分欠缺,立体仓库更是寥寥无几。货运站场还是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特色,铁路、公路和水路货运枢纽自成体系,缺乏科学规划,选址、规模、功能设置很不合理。仓储设施设备落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低,功能较为单一,普遍缺乏发展现代物流所必须的先进网络信息设施,与我市旺盛的物流市场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四、物流供给层次偏低,增值服务少由于我市大部分物流企业是以传统仓储、运输和货代企业发展起来的,企业的物流服务功能还比较单一,信息化程度低,增值服务意识比较薄弱,物流服务商的收益大部分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现有物流企业还普遍缺少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五、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信息系统日益成为苏州市物流发展的“瓶颈”。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是物流需求企业考察物流供应商的主要因素。从调研结果看,我市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全市物流信息平台尚未建立,造成物流信息不能共享,物流资源难以整合,物流服务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不高。六、现代物流人才短缺现代物流是一项高度系统化、专业化的工程,需要从业者具有较高的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还要具有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和法制观念。我市物流人才匮乏,开展物流教育和物流培训起步较晚,众多的物流从业人员只是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培训成为物流专业人员。物流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高级物流人才稀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较为突出的“瓶颈”。苏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分析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苏州市利用外资迅猛增加,世界500百强企业中已有88家公司在苏州投资了200多个制造业项目,外资企业在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增加。随着苏州市经济的高度外向化,传统物流业已不能适应其发展的需要,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势在必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物流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市现代物流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物流服务区域范围将不断扩大,物流服务更加深入随着加入WTO及CEPA的签署,苏州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将会有更多的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进入我市,物流市场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主要是服务水平和质量的竞争,单纯的运输、仓储服务将逐渐转向全程服务,服务的对象将进一步细分,延伸服务受到青睐。二、物流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成为必然发达国家物流公司通过重组、资本扩张、兼并、流程再造等手段组建跨国综合物流企业,这些物流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经验、全球性的服务网络。随着我市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制造业规模化发展,大批量进货、大批量销售为特征的超级市场的兴起以及连锁经营的遍地开花,零售规模不断扩大,对物流企业提出了规模化的要求。因此,我市很多中小型物流企业,有一部分将利用自身拥有的物流网络及设施、人力资本成本低等优势,与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另一部分将可能被大型物流企业收购、兼并;还有的将进行战略性重组和改造,向综合物流发展,为大型跨国物流企业配套服务,成为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应对外资企业冲击,传统物流企业加速向第三方物流转变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内地与香港关于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2003年6月29日在香港正式签署,将会有更多的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在进入苏州。在CEPA规定的17个服务行业中,物流及其相关内容就占了6个,CEPA在政策层面上一揽子地拓展包括分拨、仓储、运输等内地与香港的物流合作业务,这将对我市物流行业带来机遇和挑战。因此,今后我市将有更多传统运输与仓储企业加快向第三方物流转变,利用自己的优势,扩大客户群,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国外和境外的物流公司合作或开展竞争。四、为达到“共赢”目标,物流企业间建立企业战略联盟我市现有从事物流相关服务的小规模企业所占比例较大,中小型物流企业功能不完善将导致物流全方位服务难以实现,企业间相互协作和形成战略联盟势必会成为未来物流企业运作的一种方式。通过协商,将处于平行位置的几个物流企业结成联盟,让拥有自身独特资源和能力优势的物流企业组建成横向一体化物流联盟,使分散的物流产业获得规模经济和集约化运作,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有助于降低企业的风险。五、信息化促进“三流”一体化现代物流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物流管理信息化将是大势所趋。从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效率的角度来看,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趋势是:客户导向的供应链全程管理体系;建设或利用多功能的综合物流服务中心和高效、系统的综合运输配送网络;建立对物品流通全程的监控体系。由苏州市物流中心承接的苏州市区域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用示范工程正在试运行中,信息平台、EDI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应用,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这“三流”有效地结合,从而真正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物流工作效率的目的。苏州市物流业整体开发与资源整合措施及建议资源整合是指运用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决策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使现有的资源相互配合与协调,使之达到整体最优。整体开发的概念主要来源于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它是以资源整合为目的,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整体目标的活动。应该说,没有开发,资源就得不到及时的数量补充和内容的更新,就有枯竭之虞;而没有整合,资源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得以利用和发挥效益,就有浪费之弊。因此,从辩证的观点出发,资源整合和整体开发是资源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根据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宏伟目标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对苏州市物流业整体开发与资源整合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构建高效完善的物流网络、提高综合物流能力为中心,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设施装备,积极推进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努力建设现代物流服务环境,提高苏州市的物流服务水平。为确保上述目标的顺利实现,结合实际,苏州市物流业整体开发与资源整合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构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1.整合仓储资源,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步伐苏州市现有的仓储资源丰富,部分仓储设施还存在着一定的过剩现象,但也存在结构型短缺,缺乏真正的现代化物流设施如立体仓库等仓储设施。因此,必须加快资源整合和建设力度,对仓储资源加快实施改造工程,配备先进的仓储设备和管理软件,完善储存、分拣、装卸、装配、条码生成、挂标刷标、集货配送等各类功能,将传统意义上的货存中心提升为分销中心和增值服务中心,从而盘活闲置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是物流活动的重要基础,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合点,它对于促进物流技术升级与服务升级,改善物流投资环境,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整合利用现有物流资源,缓解交通压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按照《苏州现代物流规划》的要求规划建设各种类型的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园区,不同类型的物流园区要互为补充,承担不同的物流功能,真正形成一个有机的物流系统。2、抓住CEPA及苏港货运直通班列商机,加快规划建设白洋湾物流园2003年11月11日,为迎接CEPA带来的商机,苏州市专程赴香港进行服务业招商,相关投资共有4类140个项目,招商总金额达到818亿元,其中物流与贸易项目31个,总投资额171.33亿元。2004年6月18日,苏港货运直通班列商机说明会在香港举行。目前,苏港货运直通班列已经获得有关方面的批准,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班列有望在近期正式开通。班列运作初期,计划安排每天双向对开一列班列,每列40个车皮,全程40多个小时左右,保证50个小时实现门到门服务。开通苏州与香港间的双向货运班列有着坚实的产业背景和巨大的市场背景,其开通不仅大大缩短两地的时空距离,而且将有力推动苏州物流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要抓住CEPA及苏港货运直通班列商机,立足现有空间和资源,根据《苏州市现代物流规划》安排,依托原白洋湾货运站,加快其规划建设力度。目前,白洋湾物流园区规划工作正在实施当中,其规划范围东至苏虞张连接线,西至312国道,南至苏浒路,北至沪宁高速公路,总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其规划目标是以服务于长三角、市域、中心城区生活、生产的物流配送、仓储市场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副中心。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白洋湾具备的区位优势、综合交通优势、空间优势、众多的物流企业优势和组织优势,将其建设成为服务苏州市、辐射长三角的先进的时效性区域物流园区。白洋湾物流园的规划建设对于进一步增强我市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完善中心城区的综合功能,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发展货运出租行业,构筑城市物流配送系统货运出租车作为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的组成部分和物流市场供应的主体,通过整合原有的城市内各种运输力量,建立有效的即时配送信息系统,可以加快配载和运送速度,减少空载率,满足市区工商企业物流配送和市民零散货物运输的需求,理顺城市物流脉络,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以城市配送工具货运出租车来构筑有效统一的城市物流配送系统,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完整及时的服务信息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带来的资源优化和整合效果。考虑到苏州市物流业发育程度和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在现有阶段通过货运出租汽车为市区工商企业物流配送和市民零星货物运输提供需求,在此基础上,逐渐把城市所有货运车辆纳入到物流信息平台中,实现货运出租汽车与其它车型货运车辆的优势互补,促使市场要素发育健全,初步实现运输信息化,再加上现已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和配送企业,为城市发展提供物流配送服务,构筑苏州市城市物流配送系统。4.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构建物流公用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化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标志和发展趋势,构建物流公用信息平台在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是当务之急。物流公用信息平台是提升资源整合力的基础,可以有效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提高社会闲置物流资源的利用率,调整社会物流资源,优化社会经济,帮助企业了解动态的物流信息,促进物流和供应链全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提高物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效益。我市物流公用信息平台首先要实现网络化客户管理、价值链管理、企业资源规划和全球运筹管理等现代管理理念的整合,并将这些理念贯穿于物流公用信息平台对相关物流资源的整合之中。要以电子商务为媒介,利用EDI、ERP、GPS/GIS等技术,通过BtoB、BtoC等模式对物流追踪、信息资讯、货代运输、仓储配送等各种专业化组织资源的整合,提高苏州市物流业的整体效益和企业的微观效益。要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物流公用信息平台的建设涉及到不同的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以及物流企业,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需要政府的协调和推动。在建设初期,政府应加强对信息平台营运的规划、引导、推动,带动企业互动,通过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信息平台的企业化、市场运作化。物流公用信息平台要积极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的进入,实行市场化的运作,采用主要经营者持股方式,使经营业绩和经营者的利益挂钩,增加信息平台的运行活力。二、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实施积极的物流资源开发战略1.利用开发区物流资源,推进开发区物流跨越式发展我市物流企业要充分利用开发区内企业的直通式陆路口岸、海关保税仓库等有利条件从事物流运作,政府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大招商力度,引导国外大型物流企业进驻苏州,围绕“口岸物流”,着重发展快速通关、现代仓储和跨国公司区域配送等功能,形成集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国际货运代理等完整的供应链。发展开发区物流业,关键在提升通关速度。提升通关速度,首先要从管理上着手,要进一步强化“为企业服务”的理念,积极稳妥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要从技术上着手,大力推广“SZV空陆联程”通关模式,实现资源共享;推出“网上申报、工厂径放”模式,探索风险管理和诚信管理机制;最后,要完善陆路转关办法,探索多渠道通关模式,完善通关环境,促进物流业发展。在通关过程中,对经批准的适用便捷通关的重点出口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充分享受提前报关快速转关、上门验收、担保放行等便捷通关模式。对国际物流业务量大的物流企业,申请设立海关监管点、堆场和监管仓库,海关要予以优先考虑。要在巩固和完善“提前报关、快速分流、实货放行”快速通关模式的基础上,推行“全天候、无假日”的预约通关制度。要坚持招商引资与内部整合并举、全面推进与培植龙头企业并举和完善基础设施与营造政策氛围并举,提升开发区发展的层次。在充分发挥开发区物流资源优势的同时,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优配置,不断推进开发区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2.加强与物流园区的配套整合,促进港口整体功能发展2003年,苏州港业务量迅猛增长,共完成货物吞吐量6200万吨,集装箱34万TEU,外贸吞吐量突破2500万吨大关,分别比上年增长28.2%、16.8%和28.3%。国际经验表明,港口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节点,应抓住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机遇,加强与物流园区的配套和整合,才能促使港口的整合和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按照《苏州市现代物流规划》,拟定建立的张家港、常熟、太仓物流园区的功能地位就是以港口为依托,发挥分工合作,物流园区为港口提供存储、装卸、配载、运输的方式转换及信交换等各种服务,而港口进出的大批量货物也为物流园区提供发展空间。通过对苏州港现有三个港区进行统一规划,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资源整合,以开发太仓港区、张家港港区为龙头,加强港口的对内服务功能,扩大辐射范围,从而做到充分利用三个港区的资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构筑以港口运输为主体,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套的交通运输网络,建立多层次、布局合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并与国际运行规划接轨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苏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3.加快多式联运步伐,促进集装箱运输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集装箱运输以其高效、便捷、安全的特点成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形式。苏州市现有集装箱车63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幅度也不断上升,集装箱化率和“门到门”运输比重明显提高,但是目前情况下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有机衔接、内贸货品集装箱率低、多式联运发展缓慢等。建议政府部门加强与外经局、海关等管理部门的协调与联系,对本地区的外贸生产企业、进出口公司、货运代理企业进行货源跟踪调查,了解出口货物的类别、流程、运价及运量等数据资料,深入分析,对我市与其他毗邻城市的集装箱运输的现状进行横向对比,总结出我市集装箱运输的优势与劣势,有目标地扬长避短。我市地理位置优越,公路、铁路交通便利、港口密集,为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白洋湾货运站就是集公路、铁路、水路为一体的综合型货运市场,年货物吞吐量300万吨,制定扶持、鼓励发展集装箱运输的政策,政府管理部门应及时给予集装箱运输价格上和税收上的优惠,从而降低集装箱运输成本,发展多式联运,以提高我市集装箱运输竞争力。三、培育市场、改革创新,努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1.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努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服务包括物流资源的重新整合,包括产、供、销各个环节物流活动的重新整合,包括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高效、准确、及时的服务,包括从供应商到消费方的门到门的全程服务,培育发展第三方现代物流企业是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整合物流资源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功能整合增强物流服务的一体化能力,一个目标是通过横向整合实现规模扩展和物流的网络化和规模化。针对我市经济密度强、经济开放度高、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特点,要把发展第三方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企业组织创新的目标模式。因此,必须立足于现有物流资源整合及整体开发,加大企业的改革力度,通过存量盘活、资产重组和流程再造,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传统运输企业与仓储企业加速向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迈进。可以采取外引内联、优势互补和战略联盟等手段,鼓励物流企业间开展强强联手,实现优势互补,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物流增值服务。通过功能整合和横向整合,逐步实现企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培育广泛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2.引导企业发展快速货运,构筑城市快速货运体系在时间价值愈见重要的当今,企业在物流时效性方面对物流企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苏州市很多的外资企业中尤其是IT企业对原材料、产成品的进出往往要求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快速货运系统作为物流理论在道路运输业的具体应用,对发展物流起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一方面,发展快速货运,可以在技术、管理、人才各方面为发展物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运输是物流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很大一部分货物都需要通过汽车快速运输系统为其提供服务,物流的发展必须以加快运输的速度作为保障。目前,苏州市在货源、道路、站场、车辆装备、通信、运输组织等方面都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条件,发展快速货运应该是整合现有物流资源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建议通过政府引导,选择具备一定规模的站场基础设施,并具有相关资质和业务经验的一家或几家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组建快速货运公司。也可以打破原有的运输行业界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面向全社会、以资金为纽带创建新的快速货运集团公司,可吸收原有的大中型运输企业,也可吸收社会资金,多家经营,社会融资,入股的股东可直接对快运系统进行经营。通过引导发展我市的快速货运,构筑城市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