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的主要规范规定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近年来在国内快速发展。各单位在借鉴国外(境外)技术及工程经验基础上,从应用预制外墙板开始,成功开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配剪力墙高层住宅结构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带动了新一轮的“住宅产业化”发展热潮。在发展过程中,多个观点均认为“技术标准落后”是制约我国装配式住宅发展的瓶颈之一。在近5年完成的新一轮标准规范制修订中,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已完成多项工作,本文主要介绍表1中4本主要标准在施工验收方面的规定。1《验收规范》内容2002版《验收规范》是在《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中第五章、《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基础上合并修订的。在2002版规范施行的早期,由于当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行业发展“不温不火”,规范存在的问题并不明显;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不断发展,2002版规范已很难适应工程实践需要,存在的问题主要为:1)对预制构件生产过程的控制与验收要求不明确,GBJ321-90废止后部分内容未纳入GB50204的弊端逐渐显现;2)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规定不清晰,是否做及何时做的问题存在不同理解;3)缺少针对新技术、新工艺的规定;4)装配式结构工程验收地位不明确,既可能是分项工程,也可能是子分部工程。《验收规范》最新修订版从解决上述问题的角度出发,全面梳理了相关验收规定,做出如下重要修订。1)装配式结构作为分项工程验收。改变了2002版规范中既可能是分项工程,也可能是子分部工程的情况。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的验收包括预制构件进场、预制构件安装以及安装现场钢筋、构件连接等内容。对于装配式结构现场施工中涉及的其他施工内容,可分别纳入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等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对于以预制构件装配为主的单层工业厂房,其混凝土子分部工程仅有一个装配式分项工程组成。2)对于专业企业生产的预制构件,《验收规范》]明确规定其作为“产品”进行进场验收,不再规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出厂验收要求,也相当于取消了GBJ321-90的内容;进场时应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明书、混凝土强度检验报告及其他重要检验报告等);预制构件的钢筋、混凝土原材料、预应力材料、预埋件等的检验报告在预制构件进场时可不提供,但应在构件生产企业存档保留,以便需要时查阅。对总承包单位制作的预制构件,没有“进场”的验收环节,其材料和制作质量应按《验收规范》各章的规定进行验收。3)明确了专业企业生产预制构件进场时的结构性能检验要求(具体见后文)。4)完善钢筋连接验收的相关规定。考虑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连接的特殊性,很难做到连接试件原位截取,故要求机械连接、焊接制作平行加工试件。平行加工试件应与实际钢筋连接接头的施工环境相似,并宜在工程结构附近制作。对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明确提出按《套筒灌浆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验收。5)提出了装配式混凝土中涉及预制安装部分的位置和尺寸偏差要求。全高垂直度、电梯井洞、叠合构件及其他现浇结构部分按现浇结构有关规定执行。6)其他:完善了预制构件缺陷及尺寸偏差处理的规定;细化了尺寸偏差指标要求;增加了预制构件的粗糙面、键槽的验收要求;将预制构件临时固定措施的安装质量列为主控项目。2《施工规范》与《装配规程》内容虽然《装配规程》是在《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的基础上修订的,但原规范内容保留很少。在施工验收方面,《装配规程》包括构件制作与运输、结构施工、工程验收等三章,《施工规范》第九章包括一般规定、施工验算、构件制作、运输与堆放、安装与连接、质量检查等六节。《装配规程》与《施工规范》在预制构件制作、运输与堆放、安装与连接等过程施工操作与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其主要技术内容如下:1)对构件制作生产方案、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提出了原则性规定。2)提出了预制构件脱模、翻转、吊运、运输、安装等环节及预埋吊件、临时支撑的施工验算规定,提出了作用计算方法及设计目标要求,补充了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空白。3)针对预制构件制作的各环节,按不同构件类型提出了详细的操作要求。4)提出了预制构件运输与堆放的要求。5)对预制构件的吊运提出了基本要求。6)针对装配式结构安装与连接的各环节,提出了详细的施工要求。7)对构件制作与装配施工全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提出了要求。在构件检验、现场工程验收方面,《装配规程》与《验收规范》将配合使用。《装配规程》[5]除引用《验收规范》]外,尚在子分部工程验收的文件与记录规定、剪力墙底部接缝座浆强度、接缝防水性能等方面补充了验收规定。3预制构件进场结构性能检验预制构件进场的结构性能检验是《验收规范》修订的重点内容,也是工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套筒灌浆规程》实施后所有以往的型式检验报告均将作废,除非该批套筒已进厂(场)。4)对灌浆套筒、外露钢筋的位置、长度提出了如表2的较高要求,此要求高于《验收规范》与《装配规程》的要求。5)对安装与连接中的垫片设置、灌浆施工方式与构件安装、灌浆料使用、灌浆施工等提出了详细的要求。6)提出了系统的工程验收规定,具体为以下8项:①型式检验报告核查。施工前及工程验收时均应核查型式检验报告:应由接头提供单位提交所有规格接头的有效型式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应在4年有效期内,可按灌浆套筒进厂(场)日期确定;型式检验报告的内容应符合《套筒灌浆规程》附录A的规定,并与现场灌浆套筒、灌浆料应用情况一致。②灌浆套筒进厂(场)外观质量、标识和尺寸偏差验收。③灌浆料进场验收。灌浆料进场时,应对灌浆料拌合物30min流动度、泌水率及3d抗压强度、28d抗压强度、3h竖向膨胀率、24h与3h竖向膨胀率差值进行检验。④接头工艺检验。灌浆施工前,应对不同钢筋生产企业的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应模拟施工条件制作3个对中接头试件和不少于1组的灌浆料强度试件,接头试件及灌浆料试件均应标养28d;接头工艺检验的内容为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残余变形,灌浆料抗压强度;工艺检验可复检。⑤灌浆套筒进厂(场)接头力学能能检验。灌浆套筒进厂(场)时,按不超过1000个灌浆套筒为一批,每批随机抽取3个灌浆套筒制作对中连接接头试件标养28d,并进行抗拉强度检验。此项检验不可复检。⑥预制构件进场验收。按《验收规范》第9章的有关规定执行。⑦灌浆施工中灌浆料按批检验。灌浆施工中,每工作班取样不得少于1次,每楼层取样不得少于3次,每次抽取1组试件标养28d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⑧灌浆质量检验。灌浆应密实饱满,所有出浆口均应出浆。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当灌浆套筒埋入预制构件时,以上2~5项检验应在预制构件生产前或生产过程中进行(其中第3项灌浆料进场为第一批),此时安装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将部分监督及检验工作向前延伸到构件生产单位。第4、5项检验的接头试件可在预制构件生产地点制作,也可在灌浆施工现场制作,并宜由现场灌浆施工单位(队伍)完成。如工艺检验在构件生产地点完成,而接头不是由现场灌浆施工单位(队伍)制作完成,则在现场灌浆前应再次进行一次工艺检验。5结语在今后一段时间,以上4本规范将作为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与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总结上述内容,对不同阶段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验收要求总结如下:5.1预制构件进场验收及文件要求1)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明书、混凝土强度检验报告及其他重要检验报告;2)可以(需要)做结构性能检验的情况,应有检验报告;3)没有做结构性能检验的情况:进场时的质量证明文件宜增加构件制作过程检查文件,如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预应力筋张拉记录等;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代表驻厂监督时,此时构件进场的质量证明文件应经监督代表确认;无驻厂监督时,应有相应的实体检验报告。4)埋入灌浆套筒的,尚应提供:套筒灌浆接头型式检验报告;套筒进场外观检验报告;第一批灌浆料进场检验报告;接头工艺检验报告;套筒进场接头力学性能检验报告。5.2分项工程验收及文件要求施工过程验收记录;安装施工记录;套筒灌浆施工记录;后浇混凝土部位隐蔽验收记录;后浇混凝土、灌浆料、座浆料强度报告;等等。5.3子分部工程验收的结构实体检验要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同现浇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连接预制构件的后浇混凝土部分同现浇混凝土结构;2)进场时不进行结构性能检验、实体检验的预制构件,预制部分同现浇混凝土结构;3)进场时按批次进行结构性能检验、实体检验的预制构件,预制部分可不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9642-4:2019 EN Road vehicles - Automotive cables - Part 4: Dimensions and requirements for 30 V a.c. and 60 V d.c. single core aluminium conductor cables
- 2025至2030中国物资管理系统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腹部肿瘤培训课件总结
- 多功能工培训大纲
- 白菜除虫知识培训课件
- 规范书写教案培训课件
- 实验室质量监督培训
- 调料销售培训课件
- 智慧城市规划下的公共空间设计美学与实践
- 平台在提升城市形象中的贡献
- 厨师三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一例脓毒性休克个案护理
- T/CGCC 17-2018商业信誉评价体系
- 项目运营授权协议书
- 2024北京丰台区高二(下)期中政治(A卷)及答案
- (高清版)DG∕TJ 08-7-2021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课件
- 2025-2030中国铁路牵引电动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手机游戏棋牌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社区文化品牌塑造与居民认同的动态构建-全面剖析
- (高清版)DB510100∕T 082-2012 成都市商务写字楼等级划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