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工艺设计_第1页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工艺设计_第2页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工艺设计_第3页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工艺设计_第4页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工艺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Ⅰ Ⅱ 3 3 42.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组成与原理 42.1.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结构组成 42.2.制动系统工作过程 6 72.4.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控制原理 73.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检修 3.2.ABS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 3.3.ABS主要部件的检修 13 参考文献 死系统(ABS)的汽车在各种行驶条件下制动时,特别是紧急制动工Keywords:ABS;System;Composition;Theprinciple1车轮防抱死系统(ABS)1.1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技术介绍性;只有对车轮施加适当的制动力,防止车轮抱死,才能提高制动速度,缩短汽车是利用地面和轮胎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减速的。制动时,车体速度因为1.2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分类2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组成与原理2.1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结构组成普通行车制动系的结构原理大家都很清楚,下面仅介绍液压式行车制动系作用一个向前的周缘力,即制动器制动力Fu。同时,路面也给车轮一个向后的路面制动力愈大,汽车减速度也就愈大。当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时,回位弹簧摩擦力矩Mu和制动力Fb解除,制动作用也就终止。1-制动踏板2-推杆3-主缸活塞4-制动主缸5-油管6-制动轮缸7-轮缸活塞8-制动鼓9-摩擦片10-制动蹄11-制动底板12-支承销13-制动蹄回位弹簧2.2制动系统工作过程1-前制动气室2-直踏式制动阀3-手制动阀4-快放阀5-气压警报开关6-三通管7弹簧储能式制动室8-感载储阀9-后制动灯开关10-储气筒11-四回路保护阀12-气压表13-三通管接头14-空压机15-气压调节器16-湿处气筒17-放气阀18-安全阀19-低压警报开关20-双路阀21-四通接头22-前制动灯开关汽车双管路制动系统2.3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作用2.4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控制原理3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检修3.1检修ABS的注意事项(1)ABS系统与普通制动系统密不可分,普通制动系统一旦出现故障,ABS系统也就不能工作,故当车辆制动系统出现问题时,应首先判明是ABS系统故障还是普通制动系统故障,而不能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传感器、电控单元和制动压力调节器上。(2)ABS电控单元对电压、静电非常敏感,维修时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损坏电控单元。因此,点火开关接通时不可以拔或插电控单元上的连接器。(3)维修车轮转速传感器时应特别小心,不要碰伤传感器头,不要用传感器齿圈做撬面,以免损坏,安装时不可用力敲击,磁隙可以调整的,但要用非磁性工具调整。(4)装有ABS的汽车,每年应更换一次制动液。否则,制动液吸湿性很强,含水后不仅会降低沸点,产生腐蚀,而且还会造成制动效能衰退。(5)要注意不要让电控单元受碰撞和敲击,不能处在高温环境中。(6)当蓄电池电压过低时,ABS系统将不能工作,所以特别在汽车停驶长时间后启动时,应检查蓄电池电压。(7)具有ABS系统的制动系应使用专用的管路,因为该系统往往具有很高的压力。(8)更换制动器或更换液压制动系部件后,应排净制动管路中的空气,以免影响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3.2ABS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1)确认故障情况和故障症状。(2)先对ABS系统进行直观检查,检查制动液渗漏、导线破损、插头松脱、制动液的液位过低等情况。(3)利用自诊断系统进行读取故障码,然后根据维修手册来寻找故障位(4)根据故障情况,利用必要的工具和仪器对故障部位进行具体的检查,确定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5)修理或更换部件以排除故障。(6)清除故障代码。(7)检查故障警告灯是否持续点亮。3.3ABS主要部件的检修(1)轮速传感器的检修轮速传感器可能出现的故障有:感应线圈短路、断路或接触不良,传感器齿圈上的齿有缺损或脏污,信号探头安装不牢或磁极与齿圈之间有赃轮速传感器在安装时注意其传感头的额定扭矩,不要拧得过紧或过松,否则极轴与齿圈的间隙过小或过大,影响轮速信号的产生与输出;检查轮速传感器与桥壳之间无间隙;传感器齿圈的齿面应无刮痕、裂缝、变形或缺齿等,严重时应更换转子轴总成。首先检查ABSECU线束插接器有无松动,连接导线有无松脱;再检查其线束插接器各端子的电压、电阻值或波形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如果与之相连的部件和线路正常,则应更换ECU再试。更换ABSECU时,将点火开关关闭,拆下ECU上的线束插头,拆下旧的ECU,固定好新的ECU,插上所有的线束插头(注意线束不能损坏和腐蚀,插头应接触良好)对角线拧紧固定螺钉;起动发动机,红色制动灯和ABS灯应显示系统正常。(3)制动压力调节器的检修制动压力调节器可能会出现电磁阀线圈不良、阀门泄漏等故障。检测电磁阀线圈的电阻,如果电阻值无穷大或过小等,均说明其电磁阀有故障;将制动压力调节器电磁阀加上其工作电压,看阀能否正常动作,如果不能正常动作,则应更换制动压力调节器;如果怀疑是制动压力调节器有问题,则应在制动压力调节器内无高压制动液时,拆下调节器进一步结论参考文献[1]解福泉,周建平•汽车典型电控系统构造与维修•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在此我衷心的感谢对我进行辅导帮助的候谭刚老师,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Ⅰ Ⅱ 3 3 42.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组成与原理 42.1.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结构组成 42.2.制动系统工作过程 6 72.4.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控制原理 73.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检修 3.2.ABS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 3.3.ABS主要部件的检修 13 参考文献 死系统(ABS)的汽车在各种行驶条件下制动时,特别是紧急制动工1车轮防抱死系统(ABS)1.1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技术介绍性;只有对车轮施加适当的制动力,防止车轮抱死,才能提高制动速度,缩短汽车是利用地面和轮胎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减速的。制动时,车体速度因为1.2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分类2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组成与原理2.1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结构组成普通行车制动系的结构原理大家都很清楚,下面仅介绍液压式行车制动系摩擦力矩Mu和制动力Fb解除,制动作用也就终止。1-制动踏板2-推杆3-主缸活塞4-制动主缸5-油管6-制动轮缸7-轮缸活塞8-制动鼓9-摩擦片10-制动蹄11-制动底板12-支承销13-制动蹄回位弹簧2.2制动系统工作过程1-前制动气室2-直踏式制动阀3-手制动阀4-快放阀5-气压警报开关6-三通管7弹簧储能式制动室8-感载储阀9-后制动灯开关10-储气筒11-四回路保护阀12-气压表13-三通管接头14-空压机15-气压调节器16-湿处气筒17-放气阀18-安全阀19-低压警报开关20-双路阀21-四通接头22-前制动灯开关汽车双管路制动系统2.3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作用2.4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控制原理3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检修3.1检修ABS的注意事项(1)ABS系统与普通制动系统密不可分,普通制动系统一旦出现故障,ABS系统也就不能工作,故当车辆制动系统出现问题时,应首先判明是ABS系统故障还是普通制动系统故障,而不能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传感器、电控单元和制动压力调节器上。(2)ABS电控单元对电压、静电非常敏感,维修时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损坏电控单元。因此,点火开关接通时不可以拔或插电控单元上的连接器。(3)维修车轮转速传感器时应特别小心,不要碰伤传感器头,不要用传感器齿圈做撬面,以免损坏,安装时不可用力敲击,磁隙可以调整的,但要用非磁性工具调整。(4)装有ABS的汽车,每年应更换一次制动液。否则,制动液吸湿性很强,含水后不仅会降低沸点,产生腐蚀,而且还会造成制动效能衰退。(5)要注意不要让电控单元受碰撞和敲击,不能处在高温环境中。(6)当蓄电池电压过低时,ABS系统将不能工作,所以特别在汽车停驶长时间后启动时,应检查蓄电池电压。(7)具有ABS系统的制动系应使用专用的管路,因为该系统往往具有很高的压力。(8)更换制动器或更换液压制动系部件后,应排净制动管路中的空气,以免影响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3.2ABS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1)确认故障情况和故障症状。(2)先对ABS系统进行直观检查,检查制动液渗漏、导线破损、插头松脱、制动液的液位过低等情况。(3)利用自诊断系统进行读取故障码,然后根据维修手册来寻找故障位置。(4)根据故障情况,利用必要的工具和仪器对故障部位进行具体的检查,确定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5)修理或更换部件以排除故障。(6)清除故障代码。(7)检查故障警告灯是否持续点亮。3.3ABS主要部件的检修(1)轮速传感器的检修轮速传感器可能出现的故障有:感应线圈短路、断路或接触不良,传感器齿圈上的齿有缺损或脏污,信号探头安装不牢或磁极与齿圈之间有赃轮速传感器在安装时注意其传感头的额定扭矩,不要拧得过紧或过松,否则极轴与齿圈的间隙过小或过大,影响轮速信号的产生与输出;检查轮速传感器与桥壳之间无间隙;传感器齿圈的齿面应无刮痕、裂缝、变形或缺齿等,严重时应更换转子轴总成。首先检查ABSECU线束插接器有无松动,连接导线有无松脱;再检查其线束插接器各端子的电压、电阻值或波形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如果与之相连的部件和线路正常,则应更换ECU再试。的ECU,固定好新的ECU,插上所有的线束插头(注意线束不能损坏和腐蚀,插头应接触良好)对角线拧紧固定螺钉;起动发动机,红色制动灯和ABS灯应显示系统正常。(3)制动压力调节器的检修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