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市xxxxxxxx电子有限公司ShenzhenXXXElectronProductsCo.,Ltd.文件编号XXX-QEP01-29页码文件名称程序文件生效日期2017-05-10版本A.0制定部门管理者代表类别总纲深圳市xxxxxxxx电子有限公司程序文件编制:审核:批准:生效日期:2017-05-10 会签行政部:财务部:营销部:采购:品管部:仓库:生产部:版本状态修订日期修订内容A02017-05-10新版发行0.0目录XXX-QEP-00.目录XXX-QEP-01.经营计划管理程序XXX-QEP-02.风险应对措施管理程序XXX-QEP-03.人力资源管理程序XXX-QEP-04.设备管理程序XXX-QEP-05.检测设备管理程序XXX-QEP-06.经验与知识管理程序XXX-QEP-07.信息交流管理程序XXX-QEP-08.文件与记录管理程序XXX-QEP-09.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管理程序XXX-QEP-10.采购管理程序XXX-QEP-11.供应商管理程序XXX-QEP-12.生产过程管理程序XXX-QEP-13.标识和可追溯管理程序XXX-QEP-14.仓储管理程序XXX-QEP-15.工程变更管理程序XXX-QEP-16.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XXX-QEP-17.不合格品管理程序XXX-QEP-18.客户投诉与满意度管理程序XXX-QEP-19.数据分析管理程序XXX-QEP-20.内部审核管理程序XXX-QEP-21.管理评审管理程序XXX-QEP-22.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XXX-QEP-23.环境因素评价管理程序XXX-QEP-24.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管理程序XXX-QEP-25.管理方案管理程序XXX-QEP-26.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XXX-QEP-27.运行管理程序XXX-QEP-28.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XXX-QEP-29.环境监测管理程序XXX-QEP-01.经营计划管理程序1.目的制定本程序是为了对公司业务目标进行策划,为公司各项管理活动的持续改进提供方向。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经营计划制定及执行过程的控制。3.定义3.1经营计划:公司商业任务、商业使命、要生产的产品、达到公司所部目标所需的利润及财政目标、运作目标。3.2长期计划:描述公司的总体方向及重点问题,包括未来市场及产品的策略计划,并作为其他运作计划的标准。3.3年度计划:源于长期计划,处理每年的运作预算及运作收益、运作计划。4.职责4.1.公司最高管理层负责组织经营计划的正确制定和执行过程的跟踪。4.2.各部门负责提供经营计划的相关数据,并执行自身范围相关的经营计划要求。4.3.由管理代表主导制定经营计划的内容,各个相关部门负责收集本部门相关的业绩数据来支持经营计划的制定。5.作业流程权责流程图重点说明相关文件/表单相关单位本年度本年度部门业务进展状况及质量状况制定经营计划审批YN执行公司各部门于每年12月20日前,统计出本年度各部门业务进展状况及质量状况等内容管理评审管理程序管理代表1.公司管理代表根据市场发展状况、竞争对手和行业标准分析及公司经营目标等制定经营计划2.短期经营计划每年制定一次,长期经营计划每三年制定一次管理评审管理程序最高管理者公司最高管理者审批管理评审管理程序相关单位相关单位对经营计划进行执行管理评审管理程序6.补充说明6.1我公司业务策略以“最佳产品策略”为主导,突破性的提高产品的性能与产能,获取巨大的利润及大批量的发货。核心价值传送流程是“新产品引入”,将新产品及时推向市场和对市场的开拓,且向速度要效益。6.2经营计划的类型经营计划分为短期和长期经营计划,本公司短期经营计划每年制定一次,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制定,经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执行。长期经营计划每三年制定一次,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制定,经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执行。6.3经营计划的制定6.3.1公司各部门于每年12月20日前,统计出本年度各部门业务进展状况及质量状况等内容,并提交给管理者代表作为制定下年度短期经营计划的依据。每年公司管理代表根据市场发展状况、竞争对手和行业标准分析及公司经营目标等制定经营计划,并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执行。6.3.2长期经营计划应包括以下项目:市场发展状况及变化公司财务策划及成本状况市场及生产增长预测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工厂实施发展成本改善目标质量目标改进顾客满意度改进过程能力提高及关键过程质量改进公司员工健康、安全及环境改善其它项目6.3.3短期经营计划可以参考以下项目:生产部a.生产效率的提高;b.生产计划完成率的提高。品管部a.客户投诉次数的减少;b.客户退货次数的减少;c.产品检验不良率的降低;d.来料批合格率;e.工序能力指数提高。行政部a.工伤休假天数减少;b.工伤次数;c.年度工作计划完成率;d.员工满意度提高;e.员工离职率降低。业务a.本月销售完成率的提高;b.报价成功;c.销售增长;d.客户满意度提高;e.新产品增加。采购a.供应商准时交货率的提高;b.材料价格降低和村料成本下降。仓库a.产品报废率降低;b.库存周转率的提高。6.4经营计划的执行控制经营计划应在公司相关层次得到沟通宣传。各部门按照经营计划规定的目标进行努力和持续改进,并适时将执行结果行统计总结和汇报。长期经营计划的执行由公司最高管理者每年跟踪,短期经营计划的执行由总经理及管理者代表跟踪在经营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管理层应根据经营计划的执行状况和内、外部的变化适时进行评审和修订。6.5经营计划的执行状况应提交管理评审。参见《管理评审管理程序》7.引用文件7.1《管理评审管理程序》8.表单:无XXX-QEP-02.风险应对措施管理程序1.目的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3.定义3.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3.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3.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3.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3.5风险降低: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3.6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3.7内部风险:企业内部形成的风险,例如战略决策风险、环境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等。3.8外部风险:由外部影响因素导致的风险,例如政策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和业务风险等。3.9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3.10风险发生频度: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3.11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x风险发生频度。4.职责4.1总经理: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4.2品管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流程,并进行维护。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4.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4.4业务:负责收集产品售后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识别,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5.内容5.1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部门应建立识别和应对的方法,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车间、生产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风险:a.对产品适用的法律法规、客户要求的变更造成的风险;b.产品售后的风险;c.过程失效的风险,包括: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设计失效风险;生产作业过程中的风险;人员、设备、工装夹具、刀具对产品质量造成的风险。5.2建立风险/机遇管理团队5.2.1建立分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风险识别活动的开展应是一次团体的活动,各部门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应通过集思广益和有效的分析判断下进行的,在此之前应建立一个“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总经理应通过授权,赋予该“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以下的职责:a.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b.制定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并落实执行;c.编制风险管理计划;d.组织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中,总经理应指派一名人员作为该小组的组长,负责规划和安排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的控制,并赋予评估小组组长以下职责:a.策划并实施风险和机遇的管理;b.领导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c.向总经理报告风险和机遇评估结果。5.2.2风险管理团队人员的任职要求为确保参与风险和机遇识别和评估的人员,其人员资质符合要求,能够胜任并且参与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制定应对相应的应对措施,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人员应具备以下的能力:a.熟悉其所在部门的所有流程;b.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c.熟悉本标准的要求,并依据本标准内容策划风险分析和评估。5.3风险管理计划评估小组组长应组织策划风险管理计划并编制风险管理计划,指导操作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以及对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规定,建立风险管理计划时,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计划的范围,判定和描述适用于计划的周期阶段;
b.职责和权限的分配;c.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d.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包括危害概率不能估计时的可接受风险准则;
e.验证活动;f.有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收集和评审的活动。5.4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进行评价,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认,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的确认用以确定风险系数,之后根据风险系数确定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5.4.1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准则风险严重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根据对潜在风险的评估量化,若潜在风险发生后,其会导致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危害程度,以下包括但不限于风险产生后会导致的危害:a.法律法规、产品及客户要求;b.风险发生时导致的人身伤害;c.财产损失的多少;d.是否会导致停工/停产;e.对企业形象的损害程度。注:在对风险进行严重程度判定时,推荐扩大分析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层面,以便于更有效的对潜在的风险采取措施,以达到减少或部分消除风险乃至完全消除的目的。为便于识别风险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风险严重度分为以下五类:a.非常严重b.严重c.较严重d.一般e.轻微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时,下表作为评价风险严重度的准则:严重程度描述严重等级法律法规、产品及其他要求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万元)停工/停产企业形象非常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国际/国家标准、客户标准死亡、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等财产损失≥10不可恢复重大国际、国内影响5严重违反省内标准、行业标准受伤需要停工疗养,且停工时间≥3个月10<财产损失≥5需较长时间调整后才可恢复省内、行业影响4较严重违反地区标准受伤需要停工疗养,且停工时间<3个月5<财产损失≥0.5间歇性恢复地区性影响3一般违反企业标准轻微受伤,包扎即可财产损失<0.5可短时恢复企业及周边范围2轻微不违反无伤亡无损失没有停工不影响1严重度判定过程中,当多个因素的判定其严重程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严重度级别更高时,依据严重级别高的因素作为风险严重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5.4.2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准则风险的发生频率是指潜在风险出现的频率,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险频度定义为5级,如下所示:a.极少发生;b.很少发生;c.偶尔发生;d.有时发生;e.经常发生。通过对上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评价风险发生的频度,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以其可能发生的频率进行量化确认作为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准则:发生频度定义等级极少发生发生概率≤0.001%1很少发生0.001%<发生概率≤0.1%2偶尔发生0.1%<发生概率≤1%3有时发生1%<发生概率≤10%4经常发生发生概率≥10%5发生频度判定过程中,当一个或多个因素在判定过程中其发生频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发生较为频繁时,依据发生频率较高的因素作为风险发生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5.4.3风险的可接受准则风险可接受准则是通过计算得出的风险系数来判定风险是否可接受,通过对风险的严重度和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后,通过计算风险系数确定是否对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的计算如下公式: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等级*风险频度等级风险系数的大小决定是否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如下表要求:发生频度严重度非常少发生很少发生偶尔发生有时发生经常发生非常严重510152025严重48121620较严重3691215一般246810轻微12345使用风险系数作为参考值,下表为风险风险系数的范围及当风险系数达到一定值时应对风险采取的措施:风险系数风险等级及应采取的措施风险等级风险措施15-25高风险应立即采取措施规避或降低风险5-15一般风险需采取措施降低风险1-5低风险风险较低,当采取措施消除风险引起的成本比风险本身引起的损失较大时,接受风险风险的应对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当潜在的风险可有效的采取规避措施进行规避风险时,应制定风险规避方案,确认风险规避措施并予以执行,直至部分消除或完全消除风险。当尚无可行方案进行规避风险时,应采取有效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影响。下表为识别风险系数后,对风险等级的判定应急应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对照表:发生频度严重度非常少发生很少发生偶尔发生有时发生经常发生非常严重一般风险一般风险高风险高风险高风险严重低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高风险高风险较严重低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高风险一般低风险低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一般风险轻微低风险低风险低风险低风险一般风险在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过程中,应保持风险措施的方案和实施结果的跟进应记录,记录的保持依据《文件与记录管理程序》执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措施的详细内容应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便于后续的查阅和跟进。5.5风险应对各实施部门应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风险采取措施,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风险的目的,风险应对的方法包括:a.风险接受;b.风险降低;c.风险规避。对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应考虑尽可能的消除风险,在无法消除或暂无有效的方法或者采取消除风险的方法的成本高出风险存在时造成损失时,再选择采取降低风险或者风险接受的风险应对方法。5.5.1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本身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接受风险的方法:a.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b.造成的损失较小且重复性较高的风险;c.既无有效的风险降低的措施,又无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方法时;d.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中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低于5的低风险。5.5.2风险降低风险降低即采取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损坏或损失,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应制定的详细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风险降低方法:a.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b.无法消除风险或暂无有效的规避措施规避风险时;c.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中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为5至15之间的一般性风险。5.5.3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5.5.4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风险识别和评估活动是用于识别风险并综合考虑对风险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当风险系数过高时应采取风险进行规避或者降低风险,以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危害或损失。风险评估实施部门应制定详细有效的措施并予以执行,在制定措施时,应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a.制定的措施应是在现有条件下可执行和可落实的;b.制定的措施应落实到个人,每个人应完成的内容应得到明确;c.应指派一名负责人为措施的执行进度和效果进行跟进,确保采取的措施被有效落实。5.6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品质部应按制定的周期组织实施对风险和机遇的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应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a.风险和机遇的识别是否有效且完善;b.风险应对措施的完成情况和进度;d.对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和顾客满意度的潜在影响。5.6.1风险和机遇评审的策划风险和机遇评审应每年度至少实施一次评审(间隔不超过12个月),以验证其有效性。当出现以下情况是,应当适当增加风险和风险评审的次数:a.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b.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调整时;c.发生重大品质事故或相关方投诉连续发生时;d.最高管理者认为有必要评审时;e.其他情况需要时。5.6.2风险和机遇评审的实施a.实施前的准备在风险和机遇评审会议之前,各部门应整理本部门对风险和机遇分析的资料,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内容以及风险应对所采取措施的结果等记录进行汇总分析。b.风险和机遇应是的实施品质部按策划的要求组织个部门实施对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品质部应保留评审的记录以及评审所确定的决议,包括后续的改善机会。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应形成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内容:风险评估报告;持续改进的机会;剩余风险分析及改进措施6.作业流程(无)7.引用文件7.1《文件与记录管理程序》8.表单:8.1《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XXX-QEP-03.人力资源管理程序1.0目的通过培训和其他措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顾客满意度,满足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工作能力的要求。2.0适用的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配置和培训以及对人员经历、教育程度、技能和经验的考核控制。3.0职责3.1行政是本程序的归口行政部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和修改。3.2总经理负责《年度培训计划》的批准。4.0定义无5.0工作程序5.1人员申请5.1.1各职能部门需要增补人员时,由该部门负责人填写《人员申请表》经总经理审核后,交行政招聘。5.1.2行政依据任职资格条件对《人员申请表》进行资格审查,合格后则安排招聘。5.2人员招聘5.2.1内部招聘时,如相关人员具有所聘人员的相应资格,由需求部门与行政共同对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交与行政确认后即可任用。5.2.2在外部招聘时,行政通过刊登招聘广告或与人力市场联系等方式发布招聘信息。5.2.3若招聘普通员工,则由行政对其进行初试(核查证件及基本智力测试)。初试合格后则由其填写《员工登记表》,再对其进行相应的入职培训。合格后,则通知其到相关部门上岗作业。5.2.4若招聘职员,则由其填写《员工登记表》,并由行政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初试(核查证件、考核其基本工作技能及综合素质)。初试合格后,通知需求部门复试。5.2.5参加复试的职员由需求部门负责人进行复试,复试以面试、笔试或现场考核等方式进行。复试的结果由部门负责人填写到应聘人员《员工登记表》中,复试不合格,则将其《员工登记表》交行政存放备查,复试合格,则将《员工登记表》呈总经理审核。5.2.6经总经理同意入职的相关人员,由行政通知其报到时间,并由行政为其办理入职手续及入职培训,培训合格后交部门再进行相应工作培训,如入职培训不合格则视具体情况作补训或辞退处理5.3人员试用及考核5.3.1新进人员入职后,需求部门需对其进行为期一周的初次试用考核。若初次试用不合格,则予以辞退。只有在初次试用考核合格后,使用部门方可将其作为正式的试用员工管理。5.3.2新进人员的正式试用期为3个月,具体期限由部门负责人视工作性质及工作表现决定。试用期满后,由部门负责人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合格,则由使用部门通知行政予以正式录用;若考评不合格,则作降级任用或辞退处理。5.3.3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作业由相关部门人员按照本程序6.5相关条款的要求执行。5.3.4每半年或一年由行政组织各部门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综合考核,考核成绩记录于相应的考核统计表中,作为评审相关人员的升职、调职或降职的处理依据。5.4人员任职资格要求:NO岗位名称岗位任职资格要求任职资格审批权限1经理大专以上文化,有相关工作经验4年以上,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总经理2部门主管大专文化,相应专业,具相关工作经验2年以上,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总经理3业务员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具有相关工作经验2年以上,熟悉相关的业务流程,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吃苦耐劳。副经理4文员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有1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能熟练操作Office办公系统软件。副经理5品管员中专以上文化,相关工作经验1年以上,具有QC手法,了解相关品检资识,有良好的沟通协调相关事宜能力。行政6普通员工初中以上文化,有无相关工作经验均可,但具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录用。行政7保安员初中以上文化,要求其为退伍军人,持有相关证书,从事保安岗位1年以上。行政8驾驶员高中以上文化,具有相关工作经验2年以上,对相关的机动车具能熟练操作及相应维护的能力,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等。行政9仓管高中以上文化,具有相关工作经验2年以上,对仓库的进,销,存管理流程熟悉。行政10清洁工初中以上文化,有相关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强,吃苦耐劳者优先行政注1:对于公司所需要的特殊人才,经总经理批准后,对其学历及工作经历的要求可适当调整;管理体系建立前到职的人员,经总经理口头考核合格即可;注2:内部审核员的要求见《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文控文员的要求除了要满足以上文员职位的要求以外,还必须熟悉ISO9001/14001标准的要求,精通文书管理。5.5教育培训5.5.1行政于每年12月份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召开“年度培训工作会议”。a.会前,行政通知各部门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后根据调查结果提报本部门下一年度培训需求交行政。b.在会议上总结本年度培训工作,并讨论和确定下一年度全公司的培训工作。c.会后,行政根据会议制定下一年度《年度培训计划》呈总经理核准后生效,并将其分发全公司,要求各部门贯彻执行。5.5.2.行政负责全公司培训工作的策划、计划、督导、实施、总结改善,各部门负责人有责任对本部门人员善尽培训的责任,依据实际工作需求实施培训。5.5.3培训分为: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二类。其中在职培训分公司外和公司内培训(以下简称内训)和特定技能上岗培训三种。5.5.4.入职培训由行政主导进行,培训之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交部门进行专业职能培训;考核不合格则补训,补训仍未通过则作辞退处理。5.5.5在职培训:a.每次培训所有受训人员都应在《培训记录/签到表》上签到,作为参训证明和出勤依据,确因故不能参加培训的应向行政请假。b.培训考核视培训需要可选用以下考核方式:面试:口头提问考核;笔试:试卷考核;实做:实际操作演练考核;调核:调查完成岗位任务情况。c.培训师将考核结果(及其它相关内容)登录于《培训记录/签到表》中,考核不合格由讲师补训后再补考,补考仍不合格则由讲师将相关数据资料交其部门负责人处理,讲师可作处理建议。5.5.6外训:指公司安排人员去公司外受训,或请外面讲师来公司培训。如公司有外训需求时,由行政负责搜集外训单位资料、信息供总经理作培训决策参考,由行政将培训申请(含培训需求原因、受训人员、内容等)呈总经理核准后实施。5.5.7培训资料的整理归档:a.内部培训应归档的资料为登记在《培训记录/签到表》上;适用时保留培训申请与笔试试卷。b.外训应归档的资料为:受训之教材(若无教材则为受训人员整理之笔记);适用时,保留资格证书复印件;登记在《培训记录/签到表》上;培训心得报告类材料,受训人员整理好后统一交行政整理归档;6.0相关记录6.1《人员申请表》6.2《员工登记表》6.3《培训记录/签到表》6.4《年度培训计划》6.5《员工工资变动申请表》7.0相关文件:7.1《内部审核控制程序》8.0流程图:XXX-QEP-04.设备管理程序1.0目的对产品实现所需的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过程能力满足产品实现的需要。2.0适用的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产品实现所需的设备设施的控制。如工作场所、仪器、设备和支持性服务等。3.0职责3.1生产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和修改。3.2生产部负责对所使用的生产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3.3生产部负责对所使用的生产设备进行维修作业。4.0定义无5.0工作程序5.1设施的提供5.1.1设施的需求:相关部门依据生产情况可以考虑设施的增补需求,并提出相关的策划方案或可行性报告或《申购单》提交生产部复核,管理者代表审核,然后呈总经理核准后方可进入采购阶段(具体采购过程依据《采购控制程序》进行)。5.2设备验收、编号5.2.1由申购部门编制设备设施验收计划,并按照此计划进行设备设施的验收,并填写《设备验收单》。5.2.2生产设备由文控统一编号,并登记于《设备设施一览表》中,测量设备由品质部统一编号,并登记于《测量设备一览表》中(具体管控参照《监视和測量设备控制程序》),对于钢网和工装夹具应由使用部门建立清单。流水号类别代码公司代码5.2.3流水号类别代码公司代码XX-XX-001
本公司部门代码参考《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中的部门代码规定。5.3设备管理与保养计划5.3.1由生产部建立《设备保养规定》或者《年度设备维护计划》,规范设备的保养项目、频率等,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交文控按《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登记发放。5.4设备保养计划的实施5.4.1设备操作人员按《设备保养规定》进行设备保养。5.4.2每次保养后记录于“设备保养记录表”上,并签名。5.4.3各部门负责人不定期抽查保养情况。5.5设备维修作业5.5.1当设备发生故障时,使用人员应立即通知生产主管,由生产主管通知工程机修人员进行维修。5.5.2当机修人员不能修理好设备时,由机修人员报工程主管组织人员专题攻关解决或请外部专业人员进行维修。5.5.3当设备维修好后,由主要机修人员填写“设备维修记录”。5.6设备的报废当设备不能修复时,使用部门填写《联络单》,由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经财务部核实后,报总经理批准。6.0相关记录6.2《设备维修记录》6.3《日常点检记录表》6.4《设备设施一览表》6.5《设备验收单》6.6《周月保养记录表》7.0相关文件7.1《设备保养规定》7.2《采购控制程序》7.3《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8.0流程图:XXX-QEP-05.检测设备管理程序1.0目的建立完整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以规范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校验作业,确保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准确性及被检测的产品特性符合规定要求。2.0范围本厂内所有用于检验、测量和试验的工具或设备的校验及维护保养作业均适用本程序。3.0相关文件:3.1《采购控制程序》4.0职责4.1品管部是本程序的归口行政部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与保持工作;4.2品管部:负责检验设备的编号、建帐、外校送检作业。4.3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及日常的维护、保养作业。5.0工作程序5.1检测设备:指检验、测量或分析产品特性值的相关工具或设备,如:卡尺、万用表等。5.2各部门根据产品制造需求,填写《申购单》,经总经理批准,由采购人员组织采购。5.3验收及分类管理5.3.1品管部对采购进厂的检测设备,按《申购单》的内容要求和产品说明书进行验收,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记录于《设备设施一览表》,如不合格需退回供应商,具体依《采购控制程序》。5.3.2品管部对所有检测设备需登记于《设备设施一览表》,并进行编号、注明校验方式、使用部门、校验日期、校验有效期等。5.4检测设备的外校5.4.1对外校的检测设备由品管部选择具有国家认可的计量检测单位,并将需外校的检测设备在有效期内“外校”。5.4.2所有外校合格的检测设备只需保留原校验标签,不需本公司合格标签,但需记录于《检测设备履历表》。5.4.3对于无法实施外校的设备,必须执行每日开机前的点检,并且在点检合格后填写《测量仪器点检记录》,若点检不合格则立即报告上级处理。5.5检测设备内校计划5.5.1品管部必须制定校验周期并记录于《检测设备履历表》。5.5.2品管部根据校验周期,需在下次校验期前向检测设备使用部门发出《联络单》。5.5.3检测设备使用部门接到《联络单》后,将检测设备交到品管部做内校或外校,当校验合格后,由品管部通知使用部门领回检测设备。5.6检测设备内校过程5.6.1内校可在当时的温湿度环境下进行,并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报告》上,用于内校的检测设备经外校合格且精度比被校检测设备高。5.6.3内校时,需将该设备在测试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功能均与外校合格件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记录在《检测设备内校报告》上。5.6.4完成比较记录后,需按记录误差及精度,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做出判定结果,并交品管部负责人审查,确认比较结果为合格时须在检测设备适当位置贴上合格标签.5.6.5比较结果为不合格时需在设备适当位置贴上停用标签,并进行维修.5.6.6维修后需重新校验合格后方可改贴合格标签.5.6.7检测设备维修后,不能完全修复,但部份功能完好经品管部确认可贴上限定使用标签,并标示清楚。5.6.8监测设备若不能满足检测要求时并无法维修,经品管部确认由使用部门负责人填写《申购单》,总经理批准后做报废处理,并记录于《检测设备履历表》。5.7发放使用5.7.1投入使用场所的监测设备,由品管部统一发放,领用部门应在《设备设施一览表》的保管人一栏签收。5.7.2发至使用场所的监测设备,均贴有“合格”标签或“限定使用标签”,由使用人负责维护保养,不得随意调校、维修。5.7.3监测设备使用人如果发现设备不正常应立即送检,不可继续使用,同时对所检测产品进行追查、验证。5.8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5.8.1在线使用的监测设备,根据需要由品管部制定相应的操作及保养规范并放到相应岗位。5.8.2监测设备在使用中有不良现象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人员,通知品管部检查,针对已检测的产品应进行重新检测。5.8.3需维修的不良设备,品管部必须在该设备上贴“停用”标签,品管部有能力修理的内修,否则送外修理.修理后的监测设备经品管部确认合格后填写《监测设备履历表》后方可发放使用。6.0相关记录6.1《联络单》6.2《申购单》6.3《检测设备履历表》6.4《设备设备一览表》6.5《检测设备校验计划》7.0流程图:修复无效编号登记于“设备设施一览表修复无效编号登记于“设备设施一览表”XXX-QEP-06.经验与知识管理程序1.0目的:为了对知识实行统一、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管理、外部知识管理、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经验与知识管理。3.0权责:3.1行政部负责公司知识管理的协调工作。3.2文管中心负责所有制度文件和资料的管理。3.3文管中心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3.4文管中心负责所有制度文件和资料的发放和记录。3.5所有制度文件和资料应在文管中心归档。涉及专业性较强的资料在当年由该专业部门归档保存,年度终了应统一移交主管中心保管。以后可根据文件借阅权限借阅或使用。
4.0作业内容:4.1.经验与知识的获取:4.1.1内部知识来源a.制程重大品质异常;b.技术人员以往的经验累积;c.现有工作中的缺失的经验汇总;d.部门内部相互学习,相互培训的经验交流;e.厂内部门间的经验交流。4.1.2外部知识来源a.品质异常客户投诉;b.组织外部培训,学习前沿的学术及技术;c.对客户的资料分析,学习;d.从互联网上下载所需要的技术资料。4.2.经验与知识的应用:4.2.1将品质异常信息记录在图纸背面的异常履历表中,并重新评估检验标准的正确性,通过新制订或修订以完善检验标准。后续制程品管查找对应图面,同时查阅异常履历表信息,避免异常重复发生。4.2.2品保部每季度汇总客诉异常,并组织相关单位人员进行学习,针对以往发生的品质异常事件,学习改善预防对策,并提升品质意识。4.2.3将建立起来的资料库,经常组织学习;4.2.4在部门内建立资料库存,以便查询。4.3.经验与知识的传承:4.3.1相关知识管理责任部门应定期对知识(包括电子文档与文件)进行整理
,内部建立资料库,并分类存档;4.3.2重要文件应进行版本管理,更新后的旧版本应存档备案
;
4.3.3相关知识管理责任部门应随时对知识(包括电子文档与文件)进行查看,并有权随时删除禁止发布或不宜发布的信息,禁止发布与不易发布的标准由相关知识管理责任部门制定4.3.4一定期限后对文档要进行归档处理,保证公开资料的时间有效性
4.3.5知识的限制级别应由公司组织专门会议讨论不同类型知识的不同授权级别,并规定相应的使用人权限;4.3.6保密文档不得擅自发布;4.3.7任何人均可提出知识公开、限制与保密的建议;4.3.8离职人员,需做好离职交接清单,保证资料的完整性。XXX-QEP-07.信息交流管理程序1.0目的:为了使组织内部不同的层次和职能之间更充分了解并尽力满足顾客与环保要求,就质量、HSF/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及其有效性进行沟通。2.0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各部门或各人员及本公司对外部(如客户、供方、环保机构等)的信息交流。3.0定义:无4.0权责:4.1各职能部门负责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及其有效性进行沟通。4.2业务负责调查、询问、了解顾客的环境要求和期望,并把获取的信息通过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会议的方式进行通报。4.3其它相关部门负责对顾客的要求和期望提出改善方案,并由相关部门实施。4.行政部负责就环保问题与政府等相关方进行沟通。5.0内容:5.1内部沟通5.1.1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或相关人员之间的沟通方式:《联络单》电话沟通开会及培训必要时采用传真沟通5.1.2公司各部门均可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会议,讨论解决影响管理体系过程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并予以记录在《会议记录》。5.1.3电话沟通时,根据情况,必要时需作记录保存,如顾客要求的评审等。5.1.4公司内部与环保有关事宜的沟通事宜的沟通与交流,由行政部统筹安排;即各部门使用相关的表单或《联络单》将环境问题反馈到行政部,由行政部汇总并作出处理与交流;公司管理层的环保要求,由行政部以内部公告或会议等方式进行发布。5.2外部沟通5.2.1当有顾客投诉时接到投诉的人员在受理之日依《客户服务控制程序》及时联络相应部门处理,必要时品管部召开品管会议。5.2.2经评审后且正在执行中的订单,按客户要求修改时,业务应及时将信息反馈到相关部门,要求相关部门对修改后的内容进行重新评审。5.2.3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业务人员需定期,主动地调查、询问、了解顾客的要求或期望(这些要求包括质量要求和环境要求),并通报市场需求和顾客期望给相关部门。5.2.4公司与外部相关方的环保事项交流行政部将本公司的环境事项,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报告,报告时,使用带有公司函头的信纸并加盖公司公章。国家政府部门的环保要求,由行政部收集汇总后,以《联络单》或开会方式传达到相关部门执行。采购人员向供应商施加环境影响,提高其环境表现。客户有环保要求时,由业务在订单上加以注明,并以书面方式通知相关部门。其他与外部有关的交流(环保方面),由行政部统筹负责。5.3以上过程中产生的结果均需作记录,并予以保存,按《文件与记录控制程序》执行。6.0相关文件:6.1《文件与记录控制程序》7.0相关表格:7.1《会议记录》7.2《联络单》8.0附件:无XXX-QEP-08.文件与记录管理程序1.0目的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在使用场所均能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加强对记录的控制,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2.0适用的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使用的文件和记录的控制。3.0定义:无4.0职责4.1行政部是本程序的编制、修改并实施归口管理的部门;品管部负责技术文件的管理。4.2各部门均是本程序的配合并实施的单位。4.3最高管理者(总经理)负责管理(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批准。4.4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管理手册和批准程序文件。5.0工作程序5.1文件概念文件是指信息及其承载媒体。媒体的形式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照片、标准样品或其他电子媒体及其组合等。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可以起到沟通意图、统一行动的作用。本公司的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范围包括:形成文件的质量与环境方针和目标;管理手册;为了贯彻ISO9001/14001标准所规定的流程性文件和记录;确保对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要的文件和记录,例如质量计划、程序文件和相关的规范、标准以及“规定”、“安排”、“方式”等文件;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其他文件。例如流程卡、作业指引等,标准中虽未规定,但在实际活动中需要。5.2管理手册5.2.1管理手册是规定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5.2.2管理手册的主要内容有: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包括任何不适用的细节与不应用的合理性;为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程序的引用;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表述。5.2.3手册的结构、详略程度和格式编排,应结合本公司的类型、规模及产品或过程的复杂程度、文化和风格进行编制,标准并未作统一规定。5.2.4公司的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编制与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5.3文件控制5.3.1文件控制,指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评审、批准、发放、使用、检索、访问、更改、再批准和标识、回收、作废等全过程活动的管理。5.3.2本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的主要内容如下:文件发布前,应得到其适宜性和充分性的批准,批准权限见下表区分制定审核核准管理手册管理者代表总经理流程性文件ISO推行小组各部门会签管理者代表指导性文件责任人员文件编写人员直接上司在文件实施中,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变化时(例如公司的组织结构、产品范围、工作流程和适用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应对文件原文进行评审,确定是否需要更改。本公司的管理体系文件在每年最少评审一次(在管理评审会议中进行),由管理者代表牵头,各职能部门对所管理的文件进行评审。如果需要更改,应报公司相关的责任人对更改后的文件进行再批准。识别所有文件的修订状态。文件修订的方法分为划线式修改(在文件原文上划线修改,在旁边写好修订后的内容)换页和换版三种。修订由公司文控中心统一组织,修改申请人填写《文件申请单》,经相关责任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文控中心对受控文件统一修改,修改后的文件需要再次按照的规定批准。文件的版本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若文件只作小部分修改时,可填写《修订记录》作划线式修改或者换页修改(如果划线式修改超过三分之一需要换版发布),发行时为0次(即:A/0版),第一次修改为1次(即:A/1版),依此类推,当修改超过8次时,无论修改多少,均要换版发布。各部门所持有的文件要编制的《受控文件一览表》,即把所使用文件的最新有效版本文件(含外来文件,法律法规等)写入清单中要确保在各使用场所都能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并标识,填写分发号(包括外来文件)。撤出过期、作废的文件,填写《文件/记录销毁记录表》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销毁,如需保留,需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并盖“作废文件”印章和“保留文件”字样的标识。受控文件均进行编号,并填写在《受控文件一览表》中。受控文件在发放时,收文部门应在《文件分发表》中签名确认收到。文件应保持清晰、可辨,易于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单独存放,以保持受控状态。受控文件为内部使用的有效版本文件,也是向认证机构报送的文件。受控文件再修改时应统一跟踪更改,不可遗漏。持有受控文件的员工在工作调动或调离本公司时,应将文件交回本单位(部门)。非受控文件可用于投标和向咨询单位报送,非受控文件不再跟踪修改。0收集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外来文件。凡不是本公司编制的使用文件,均属外来文件,包括从书店购买的、上级发文、国家或地方政府、协会发文等。应使用外来文件的最新有效版本文件,列入受控文件清单中。要控制外来文件的发放(发放范围经管理者代表审批)。5.3.3文件编号规则表格与三级文件编号规则如下:XXX-XX-XX-XXX公司代码-类别代码–部门代码-流水号注:当同一种表格有多种格式或描述时,分别在其原编号后加流水号A、B、C……以示区分。如XXX-QR-HC-001A、XXX-QR-HC-001B注:当三级文件有多种文件描述时,分别在原编号流水号后面再增加一个流水号以示区分。(原流水号代表文件区分代码)如:XXX-WI-ENG-001-001、XXX-WI-ENG-002-00文件编号规则如下(除表格与三级文件):XXX-XX-XXX公司代码-类别代码–流水号文件类别代码为:一级文件/管理手册:代码为QEM二级文件/流程性文件:代码为QEP三级文件/规范文件:代码为WI四级文件/表单文件:代码为QR外来文件:代码为WL其他类别文件:代码为QT部门代码如下:总经办GM文控中心DCC品管部QC行政部HR营销部MA采购CG品管部ENG货仓HCPMC部PMC生产SC若属外来文件应优先使用其原编号,无原编号的外来文件,按以上编号原则再编文件编号。5.3.4文控中心保留受控文件的正本,各部门使用受控文件的副本,为了区分,文控中心应在正本文件的背面加盖“文件发行专用章”,在副本文件的正面加盖“受控文件专用章”,非受控文件加改“仅供参考”印章,所有的受控文件不可以随意复制与外发。5.3.5文控中心负责定期(每年一次)向市相关部门查询有关外来标准的变更情况,以确保使用最新版本的外来标准。5.4记录控制5.4.1记录概念记录指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记录的作用,可提供产品、过程符合要求的证据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还可为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为保持和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信息。5.4.2记录的控制内容本公司对记录规定要控制标识、储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等主要内容。标识:单个记录可用编号作标识,记录的储存袋(盒、夹)可用标准章节号、程序文件顺序号或表格的编号作标识,以便于检索、快速查找。储存:记录的储存环境条件要确保防潮、防腐、防鼠啃等,以确保记录在储存期间不丢失、不损坏、不变质。为便于查找,按程序文件名称设置记录的袋(盒、夹)标识。保护:当年的记录由本部门保管,跨年度的记录由公司行政部建档保管,专业性记录平时可由相关人员分散保管,审核时或归档时交由文件员统一保管。记录应与其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一起存放在专门部位,保持受控状态。检索:为便于检索和快速查找,各单位应建立相关记录表格清单,行政部建立公司总的记录表格清单。在日常保存记录的袋(盒、夹)内建立记录目录,随时把已填写过的记录名称填入记录目录中,以便于随时查找。在合同条件下,顾客如果需要查阅有关记录,应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并履行借阅手续,阅后及时收回。保存期:一般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记录保存3年,产品特点、法规要求及合同要求另定保存期,施工工程质量及验收记录应长期保存。处置:对过期、作废的记录归档要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实施监督销毁。销毁记录的清单应存档。填写记录应完整,保持清晰可辨,不准用铅笔填写记录。记录不准擅自涂改。如确需修改记录的内容时,应经管理者代表批准。5.5文件保密公司文件资料按保密程度分为绝密文件、机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开性文件、宣传资料。公司各部门按照不同的保密等级对文件实施管控防止泄密。5.5.1绝密文件:指最重要的公司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公司权益受到重大损害的文件资料。通常情况下包括以下几类:财务分析报告;对高层管理者的考核报告;对工资分配方案及所属文件;涉及项目成本、利润的报告或论证材料;公司尚未实施或正在实施的经营战略决策、公司项目技术的核心资料;公司其它认为应列入绝密范畴内的文件资料。5.5.2机密文件:指重要的公司文件,一旦泄露会使公司权益受到损害的文件资料。通常情况下包括以下几类:公司注册及相关文件;技术资料、工程设计的重要图纸;立项报告、业务进度分析报告;涉及公司尚未公开或不宜公开情报的来往文书,以及合同、协议文本;公司其它认为应列入机密范畴内的文件材料。5.5.3普通文件:指一般性的,可以提供给所有的员工查考利用的文件资料。通常情况下包括以下几类:平时各种工作流程、指引、标准、规章制度;一般业务工作来往文件(不涉及绝密、机密的文件);各类一般性的请示、通知、会议纪要、简报、情况反映等;行政管理工作的计划、总结、报告;一般性的月、季工作计划与总结报告;有关干部任免、调配、定级等的文件;财产、物资、档案等各类行政交接手续凭证。6.0相关记录6.1《文件分发表》6.2《文件申请单》6.3《记录一览表》6.4《受控文件一览表》6.5《文件/记录销毁记录表》XXX-QEP-09.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管理程序1.0目的充分了解客户对产品、服务、HSF、环境的要求程序并转化为对公司产品的要求,从而确保满足客户的要求和期望。2.0范围适用于对客户采购我公司的产品、HSF、环境有关要求的确定、评审及与客户的沟通。3.0权责3.1业务:负责确定客户的要求与期望,组织有关部门对产品要求进行评审,并负责与客户沟通。3.2工程:负责客户样品制作与承认及单价评估。3.3品管:负责评审对产品品质、HSF、环境要求的检测能力。3.4生产:负责评审产品的生产能力及供货日期。3.5采购:负责评审所需采购的物料及供货日期。4.0定义4.1一般品名:公司长期有在生产或曾生产过的产品品名。4.2新产品:公司未生产品名。5.0作业内容5.1客户信息建立业务对购买本公司产品的所有客户提供相关数据,由业助建立《客户资料表》,详细记录其名称、地址、电话、联系人等,以便更好的服务客戶。5.2样品送样承认5.2.1样品申请业务接到客户的样品需求通知后,开立《样品申请单》,注明规格、数量及是否需制作承认书,经最高主管审核。有库存的樣品,业务人员从仓库領出转交客戶;如无库存需生產的樣品,则开立《样品申请单》給品管部,由生产配合工程出樣品后交业务,再由业务交予客戶。5.2.2承认书制作客户样品需承认签回的,业务把客户承认书制作的要求及其相关的信息发给工程,工程依客户要求提供客户相应的承认书。若客户无具体要求的,工程则按厂内格式编制承认书。工程做好承认书后,将样品和承认书转交给业务5.2.3送样和跟催业务將样品和承认书送客户承认,并在一个月内跟催客户将承认书签回,并将承认结果以《样品承认通知单》形式通知工程,并將客户回签之承认书转交给工程留底。5.3产品报价5.3.1业务接到客户传真﹑电邮﹑影印传真的图面后,如属一般产品则开立《报价表》经最高主管审批。如属新产品,业务将客户的图面以E-MAIL或其它书面的形式转交工程,工程需在两个工作日内做出评估并回复业务部,急件另论。5.3.2业务根据工程评估的结果,开始细算成本分析。5.3.3若审查时发现有异常,由业务协同工程重新估价作业。5.3.4业务经成本分析之后得出的产品单价(成本分析包括原材料、人力、包装、物流、管销、机器设备、材料损耗、产品报废等),打印成《报价表》(如客户有特殊要求需在《报价表》的备注栏注明),由最高主管签核后,发送至客户。5.3.5业务对《报价表》进行追踪、与客户协商、讨论;若与客户协商讨论其间,有任何成本单价之机动调整,依5.3.1-5.3.5程序作业。5.3.6经业务与客户协商确认无异后,由客户签回《报价表》,或者以下订单/合同形式确认单价。客户回签的《报价表》或与客户确认单价无异的《报价表》,由业务存档,作为日后订单评审、对帐、收款的依据。5.4订单审查业务接到客户订单后,依客户签回的《报价表》,开始进行订单评审。新产品,跟单开立《订单评审表》给PMC、工程、品管进行评审作业;若是一般产品,可选择跟单自行评审,或《订单评审表》只需签到生管部。评审的内容如下:5.4.1跟单审查订单单价、产品规格、HSF、包装方式、数量等是否能达成或满足客户需求,需将评审内容与其它部门沟通。5.4.2若审查时发现订单有异常,须备注于订单上,由跟单电话或回传至客户知悉,并请客户回复或回签,直至客户与我方达成共识.5.4.3跟单对订单审查无异后,在订单审核章上相应字段签名确认,客户要求回传的立即回传客户确认。5.4.4经审查确认无异的订单,跟单将订单要求转化成《生产指令单》传达给PMC,PMC根据客户要求组织物料准备和生产计划,并通知相关部门配合执行。5.4.5经审核确认无误的客户订单由跟单保管。5.5订单变更作业5.5.1跟单接到客户书面或E-MAIL订单变更,方可作订单变更,因客户订单变更所产生的不可共享的物料,业务协商客户吸收.本公司不接受口头或电话变更订单。5.5.2当业务接到已变更之订单时,需重新进行订单评审,具体作业参照5.4;5.5.3经审查无异后,由跟单修改《生产指令单》,并将修改后的《生产指令单》给PMC和品管,知会生管、倉库、品管訂單变更并回收变更前的《生产指令单》,及時调整厂內的生產和出货。5.5.4当公司内部机器﹑材料等出现异常,不能按时交货时,PMC需及时(以联络单或E-MAIL方式)知会跟单,重新确认新的交期。5.5.5业务接获生管的交期变更后,以电话或联络单的形式通知客户,说明变更原因和新的交期,以便与客户达成共识。5.6订单取消5.6.1当业务接获客户取消订单时,需经最高主管审核同意后方可取消订单,同时跟单及时以联络单或E-MAIL方式通知PMC、生产等部门,立即停止生产。5.6.2当公司内部提出取消订单时,由业务先通知客户,以达到客户同意.5.7出货作业5.7.1仓库依据订单要求,有库存的產品,在出货日期前一天备好货。5.7.2业务部依出货量安排车辆、人员及运输路线。5.7.3跟单根据客戶要求开立《送货单》、收料验收单、发票或其它要求的资料.5.7.4送货员按路线送货至客户,要求客户回签《送货单》和其它公司要求簽回的資料。5.7.5跟单在货物送出第二天追踪客户回签的《送货单》,以便确认货物是否已送到客户处。如果是通过快递方式送货到客户端的产品,跟单需在货物预计到达的第二天与客户确认是否收到。5.8退货作业5.8.1退货包括累积不良退货及其它质量异常等因素退货跟单收到客户质量异常单或客退明细,转品管确认无异后,由跟单安排车队取回退货;车队接获业务取退货信息后,方可至客户拉回退货,并签回退货单;车队拉回退货时将退货单与实物交予仓库点收并签收;跟单收到经仓库签收之退货单并进行确认,并转仓库与品管处理。5.8.2品质异常及其它因素退货当品管判定异常退货或换货时,品管发书面联络单或E-MAIL,联络跟单处理。跟单接获品管信息时,转业务确认无异后,安排车队取回退货品,之后依~作业。业务接获品管发出之换货联络单时,转业务确认无异后,以E-MAIL或书面通知仓库备货。车队接到换货产品后,交于客户签收,并取回不良品。5.9客户财产管理5.9.1客户提供的原材料管理.业务接获客户需送材料至本公司加工时,通知本公司送货员到客户仓库领取材料,簽回客戶开立的單據,将材料拉回本公司.送货员将客戶的單據和材料移交给仓库点收,无误后倉庫通知IQC进行检验.若出现数量短少立即知会,由业务或品管知会客户进行补数或修改单据上之数量.IQC接获仓库通知后,依据相关检验规范要求进行来料检验。仓库接获客户合格材料后,需将其材料入仓标识区分放置,并标示客户名称及材料规格等内容;同时,需分开建立账册,以便进行账物管理。5.9.2客户提供的样品.模具和图面资料的管理业务接收客户提供的样品.模具和图面资料时,由业务将客户清单转交工程,若客户未提供清单,则要求客戶补齐。客户所有的工具以及制造、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应予以永久性标记,以使每一工装设备的权属关系清晰可见并可以确定。工程接获清单后,一一核对数量和实物,无误后在客户清单上签字确认.若有任何异常则立即知会业务,由业务知会客户进行处理.5.9.3模具和图面资料的转移经工程确认之模具,由品管部转移给模具行政部门保管。对于客户提供的产品图﹑检验规范﹑环境物质管理文件、包装规范﹑模具零件图等由品管部转移给文控,依文件与记录管理程序作业.各部门在接收客户提供的模具和文件资料后,应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若发现任何异常,应及时反馈给工程.由工程知会业务,业务与客户联络进行相应处理.5.10客户沟通业务建立与客户沟通的管道,以满足客户需求。与客户交流的内容包括:产品信息、询价与订单修改、客户对产品的反馈;品管负责产品客诉与不符合沟通。在与客户交流的时候,必须依客户规定的语言与格式传递信息。6.0相关文件7.0相关表单XXX-QEP-10.采购管理程序1.0目的:确保采购事务顺利进行,依适质﹑适价﹑适时﹑适地、适量之原则采购所需材料。2.0范围:凡本公司所有采购之原料﹑物品及设备等均适之.3.0权责:3.1采购:负责物料之采购﹑进度跟催及异常处理.3.2相关部门:适时反映采购及其相关作业异常状况.4.0名词定义:无5.0作业内容:5.1采购在接获《请购单》后,依需求规格于现有合格供应商询价﹑比价﹑议价,选出合适之供应商.询价作业由采购员完成,定价由部门主管审核,由最高主管核定.如果现有供应商无法满足需求,则依照《供应商管理程序》开发新的供应商.5.2价格管理.5.2.1采购人员根据厂商所提供报价单之价格,按照要求之相关规格进行比价,将单价最低及品质、HSF能达成本厂要求之厂商再与之议价.经询价、比价、议价之相关资料报请部门主管审核确定后传真供应商并存档,报价单均以厂商类别及材料类别归档存放.5.2.2当采购新物料及单价变更时,采购人员应将确定之单价进行核对,且建立/更新“物料单价一览表”.5.2.3凡有下列行情者则不须进行比价.A.独家制造.B.独家代理.C.原厂零件配件无代用品.D.有专利制造厂商5.2.4比价注意事项.A.采购人员进行新原材料或相关设备采購時,需有两家以上协力厂商提供价格进行比价,选择以品质、HSF、价格、交期等条件符合本厂要求之厂商.B.采购案件如有特殊之要求,如客户指定厂商规格或属于独占技术时,需以议价方式进行采购,议价作业如有牵涉付款方式应先知会财务人员(如:月结期限).5.2.5采购人员应视市场行情调查,多方面进行询价、比价、议价.当订单量持续增大及市场行情下跌时应及时与供应商协商降价事宜,若因市场行情供应商已降到不能再降甚至于要求涨价时,采购人员需与部门主管商议反应予业务及最高主管,采购将降价/涨价之材料单价建立“物料单价一览表”予最高主管审批.5.2.6请购单签核权限设定额度为:部门主管签核所有相关请购单,此限定不包括设备请购权限,设备请购超出RMB2000元需呈送总经理签核。5.3依据核准后之单价由责任采购开立《采购单》,在《采购单》内容上注明符合HSF的材料要求由最高主管核准,具体以《供应商管理程序》作业.5.4经核准后的“采购单/采购凭单”由采购以传真的方式通知供应商,要求供应商回签“采购单”并按时交货,若供应商接获订单后有任何疑问,回传时注明问题点,经双方商议达成共识。5.5采购依双方确认之交期跟催交货状况,确保供应商按照约定的交期交货,如果供应商不能按照PMC指出的交期交付时,应:5.5.1依供应商回复之交期与PMC进行协商,调整生产计划,防止因物料供应不及时造成生产延误。5.5.2寻找代用物料,或者寻找其他替代供应商,以满足生产需求.5.6若因交期无法达成等其它问题导致订单取消,由采购在原订单上注明取消原因,并书面知会厂商,且要求厂商确认.5.7供应商依交期交货到仓库,由仓库依“厂商送货单”所写之物料进行点收,并通知品管进行来料检验.5.8经检验合格产品由仓库进行入库作业;经检验不合格品依《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进行处理.需退货之物品由采购通知供应商并要求其在48H内进行确認处理,5個工作日內得出處理結果.5.9如果本公司或者本公司的客户决定需到供应商现场进行验收,则采购人员需在采购单上注明验证人员及时间.6.0相关文件:6.1《供应商管理程序》6.2《不合格品管理程序》7.0相关表单:7.1《单价一览表》7.2《采购单》7.3《订单交期跟进表》XXX-QEP-11.供应商管理程序1.0目的:选择及评鉴合格之供应商,以确保制造生产能力、品质、HSF能力要求.2.0范围:生产所需有关原材料﹑委外加工之供应商寻找评鉴,登录及日常考核等.3.0权责:3.1采购:供应商之开发及评鉴,物料之采购,合格供应商明细的建立与更新,召集相关单位对供应商的实地评鉴与稽核,并负责对稽核异常回复的结案追踪3.2工程:负责生产之物料样品的承认.3.3品管:负责生产之物料样品的确认及协助供应商评鉴,并对稽核异常缺失的整理.4.0定义:无5.0作业内容:5.1供应商信息搜集5.1.1采购可以通过网络、黄页、客户指定或介绍等收集所需求的供应商信息。5.1.2依搜集之供应商信息,经筛选初步确认,要求其填写《供应商能力调查表》,以获取供应商详细的联络方式及公司性质、经营范围、生产能力、合法资格证明等,作为候选供应商。5.2选择供应商(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包括原材料厂商、委外加工商、服务提供商)5.2.1具有公司(工厂)营业登记。5.2.2品质﹑HSF、价格﹑交期,产能及服务等条件良好。5.2.3财务健全及商誉良好。5.2.4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环保认证(QC080000或GP)的供应商可优先选择。5.2.5不符合上述部份条件但能配合公司特殊需求者。5.2.6校正仪器厂商需通过ISO17025体系认证或相关的国家认可资质。5.2.7客户指定之供应商5.2.8产品主要材料供应商必须提供RoHS环保检验合格报告,若供应商无法提供,工程/品质单位需协助辅导供应商限期时间内提供,以满足我司需求.5.3供应商评鉴5.3.1供应商评鉴类型A类:对生产所需之主要原物料、外购成品及委外加工厂商,需进行实地评鉴。B类:模治具零件加工及包裝辅助性物料等厂商可免实地评鉴,但要书面评鉴。C类:国际品牌并在商业界有较好商誉(包括产品的贸易代理商)、客户指定供应商以及仪器校正厂商可免评鉴。D类:与产品无直接关联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需验证资质,进行资料评审,可免实地评鉴5.3.2供应商评鉴方式A类供应商在本省内.需对其进行实地评鉴.并填写“供应商稽核检查表”。B类供应商只对其作书面评鉴,并填写“供应商评鉴表”。5.3.3合格供应商的登入及样品的评估:采购须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数据整合成《供应商资料一览表》由采购召集权责单位对A类供应商进行实地评鉴,并将结果记录于“供应商稽核检查表”,同时各单位对评鉴结果进行评分.现场评鉴分数在70分(含)以上者被视为评鉴合格,分数低于70分被视为评鉴不合格。经权责单位全部评为合格后,由采购整理并汇总呈最高主管审批.评鉴合格后,将供应商登录于《合格供应商一览表》,经工程、品管会签,最高主管审核。然后由采购与供应商签署《环保协议书》《品质协议书》《采购合约》《廉洁合约》(可在首次交货时提供,须同时有双方签名、加盖公章;影印/复印、传真无效)。评鉴不合格时,由采购通知供应商限期一个月之内改善,提供改善证明资料后,申请重新评鉴。再次评鉴后仍不合格,则取消资格,且一年之内不得对该供货商进行评鉴。采购将“合格供应商一览表”交由文管发行至仓库、品管单位.5.3.4与产品无直接关连性质无需承认及评鉴之辅助材料商.由采购列入《合格供应商一览表》5.3.5工程单位对需采购材料提供材料规格要求,采购通知选定之合格供应商制作样品,供应商在提供之材料样品同时必须提供承认书等资料交与采购单位。工程确认样品合格后,则将承认书等数据交文管发行至采购及工程。若样品确认不合格,则由供货商重新送样,直至样品合格为止。物料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不进行样品承认或默认承认合格:属包装材料与辅助材料,且对产品无直接品质/HSF影响的材料。涉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安全要求的产品材料,需要求供应方对其材料出示相关证明文件,证明其满足适用的要求。5.4定期考核5.4.1统计考核a.采购主办,负责每月考核物料供应商品质、HSF、交期、服务、价格统计成《供应商月度统计考核表》。b.品管部IQC和工程为协办,负责每月考核供货商交货品质、HSF状况及样品的合格率提供给采购。c.对于一般劳保用品、消耗品、生产辅助材料及模治具零件不需要考核。d.当月交货未达三批不需考核其质量得分,年度未交货者,不予以重新考核,保留上次考核资格。e.当供应商出现交货品质HSF方面重大不符合时,对此供应商重新按5.3.3要求进行资格评估。f.生产之主要原材料供应商考核具体方式:项目满分评分计算备注品质&HSF4040×合格批数每月由品保部依进料检验结果,用邮件提供给采购。总检批数工程样品交期及质量1010×合格批数交期与品质一次通过10分。(交期为采购与厂商协商之样品交期,质量为工程承认合格并提供所需求的承认资料)2.交期与品质二次通过6分。(经采购工程协商确认二次交期并通过承认合格并提供所需求的承认资料)3.不愿意协助配合改善、抱怨多、信息回复不及时视为0分。总批数交期2020×按时交货批交期为采购与供应商协商之交货日,若有逾期之交货或因品质验收不合格而影响交期者,皆以逾期批数视之。总收货批数价格20采购依前批交货金额作比较判定,每年统计。1.较市场行情高者为5分。2.涨价仍较低于市场行情者为10分。3.不变者为15分。4.降价者为20分。服务10由采购或相关单位视厂商配合程度作评分1.迅速来厂了解并协助解决问题者为10分。2.通知厂商品质问题于三日内来处理者为6分。3.必须经采购或品保部跟催后,期间超过三日才来处理者为3分。4.无意愿处理、抱怨多、对品质观念缺乏者为0分。5.4.2评估结果判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湖南客运从业资格证培训考试资料
- 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与策略探究
- 烟花爆竹禁放倡议书
-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2024-2025学年
- 金属学与热处理基础知识
- 康复科自查报告及整改
- 高校图书馆助力西部地区乡村文化振兴路径研究
- 学习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 2024年建筑用土方长期供应合同
- 2024年度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内容与转让价格
- 墓碑碑文范文(通用十四篇)
- 大象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 5000字论文范文(推荐十篇)
- 教案评分标准
-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表
- 《节能监察的概念及其作用》
- 综合布线系统竣工验收表
- 蔬菜会员卡策划营销推广方案多篇
- 导管滑脱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精选word)三对三篮球比赛记录表
- 大型火力发电厂专业词汇中英文翻译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