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传染病报告管理_第1页
急诊科传染病报告管理_第2页
急诊科传染病报告管理_第3页
急诊科传染病报告管理_第4页
急诊科传染病报告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诊科传染病报告管理1精选ppt疫情管理制度疫情值班与报告制度;自查与奖惩制度;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及化验登记制度;网络直报制度。2精选ppt

法定需报告的传染病第一类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Plague)【WS279-2008】 霍乱(Cholera)【WS289-2008】第二类乙类传染病26种第三类丙类传染病11种 3精选ppt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I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4精选ppt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5精选ppt如何发现异常现象按照现住址浏览,发现异常情况,少见病例和聚集性病例,查重等。如:外地报告本地少见病例,如登革热、恶性疟等,首先核实病例是否在本地,如病例不在辖区,与报告地区联系,并将病例转回报告地区。6精选ppt异常情况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发现聚集性的不明原因病例(3例以上);发现可能的传染病爆发疫情:如一个自然村、街道、集体单位(公共场所)一日内集中发生3例或以上同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以县(区)为单位,发现某种急性传染病在短期内(一周或一个潜伏期内)发病数较历史同期发病水平明显增加;以县(区)为单位,发现本地罕见的或3年内一直未曾发生过的传染病;以县(区)为单位,发现发病率极低(或已经消灭)的传染病;7精选ppt流行性感冒的诊断如果在非流行季节仅根据临床表现.流感很难与其他病原体,尤其呼吸道病原体导致的疾病区别,对流感病例的确诊往往需要实验室的诊断依据。但在流感流行季节,当地一个单位或局部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医院门诊、急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加时,具备相应临床表现的可作为流感临床诊断病例。8精选ppt传染病报告谁报告?哪些病种需要报告?怎么填写?如何报告?9精选ppt(1)属地管理原则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2)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履行传染病报告职责的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主要是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主要是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谁报告?10精选ppt哪些病种需要报告?39种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人、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病例。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采供血机构艾滋病检测阳性检测结果。11精选ppt怎么填写?必填项11项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病人属于、现住址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填卡日期疾病名称、密切接触者有无相同症状12精选ppt职业:选择主要职业;选择与该病发生和传播关系较密切的职业。现住址: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寄宿地址或宾馆、医院。如病例发病时地址不明确,应填写首先被发现及隔离治疗所在地址,以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后续追踪。13精选ppt诊断日期填写年、月、日、时,特别是甲类和甲类管理传染病。订正病名:填写订正前报告的疾病名称。以前报告的疾病如需订正为其它疾病,则在纸质报告卡表头选择订正卡,在疾病名称栏填写现在诊断的疾病名称,订正病名栏填写原来诊断疾病名称。14精选ppt病例分型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15精选ppt如何报告?监测报告工作流程填卡→检查→核对→录入甲类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在疾病诊断后2小时内上网报告。其它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在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16精选ppt

传染病报告时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17精选ppt病人和接触者的管理措施1.对病人的管理措施对传染病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隔离病人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2.对接触者的管理措施(1)医学观察:即对传染病接触者定期进行访视、问诊和测量体温,接触者可照常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