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_第1页
第11课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_第2页
第11课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_第3页
第11课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_第4页
第11课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工业形态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官办企业民办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即狭义的民族工业)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民族工业(广义)一、洋务运动——近代工业起步1、洋务运动兴起:19C60S(1)背景:清政府内忧外患,统治危机严重;(2)目的:学习西方技术,维护请政府统治2过程: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最早江南制造总局最大口号:“自强”典型:民用工业19C70S开始创办,“求富”为旗号典型:开平煤矿、轮船招商局等3、评价:消极:积极: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对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起到不少的推动作用;(经济工业化的起步、军事、教育等)

刺激诱导民族工业的产生;一定程度抵御外来经济侵略。二、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近代工业的新兴力量1、民族工业的出现:19C70S(1)原因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外资和洋务派创办企业的刺激和诱导(2)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思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你同意吗?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的热潮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1)原因(2)影响: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戊”、“辛”)19世纪90年代思考:民族工业在何时出现第一次发展机遇?为什么?欧风美雨的产物——先天不足(实力、规模、技术)根源:“半半”社会性质决定3、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从产生看:从后天看:夹缝中生存——后天失调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并具有显著特点影响:既革命又易妥协——畸形发展(地域、工业布局、难以独立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挠,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材料二:茶叶从汉口运至张家口要经过63个厘金分卡,沿途捐税达13种之多,税率高达40%到50%。当时统兵人员未经政府部门批准设厘卡抽课的现象也非常多。思考:在材料中你发现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什么处境中产生的?其根源何在?民族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压制阻碍B3、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步履维艰依赖依赖根源: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材料二: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探究: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其根本目的?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张之洞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建设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派的产生奕訢

李鸿章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旧址江南制造总局探究:洋务企业的性质?“官办”自古就有,主要指政府对盐、铁、生产工具、货币等实行专营专卖。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已与传统官办有本质上的不同。第一,它采用了机器大生产的方式;第二,采用了雇佣劳动方式,也就是按工人技术程度和劳动量大小付给报酬;第三,部分地实行成本核算。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亦或是?参考答案:官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封建性质浓厚。洋务运动成功?失败?未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对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工业近代化的起步(创办近代企业)技术近代化的起步(引进技术培养技术人才)军事近代化的起步(创建新式海军)教育近代化的起步(兴办新式学校)引进了同中国传统经济体制不相容的新经济因素,必然在客观上加速旧经济体制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或多或少增强了国防能力打破了传统的封建理论,为西学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

在兴办近代工业的同时,中国的军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了甲午中日开战之前以湘军、淮军为代表的各省防军、练军普遍装备了后膛枪炮,比之西洋各国毫不逊色,1888年北洋水师的成军更是使清朝的国防力量上了一个台阶,使得中国的军队从大刀长矛的中世纪军队一变而为使用先进兵器的近代军队。

开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军,必须要有懂得西方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为此,1864年李鸿章奏请清廷改革科举制度,在他的坚持下,清廷陆续开办了外文、军事、西医、电报等学校培养技术人才,并于1872年开始向海外派出留学生,在多年之后这些留学生成了中国军队、工厂、外交方面的骨干中坚,西式教育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人的思想开始摆脱蒙昧状态京师同文馆

洋务派最早创办的洋务学堂,附属于总理衙门,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者于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清末的留学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外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