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田法在西北地区的应用_第1页
代田法在西北地区的应用_第2页
代田法在西北地区的应用_第3页
代田法在西北地区的应用_第4页
代田法在西北地区的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代田法在西北地区的应用

代天法是西汉时期以关中为核心的西北部新兴农业技术,在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学界对代田法的研究已较为深入,在代田法耕作技术、配套农具、推广地区、增产原因等各个方面均有丰硕成果。但是,关于代田法的实施背景,学术界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传统观点认为“力农”是代田法推行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韩同超在《汉代华北的耕作与环境:关于三杨庄遗址内农田垄作的探讨》中认为:汉武帝晚期,干旱状况的持续恶化已成为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代田法较缦田法更能适应极端干旱的环境上述研究多从某一角度论及代田法实施的背景,偶有较为综合的探讨,在某些方面亦不甚深入。故而,本文拟从多角度分析代田法推行的动因,以期深入、全面了解代田法。同时,关于代田法与畎亩制的比较研究较为缺乏,故而本文兼而论之,不当之处,望方家指正。一、代天法的实施原因(一)导致农作物营养状况恶化,增加粮食灾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的干旱和东南角西汉初期整体上气候相对温暖。高祖、吕后时期,文献鲜有寒冷的记载,甚至多有暖冬出现,如“(惠帝二年)冬雷,桃李华”至于武帝时,气候呈现寒冷趋势。这在文献中不乏记载,《西京杂记》曰:“元封二年,大寒,雪深五尺,野鸟兽皆死,牛马皆踡蹜如猬,三辅人民冻死者十有二三。”随着气候转寒,干旱趋势也愈发明显。不难发现,武帝时期自然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即为旱灾,且时常与蝗灾伴随发生。尤其是元封元年(前110)以来,旱灾更为频繁,且以“大旱”居多。武帝时期,旱灾、蝗灾多发生于粮食主产区关东及关中地区,发生季节多为农作物快速生长的夏季和成熟收获的秋季,此时发生旱灾和蝗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书自明。受灾害影响,常有“人相食”“民多暍死”的惨象。武帝对生产之衰颓颇为忧虑,元鼎五年感叹:“德未能绥民,民或饥寒,故巡祭后土以祈丰年。”西汉朝廷为应对在频率和严重程度日益加剧的旱灾和蝗灾,一方面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和灌溉工程,相继修建白渠、成国渠、灵轵渠等。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耕作技术的进步。代田法具有畎垄相间的结构,其将作物种于畎沟中,在作物生长初期,畎沟中容易汇集降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干旱的影响。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垄在很大程度上可降低风灾的影响。随作物生长,垄土坠入畎中,使作物入土更深,作物更加抗风、耐寒、耐旱,进而提高作物产量。代田法对渐趋寒旱的气候及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技术上时人通过学习亦可掌握,所以得到武帝的大力支持,得以在关中及边地诸郡推广。(二)代田法主要推行于武帝的理想国按《汉书·食货志》记载:“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匈奴问题西汉时期是最重要的边防问题。汉初,匈奴骑兵常劫掠边镇。面对匈奴侵扰,刘邦曾亲率大军讨伐,“(高帝七年)秋九月,匈奴围韩王信于马邑”迄至武帝,奋先世之余烈,一改和亲政策,大规模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对匈战争虽然沉重打击了匈奴,但也使得西汉政府国力日损,至“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决定恢复和发展经济。于是,武帝任赵过为搜粟都尉,开始试行代田法。然推行代田法,从根本上并非只为恢复经济,而是在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发展武备。据学者研究《汉书·食货志》所载之诏当为轮台诏。轮台诏虽然不乏“悔恨战事”之辞,但诏书之主旨仍为发展武备。所以,陈金霞说:“汉武帝并未因连年的征伐战事而有所悔过,进而改变国家战略,行放弃武力征伐、专务农桑之事宜。”在以武力应对匈奴这一长期的国家战略下,想要快速恢复农业经济,进而发展武备,必须推广新兴的耕作技术,精通代田法的赵过便被任命为搜粟都尉。武帝在《轮台诏》中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显见其对搜粟都尉职责对当时军事、经济态势的重要作用的高度重视。搜粟都尉是为掌管军队物资的官员。武帝安排擅长代田法的赵过担任搜粟都尉而非他职,其中发展武备的寓意便十分明确。这从代田法中种植的主要作物品种———粟也可看出。代田法推行前,董仲舒已在武帝的支持下在关中推广宿麦,宿麦更加适合武帝时期趋向寒旱的气候。然代田法仍大力推行粟的种植,乃因粟是军马的主要饲料。《汉书·匈奴传》曰:“乃粟马,发十万骑。”(三)推广边郡耕作技术西汉屯田制在继承秦代更戍制度的基础上,经过汉初“募民实边”、假田制发展而来至武帝时期,随着汉匈战争的推进及自然灾害影响,军屯和民屯的规模空前扩大。《汉书·王莽传》说:“还言五原、北假,膏壤殖谷,异时常置田官。”为有效控制边地,并以此为前线,进一步开展对匈战争,武帝“募民徙朔方十万口”然而,随着汉匈战争的持续推进,粮草供应愈发紧张。加之气候呈现寒旱化趋势,边地诸郡粮食产量亦受重大影响。仅靠屯田区原来的耕作技术,不仅难以维持长期的对外战争,甚至当地军民自身生活也难以保障。武帝后期,关中、关东等主要产粮区受长期战争和自然灾害影响,粮食多难以自给,难以调拨粮食供养边郡。为切实解决这一现实问题,途径有三:第一:必须暂停征伐;第二:推广新兴农业技术,快速提高粮食产量;第三,大力兴修水利工程,缓解干旱问题。武帝后期河西诸郡、朔方郡农田水利事业得以快速发展。在武帝末期,对外征伐得以暂停。推广新兴的耕作技术便提上日程。在此背景下,赵过接替桑弘羊搜粟都尉之职,首先在三辅推行代田法,而后“又教边郡及居延城”可以讲,代田法是赵过基于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改制古法而成,其适用地区主要是三辅附近地区及“北地”诸郡。对于“北地”诸郡而言,依靠本地力量,运用先进的代田法,缓解军民粮食短缺问题,不仅可以加强西汉朝廷对“边地”的控制,在后续战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也可减轻关中、关东粮食主产区的供粮压力,节省轮输转运之资费。(四)确立以“陵邑”为重心的农业发展政策代田法基于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改制古法,对关中三辅之地具有重大意义。为迅速恢复社会经济、大力整顿武备,三辅之地便成为重点地区。因为三辅之地外为抵御匈奴的第一后方,内为拱卫京师的重要防线,是西汉“大长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高祖起,西汉长安城政府即开始到构建“大长安”体系。诚如陈寅恪先生所言:“秦汉时期在地缘政治和军事地理意义上,曾奉行过一项非常强烈的‘关中本位’政策,或者说是‘关中本位’战略。”以诸陵邑为核心的三辅之地是“大长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上,陵邑与长安城构成引领关中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多核心体系;在军事上,陵邑与长安城在军事上实现攻防一体化,成为长安城的卫城。关中农业是关中得以统御全国的经济基础。关中农业的发展状况,事关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自汉初,西汉朝廷不断以各种方式充实关中人口。首先,自高祖起,西汉政府持续推行实民陵邑政策。历代陵邑迁徙人口皆以万计,并在关中繁衍生息。《汉书·地理志》:“(元始二年长陵邑)户五万五十七,口十七万九千四百六十九”同时,关中三辅之地在军事上与长安城实现攻防一体化。为了加强京师防卫、抵御匈奴、东防六国余贵和诸侯王势力,西汉朝廷在长安城周围地理形胜之地设置了诸多陵邑。由是,提高关中尤其是陵邑地区的粮食产量,对于陵邑有效发挥其军事屏障的职能至关重要。陵邑产粮充足,不仅可供养三辅军民,更可为京师供粮。这也是为何要根据关中地区自然条件而改进古法的重要原因。为了更好地发挥诸陵邑及三辅地区在“大长安”体系中成为京师首要的近域粮食供应基地、拱卫京师安全的职能,切实提高陵邑及其所在的三辅地区的粮食产量尤为重要。于是,赵过即在陵邑教导百姓推行代田之法。《汉书·食货志》曰:“过使教田太常、三辅。”综上,在武帝后期旱灾频发的大背景下,随着汉匈战争的持续进行,当时的社会生产不仅难以维系粮草的持续供应,百姓的日常生活也难以得到保证。武帝不得已暂停对匈奴的军事征伐,采用先进农耕技术,快速恢复、发展社会经济,进而促进武备发展。由于武帝奉行“关中本位”政策,所以恢复、发展关中经济、巩固“大长安”体系在政策上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故而以古法原理结合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改制而成代田法,并率先在三辅试行。二、代田法与垄间法的主要区别代田法乃依古法改制而成。《汉书·食货志》记载:“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畮三畎。岁代处,故曰代田,古法也。后稷始甽田,以二耜为耦,广尺深尺曰甽,长终畮。一畮三甽,一夫三百甽,而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但可以确定的是,赵过之代田法继承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畎亩制度。依据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诸国皆大力推行畎亩制。《吕氏春秋》关于畎亩制机制有明确记载:“上田弃亩,下田弃甽。”然二者在诸多方面又有着极大的差别(如次页表2所示)。首先,从本质上讲,畎亩制依地势高低之不同,高田种于畎,低田种于垄,以畎垄扩大表土面积,且其畎垄是长期存在的,属于现代农业意义上的“垄作法”。而代田法则不同,如上文所引《汉书·食货志》:“一畮三甽,一夫三百甽,而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代田法将作物均种于畎内。代田在作物生长初期,农田中畎垄相间分布,随着作物的生长,通过定期除垄草、松垄土,使垄土下坠至垄沟,盛夏时垄被夷平,至新岁畎垄迭代,其与“垄作法”有着本质区别。其次,二者在主要推广的地区上也有差别。畎亩制适用于旱作农业,按《国语》记载畎亩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关中及关东。而代田法主要推行于三辅、弘农、河东及诸边郡,其推行地区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在推广地域上远不如畎亩制广泛。其三,适宜人群。畎亩制适宜于多数自耕农家庭,其使用较为简单的农具,依靠较少的民力即可完成。而代田法需要“二牛三犁”,多人协同,且耕作技术要求较高,一般自耕农家庭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难以满足。代田法主要在三辅及边郡推行,因为这些地区经过长期实民,劳动力充足,加之官府的物资保证,在物力上也能满足。其四,畎亩结构。畎亩制多为在1亩(6尺宽,600尺长)土地上,发掘一条宽、深各1尺,长600尺的畎,其余5尺为一平整的垄台其五,畎垄相对位置。畎亩制中,畎垄的相对位置在作物的一个生长周期的毫无变化;在不同的生长周期内也基本没有变化,多在原来的畎垄结构中,重新翻土、下种。代田法不仅在不同生长周期内,畎垄位置互代;即使在同一生长周期内,畎垄形态亦有变化,随着作物的生长,垄土逐渐坠入垄沟,渐无畎垄之别。其六,下种位置。畎亩制根据地势不同,下种部位也有不同。较高的田地,将作物种于垄沟;较低的田地,将作物种于垄上。代田法则将作物种于畎沟内。其七,配套工具。依据《吕氏春秋》记载:“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畝也。”其八,休耕方式。畎亩制需要依土壤肥力,决定其耕种与休耕的年限。这在《周礼》中可找到源头:“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其九,机制原理。畎亩制主要为高效利用水资源。在关东诸国的大平原上,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加之大水漫灌,土壤极易盐碱化。将作物种于垄上,相应的可增加作物根系与地下水位的距离,畎沟亦可排出富余降水。在地势相对较高的田地,将作物种于畎沟,利于水分汇集,以抗旱保墒。代田法将作物种于畎沟中,在作物生长初期,畎垄相间结构对于抵御春季大风及降水的汇集有积极作用。随着作物生长,垄土逐渐坠入畎沟中,作物根系入土更深,利于水分保持。通过对比,代田法虽继承了畎亩制利用畎亩结构提高农作物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进而提高粮食产量的原理。但二者差异十分明显。从根本上讲,代田法不属于垄作法,与畎亩制有着本质区别。同时,代田法根据时代条件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在畎亩结构、畎亩相对位置、下种位置、配套农具、休耕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发展。另外,由于代田法的推行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其适用区域与人群不如畎亩制广泛。不可否定,代田法较之畎亩制,在原理、技术及工具上均有进步,这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必然,亦是赵过在农业领域努力钻研的结果。三、代田法发展特点本文通过梳理文献记载,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代田法的实施动因有了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代田法是西汉政府根据现实政治、经济、军事情况,在三辅、弘农、河东及边郡等人力、物力富集区推行的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特点的耕作方法。代田法虽继承了春秋战国畎亩制利用畎垄结构提高粮食产量的原理,但又根据时代特点及环境特点的变化,在诸多方面有所发展。代田法是高度契合了武帝后期西北地区寒、旱的自然环境。代田法以其畎垄相间的结构,使土壤耕作层更加深厚,极大地提高了对水肥的利用效率。同时,作物间距变大,扩大了地表接受太阳辐射的面积,提高作物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也使得田间昼夜温差加大,有利于有机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