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原发性包括I型、II型、II型、W型和V型(2)继发性(3)由其他类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转化而来3.病理(1)肉眼:肾脏体积增大(2)光镜:大量(>50%)的大(>肾小囊50%)新月体形成;细胞新月体、细胞纤维性新月体、纤维新月体。(3)免疫病理学检查I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II型(免疫复合物型):血免疫复合物阳性,常伴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III型(非免疫复合物型):抗GBM抗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均(一),多数ANCA(+)。“型:抗GBM抗体和ANCA均为阳性。V型:抗GBM抗体和ANCA均为阴性。4.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C3C3等。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早期出现进行性少尿、无尿和肾功能恶化、贫血双肾增大免疫学异常:抗GBM抗体、ANCA、循环免疫复合物、冷球蛋白、血清补体操5.诊断和鉴别诊断(1)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骤恶化,少尿性ARF疑诊(2)及时行肾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确诊(3)除外继发性者鉴别诊断(1)引起少尿性急性肾衰竭的非肾小球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梗阻性肾病(2)引起急性肾炎综合征的其他肾小球疾病继发性急进性肾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重症毛细血管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或重症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6.治疗要求强化血浆置换对I型最好。血浆置换+强的松+环磷酰胺甲基泼尼松龙伴环磷酰胺冲击一适用于II、III型要求替代治疗透析(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移植1.掌握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2.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第三节:慢性肾小球肾炎教学内容(1)概念:慢性肾炎综合征、病程迁延,缓慢进展(1)病因和发病机制起始因素:免疫介导的炎症慢性化因素:非免疫非炎症3.病理(1)肉眼:晚期肾皮质变薄,双肾对称性缩小(2)光镜:系膜增殖性肾炎膜性肾炎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4.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1)好发于青、中年男性,起病隐匿,进展缓慢(2)肾炎综合征表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高血压、水肿),可伴或不伴肾功损害(3)晚期双肾对称性缩小5.诊断与鉴别诊断尿检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伴水肿、高血压;有或没有肾功能损害,除外继发性、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必要时可行肾活检帮助诊断鉴别诊断:(1)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尿检异常,无其他症状(2)急性肾小球肾炎:前驱期;补体特异性变化;预后;肾活检可鉴别。(3)原发性高血压(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损害;乙肝相关性肾炎等)(5)遗传性肾炎(如Alport综合征):阳性家族史;伴眼(球形或圆锥形晶体)、耳(神经性耳聋)损害。(6)慢性肾盂肾炎6.治疗原则: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和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并发症为主要目的,而不以消除轻微蛋白尿或红细胞尿为目标。一般采用下面综合措施:(1)积极控制高血压(2)限制食物中蛋白质和磷的摄入(3)避免损害肾功能的因素:劳累、感染、妊娠、肾毒性药物、造影剂、脱水及尿路梗阻等。7.预后最终尿毒症发展速度病理类型/治疗、保养/损害因素要求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第三十三章尿路感染教学内容1.定义:病原体侵入泌尿系统引发的感染性炎症。2.病因:细菌最常见,特别时大肠杆菌多见。3.发病机制(1)感染途径:上行感染最普遍。(2)机体抗病能力减低是基础(3)易感因素:尿流不畅、尿路畸形和结构异常、尿路器械的使用、尿道内或尿道口周围存在炎症病灶及细菌的致病能力。4.流行病学:女多于男5.临床表现(1)急性膀胱炎:女性多见;起病急,排尿时尿道口烧灼感,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脓尿,有时伴急性尿失禁或膀胱区压痛。(2)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起病,可有或无尿频、尿急、尿痛,常有腰痛、肋脊角压痛或(和)叩痛及全身感染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3)无症状菌尿临床表现:尿细菌培养阳性,但无尿路刺激征。6.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尿白细胞和细菌学检查阳性,血中白细胞变化;影像学检查。7.诊断:(1)诊断依据:白细胞尿、菌尿(2)尿感的定位诊断:腰痛及全身症状、尿白细胞管型或抗体包裹细菌阳性支持上尿路感染;必要时作膀胱冲洗灭菌法尿培养,如灭菌前后菌落数相似提示上尿路感染,灭菌后尿菌减少,则支持下尿路感染;3天短程抗菌治疗有效者提示下尿路感染,如复发则多为肾盂肾炎。8.鉴别诊断(1)慢性肾盂肾炎(2)肾结核(3)尿道综合征9.治疗:抗菌治疗最重要,同时应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促进细菌和炎性分泌物排出。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症状明显时应卧床休息,静脉补液。(1)急性膀胱炎多饮水,必要时碱化尿液缓解膀胱痉挛。初诊用药:3日疗法,适于非复杂性膀胱炎。应在疗程结束1周后复查尿细菌定量培养。复诊时处理:抗菌药物治疗结束1周后无尿路刺激症状者,尿细菌定量培养若为若为阳性,且是同一种致病菌,则为尿感复发或可能是肾盂肾炎,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给予14天抗菌疗程;若尿细菌定量培养是阴性,应在4周后再次做尿细菌定量培养。抗菌药物治疗结束1周后有尿路刺激症状者,若仍有细菌尿及白细胞尿,则为症状性肾盂肾炎,在给14天抗菌疗程结束后,仍未能使细菌阴转者,必需按药敏选用强有力的抗菌素,并使用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剂量,口服治疗6周,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2)急性肾盂肾炎轻型:宜口服抗菌药物。较严重者(常伴发热、肋脊角痛、血白细胞升高等):应肌肉或静脉注射抗菌素。重症(全身症状明显,用上述药物治疗3-4天,尿菌仍不能阴转且症状加重):应联合使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2—3种抗菌素,合理搭配使用。若经上述抗菌处理,72小时仍无效或加重者应换药或联合用药,同时参考药敏试验,结合临床调整。抗菌素疗程通常为10-14天。停药后1周和1个月再复查尿常规和尿菌一次,两项检查均为阴性者,方可认为临床治愈。(3)再发性尿路感染的处理(4)妊娠期尿路感染的处理(5)男性尿路感染的处理(6)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的处理(7)无症状细菌尿的处理:妇女及老年人的无症状菌尿可不予抗菌素治疗;但对孕妇、学龄前儿童、有尿路畸形、肾移植后或糖尿病患者应给予抗菌素口服7天。若治疗失败,则停止治疗,继续检测,必要时可连续抗菌素治疗4周。10.尿路感染的并发症(1)肾乳头坏死(2)肾周围脓肿要求1.掌握尿路感染的基本概念和病因、发病机制。2.掌握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和无症状菌尿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3.了解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查方法。第三十四章慢性肾衰竭教学内容1.慢性肾衰竭的定义和K—DOQI对CKD的分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多种肾脏疾病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不可逆转的逐渐下降的功能诊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代谢产物潴留引起的一系列症状。2.慢性肾衰竭的病因(1)病因:任何累及并破坏肾脏的疾病,最终均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在我国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疾病是慢性肾炎。而在欧美国家,则以高血压肾小动脉肾硬化和糖尿病肾病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为主。3.发病机制(1)慢性肾功能不全进行性恶化的发病机制“三高”RAAS的作用其他:健存肾单位学说、矫枉失衡学说、肾小球高压和代偿性肥大学说、肾小管高代谢学说。慢性肾衰的发展与脂代谢紊乱及多种多肽因子、细胞因子的作用密切相关,肾内的凝血异常也可能是促使残余肾单位进行性恶化的原因。(2)产生慢性肾衰症状的机制: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代谢产物潴留、尿毒症的毒素及肾脏内分泌紊乱。4.尿毒症的临床表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颇为复杂,可累及人体的各个脏器、系统和代谢。(1)胃肠道表现(2)血液系统表现贫血白细胞系统的变化淋巴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变化血小板和凝血机制的异常(3)心血管系统表现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心包炎心肌病高脂血症(4)神经系统及运动系统的表现(5)呼吸系统表现气促、甚至发生Kussmaul呼吸;尿毒症性肺水肿;尿毒症性肺炎、纤维素性胸膜炎及胸腔积液。(6)皮肤症状色素沉着、搔痒、尿素霜形成。(7)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由于活性维生素D缺乏,严重影响机体的钙、磷代谢,从而引起肾性骨病。包括:骨质疏松、骨软化、纤维性骨炎、骨硬化(8)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包括代谢性酸中毒、钠过高或过低、钾过高或过低、水潴留或脱水、镁代谢异常、低钙和高磷血症。(9)内分泌和代谢失调(10)易于并发感染5.诊断和鉴别诊断基础疾病的诊断寻找促使肾功能恶化的因素如感染、尿路梗阻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血容量不足、慢性心力衰竭和严重的心律失常、肾毒性药物的使用、急性应激状态、高钙血症、高磷血症或转移性钙化、妊娠等。6.慢性肾衰竭的治疗(1)基础疾病的治疗和防止肾功能恶化(2)饮食疗法低蛋白、低磷、低盐饮食(3)必须氨基酸的应用(4)肠道清除疗法(5)并发症的处理高血压、高钾血症、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贫血、肾性骨病(6)肾替代治疗腹膜透析(PD)血液透析(HD)肾移植要求1.掌握慢性肾衰竭常见病因和诱发因素。2.了解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3.掌握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4.熟悉尿毒症各种症状发生的机理和慢性肾脏疾病的分期。5.了解各种肾脏替代治疗方法的原理。血液系统疾病第三十五章总论教学内容1.血液系统疾病的范畴、分类和特点。2.血液系统的组成(液、骨髓、肝脾、淋巴结)和血细胞生成、发育过程。3.造血干、祖细胞的特点及造血调控。淋巴系统和单核-巨噬系统的功能。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血液病学的研究进展和临床。要求.熟悉血液及造血系统的组成,生理功能,骨髓的结构,造血干细胞的特点和血细胞的生成。2.熟悉血液病的分类、诊断及治疗方法。3.了解淋巴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血液学的发展概况。第三十六章贫血概述教学内容1.贫血的定义、分类和分度。应注意生理及病理因素对其影响。明确贫血是由各种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种常见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的名称。2.病因和发病机制:红细胞分化增殖过程受各种有害物质对造血干细胞影响;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骨髓造血面积减少以及红细胞由于先天或外在因素寿命缩短造成红细胞减少,以及各种病因致急性和慢性失血。3.分类:病因、发病机制和形态学分类。两种分类法的优缺点和对临床工作的意义。.临床表现:影响贫血症状的5种因素。结合病理生理讲述各系统的症状与体征。.诊断:强调贫血诊断过程中病史、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性。特别强调对贫血发病机制检查的重要性。(1)诊断步骤了解贫血的程度和类型。查明贫血的原因或原发病。(2)诊断方法病史:全面深入了解与贫血有关因素(包括出血、营养、生育、服药、职业、家装史、服药史、家族史、原发病等),强调病史对明确病因的重要意义。体检: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强调肝、脾、淋巴结检查的重要性,强调肛门检查及妇科检查的重要性。血液检查:血红蛋白,血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计数,以及MCV、MCH、MCHC、血片检查。强调血片检查的重要性。骨髓检查和骨髓活检。特殊的血液学检查,以明确贫血性质。其他检查:尿、粪、血液生化、放射学及内窥镜检查等。6.治疗原则(1)对因治疗:针对病因,治疗引起贫血的原发疾病,强调其重要性。(2)对症治疗:纠正贫血、改善缺氧、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止血治疗。明确各种治疗措施的适应证、效果及优缺点;输血支持;造血因子;切脾;免疫抑制剂;造血干细胞移植。要求1.掌握贫血的基本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诊断步骤,掌握病因诊断重要意义。2.掌握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第三十七章缺铁性贫血(IDA)教学内容.概述:缺铁性贫血的定义。指出贮存铁耗尽意义和红细胞形态改变特点。介绍IDA的流行病学特点,强调儿童、育龄妇女为易患人群。.铁的代谢途径:简要介绍人体内铁的来源、吸收、转运、分布和贮存、排泄及体内循环。.病因和发病机制:着重介绍与讨论(1)摄入不足、需要增加;(2)吸收障碍;(3)丢失过多。.临床表现缺铁原发病表现;(2)贫血症状;(3)组织缺铁的特殊表现胚叶组织营养缺乏表现(皮肤、毛发、指甲、舌、食道症状即Plummer-Vinson综合征的变化);含铁酶缺乏症状;异食癖。5.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骨髓检查;(3)铁代谢: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浆转铁蛋白及受体。骨髓细胞外铁和细胞内铁(铁粒幼细胞)情况。(4)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检查:红细胞原叶啉(FEP)、FEP/Hb比值。重点讲述各项检查特异性及实用价值。6.诊断和鉴别诊断:重点介绍与讨论要求:确定缺铁性贫贫并找出缺铁的原因(更重要)。诊断依据病史;红细胞形态特点;骨髓检查及铁染色;血清铁蛋白;血清铁;红细胞原卟啉;铁剂治疗有效。详细介绍各种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实用价值。(3)鉴别诊断:与以小细胞性贫血为特征的疾病鉴别: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海洋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等。7.治疗:根除病因,补足储铁。(1)病因治疗:强调其重要性并举例说明补铁治疗重点介绍口服铁剂:常用制剂、剂量、用法、毒性反应、疗效、疗程、影响铁剂疗效因素。强调足够疗程,不宜过早停药。扼要介绍注射铁剂:适应症、制剂、剂量、计算法、用法、疗效及毒性反应。强调严格掌握适应症。(8)预防:一般讲解,卫生宣教,加强妇幼保健和积极防治原发病。要求1.掌握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方法。2.了解铁的代谢环节。3.了解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和预防措施。第三十八章再生障碍性贫血教学内容1.概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概念、临床特点、发病情况及分型。2.病因:病毒感染;药物及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其他。3.发病机制:扼要介绍造血干、祖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异常及免疫异常。4.临床表现:讲解本病的临床特点。重点介绍急性型与慢性型的区别(起病、病程、主要症状特点等)。5.实验室检查:血象、骨髓象(急性型与慢性型的比较),骨髓活检在再障诊断中的价值。6.诊断标准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无脾肿大;骨髓至少一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需有巨核细胞减少);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疾病;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鉴别诊断:与下列全血细胞减少症鉴别(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3)低增生性白血病;(4)恶性组织细胞病;(5)急性造血功能停滞。8.治疗支持、对症治疗:除去病因,停止与有害物质接触。防治感染及出血、输血、止血。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免疫抑制治疗:免疫抑制剂(ATG、ALG、CYA或加糖皮质激素)。促进造血治疗:雄激素(丙酸睾丸酮,达那唑),造血因子、造血干细胞移植。9.预防:谨慎用药、劳动保护、尽量减少接触有损造血的物质。要求1.掌握再障病因、临床表现及分型,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和治疗。2.了解再障的发病情况、有关发病机理学说及预后。第三十九章溶血性贫血教学内容1.概述:定义。2.临床分类:按发病机制分类。3.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简述红细胞的衰老和清除、红细胞的破坏场所,红细胞破坏机制。扼要介绍红细胞在破坏后的变化;红细胞异常反应及代偿性增生。4.临床表现:重点介绍急性溶血与慢性溶血的特点及并发症。5.实验室检查:有关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的检查,有关骨髓代偿增生的检查,有关红细胞有缺陷、寿命缩短的检查。6.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是否溶血性贫血并确定溶血性贫血的性质和原因。(2)鉴别诊断有贫血及网织红细胞增多者;非溶血性黄疸;骨髓转移瘤。7.治疗强调去除病因是最合理的治疗;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介绍糖皮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及输血注意事项。要求1.掌握溶血性贫血的概念、发病机制、临床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2.熟悉溶血性贫血的病理生理及防治。第四十章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教学内容1.概念。2.病因和发病机制:介绍粒细胞生成减少和成熟障碍,粒细胞破坏及消耗增多、分布异常。3.临床表现:重点介绍不同程度的粒细胞减少的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扼要介绍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特点。5.诊断与鉴别诊断:讲述病史、体征、血象和骨髓象检查的诊断价值。6.治疗:病因治疗,控制感染、升粒细胞药物、免疫抑制剂。要求1.掌握本病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2.熟悉本病的病因、实验室检查。3.了解本病的发病机理。第四十一章白血病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白血病定义和特点。按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分类和按主要受累细胞系列分类。2.发病情况:国内外发病率和常见类型的发病特点。3.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介绍环境因素(电离辐射、放射、化学因素、病毒)、遗传因素及其他血液病与白血病的关系。第二节急性白血病.分类:主要介绍FAB分型。2.临床表现:重点介绍起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贫血、发热、出血及组织浸润的各种表现特点及机制。3.实验室检查:血象、骨髓象的特点、扼要介绍细胞化学、免疫学检查及染色体和基因检查。4.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特点作出诊断。急淋、急粒、急单的鉴别: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学检查。5鉴别诊断:MDS,类白血病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ITP、急性粒缺恢复期。6.治疗(1)化学治疗:治疗原则。急淋与急非淋诱导缓解和维持巩固强化治疗药物和方案,疗程及药物毒性反应。注意特殊类型白血病的治疗。(2)支持治疗:防治感染、护理、纠正贫血、控制出血及尿酸性肾病防治。(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4)造血干细胞移植。(5)特殊类型的治疗方案。7.预后:自然病程,生存期,影响预后因素。第三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临床表现:常见、少见及偶见症状,突出体征。2.实验室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特点及其它。(2)髓象:增生程度、粒红比值、分类计数特点。(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4)PH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改变。(5)尿酸及乳酸脱氢酶测定。3.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脾大、血液学改变及Ph染色、NAP活性以及/或BCR-ABL检测。4.鉴别诊断:与脾肿大疾病、类白血病反应及骨髓纤维化鉴别。5.病程演变:分为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三期,各期特点。6.治疗化疗:重点介绍羟基脲用法及疗效。简单介绍马利兰、靛玉红、氮芥类药物;a干扰素:降低Ph染色体阳性细胞;伊马替尼;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他:白细胞分离术,别嘌呤醇、脾放射和慢粒急变治疗。7.预后:自然病程及生存期,与预后有关因素。第四十二章淋巴瘤教学内容1.概述。2.病因:病毒、免疫缺陷与发病的关系。.病理和分类:介绍HD与NHL的近代分类和各类的主要病理变化。.临床表现:早期症状、淋巴结的特点、结外侵犯的临床表现、全身症状。HD与NHL症状的不同点,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血液、骨髓象、淋巴结检查(病理学检查):对肿大淋巴结进行淋巴结穿刺物涂片、切片、印片检查;影象学检查:下肢淋巴管造影、B超、CT及MRI,必要时剖腹探查。.诊断和鉴别诊断(1)应与结核性或非特异性淋巴结炎、转移癌引起淋巴结肿大疾病鉴别。.临床分期:AnnArbor分期。.治疗:治疗原则放射治疗:适应症及方法;化学治疗:适应症及常用化疗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症及疗效;手术治疗。后:临床不同期与生存期的关系。要求.掌握淋巴瘤的分类、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熟悉各项检查、临床分期。.了解病理、病因和发病机制。第四十三章出血性疾病教学内容.出血性疾病的定义。.正常止血和凝血机制,扼要讲解止血机制的三个要素:血管因素、血小板因素、凝血因素。强调凝血三个阶段和凝血因子,内外源性凝血过程与纤溶过程的动态平衡。.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出血性疾病分类1)血管壁功能异常;2)血小板异常;3)凝血异常。.诊断1)病史:出血史、家族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筛选试验:BT,CRT,PC,CT,KPTT,PT,TT的临床意义;确诊试验;特殊试验。治疗原则(1)清除病因、预防出血。(2)止血措施补充凝血因子或血小板;止血药物;糖皮质激素、Vitc、Vitk等;局部处理。要求1.掌握正常止血、凝血机制以及抗凝与纤溶机制,参与三个凝血阶段的因子与常用实验关系。2.掌握止血与凝血疾病的临床鉴别,筛选试验意义。3.熟悉出血性疾病分类、诊断步骤及预防。第四十四章特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教学内容1.概述:特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的定义,血小板计数与出血的关系。病因和发病机制:感染,免疫因素,自身抗体、肝和脾的作用、雌激素及毛细血管损伤。临床表现:起病、出血特点、贫血及脾大。急性型与慢性型区别。4.实验室检查:血象、血小板数及功能检查、出血时间、血块退缩试验、束臂试验、骨髓象,抗血小板抗体。5.诊断诊断要点。6.鉴别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再障,急性白血病、脾亢,MDS,Evans综合征,急性型与慢性型的鉴别。7.防治(1)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治疗及预防;(2)脾切除;(3)免疫抑制剂;(4)达那唑、静注丙球、血浆置换;(5)输血及血小板悬液;(6)其他。要求1.掌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型,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第四十五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教学内容1.概述。2.病因和发病机制:介绍常见致病因素及疾病,发展过程、分期。3.临床表现:临床分型,DIC的四大临床特征,各型的特点。4.实验室检查(1)消耗低凝血期:血小板减少,PT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减低。(2)纤溶亢进期:TT延长、FDP、3P试验阳性。3.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盔形、多角形、三角形和碎片等。5.诊断:重点介绍诊断标准。6.治疗(1)消除诱因,治疗原发病。(2)肝素:适应证、用法、剂量、疗程。(3)补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4)抗纤溶治疗。要求.掌握DI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及病理生理。2掌握 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内分泌系统疾病第四十六章总论教学内容1.内分泌学概念:概述内分泌学的涵义及范围。2.简述激素的作用机制:介绍膜受体和核受体的作用方式。3.概述内分泌系统功能调节:着重讲述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4.简述内分泌病的分类:举例说明原发性和继发性内分泌病的分类方法,重点阐明下丘脑病、垂体病、甲状腺病、肾上腺病、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病中常见病。5.内分泌病的诊断原则:功能诊断、定位诊断、病因诊断。6.内分泌病的防治原则:功能亢进者采用药物,手术或放射治疗,功能低下者用激素替代治疗。要求1.了解内分泌学的概念、范围及发展过程。2.熟悉内分泌系统生理及功能调节。3.掌握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原则和防治方法。第四十七章甲状腺炎第一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教学内容1.病因和发病机理:强调为自身免疫性疾病。2.病理:重点讲述甲状腺特征性病理改变。3.临床表现:(1)甲状腺特征(2)甲状腺功能状态(3)临床过程4.实验室检查:主要讲述自身抗体(TGA,MCA)、T3、T4和TSH变化及过氯酸盐释放试验等。5.诊断与鉴别诊断:与甲状腺癌、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鉴别6.治疗。要求1.了解病因、发病机理。2.掌握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3.掌握治疗原则。第二节亚急性甲状腺炎教学内容1.病因:与病毒感染的关系。2.病理:重点讲述甲状腺特征性病理改变。3.临床表现:(1)临床过程。(2)甲状腺特征。(3)甲状腺功能状态。4.实验室检查:主要讲述T3、T4和TSH变化及甲状腺131I吸收率试验等。5.诊断与鉴别诊断:与甲状腺出血、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鉴别。6.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方法。要求1.了解病因、发病机理。2.掌握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3.掌握甲状腺炎的治疗原则。第四十八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教学内容1.概述甲亢的定义与分类。2.病因与发病机理:重点讲述自身免疫在本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3.病理:简述甲状腺的病理改变和浸润性突眼的病理基础。4.临床表现:结合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阐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对全身各系统的广泛影响。5.特殊临床表现:讲授甲亢性心脏病,局限性粘液性水肿、甲亢危象的临床表现。6.实验室检查:重点讲授临床常用甲功检查方法的原理、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7.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鉴别诊断:与单纯性甲状腺肿,神经官能症及肺结核、眶内肿瘤等鉴别。8.治疗(1)一般治疗:休息、营养等。(2)硫脲类和咪唑类药物的作用机理、适应症,剂量与疗程及副作用等。(3)放射性碘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4)简述手术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5)各种对症及辅助支持治疗,如镇静剂、P受体阻滞剂等。(6)甲亢危象的防治要求.了解甲亢的病因分类,掌握Graves’甲亢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掌握Graves’甲亢的临床表现(包括特殊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3.熟悉甲状腺功能常用实验检查的意义及影响因素。4.掌握甲亢药物治疗的原则和方法,甲亢危象的处理原则,熟悉同位素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了解手术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第四十九章Cushing综合征教学内容1.概述:简述本病的概念,阐明Cushing综合征和Cushing病的不同点。2.病因病理:简述垂体分泌ACTH过多及肾上腺肿瘤等的不同病理变化及特征。3.临床表现:详细讲述由于皮质醇过多所引起的各种代谢障碍及对全身各系统的影响。4.实验室检查:重点讲解主要实验室检查的方法和意义。5.诊断和鉴别诊断:讲授内容包括诊断依据、功能诊断、病因和定位诊断及与单纯性肥胖、2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的鉴别诊断。6.治疗: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要求1.了解本病基本概念,掌握病因和发病机理。2.熟悉Cushing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所致临床表现。3.掌握本病的诊断步骤和鉴别诊断。4.掌握本病的治疗原则。第五十章糖尿病教学内容1.概述:简述本病的基本概念,介绍当前对糖尿病的分类意见。2.病因和发病机理:分别介绍与1型和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病因特点。3.简述1型和2型糖尿病胰岛细胞病理形态特点。4.病理生理:复习在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活性降低的情况下所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和水盐代谢紊乱,以及酮症发生的原因。5.临床表现:(1)代谢紊乱综合征: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简述1型、2型糖尿病的特点。(2)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眼部病变、神经病变、感染等均需分别讲述。6.实验室检查:简介尿糖、血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测定的正常标准、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7.诊断和鉴别诊断:以葡萄糖代谢紊乱作为诊断依据。着重介绍糖尿病诊断标准、应与继发性糖尿病、肾性糖尿、餐后糖尿、应激性糖尿等相鉴别。8.治疗(1)一般治疗:强调向病人进行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让病人了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学会测定尿糖、血糖及胰岛素注射技术。(2)饮食治疗:介绍饮食治疗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3)口服降糖药:介绍口服降糖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厂房装饰装修合同范本
- 医院和药店合作协议书范本
- 商协会公司劳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品牌形象设计服务协议
- 固定资产折旧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煤矿企业保洁保安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建筑设计与工程咨询合同
- 专业老鼠防治合同
- 施工合同权益规定
- 二零二四年度停车场车牌识别系统合同:某智能科技公司与停车场的车牌识别系统协议
- 大单元下的教学评一体化
- 2023年过河拉管方案
-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读后续写10篇(第一期)-2023高考英语广东省名校模拟真题速递
-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 高等数学(下)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二人合伙人合同协议书电子版
-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音乐理论)及答案
- 服装怎么验货服装验货的标准及步骤详解
- 生命科学导论(上海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修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