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报告_第1页
陕西省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报告_第2页
陕西省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报告_第3页
陕西省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报告_第4页
陕西省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报告陕西物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项目负责人:云虹项目类型:资助研究项目承担单位:长安大学二零一一年六月摘要物流业的发展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也是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调整与发展、扩大消费和吸收就业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和物流业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人们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亦与日俱增,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流模式不断发展与成熟,中国物流企业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市场的强大竞争压力,仅仅以同质化服务和低价格竞争已不能满足它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培育与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物流企业竞争获胜的关键。目前,有关竞争力的方面的研究文献很多,但是,在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尤其是像西部这样比较落后的地区研究较少。现有的区域研究文献也只考虑了区域是否有竞争能力,并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来论证区域的竞争能力及如何提高竞争能力的对策。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仅仅关注区域是否获得了竞争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具备竞争优势的区域并不一定都能够持续拥有这些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可能是短暂的,因此,只有培育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在发展过程中为区域提供竞争优势,区域经济的发展才能保持其可持续性。鉴于此,本项目立足陕西省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特定背景和现代物流经济理论,试图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进行分析,探析陕西物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各个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陕西特定环境发展物流企业竞争能力的应对政策。本项目整体上从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的构建、服务能力的创新、物流成本精细化管理、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等四个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方面,对陕西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系统进行分析。其一,项目立足陕西省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特定背景和现代物流经济理论,通过走访和典型问卷调查。从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的构建、服务能力的创新、物流成本精细化管理、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等四个方面系统调查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影响因素,为陕西省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其二,项目通过走访和典型问卷调查,对陕西省物流业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包括物流业基础条件、产业环境、发展政策环境、发展科技文化环境和其中存在的一些不利条件。)陕西地理区位优势明显,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物流通道网络已经基本建成,物流业发展的体制环境正逐步完善,物流企业也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物流业的发展带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陕西省物流产业要想与国际化物流相抗衡则必须根除一些顽疾。如物流基础设施和专用设施设备有待改善、物流服务的社会化需求不足、行业物流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较低和功能较为传统、物流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等等。这些都是导致陕西省物流业“多”、“小”、“散”、“弱”的根源。其三,项目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定位分析。第一,构建陕西省物流发展战略,如怎样提升陕西省物流产业专业化、如何完善物流网络的构建、锻造有竞争力的陕西本土物流品牌,提升品牌集群战略;创新陕西物流服务能力,主要从服务理念的转变和服务内容的创新方面进行分析。以加强构建物流业整体服务能力,打造物流服务品牌为目标,推行一体化物流服务理念,即运用综合、系统的观点将整个供应链作为单一的流程,对构成供应链的所有功能进行统一管理。在服务内容方面,以提供特色服务为重点,拓展增值服务,突出个性化服务,树立柔性服务意识,创造一种快速应变的、超过一般行业标准的服务方式,求得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和更好的市场经营效果。第二,陕西物流业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走出一条可持续降低成本的道路来提高竞争力,物流成本管理应当成为物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把利剑。而逆向物流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最后一块处女地。我省物流业应该积极实施逆向物流战略,以取得低成本竞争优势。主要包括增强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大力推进逆向物流、实施规模化经营,努力建设物流园和实施供应链管理;第四,提升陕西物流业风险的控制能力,主要从竞争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三个方面对陕西省物流业风险控制能力进行系统的研究。其四,项目对提升陕西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持系统的研究。根据国家物流发展规划思路,西安被定为全国17个物流结点城市之一,将成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城市。政府近年来也出台了物流发展产业政策和实施规划,对物流发展中的资金、税收、土地出让、市场准入等问题进行了规范。这对加快我省物流业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陕西物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物流政策和法规系统的构建;国家物流成本核算、管理标准的统一和制定;物流信息化平台的搭建;物流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物流从业人员总体素质的提高等。最后,基于以上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位分析及实证分析。项目提出了提高陕西物流核心竞争力的措施。如加强宏观产业政策与微观企业核心竞争力两个层面的建设;积极利用本土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制定物流整体发展战略;树立正确的品牌理念,强化品牌意识锻造有竞争力的陕西本土物流品牌,提升品牌集聚战略;大力发展专业化物流企业及控制物流企业成本等措施。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产业环境,战略构建,服务创新,风险控制,成本精细化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31.3研究意义 71.4本课题的结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91.4.1本文结构 91.4.2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及研究方法 101.4.3主要创新点 11第二章陕西物流业发展环境分析 112.1陕西省物流基础条件分析 112.2陕西物流产业环境分析 132.3陕西物流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142.4陕西物流发展科技文化环境分析 162.5陕西物流发展的不利条件 17第三章陕西物流业核心竞争力定位分析 183.1陕西物流业发展战略的构建 193.1.1提升陕西省物流产业专业化 193.1.2完善物流网络的构建 233.1.3锻造有竞争力的陕西本土物流品牌,提升品牌集聚战略 303.2陕西物流业服务能力的创新 333.2.1物流服务理念的转变 333.2.2物流业的服务内容的创新 363.3陕西物流业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413.3.1降低物流成本的经济效益 423.3.2如何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 433.4高水平的风险控制力 473.4.1竞争风险 473.4.2经营风险 473.4.3财务风险 483.4.4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 49第四章陕西物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研究 544.1政策支持系统: 554.2物流信息化平台的搭建 554.3物流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 574.4物流从业人员总体素质的提高 574.5国家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标准的统一制定 58第五章陕西物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研究 595.1加强宏观产业政策与微观企业核心竞争力两个层面的建设 605.2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制定企业物流整体发展战略 605.3强化品牌意识和提升品牌集聚战略 615.4强化物流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并有效控制成本 625.4.1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 625.4.2树立物流总成本观念,实施全面成本管理 625.4.3加强物流成本的核算,建立成本考核制度 625.4.4优化企业物流系统,寻找降低成本的切入点 635.5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动态监控企业的财务风险 63附录: 1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在物流国际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物流业面对日趋竞争的背景下,国外实力雄厚的大型物流企业对我国处于发展阶段的物流企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识别并培育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同时又可以抵御面临的威胁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又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是全球信息化速度最快的产业部门之一,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物流起源于欧洲,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而真正启动却是在近20年。目前,物流企业在我国面临飞速发展的时期,各类不同背景的企业纷纷转型第三方物流或将第三方物流作为新的增长点,但是它还属于一个新兴行业,其形成及发展的过程并非在一个短暂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所以,物流企业的发展任务艰巨。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正式成为WTO组织的成员,经济转型进入纵深阶段,产业结构逐步高级化,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逐渐确立,越来越多的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中国企业将面临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更加国际化的竞争。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然面临全面竞争的客观环境,物流企业也将面临严峻考验,经济环境的改变,使企业传统的利润源泉日渐枯竭,现代物流在削弱成本、创造利润、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巨大潜能日益凸现。在企业高度一体化物流管理发展的过程中,专业化物流服务企业和新兴的物流业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物流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如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赢得更多的客户就成为物流企业的重要课题。陕西位于我国腹地的中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东方贸易的大都会,陇海、兰新新经济带的核心区,是新欧业大陆桥经济带中国段最大的中心城市,深入研究陕西物流业的发展,从而带动西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陕西已形成陕北能源重化工、关中高新技术和陕南现代中药三大各具特色的产业开发区和一个渭北绿色果品基地。能源与水果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并构成了陕西主要的输流体。这种地域上强聚集和远辐射的特殊地理区位优势,在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使陕西有条件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第一级阶梯”。其次,陕西目前的交通运输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已形成立体交通网络。陕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铁路、公路、民航的运输线路里程增加,运输网密度有明显改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这些都为陕西物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陕西,物流这一概念引入的时间还不长,人们缺乏对现代物流的正确认识,加之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物流被分割成多个部门管理,组成物流系统的各个主要领域处于分立而且经常出现互斥的局面,物流发展缺乏系统、长期的规划。陕西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信息平台的搭建不完备,政策支持的不足等使得陕西的物流企业发展相对东部地区缓慢,发展水平较低。西安市虽已颁布了《西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建设1个物流园区、6个物流中心、l0个配送中心的物流发展方案。但从整体来说,还没有出台全省物流业发展规划与政策。陕西物流业的发展在理论上缺乏指导,实践上缺乏引导,发展方向不明确,建设项目无规划,市场秩序混乱。陕西省近几年交通基础设施虽投入力度较大,状况有明显改善,但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仍然滞后。与西部12省(市)相比,陕西的公路里程与等级公路里程均落后于云南、四川、新疆。特别是省内三大经济区公路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陕北、陕南公路里程少,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少。物流企业内部的仓储设施规模小、层次低,非常分散,很难对其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而社会上现有的各类交易市场、仓储、站场等布局也不合理,环境条件差,设施设备陈旧简陋,服务功能单一。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物流效率的提高。另外,陕西主要以中小型物流企业为主,仅局限在一个较小范围内经营,难以形成规模化运营,造成成本偏高,无法实现物流的真正价值。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运输、仓储、市内配送等基础性服务上,且这些服务占其物流收入的大部分。而增值服务,如仓储的延伸服务、运输的延伸服务、配送的延伸服务等都做的不够。更高一级的增值服务,如库存管理与控制、市场调研与预测、产品回收等就更谈不上。再者,陕西目前众多的物流企业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和人工操作技术,单位时间内的物流量少,单位空间内的物流处理能力低,信息量十分有限。加之,新技术和新设施往往投资巨大,且要求与客户之间建立接口,不少企业对此望而却步。这种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新型物流企业的培育,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实力的提高。因此,识别出陕西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制定出符合陕西省情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竞争战略,切实增强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加快我省物流业发展,推动我省的经济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提高,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生产领域“利润源泉”的日益枯竭,企业的竞争已不单是产品性能和质量的竞争,还包括物流能力的竞争。发展现代物流,日益成为企业降低流通成本,取得“第三利润源”,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对一个寻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说,是企业的生命线,具有不同寻常的战略意义,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同时也带动其他的产业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但是综观目前的国内外研究著作,关于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目前研究主要表现在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及其构成要素方面的研究、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方面的研究等以下几方面:一是关于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方面的研究。美国著名战略家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企业经营理论——核心竞争能力理论。伦纳德·巴顿(LeonardBarton)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包括员工的技能、物理体系中的知识、管理系统和价值观等四种形式的技术竞争力。梅雅和乌特巴(M..HMye,erJ.M.uetthtack)认为,核心竞争力特指企业价值活动各环节所蕴含的、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如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等。奎因、道赖和帕克特((Quinn,Doorley,paquette)认为,核心竞争力的积累与企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企业核心产品与核心技术的发展过程息息相关。巴顿(DOrohtyLoendarBartno)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它取决于四个维度间的强烈相互作用:技巧和知识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观系统,而不易为其他企业所模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研究员(2002)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积累性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并据此创造出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的经营理念、技术、产品和服务。刘世锦研究员等则把企业的竞争力中最为基础的,使整个企业具有长期稳定竞争优势、使企业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高于平均水平收益的核心竞争力,称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战略学家管益忻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物流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大“消费者剩余”的本质内涵。芮明杰教授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是企业能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取得领先地位所必须依赖的关键性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组技术与技能的综合体,而并非是拥有的一项技术或技能。二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及其构成要素方面的研究。巴顿(LeonardBarton)是从基于知识的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的,他认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知识体系,包括四个维度:①组织成员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集,包括企业的专有知识和员工的学习能力;②组织的技能系统,即组织成员知识的系统组织系统;③组织的管理系统,组织的管理制度影响着创造知识、学习知识的途径和热情,可能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④组织的价值观系统,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核心行为规范。价值观系统的继承性和独特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连续,正因如此,核心竞争力才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薛东熠和王海峰(2003)认为: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设计能力,卓越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区域化、甚至全球化的地域覆盖能力和支持能力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杨宝军(2003)认为:物流业务的独立运作能力、供应链系统管理能力、信息集成能力、国际化运作能力、客户协调能力等是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吴玮、倪卫红(2005)认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物流运作能力、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环节协调处理能力和供应链体系的创新能力。刘舒燕、王飞洲(2004)提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应为:全面的供应链及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能力,良好的供应链服务商资源整合能力,卓越的供应链管理与运作能力,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供应链服务的能力,拥有大量高素质国际化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和团队,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能力和全球化的服务网络覆盖支持能力七个方面。谢合明,蓝进,《企业物流系统核心竞争力指标的构建与评价》认为,影响企业物流系统核心竞争力的两个大的方面就是企业的物流成本和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并且指出,对于企业物流成本,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市场因素、产品因素、空间因素和管理因素,对于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物流服务的可靠性、物流服务的质量、物流服务的适应性、信息服务与信息能力等。叶新凤、常水平、刘寅生《浅谈我国物流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物流企业核心能力的构成因素分析,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即整合能力、快速反应和灵活多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企业信息化水平高和具备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王利、韩文民、田剑、高洁《浅谈物流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与管理》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核心能力的构成要:一是从资源角度,认为核心能力是资源的组合,可称之为资源观;二是从能力角度,认为核心能力是多种能力的复合系统,可称之为能力观。杨小平,《对提高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能力的探讨》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要从发展战略、管理系统、营销规划、信息化建设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构建企业的竞争力系统"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刘维林在《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认为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系统,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核心技术能力。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2)应变能力;(3)整合能力。它涉及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织结构、信息传递、企业文化和激励机制等诸要素;(4)营销能力。它主要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营销能力、企业在顾客中的形象和声誉。胡德全等发表《中国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初探》一文,提出我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由全球战略发展能力,市场快速反应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个性化服务创新能力和操作管控能力5个方面构成。三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也进行了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有Yvesdoz的过程分析法,Huanein的技能树分层法,Henderson的元件构架法,Durand的平台法。而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尚不多。国际上比较权威的关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有世界经济论坛(WEF)评价指标体系,瑞士国家管理发展学院(IMD)评价指标体系,这对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Sheriff通过对经济政策和技术进步的因素的分析指出: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要必将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MurPhy和Poist利用问卷调查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供应商和用户进行了比较研究,他们认为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供求存在某种脱节,即第三方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与客户的期望不符,表明第三方物流企业仍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Lieb和Kendrick对美国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他们的研究发现:在竞争的压力下,客户对第三方物流服务价格、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日益发展,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新的市场机会。程志飞、钱燕云和宋启南(2005)认为,物流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考虑以下原则:全面系统性原则,突出重点性原则,操作可行性原则,经济科学性原则;同时提出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包括市场竞争能力、公关协调能力、管理组织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创新应变能力等五个方面;并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量化评价和分析。任登魁(2004)提出应从拥有或能够获得的资源的情况、对资本和资产的高效率运作、对应用技术管理方法和供应链流程的管理的整合能力这三方面评估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叶勇、黄世祥(2006)设计质量、技术、协同、价格指标为评价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并提出了运用灰关联权重确定法的评价方法和模型。段雪妍从产业环境和企业要素两方面分析影响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并依据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建立了一个二级指标体系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比较,其准则层指标为:价值优越性、难以模仿性、动态调整性、多元延展性。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周秀欢在《我国第三方一物流企业核心章争力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一文通过“价值链”、“钻石模型”分析工具,结合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特征,对影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依据影响因素,建立一套评价体系,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灰色综合评价研究。陶峥等在《物流业开放的背景下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中,分析了物流业开放对我国物流企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评价体系,并为我国物流企业在这种物流业开放形势下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和建议。姬中英在《物流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一文中,分析了物流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特性及要素,对道路货运企业进行了核心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培植的途径。赵玉国在《以服务为精髓提高我国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衡量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最具体表现就是服务和价格的差异化大小。潘冬青曾在《应用知识管理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知识管理是在信息管理基础上的延伸,认为我国物流知识管理整体成熟度尚在初始阶段,应当采用多种知识管理策略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综上所述,国外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但是,具体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研究并不多见,甚至对整个物流企业的研究也寥寥无几。此外,国内外的大多文献都是从笼统的角度来提出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实践性的实施策略少,实用性的模型研究也很少;研究范围比较大,没有考虑各个区域性的发展状况不同,缺乏区域物流的相关研究。1.3研究意义现代物流业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它与国民经济其他各产业有着密切的产业关联,被视为“第三利润的源泉”。在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热潮也已经形成,深入研究陕西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是提升陕西物流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物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流模式。面对激烈竞争的挑战,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务之急。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面对着如此广阔的利润市场和国内外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和挑战的背景下,我国的物流企业要与国外的物流企业抗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并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有必要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从评价的结果中找出企业在竞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来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改进的措施。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陕西省来说,由于其产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极力发展陕西物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二是对提升陕西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支持作用。物流企业作为一个服务型的行业,承担着为其他行业运输,仓储和配送等服务工作,因此每个行业都和物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企业活动主要是围绕着企业建立的目的而进行的经营和生产性活动。物流则是为了保证企业正常经营运转,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原材料,物料和配套资源所进行的实物性采购运输,储存,发放,以及后续的产成品的储存,销售运输。没有物流就没有生产的资源和产出品的销售。所以物流服务的效率对一个企业能正常进行生产至关重要。另外,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着是否能将其他行业的产品能在适当的交货期内准确的向顾客配送,从而对客户的需求尽量和及时地满足,以促进企业的下一个环节顺利进行。因此,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对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三是提供就业岗位,减轻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和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需要拥有专业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然后目前在物流领域的专业人才很欠缺,为解决陕西物流人才不足的矛盾,物流企业应该利用陕西省的教育优势,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一方面,需要在各大高等院校加强物流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扩大招收物流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高中级物流人才。另一方面,建立实习基地,把学校培养和在职培训结合起来,在在职人员中选拔有相关专业理论基础、业务熟练、敬业精神强的中青年管理和技术人才,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物流教育和培训。培训中尤其要加强物流企业经理、物流部门经理、物流策划人员和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的培训,以适应陕西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从而使陕西省物流业处于稳步上升阶段,它的发展壮大将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强社会稳定。四是发挥陕西物流企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陕西位于我国内陆的中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东方贸易的大都会,陇海、兰新新经济带的核心区,是新欧亚大陆桥经济带中国段最大的中心城市。陕西已形成陕北能源重化工、关中高新技术和陕南现代中药三大各具特色的产业开发区和一个渭北绿色果品基地。能源与水果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并构成了陕西主要的输出流体。这种地域上强聚集和远辐射的特殊地理区位优势,在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使陕西有条件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第一级阶梯”。作为一个内陆省份,陕西虽然缺少“沿海”的天然地理优势,但也有着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陕西地处中国内陆的中心地带,毗邻甘、宁、蒙、晋、豫、鄂、渝、川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仅是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更是联结东西、沟通南北的关键结合部。再者,物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一方面,区域物流会越来越频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经济将发生重大变化,陕西与相邻省份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必将会有大量区域间和区域内的物流发生。同时,陕西发展物流产业,地理区域位置独特,基础条件较好,在仓储设施、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条件方面有明显优势,具备发展物流业的良好条件。因此,研究陕西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能帮助物流企业清晰地定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同时能促进其他相关行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发挥陕西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1.4本课题的结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4.1本文结构本课题共分为六部分,其层次结构如下图1.1所示: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介绍课题的选题背景,并对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综述,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最后指出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对陕西物流企业发展的环境分析研究。主要包括(1)产业环境:如产业特点、结构问题等的分析;(2)自然环境:主要阐述和分析了陕北、关中、陕南地带的自然特点;(3)人文环境:对陕西省特有的人文环境进行了研究和分析;(4)政策环境:阐述了目前有哪些政府政策支持等内容。第三部分是对陕西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定位分析。首先提出陕西物流企业发展战略(或区域布局的)的构建及其对陕西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其次提出陕西物流企业服务能力的创新的途径和措施。再次提出提高陕西物流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方法,最后是关于如何提升陕西物流企业风险控制能力的论述。第四部分是是对提升陕西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持系统的研究。主要阐述了以下内容:(1)政策支持系统;(2)物流信息化平台的搭建;(3)物流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4)物流从业人员总体素质的提高;(5)国家物流成本核算、管理标准的统一和制定等。最后一部分是关于陕西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加快物流行业资源整合,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等;(2)据陕西省产业发展战略,采用不同的物流发展模式;(3)培育优质服务能力:如制订服务标准等;(4)强化财务管理;(5)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图1.1本课题框架图1.4.2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及研究方法1、研究重点:①对我省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的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为推动陕西整个物流行业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提供参考。②对陕西省三大经济区的物流发展作一比较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形成区域经济带、物流圈;从区域和布局上构建和优化陕西省的物流网络体系。③根据产业特色,整合整体物流实力。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逻辑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将水平思考法和垂直思考法相结合,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引入物流行业竞争力的研究,本课题不仅从物流业本身出发,兼顾陕西省的区位经济特点和政策导向进行研究,对陕西省的物流业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1.4.3主要创新点本课题基于提高陕西省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将系统理论与模型化方法相结合,根据陕西的产业特色整合物流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研究了区域物流网络的构建,对于西部物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另一方面将先进的服务理念和创新的服务内容,引入陕西第三方物流的研究,在着眼点和研究思路上具有创新性。第二章陕西物流业发展环境分析2.1陕西省物流基础条件分析陕西地处我国西北部,东邻山西、河南、湖北,西连甘肃、宁夏,北靠内蒙古,南接四川、重庆,自古以来为天下形胜之地,有贯通东西、纵横南北的地理优势。古有汉唐丝绸古道,纵贯东西,今是陇海、兰新新经济带的核心区.是新欧亚大陆桥经济带中国段最大的中心城市,同时,陕西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第一级阶梯”,航空、铁路、高速公司、国道、穿境而过,省会西安为区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从古自今,都可以看出,陕西具有发展物流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物流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陕西交通运输业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为物流业创造了条件。近年来,陕西省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可观的发展。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物流服务发展的基础和通道网络,正在按照“一个龙头、两个重点”的公路发展战略建立方便快捷的运输通道。其中,“一个龙头”就是“三纵四横五放射”高速公路主骨架建设,到2012年建成3条国道主干线、3条西部大通道等总共3800公里高速公路发展的阶段目标。“两个重点”,一个重点是1万公里国省干线公路次骨架的改造升级,实现优化等级结构,提高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目标;一个重点是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1.5万公里建设,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总体目标。同时,重点完善主骨架、次骨架、农村公路的连接,城市郊区、城乡结合部路网的沟通。积极发展内河水路交通。全省基本形成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干支相连、遍布城乡的公路水路交通体系。2009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770公里,货运量达到6.8亿吨;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751公里,货运量达到1.7亿吨;航空货运量达到12.85万吨。交通网络的通达性有了明显提高,物流通道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并在不断完善。2010年,陕西境内高速公路将突破3400公里,成功实现市市通高速公路,省内当日往返、周边中心城市当日到达的“一日交通圈”。铁路方面,初步形成了“两纵五横四个枢纽”的铁路网络格局;物流通道网络已经基本建成。目前,陕西省主要的物流通道有七个,七大物流通道整体上形成了以西安市为核心,从西安向外围辐射,以连霍高速等围绕的环形网状结构。这七个主要的物流通道是:(1)以陇海铁路、连霍线的宝鸡—西安—潼关高速公路为主的陆桥物流通道。(2)以包西铁路、西安—安康—重庆铁路、包茂线的榆林—西安—安康高速公路为主的南北物流通道。(3)以西安—平凉铁路、西安—合肥铁路和沪陕、福银线的长武—西安—商南高速公路为主的西北华南物流通道。(4)以侯西铁路、京昆线的韩城—汉中高速公路为主的西南物流通道。(5)以宝中铁路、宝成铁路、平凉—宝鸡—汉中高速公路为主的宝成物流通道。(6)以阳安铁路、白河—安康—汉中高速公路为主的汉江物流通道。(7)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主,四个支线机场为辅,辐射周边省区和国际主要城市的航空物流通道。民航方面,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面,距西安市区仅25公里,是我国重要的国内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和区域性中心机场。目前,机场与国内外26家航空公司建立了业务往来,国内通航城市68个76条航线,,国际11通航城市个11条航线,,已形成以西安为中心,沟通祖国各地的航空运输网,并有通往日本、韩国、泰国等国的国际航线和香港、澳门的地区航线以及新加坡、阿塞拜疆的包机航线。其主要业务指标一直稳居国内10大机场之列。2010年,国家规划的西安、宝鸡、汉中、榆林、延安等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并与省政府规划的西安新筑、西安空港、宝鸡陈仓三大物流园区、十大物流中心相结合,使之成为区域性货物运输中心。随着国家国债投资建设项目的逐步完成,陕西已经形成了公路、铁路、空运的立体交通网络。快速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物流中心建设的顺利进行。2.2陕西物流产业环境分析陕西省地域狭长,气候差异明显,从北到南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陕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三大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生物品种、矿产资源等自然禀赋以及集聚形成的生产要素与生产能力各不相同,产业基础、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发展方向也不相同。因此,从陕西地域的禀赋差异出发,按照陕西省“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积极而又慎重地搞好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区域产业布局及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在此基础上,实现三大区域互动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陕北的延安、榆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优势突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资源。是我国已探明的低硫、低灰、低磷、高热能的优质产煤区,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天然气田和岩盐矿产区,较大的石油产区。丰富的资源奠定了陕北的主导产业及产业立足陕南绿色产业,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陕南的特色在于生物资源与绿色生态旅游,陕南发展的方向是以林、药、果、茶等为主体的绿色产业。陕南地区要积极发展“药、水、游”三大特色产业,开创陕南“药业为主、多业并举”的绿色产业发展新局面。关中地区的优势是科技资源,发展方向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要以此为重点,加快“一线两带”建设,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医药、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航空航天和新材料等产业领域,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重点支持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因此,根据陕西独特的产业环境,在关中、陕北陕南地区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配送、零售服务、农产品流通和工业品批发市场等四大体系。运用市场手段和政府调控手段,通过改革和创新,推动陕西各地区之间优势互补、产业融合、互动发展,使得陕西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全面提升各产业整体水平,使薄弱环节得到明显加强,促进陕西经济快速、健康地可持续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陕西将以发展大物流、大交通为战略目标,以打造物流支柱产业为现实目标,充分发挥西安和榆林两个增长极的促进带动作用,通过构建“物流网络和设施、物流公共信息、物流研发”三大平台,把我省建成全国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物流集散地。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带动咸阳、渭南、商洛、铜川的关中制造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商贸物流核心区域;以宝鸡为中心,辐射带动杨凌、天水的西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物流区域以汉中为中心,辐射带动安康及南部周边省份的陕南绿色物流、矿产物流区域;以榆林为中心,辐射带动延安及北部周边省份的陕北能源化工物流和农畜产品物流区域。2.3陕西物流发展政策环境分析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国家相关政策大力支持物流产业发展。我国政府明确指出要把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并列入“十一五”规划,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2008年,国家第一次以国务院的名义发布和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将物流业发展列入重点发展领域,引导物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规划将西安列入了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这对加快陕西省物流业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2008年,陕西省发改委研究制定了《陕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细则》,明确了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及在服务业里的重要位置。陕西省发改委协调交通运输厅、商务部等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机制已经确立,陕西省物流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已经开始实施,相关支持政策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出现有利的局面。2010年,将《落实陕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部门工作分工》分发到省人民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由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由省交通运输厅等多部门牵头,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物流和采购联合会、西安铁路局、西安海关等有关单位,相互配合,更体现了陕西省对大力发展物流业的举措和支持。到2011年,陕西省物流业增加值将达到1036亿元,初步形成以西安为枢纽,宝鸡、咸阳、渭南、榆林、汉中为节点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截至目前,陕西已经全面规划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咸阳空港物流园区、宝鸡陈仓物流园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园区和汉中褒河物流园区等五大物流园区。这批物流园区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地域优势、资源状况、交通条件和发展特色。目前,这些园区均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2010年4月20日,西安保税物流中心正式通过海关总署等四部委联合验收,同年7月1日,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竣工开通。这两大基石,标志着西安国际陆港口岸服务功能初步成型,西安的城市功能也即将迎来一个新拐点,一个国际化的内陆物流港将很快在古城西安崛起。陕西已经将加大对物流的投入力度写进了省“十二五”规划。根据规划,未来五年,陕西将向物流业投资2000亿元以上,进一步细化产业投资,大力改善和建设交通运输枢纽,疏通“节点”,打通“经络”,全面提升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的现代化水平;整合物流信息平台,重点攻坚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开、透明的物流信息平台,使公益性、公共性的物流信息平台能为全社会、全民所共享。2009-2015年陕西物流业发展目标是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8%左右,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下降3个百分点左右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整体份额20%左右,基本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物流“瓶颈”问题。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规划为陕西物流发展带来契机:2009年,陕西省,甘肃省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预计将成为中国西部新的增长极。物流业应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协调发展,遇到了极好的契机。关中—天水经济区包括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5市和杨凌区、商洛(部分地区)以及甘肃的天水市,经济区总面积为6.96万平方公里,其中关中地区面积5.55万平方公里,占陕西国土面积的27%,但聚集了陕西省约60%的人口和资源。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欧亚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战略要地,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关中城市群作为我国30个城市群之一,集中了陕西省62%的城市和近一半的小城镇,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可见“关中城市群”的经济规模在陕西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截止到2009年,关中城市群的GDP为5249.83亿元,占陕西省GDP的64.1%;人口为2364.61万人,占陕西省常住人口总数的62.7%;关中城市群完成货运量4.95亿吨,占陕西省全年货运量的57.4%。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对陕西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关中—天水经济区实现“一核、一轴、三辐射”框架体系也决定了陕西省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陕西物流业是其经济发展和带动地区发展的先行条件。陕西传统的运输、仓储、货代企业等传统物流产业,在市场竞争中也逐步实行了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步伐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些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外包服务;同时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集群。陕西省物流费用成本近年来也呈现下降趋势,促进了物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通过不断发挥陕西省的区位优势、政策的指引,陕西省现代物流产业在摸索中不断前行。2.4陕西物流发展科技文化环境分析陕西则具有得天独厚的科技优势:高校云集、科技研发力量雄厚、装备制造业和科教产业蓬勃发展。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第三,各类科研院所1061个,普通高等院校52所。每年重大科研成果10000多项。在物流科技开发、研究、教学方面,陕西具有明显优势。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拥有一批智能运输、物流发展专业人才。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在全国较早开设物流专业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教育,物流规划、技术研究富有成果,能够为物流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为了破解物流产业人才匮乏的难题,陕西各级政府也都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物流信息平台已基本建立。全省数字数据网(DDN)和分组交换网覆盖了全省所有地市、县和部分乡镇,具备了在全省范围内支撑金融、教育、政府等部门计算机联网的应用条件。可以充分利用陕西的科技条件,发展智能物流,可以有效提高物流效率,增加广大民众对物流产业的信任度,带动物流产业甚至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2.5陕西物流发展的不利条件尽管陕西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但是总体发展还比较落后,表现在产业集聚程度较低,规模相对较小,管理、装备水平滞后;物流效率整体水平低下,若干部门物流市场条块分割缺乏系统规划,服务范围集中在运输和仓储领域,功能比较单一。省内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陕西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1、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传统的行业管理制约着现代物流业的规模发展。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运输、仓储、内贸、外贸等都自成体系,家家有仓库,行行搞运输,还没有形成社会化的供应链条,全社会物流没有成为一个整体。物流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部门,其行政管理工作也散落在经贸、交通、铁路、民航、外经贸、海关等众多部门。传统“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以及来自部门的利益保护,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障碍。在这样的体制与机制下也很难发展跨部门的综合性物流服务,无法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效运作。物流被分割成多个部门管理,物流体系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分割,造成了物流资源重组和整合困难,物流设施社会服务水平不高。2、观念陈旧、自我封闭,造成物流专业化水平较低。部分企业固守传统的思维定式,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不愿将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性企业完成,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第三方大型龙头物流专业企业难以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实力无法增强。物流产业服务层次较低,链条延伸较短;以产业竞争力来对比,虽然陕西物流在西部具有相对较强的影响力,但是产业集聚程度较低,规模相对较小,管理、装备水平滞后,整体表现出物流业市场盈利水平较低,缺乏在开放大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成本高、效率差。3、设备老化,技术落后,致使现代物流业发展速度缓慢。批发零售业、仓储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物流主体行业现有仓库设施陈旧、设备老化,从事现代物流的技术含量不高,物流设备、电子数据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导致物流无效作业环节的增加,效率、效益降低,供应链响应速度下降;管理思想和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还不能有效地运用网络信息和电子技术进行现代企业管理。4、经营主体不规范,产业集中度不高。陕西现有物流企业经营水平不高,服务功能较单一,产业附加值偏低。由于部门、行业分割现象严重,造成传统物流企业规模分散,同时物流市场进入壁垒低,导致重复建设严重,造成“一哄而上”的无效竞争和过度竞争,缺乏能够协调物流运作主体、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物流作业机械化程度低,提供集成化物流服务能力薄弱。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尚不具备差别化、定制化服务能力,很难满足顾客的现实需求,不具备引导和开发顾客潜在需求的服务能力,导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资源整合能力弱。同时,物流企业信息化服务水平也不高,陕西省现有物流企业仅仅实现了企业内部业务的计算机局域网管理或呼叫中心业务。物流企业运作中,只在仓储服务上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其他环节几乎是空白,迫切需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第三章陕西物流业核心竞争力定位分析本文从陕西物流发展战略的构建、陕西物流服务能力的创新、陕西物流成本精细化管理、陕西物流业风险能力提升四个方面定位陕西物流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数据,结合实证分析,研究如何提高陕西省物流的核心竞争力。3.1陕西物流业发展战略的构建陕西省物流业发展综合水平不高,物流供给能力虽然较强但尚未发挥其优势,存在物流资源闲置的情况。要提高陕西省的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从企业发展战略层面进行研究,我们对陕西省部分物流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见下图):由以上的数据及相关的理论基础,本课题主要根据陕西省的区位和资源特点,重点研究各经济区的物流产业专业化战略;各经济带的物流网络构建战略;并依托物流业的发展提升陕西省物流品牌集群战略,打造品牌优势。3.1.1提升陕西省物流产业专业化1、陕西物流业区域竞争优势分析: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定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区域专业化产业,是判断和识别地方优势产业行之有效的方法。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方面的比率,其表达式为QUOTE=QUOTE其中,QUOTE为i地区j产业的产值(增加值或就业人口);QUOTE为i地区的工业总产值;QUOTE为全国或上级区域(背景区域)j产业的总产值;E为全国或上级区域(背景区域)的工业总产值。由于陕西省有关物流业的社会物流费用、物流业增加值、社会物流总额等指标的统计数据未见于官方文献和统计年鉴。所以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产值代替物流业产值,依产值计算陕西的物流业区位商。通过计算见下表:陕西省物流业区位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产值(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从业人数(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人均产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亿元)依产值计算的区位商423.2479.521.543865013501.250.95402815根据表中数据可看出QUOTE<1,所以陕西省物流业在西部地区的专业化优势并不明显。而从针对物流企业的调查问卷中可看出(见下图),仅有14.29%的企业不同意,另外0.95%的企业表示不了解。说明绝大多数物流企业的资源并未充分利用,这也充分证实了陕西省的物流运作供给能力尚未转化成专业化的优势。您所在的物流企业是否存在资源闲置的现象?SEQ您所在的物流企业是否存在资源闲置的现象?_\*ARABIC12、如何提升物流业专业化水平(1)建立物流管理协调机制,深化改革物流业管理体制。完善物流产业政策,落实陕西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应以统一、完整的物流产业政策为支撑,以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为保证。为此,要加强陕西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职能,并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物流产业的企业兼并政策、企业联合政策、经济规模政策、规制政策、反垄断政策和中小企业政策,同时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物流管理协调机制,使跨行业、跨部门的物流管理工作协调一致,高效运作。(2)加强各经济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和专业设备。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王佐认为,物流企业共同构成所谓物流产业。物流企业的微观运作共同构成了物流产业的宏观走向,进而为所谓宏观政策的调整提供市场的依据。所以,如果要从宏观的角度来讨论发展物流产业,实际上首先就要在微观的层面上来研究物流企业的发展。因此,物流企业作为物流产业的市场行为主体能否提供高品质物流服务,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程度。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对物流产业及物流企业拉动经济发展,降低运作成本、提高了物流产业及物流企业运作效率方面有很大影响。所以物流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设施条件的改善可以促使物流业获得新的发展契机。陕西省近几年的物流基础设施和专用设施设备虽然投入力度较大,状况有明显改善,但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仍然相对滞后。到目前全省公路通车的总里程达到了14.7万公里,路网的密度达到了70.4公里/百平方公里,比东部平均水平约少37公里/百平方公里。对于关中农业经济区:农村道路建设,要从乡乡通公路到棉库、仓库、保鲜库、冷藏库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特别是针对连锁超市所需配送食品的加工配送。(3)积极培育物流市场,推动企业物流快速向社会物流转变。物流专业化程度低、服务类型单一、社会化程度不高一直是制约陕西省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陕西省物流企业大多数是从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从服务内容上看,仍旧是简单的仓库保管、货物运输,服务类型单一。能够提供全国性、一体化的高水平综合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寥寥无几。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都还比较落后,RFID、条形码技术、GIS/GPS技术、物资采购管理和企业资源管理等物流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较低;缺乏统一构建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以EDI技术、互联网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还没有得到开发、应用。以陕西西安的贝斯特物流有限公司为例,虽然场站内每日的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很大,但物流企业采用“物业式”经营模式,进驻的经营业户大多独立经营,不能充分整合物流资源,真正发挥集约化运行的效率。过去,在物流行业内部,除了铁路运输业是由一个部门来管理以外,其他行业如货运业和仓储业等则是由交通、商业、物资、外贸、生产等几个部门来分别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并且这些行业的活动多服务于本部门的计划与经营活动需要。现在,上述物流业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虽然有所变化,但是其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依然很低,其部门色彩和行政色彩仍然很浓,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物流功能的发挥。这种非专业化、非社会化的物流体系的存在不利于合理利用各种物流设施和设备,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陕西物流业的健康发展。陕西省要从市场培育与资源整合两个方面入手促进物流业发展。在市场培育方面,要着力发展与地域经济特点相适应的多种物流发展模式,同时鼓励并扶持物流企业借助信息和知识提升附加值,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拓展物流市场空间;在资源整合方面,物流行业的低集中度导致行业内压价揽货等恶性竞争现象泛滥,制约了物流市场的成长,要支持和鼓励跨地区、跨行业物流资源的关停、重组和兼并,以整合物流资源,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物流业的发展正是效率更高的社会物流逐步取代企业物流的过程。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中小企业是第三方物流市场的主体,小型企业不仅在从业时间三年以下的物流企业中占很大比重,在经营期更长的企业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似乎暗示着,由于物流服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小企业极有可能长期生存下去,成功控制某些局部市场,并成为业内不可忽视的力量。[5]现阶段陕西省既要充分发展当前物流活动的主体——企业物流,也要高度重视未来市场的主体——第三方物流,鼓励高附加值、高效率和高服务水平的企业物流向第三方物流转化。(4)重点发展各经济区与物流业的联动。根据陕西省调整和振兴物流业规划,陕西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实施八大重点工程和80个重点项目。陕北地区重点抓好能源化工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以及煤炭、油气以及农特产品物流项目;关中地区重点抓好装备制造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以及粮食、农产品冷链以及城市配送方面的项目;陕南地区重点抓好循环经济产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绿色产品物流项目。3.1.2完善物流网络的构建目前企业已从过去在市场中的单打独拼,过渡到企业所处供应链与供应链的合作与竞争,并将逐步走向网络化的运作模式。进一步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与完善,构建畅通的物流通道是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1、基本思路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区域物流网络层次结构:依托陕西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地理区位优势,从陕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物流发展水平出发,构建区域物流网络层次结构。陕西区域物流网络应主要分三个层次:(1)国际型城市物流圈西安城市物流圈。从历史角度看,西安曾是中国中古时代第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丝绸之路也成为其连通世界的物流大通道。无论从建筑体量、国际人口密度、经济开放度、文化开放度和国际影响力任何一个指标考量,唐长安都当之无愧地是一个国际大都市,西安历来渗透着国际化的基因。公元十世纪以后,随着古代丝绸之路的堵塞,特别是近代以来以航海业为主要物流途径的海洋经济走向兴盛,作为一个内陆城市的西安一度失去了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我们可以从中反思,和国际化大都市紧密相关的,是一个城市以国际贸易体量为核心的外向度,和为之发展提供条件的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发达程度。早在新亚欧大陆桥区域合作国际研讨会上,原市委书记崔林涛就曾提出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构想。结合西安国际港务区的规划思想,陕西省首先应构建西安国际型城市物流圈,该物流圈北至铜川、东到渭南、西至宝鸡、南到秦岭北麓,西安作为核心节点,以“大通关”协定为依托,以铁路集装箱运输为基础,通过与东部上海港、青岛港、天津港、连云港港等主要港口和西部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等口岸的合作协作,形成连通东西、横贯南北的商贸物流大格局,将有效提升区域整体外向度,成为西部地区参与全球竞争,承接国际先进产业转移的平台,对于提升地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该物流圈将来要接入西部物流网络,而且成为其核心。1)地域型物流网络。根据陕西省三大经济区,构建关中物流网络、陕南物流网络、陕北物流网络。关中物流网络应逐步与西安城市物流圈融合;陕南、陕北应重点建设资源带动型物流网络,陕南应以农产品物流为突破点。通过对陕南三市农产品资源、市场及相关组织进行有效整合,以合作社体系的搭建和布局为核心,重点建设陕西省小型合作社基层网络,构建辐射全省的绿色产品物流网络,并且未来应致力于将陕南打造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规模较大、设施先进、管理一流的现代化农业物流园区;而陕北则以建设能源物流中心为重点构建物流网络。2)省域物流网络在三大经济区物流网络的基础上,构建省域物流网络,省域物流网络不仅要服务于陕西全省,同时要联系周边省市的物流网络。从微观角度出发,2、物流网络节点选择及等级划分仅仅构建三个层次的物流网络还不能从根本上提升物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应根据经济和物流发展的需要,有选择性的打造陕西区域物流网络节点。物流节点对于改善城市环境,降低城市经济运行成本、物流产业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选择物流节点应将物流发展能力较好的(物流枢纽)城镇作为选择对象,尤其注重物流系统中沟通综合运输的节点建设。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各节点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能力的建设问题以及节点间线路的连接问题。对于陕西省域物流网络节点选择及等级划分还应结合行政区域划分及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政策导向展开。进一步根据相关理论、文献,并咨询有关专家,结合陕西特点建立物流网络城市节点等级划分的评价指标体系。铜川一级汽车货运站安康市江北物流中心长征运输集团城东物流园区西乡物流园区宝鸡华誉物流中心天王、高新、清姜、蔡家坡四大物流园区渭南速达物流中心商洛农特产品物流中心铜川一级汽车货运站安康市江北物流中心长征运输集团城东物流园区西乡物流园区宝鸡华誉物流中心天王、高新、清姜、蔡家坡四大物流园区渭南速达物流中心商洛农特产品物流中心商洛工业物流中心塞北物流基地麻地湾货运中心延运集团周家湾物流中心咸阳中储物流中心西安贝斯特物流中心西安海纳物流中心西安国际港务区陕西省“十二五”物流节点规划图影响物流节点布局的最重要因素为经济、地理(交通)、政策因素,而影响经济因素主要反映在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但考虑到陕西省统计年鉴中这些数据的可获得性。针对“打造合理区域物流网络节点”这一目标,本此研究报告主要选取以下各因素对各备选节点进行综合评价:=1\*GB2⑴节点所在区域生产总值;=2\*GB2⑵节点所在区域出口总额;=3\*GB2⑶交通优势;=4\*GB2⑷节点所在区域总人口。第一步:构造上述因素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构造采用专家评分法和现有研究成果,利用AHP法定义的1-9标度对各因素进行赋值,得到“合理布局城市物流节点”的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表1“合理布局物流节点”的判断矩阵因素生产总值出口总额交通优势总人口生产总值1113出口总额114/38/3交通优势13/4110/3总人口1/33/83/101第二步:均一化处理,求出各因素的权重系数。合理布局物流节点的判断矩阵为A=1.00001.00001.00003.00001.00001.00001.33332.66671.00000,75001.00003.33330.33330.37500.30001.0000QUOTE=QUOTE,(i=1,2,3……,n),QUOTE由A矩阵各元素除以它的列和得到(j=1,2…,n)。进行均一化处理后,由B矩阵中每一行均值得到“节点生产总值、节点出口总额、交通优势、总人口”四方面在合理布局物流节点目标中所占权重分别为(0.2987,0.3134,0.2871,0.1008)。表2均一化矩阵后的逐对比较矩阵B因素生产总值出口总额交通优势总人口权重系数生产总值0.30000.32000.27500.30000.2987出口总额0.30000.32000.36700.26670.3134交通优势0.30000.24000.27500.33330.2871总人口0.30000.12000.08300.10000.1008第三步:一致性检验。AHP法的主要优点是将决策者的定性思维过程定量化,但在模型化过程中必须保持判断思维的一致性。通常是检验随机一致性指标。下面对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步骤如下:将比较矩阵A中的每一列乘以该列所对应的权重系数,然后再相加,得到一个“加权值”。⑵将第一步得到的“加权值”向量除以每个标准的优先级。生产总值因素:1.2015/0.2987=4.0238出口总额因素:1.2636/0.3134=4.0319交通因素:1.1568/0.2871=4.0293总人口因素:0.4039/0.1008=4.0069⑶对第二步算得的值求平均值,用表示。𝝀=(4.0238+4.0319+4.0293+4.0069)/4=4.0230⑷计算一致性指标CI,CI=QUOTECI=QUOTE=QUOTE–0.0077(n为比较项的个数)⑸计算检验系数CR,CR=QUOTE表3平均随即一致性表(RI)矩阵大小12345678910RI000.580.91.121.241.321.411.451.45由表3可知,n=4时,RI=0.9所以CR=QUOTE=QUOTE=0.0086解得:CR=0.0086<0.1,说明判断矩阵合理,求出的权重系数恰当;若不满足小于0.1,则需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第四步:综合评价。为保证对各备选节点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同时考虑可操作性,对合理布局物流节点的四方面因素指标进行量化(如表4所示)表4备选节点交通优势指标专家评分标准节点分依托依托小依托高等绕城依托项指标铁路站铁路站级公路环线国道分值105633根据陕西省2010年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和备选物流节点交通优势指标专家评分,得出各项评价指标值如表5所示。表5各备选物流节点指标值指标节点生产总值(亿元)出口总额(万美元)交通优势总人口(万人)西安2724.0833327124843.46铜川154.403601484.12宝鸡806.541744319373.14咸阳873.202026022501.03渭南636.96845418543.18延安728.26222415215.18汉中415.64326816351.99榆林1302.31350317334.73安康274.95168712266.06商洛224.4743113239.48各备选点指标数据经过极值化处理后,进行加权求和,整理得到各点最后综合评价得分如表6所示。表6各因素及综合得分城市生产总值出口总额交通优势总人口综合得分西安2724.0833327124843.460.7524铜川154.403601484.120.0541宝鸡806.541744319373.140.6211咸阳873.202026022501.030.7067渭南636.96845418543.180.5728延安728.26222415215.180.3822汉中415.64326816351.990.2763榆林1302.31350317334.730.4792安康274.95168712266.060.1573商洛224.4743113239.480.0218根据表6各城市的综合得分进行排序,选择节点并确定等级(见表5第7列)。其中,西安市为西安大都市圈物流网络核心城市,包括宝鸡、咸阳、渭南等重要节点城市。各级城市物流节点之间必须有机联系、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核心节点与重要节点应考虑构建综合型物流园区,辅助节点应重点建设地域型物流中心以及城市配送中心,各城市节点的物流企业借助社会物流资源,逐步形成相互协作、紧密联系的物流组织网络。3、物流网络线路布局物流网络线路布局既要求与节点相协调,也要求与区域地理形状相适应。以主干道为主体(如高速公路、国道、铁路等)连通各个物流节点与核心节点,在“十一五”期间,陕西省抢抓机遇,科学修订和完善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变“米”字型网为“三纵四横五辐射”再到“两环三纵六辐射七横”。根据“十二五”期间交通规划,陕西省的定位是: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陕西也将继续坚持一个理念:“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努力践行两项任务:打造全国交通枢纽,建设西部交通强省。陕西交通将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网络、现代的管理为大家服务,提供一流的路况、一流的服务。虽然在接下来的五年陕西省在全国交通路网中的枢纽地位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但是目前,陕西物流网络线路的发展呈现星型放射状发展特点。交通主干线基本上都是以西安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其它节点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中心资源,与中心节点发生着或强或弱的联系。虽然这种网络形式便于建网,且基本符合陕西地形特点,但这种网络非中心节点之间的资源共享能力较差,中心节点资源密集,交通拥挤,而远离中心节点的终端节点发展容易受到制约。因此,陕西在物流网络的建设中,一方面应注意对中心节点的扩容提效建设,中心节点周围的网络线路密度应与节点规模、能力、作用保持相应水平。另一方面星型放射状应逐步发展成星型放射环状,在环线上形成次级中心节点。建议目前以西安为中心,加强两个环状线路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