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经济学(第2版)570页完整版课件正版可修改PPT·第1章导
论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与
究对象企业与企业决策管理经济学的新变化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01#02#03#04目
录CONTENTES第1节
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一、管理经济学的内涵1951年美国学者乔尔·迪安教授的著作《管理经济学》的问世标志着这门学科诞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管理经济学还很不成熟。
本书将管理经济学定义为:管理经济学是把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企业经济决策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运筹学的概念一门实用性的微观经济学为企业决策等问题提供一个总纲第1节
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一、管理经济学的内涵在理解管理经济学含义时应正确把握以下几点: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它运用经济学揭示的原理和管理经济学方是方是法一法一,门,门研实研实究证究证解经解经决济决济企学企学业,业,的它的它经致经致营力营力决于决于策研策研问究问究题企题企业经营决策管理经济学通过对中经的济各学种与规管律理和决数策量学关的系融合,强化企业决策者在管理中的理性思考与理性创新,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第1节
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二、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管理经济学研究微观经济学原理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研究对象是企业经营中的决策问题。管理经济学研究的并不是企业管理中所有的决策问题。重点是经济决策: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以微观经济效益为主,同时也涉及宏观经济效益问题。企业生产什么企业生产多少企业怎样生产如何制定价格怎样进行投资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经济分析与估计第1节
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三、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1.二者的联系就研究对象而言,管理经济学研究企业经营中面对的各种决策问题,这种研究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的微观经济学为管理经济学提供了最重要的分析基础和工具微观经济学是管理经济学的基础,而管理经济学是微观经济理论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管理经济学在管理决策制定方面为经济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第1节
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三、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2.二者的区别研究对象不同研究目的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假设条件不同研究方法不同第1节
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四、学习管理经济学的意义1.对企业的意义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决策的背后,都有着经济学原理在起作用管理经济学就是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应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解决管理决策实践中的问题管理经济学主要是为企业管理决策者提
供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分析方法,使之建立理性的决策思路,从而在管理
实践中对当前现实经济问题引起理论与
方法思考,促使管理决策从主观经验到
科学化、现代化的质的转变第1节
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四、学习管理经济学的意义2.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学习管理经济,不仅有助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提高我国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加快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且也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和适应多变的国际形势的能力,更好地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与
究对象企业与企业决策管理经济学的新变化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01#02#03#04目
录CONTENTES第2节
企业与企业决策一、企业的基本概念1.企业的定义1937年,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本质》一文中用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的性质进行了阐释。他指出,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企业是一种契约性组织。第2节
企业与企业决策一、企业的基本概念2.企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购买资源即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将各种生产要素组合起来进行生产,并将生产出来的商品提供给消费者消费。在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企业为工人提供了就业,为政府提供了税收。第2节
企业与企业决策二、企业的目标与环境(一)企业的目标1.企业目标的重要性和多样性研究决策首先必须确定企业的目标,没有目标,决策就失去了准则和方向。现实中的企业可能同时具有多重目标。2.企业目标的分类短期目标。企业的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长期目标。企业的长期目标是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企业长期目标应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第2节
企业与企业决策二、企业的目标与环境(一)企业的目标3.实际理论分析中企业的目标及其原因企业在追求利润之外,还要追求其他多种目标,但利润仍然是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这是因为:第一,利润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二,利润是企业目标的客观反映。第三,利润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管理经济学在研究企业决策时,还是应该以利润作为经济分析的准则。第2节
企业与企业决策二、企业的目标与环境(二)企业的环境企业的目标是在它所面临的环境约束条件下实现利润或价值的最大化。环境的变化会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企业的环境大致可以分为具微体观环境和宏观环境两个层面。环境,变量
主要
影响
单个
企业
或单
个行
业的
经营
条件。般
境,变
对
济
系
的
有企业均产影第2节
企业与企业决策三、企业决策的基本过程1.决策的定义所谓决策即选择,就是在许多备选可行方案中选择出最优方案。2.决策的主要过程经济上分析,以利润目标为选择准则,选出若干最优方案从整体上分析,结合企业的其他目标,从上述最优方案中优选一个方案,而这最后决定的方案不一定是利润最大化的方案,但它一定是最优方案第2节
企业与企业决策三、企业决策的基本过程3.企业决策的步骤信息搜集确定目标拟订方案方案选择实施方案第2节
企业与企业决策四、经济学原理与企业决策
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对于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就企业的决策来说,其科学性就建立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上。首先,当一家企业决定要生产某种新产品之前,最基本的问题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有没有市场需求,不同的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将会有怎样的前景。其次,当决定进行生产以后,企业还必须考虑推出的产品能否在新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会以多高的速度增长,与相关替代产品相比,新产品有没有竞争优势等。此外,对于新产品的生产企业还需考虑的
是,新产品的生产在成本方面的情况如何,它将使用哪些企业生产的零部件,这又将
对其成本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与
究对象企业与企业决策管理经济学的新变化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01#02#03#04目
录CONTENTES第3节
管理经济学的新变化一、新时代我国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竞争阶段的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我国企业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发展理念的创新变化第3节
管理经济学的新变化二、经济学的新变化尝试将“经济人”假设向“社会人”假设过渡制度经济学的引入给经济学带来了新变化第3节
管理经济学的新变化三、管理经济学的新变化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管理经济学企业的跨界、跨国思维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共享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冲击新时代下企业的新管理管理经济学的性质与
究对象企业与企业决策管理经济学的新变化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01#02#03#04目
录CONTENTES第4节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最优化方法1.定义所谓最优化方法,是一种求极值的方法,即在一种约束条件下,使系统的目标函数达到极值,即最大值或最小值。2.假定管理经济学假定生产者在追求利润极大化(或成本最小化),而消费者在追求效用极大化。第4节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最优化方法3.最优化模型三要素变量:指最优化问题中待确定的某些量。约束条件:指在求最优解时对变量的某些限制。目标函数:最优化有一定的评价标准,目标函数就是这种标准的数学描述。第4节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最优化方法4.用最优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提出最优化问题,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建立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确定变量,列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分析模型,选择合适的最优化方法求解,管理经济学中的最优化问题可以运用微积分中的极值原理或运筹学中的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求解最优解的检验和实施第4节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边际分析法1.定义边际分析是运用边际概念,借助于经济现象间的函数关系,研究某一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程度,从而比较经济效果的一种分析方法。2.两个基本变量边际成本(MC),即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引起的成本增量边际收益(MR),即
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带来的收益增量第4节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4节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边际分析法4.边际分析法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企业规模决策价格决策确定合理的要素投入产品结构分析第4节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三、均衡分析法1.定义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在考虑这些制约的条件下,确定各因素的比例关系,使其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2.均衡分析方法在管理经济学中的主要应用方向制定价格要素组合 产量(规决策 模)决策第4节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四、经济模型法1.定义所谓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2.因素一个经济模型通常包括变量、假设、假说和预测等因素。第4节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四、经济模型法3.经济模型在管理经济学中的主要应用方向需求预测生产分析成本决策市场分析风险分析第4节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四、经济模型法4.优缺点经济模型本质上是对复杂现实的抽象,使问题简单化和直观化。经济模型所能表现的是一个非常有限的量的关系。第4节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五、五力模型的应用1.定义五力模型是20世纪80年代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一个企业的竞争规模和程度主要由行业中的五种力量影响,这五种力量共同决定了一个产业的吸引力。2.因素这五种力量就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行业内已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破除壁垒的能力,以及替代品的替代能力。管理经济学(managerial
economics)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企业决策(enterprise
decision)最优化方法(optimization
method)均衡(equilibrium)边际分析(marginal
analysis)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基本概念THANKSFor
Your
Attention管理经济学(第2版)·北京·第2章供求理论分析需求、供给和均衡价供求弹性分析供求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01#02#03目
录CONTENTES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需求(一)需求的含义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且有能力购买的该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商品的需求由两因素组成: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需要:没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欲望。与需求量相对应的价格称作需求价格,它表示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需求(二)需求规律、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需求规律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前提),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的价格负相关。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需求(二)需求规律、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需求规律可以用需求表来表示。商品价格消费者A的需求量消费者B的需求量消费者C的需求量市场需求量10568199679228781025789112869101231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需求(二)需求规律、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需求规律也可以用需求曲线表示。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需求(三)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和需求函数商品自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人口的多少一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气候条件与风俗习惯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需求(三)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和需求函数如果用Qd表示某种商品的需求量,P表示该商品的价格,则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需求(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因素不变,由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在坐标图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需求(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变动是指某种商品的自身价格不变,由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在坐标图中,需求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二、供给(一)供给的含义供给是指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且有能力出售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由厂商出售商品的意愿和出售能力两因素决定。与供给量相对应的价格叫做供给价格,它表示厂商出售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所有厂商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且有能力出售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的总和叫市场供给。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二、供给(二)供给规律、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供给规律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该商品的价格正相关。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二、供给(二)供给规律、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供给规律可以用供给表来表示。商品价格厂商A的需求量厂商B的需求量厂商C的需求量市场供给量10910123198911288781025767922656819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二、供给(二)供给规律、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供给规律也可以用供给曲线表示。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二、供给(三)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与供给函数商品自身的价格要素价格、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决定的生产成本其他商品的价格厂商对价格的预期自然条件厂商数量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二、供给(三)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与供给函数如果用Qs表示某种商品的供给量,P表示该商品的价格,则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二、供给(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其他因素不变,由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的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在坐标图中,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二、供给(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供给变动是指某种商品的价格不变,由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在供给曲线的坐标图中,供给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本身的移动。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三、均衡价格(一)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是指模型中的所有经济主体都选择了预期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化利益的决策或行动的状况。微观经济学认为,单个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会极大地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三、均衡价格(一)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和均衡分析在微观经济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贯穿微观经济学的始终。均衡价格是指需求与供给相等、市场出清时的价格,或者说是买卖双方都愿意接受的市场价格。在均衡价格下的交易量,称为均衡数量。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三、均衡价格(二)均衡价格的决定根据均衡价格、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的含义,可以构造均衡价格模型: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三、均衡价格(二)均衡价格的决定如果已知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根据上述均衡价格模型,就可以算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价格的决定过程如图所示。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三、均衡价格(三)均衡价格的变动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均衡价格与需求正相关。市场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时,均衡价格上升;反之,当市场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时,均衡价格就降低。第1节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三、均衡价格(三)均衡价格的变动在市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均衡价格与市场供给负相关。市场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方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方平移时,均衡价格上升。需求、供给和均衡价供求弹性分析供求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01#02#03目
录CONTENTES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一、需求弹性原理(一)弹性的一般含义弹性概念在经济学中应用广泛。它告诉我们,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在经济学中,弹性的一般公式为: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一、需求弹性原理(一)弹性的一般含义若经济变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则弹性(点弹性)公式为: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一、需求弹性原理(二)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与该商品价格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一、需求弹性原理(二)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的点弹性公式: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一、需求弹性原理(三)需求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就是该点沿着需求曲线到横轴的距离与该点沿着需求曲线到纵轴的距离之比。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一、需求弹性原理(三)需求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A点的需求价格弹性推导: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一、需求弹性原理(三)需求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需求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清楚地表明,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曲线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线性需求曲线上各点的斜率处处相同,但其需求价格弹性却处处不同。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一、需求弹性原理(四)需求价格弹性的种类缺乏弹性富有弹性单位弹性完全有弹性完全无弹性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一、需求弹性原理(五)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被其他商品的替代程度商品用途的多少商品在消费者生活中所占地位的重要程度某种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时间长短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一、需求弹性原理(六)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厂商的总收益是指厂商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收入总和,等于某种商品的销售量与其价格的乘积。如果用TR表示总收益,P表示产品的价格,Q表示销售量,则有: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一、需求弹性原理(六)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总收益与价格正相关。商品价格上升,厂商的总收益增加。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总收益与价格负相关。商品价格下降,厂商的总收益增加。对于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
来说,总收益与价格无关。商品价格无论是上升还是
下降,厂商的总收益不变。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二、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收入弹性的计算公式也有定义式、弧弹性计算公式和点弹性计算公式三种。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二、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式为: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二、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收入的弧弹性计算公式为: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二、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收入的点弹性计算公式为: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二、需求的收入弹性商品大致可以划分为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两大类。
正常商品又可以划分为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在0和1之间;奢侈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
商品的属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商品的属性会变化,奢侈品可能会变为必需品,正常商品可能会变为低档商品。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二、需求的收入弹性
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指出,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将递减。这就是所谓的恩格尔定律。食物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定律意味着人们对食物需求的收入弹性小于1。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三、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率之比,描述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三、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式为: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三、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的弧弹性计算公式为: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三、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的点弹性计算公式为: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三、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两种商品的关系不同,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值也不同。如果X和Y是替代商品,则X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与Y商品的价格变动正相关,X商品的如果X和Y是互补商品,则X商品需的求需交求叉量价的格变弹动性与大Y于商零品的价格变动负相关,X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小于零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四、需求的广告弹性
需求的广告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变化对广告投入相对变化的比率。设某种产品的需求量为Q,广告的投入为a,则需求的广告弹性表示为: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四、需求的广告弹性广告弹性越大,说明销售量对广告预算变化的反应越敏感。
知道这个弹性指标后,可以帮助广告或营销人员确定与价格促销、产品展示及包装支出有关的适当水平的广告费用支出。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五、需求估计(一)需求曲线的估计需求曲线:反映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相互关系的曲线。根据需求曲线,企业可以估计出在某个价格水平上商品的销售量,从而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五、需求估计(一)需求曲线的估计根据不同的价格与销售量观测值分别得到E1,E2,E3三个不同的需求点,然后用一条曲线顺次把它们连接起来,得到需求曲线D,企业再依据这条需求曲线选择不同价格水平下的产量。只有在消费者的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价格的预期等影响因素都不发生变化,或者变化程度很小可以忽略,才可以根据不同的价格与销售量观测值估计出对应的需求曲线。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五、需求估计(二)市场调查1.市场调查与市场需求调查市场调查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有关市场的信息和资料,从而了解市场发展变化的现状和趋势,为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市场需求调查是通过对消费者直接进行调查,估计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市场需求总量调查、市场需求结构调查和市场需求影响因素调查。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五、需求估计(二)市场调查2.市场调查的形式与程序市场调查通常采用市场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形式。市场普查,是指对市场总体的全部基本单位逐一进行普遍的、全面的调查,借此获得市场总体完整、系统的信息资料。抽样调查,是指从市场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然后根据样本信息,利用统计方法推断总体情况。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五、需求估计(二)市场调查2.市场调查的形式与程序市场调查的程序。确定调查目的拟订调查计划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撰写和提交调查报告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五、需求估计(二)市场调查3.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根据统一设计好的问卷,向被调查者调查搜集有关市场方面的事实、意见、动机、行为等情况的一种间接的、书面的、标准化的调查方法。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调查问卷的设计问卷调查的应用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五、需求估计(二)市场调查4.访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是调查人员根据所拟调查项目,以当面、电话或书面方式向被调查者提出询问,以获得所需资料的调查方法。个别面访法电话调查法邮寄调查法留置调查法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五、需求估计(三)市场实验1.市场实验及其特点市场实验是指在既定的市场环境条件下,通过对不同市场进行商品销售实验,从而获得市场中某些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相应的发展变化趋势。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五、需求估计(三)市场实验2.市场实验的类型单一实验组前后对比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对比实验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五、需求估计(四)模拟与虚拟购买模拟购买虚拟购买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六、需求预测(一)判断分析预测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六、需求预测(二)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简单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季节指数法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六、需求预测(三)回归分析预测选择确定收集回归估计解释市场方程回归变量数据的形参数式经济检验代入变量值得到预测值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七、供给弹性分析(一)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及其计算公式供给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它反映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某种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式为: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七、供给弹性分析(一)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及其计算公式供给价格的弧弹性计算公式为: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七、供给弹性分析(一)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及其计算公式供给价格的点弹性计算公式为: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七、供给弹性分析(二)供给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七、供给弹性分析(三)供给价格弹性的种类及其决定因素根据供给价格弹性值的大小,可以将供给价格弹性划分成5类。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完全有弹性完全无弹性第2节
供求弹性分析七、供给弹性分析(三)供给价格弹性的种类及其决定因素影响供给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很多。生产周规期模的长难所考察的短时间长短需求、供给和均衡价供求弹性分析供求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01#02#03目
录CONTENTES第3节
供求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一、最低限价、最高限价和价格放开(一)最低限价最低限价,又称支持价格,是指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实行支持价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某些产业的生产者的福利,以扶植和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并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第3节
供求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一、最低限价、最高限价和价格放开(二)最高限价最高限价是指政府规定的某种商品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政府实行最高限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抑制某些产品的价格上涨,对付通货膨胀,增加消费者福利,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第3节
供求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一、最低限价、最高限价和价格放开(二)最高限价最高限价只能在特定的时期(例如战争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时期)采用,平时很少使用。因为最高限价的做法会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减少供给者的福利,影响生产者增加供给的积极性,供不应求的局面很难改变短缺产生的“官方价格”与“黑市价格”的较大差异,会引起寻租,产生行政腐败生产者可能粗制滥造,降低产品质量,形成变相涨价第3节
供求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一、最低限价、最高限价和价格放开(三)价格放开有一种看法认为,为了增加供给相对缺乏的政府限价商品的生产,只要政府限价取消,这类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事实是否如此,这要根据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作具体分析。第3节
供求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二、薄利多销薄利多销的含义是:价格下降会导致产品销售增加,从而使总收益增加。
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从弹性理论方面看,价格下降能否导致总收益增加,取决于产品的价格弹性。第3节
供求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二、薄利多销当产品的价格弹性大于1时,价格下降可以导致总收益增加。当价格弹性小于1时,价格下降将导致总收益减少。当价格弹性等于1时,价格下降对总收益没有影响。第3节
供求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二、薄利多销当Ed>1,即需求富有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
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是增加的,这就是所谓的“薄利多销”。第3节
供求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三、间接税负担原理
在短期,间接税是由厂商与消费者共同负担的,各负担多少,取决于供给价格弹性与需求价格弹性的相对大小。给定供给价格弹性不变,需求价格弹性越大,消
费者承担的税负就越少。给定需求价格弹性不变,供给价格弹性越大,生
产者承担的税负就越少。第3节
供求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三、间接税负担原理用公式表示如下:第3节
供求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四、企业长期决策的动态实例——蛛网模型
蛛网模型将时间因素考虑进去,主要描述市场价格从非均衡状态走向均衡状态的动态调整过程。有如下的价格决定模型:根据供给曲线的斜率与需求曲线的斜率的相对大小,可以将蛛网模型分成三种情况。第3节
供求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四、企业长期决策的动态实例——蛛网模型第一,收敛式蛛网模型。供给曲线的斜率大于需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时,均衡价格在动态上是稳定的,任何冲击导致的实际价格对均衡价格的偏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之下,一定会随着时间的延伸逐渐消失,使得实际价格最终趋于均衡价格。第3节
供求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四、企业长期决策的动态实例——蛛网模型第二,发散式蛛网模型。市场供给曲线的斜率小于市场需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时,任何冲击导致的实际价格对均衡价格的偏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之下,随着时间的延伸,会越来越大,使得实际价格远离均衡价格而去,永不复归,均衡价格在动态上是不稳定的。第3节
供求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四、企业长期决策的动态实例——蛛网模型第三,封闭式蛛网模型。供给曲线的斜率等于需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时,任何冲击导致的实际价格对均衡价格的偏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之下,既不会缩小也不会扩大,使得实际价格围绕均衡价格始终以相同的幅度上下波动,均衡价格在动态上也是不稳定的。第3节
供求理论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五、弹性理论在企业决策中的其他实际应用如果一家企业想开发新产品,那么它必须了解什么产品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对于一种产品在不同消费群体中的收入弹性分析也有助于企业进行产品定位。当企业面临既定的市场需求,企业的价格决策可以借助于价格弹性的分析来完成。交叉弹性的测算也有助于企业进行价格决策。需求(demand)供给(supply)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需求交叉弹性(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广告弹性(advertising
elasticity
of
demand)需求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需求估计(demand
estimate)需求预测(demand
forecast)基本概念THANKSFor
Your
Attention管理经济学(第2版)·北京·第3章生产理论生产函数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规模报酬#01#02#03#04目
录CONTENTES第1节
生产函数一、生产与生产要素生产是指生产者或企业将各种投入要素转化为产出的过程。
企业进行生产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资源,如土地、劳动力、资本或者原材料等,这些企业用以生产物质产品或劳务产品的资源可称为生产要素或投入要素。在经济学理论中,将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劳动,包括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资本,包括资本品和购买资本品的货币资金等土地,指自然的未开发的一种资源状态,包括土地上的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资本,指生产出来的能够产生收益的资产,包括机器设备、厂房等,也包括企业家才能第1节
生产函数二、企业的定义和形式企业的定义企业是指将投入变为产出的行为者,经济学中的企业一般称为厂商,泛指一切能独立做出决策的生产和销售单位。第1节
生产函数二、企业的定义和形式企业的形式单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利润获得者和由两位或两位公司制企业是最终决策者同以上的行为人按照公司法建为一个人的企联合经营的企立和经营的具业叫业主制企业叫合伙制企有法人资格的业业企业第1节
生产函数三、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描述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生产要素投入量与最大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生产函数一般表示为:设Q代表产出,L和K代表劳动和资本,可将生产函数表示为:第1节
生产函数四、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一)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所谓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是指在每一个给定的产品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不变的。假设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那么固定比例系数生产函数的形式为:第1节
生产函数四、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经济分析中常用的一种生产函数形式,其以简单的形式描述了经济学家所关心的一些性质,它在经济理论的分析和实证研究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一般形式为:第1节
生产函数四、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三)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固定替代比例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假定生产过程中只投入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可知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的形式为:生产函数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规模报酬#01#02#03#04目
录CONTENTES第2节
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一、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生产函数
假定其他投入要素(包括资本在内)均不变,资本可以表示为K,只变动一个投入要素劳动,此时生产函数表示为第2节
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一)总产量总产量指企业投入的生产要素所能产出的产品总量,用TP表示。总产量一般指劳动的总产量,即第2节
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二)平均产量平均产量是指总产量与该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值,用AP表示。劳动的平均产量为:第2节
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边际产量边际产量是指在其他要素投入数量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可变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边际产量用MP表示。劳动的边际产量为:第2节
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与一种变动生产要素的3个投入阶段第2节
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三、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一)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固定不变,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可以变动时,随着该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其边际产量即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产量越来越少。第2节
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三、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原因在生产过程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开始时,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数量,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边际产量呈递增趋势。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呈递减趋势。第2节
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三、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以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固定不变为前提并非每一次增加要素投入都会出现边际产量的递减,只有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边际产量递减的现象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相同每一次投入的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都是相同的第2节
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一)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大于零时,总产量增加边际产量等于零时,总产量极大边际产量小于零时,总产量减少第2节
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二)总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原点向总产量曲线所作的射线正好切于总产量曲线时,射线的斜率极大,即平均产量极大。在切点以前,射线的斜率递增,即平均产量递增。在切点以后,射线的斜率递减,即平均产量递减。第2节
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三)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最大时,平均产量正好等于边际产量在交点以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使平均产量递增在交点以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使平均产量递减第2节
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五、一种变动要素的合理投入阶段与厂商的理性选择(一)生产阶段的划分以平均产量的最大值点(同时也是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交点)和边际产量为零的点把生产要素投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Ⅰ阶段可称为平均收益递增阶段第Ⅱ阶段称为平均收益递减区域第Ⅲ阶段称为负边际收益区域。第2节
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五、一种变动要素的合理投入阶段与厂商的理性选择(二)一种变动要素的合理投入阶段一种变动要素的合理投入阶段是第Ⅱ阶段,即平均产量递减且边际产量大于零的阶段。首先,厂商不会停留在第Ⅰ阶段其次,厂商也不会选择第Ⅲ阶段最后,当劳动要素投入处于L2到L3
区域内时,增加劳动要素投入,总
产量是递增的,虽然边际产量递减,但仍大于0生产函数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规模报酬#01#02#03#04目
录CONTENTES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一、等产量线(一)等产量线的概念等产量线就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能为厂商带来同一产量水平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的轨迹。假定技术不变,生产某种产品仅仅使用劳动与资本两种要素,则长期生产函数为:Q=f(L,K)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一、等产量线(一)等产量线的概念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和资本相互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则可得等产量线的一般形状。产品产量(Q)劳动投入量(L)资本投入量(K)9138914691649183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一、等产量线(二)等产量线的性质等产量线有无数多条等产量线凸向原点等产量线一般向右下方倾斜等产量线斜率的绝对值递减,等产量线凸向原点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一、等产量线(三)等产量线的类型第一种,投入要素之间完全不能替代。如生产自行车,在车架和车轮两种投入要素之间是完全不能替代的。这种等产量线的形状是一条直角线。完全不能替代的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是固定的。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一、等产量线(三)等产量线的类型第二种,投入要素之间完全可以替代。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任何投入比例,而且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这种等产量线的形状是一条直线。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一、等产量线(三)等产量线的类型第三种,生产要素之间不完全替代。这类生产要素之间可以替代,但不能完全替代,而且替代比例随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同有所变化。这种等产量线的形状一般为向原点凸出。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二、边际技术替代率(一)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技术和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厂商为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所能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二、边际技术替代率(一)边际技术替代率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表示为MRTSLK。边际技术替代率也可以用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来表示: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二、边际技术替代率(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当厂商不断地用劳动替代资本时,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日益减少;随着资本投入的减少,资本的边际产量日益增加。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具有递减的趋势。等产量线不仅向右下方倾斜,而且凸向原点。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三、脊线与生产的经济区域
在技术系数可变的生产函数中,通常假定等产量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然而完整的等产量线不仅包括向右下方倾斜部分,而且还包括向后弯曲、斜率为正的部分。各条等产量线上斜率为零的点(例如a1,a2,a3)的连线(OA)或斜率为无穷大的点(例如b1,b2,b3)的连线(OB)叫脊线。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三、脊线与生产的经济区域
理性的厂商总是在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都大于零的条件下从事生产,即在两条脊线以内的区域中从事生产。因此,两条脊线OB与OA所围成的区域叫做生产的经济区域。
在两种生产要素完全不能替代的情况下,两条脊线和生产的经济区域就重合为一条直线。理性的厂商总是沿着这条射线扩展生产。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四、等成本线(一)等成本线的定义和曲线形状等成本线是在给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形成的轨迹。假设厂商给定的总成本为C,劳动的价格或工资率为w,资本的价格或利息率为r,那么厂商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满足下列方程: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四、等成本线(二)等成本线的性质与特点(1)在要素价格不变条件下,等成本线是一条有负斜率的直线,其斜率为两种要素价格之比的相反数,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交换比率。(2)同一等成本线上的点所代表的两种要素投入组合的数量比例各不相同,但其支出费用总额均相等。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四、等成本线(二)等成本线的性质与特点(3)对于企业不同的预算水平,存在不同的等成本线,离原点越远的等成本线代表的支出费用总额(预算水平)越高。(4)等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有一条等产量线通过,由于等产量线互不相交,表明企业用既定资金购买不同数量组合的投入要素,可以生产出不同产量的产品。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五、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一)给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假设厂商给定的总成本为c,劳动的价格或工资率为w,资本的价格或利息率为r,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就是要选择一个能使其产量最大化的生产要素组合。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五、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一)给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等产量线Q2与等成本线AB相切于E点,该点代表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L1K1就是成本既定(由等成本线AB决定)产量(Q1)最大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五、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二)给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厂商在给定成本条件下达到产量最大化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那么当厂商的产量给定时如何达到利润最大化呢?当然是厂商通过降低成本,即实现成本最小的情况就可达到。如果厂商使用n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条件就是购买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最后一单位成本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六、生产的扩展线与等斜线(一)生产的扩展线厂商逐渐调整生产规模时,生产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就称为生产扩展线,即将无数个类似于E1,E2,E3等所有这些随成本变动而变动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连接起来可得生产的扩展线。第3节
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六、生产的扩展线与等斜线(二)等斜线等斜线是各条等产量线上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连线。生产函数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规模报酬#01#02#03#04目
录CONTENTES第4节
规模报酬一、规模报酬变动的含义和阶段第一阶段: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产量的变动幅度大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变动幅度。企业刚开始扩大规模生产时,规模报酬常常递增。第4节
规模报酬一、规模报酬变动的含义和阶段第二阶段:规模报酬不变阶段产量的变动幅度等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变动幅度。企业规模扩大到最优规模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第4节
规模报酬一、规模报酬变动的含义和阶段第三阶段: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产量的变动幅度小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变动幅度。企业的规模扩大到最优以后,再扩大规模,规模报酬将递减。第4节
规模报酬二、规模报酬变动的原因(一)规模报酬不变的原因当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都增加一倍时,我们可照原样复制一个相同的生产过程,这时产量与投入增加一倍。第4节
规模报酬二、规模报酬变动的原因(二)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规模报酬递增,主要归功于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上的专业化生产和大型不可分割且效率比较高的生产设备的使用两个因素。规模报酬递增也与大规模厂商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有关。第4节
规模报酬二、规模报酬变动的原因(三)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其一,生产要素可得性的限制其二,生产规模较大的厂商在管理上效率会下降其三,某些资源性厂商生产的自然条件日趋恶化第4节
规模报酬三、规模报酬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内在经济是指一个厂商
在生产规模扩大的时候,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效益提高的现象生产和消费活动都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如果产生的是积极的、有益的、正向的影响就叫外在经济第4节
规模报酬三、规模报酬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如果企业想要实现规模报酬递增,应该满足以下条件:增加资本可以带来技术的革新企业现阶段分工有变得更加专业化的空间管理效率可以提高有可以利用的副产品增加生产规模可以带来成本的降低行业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行业内竞争不激烈第4节
规模报酬三、规模报酬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厂商在不同发展阶段均会面对内部及外部问题,而规模经济与否便是由这两个因素决定的。企业要想通过规模经济规律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分析这两个问题。
利用好内外部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避免内外部不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企业发展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短期生产函数(short-run
production
function)长期生产函数(long-run
production
function)等产量线(isoquant
curve)边际技术替代率(rate
of
marginal
technical
substitution,MRTS)脊线(edge
of
regression规模报酬(return
to
scale)基本概念THANKSFor
Your
Attention管理经济学(第2版)·北京·第4章企业成本理论经济分析中的成本和
润概念成本函数规模经济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盈亏平衡分析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01#02#03#04CONTENTES目
录贡献分析法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05第1节
经济分析中的成本和利润概念一、机会成本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该产品的经济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在一定时间内,当企业将其资源用于某种最佳用途时,应该将其他诸多用途中的次佳用途可能获得的收益记为机会成本第1节
经济分析中的成本和利润概念二、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包括:厂商向员工支付的工资和奖金、为购买生产要素所支付的各种款项、租用生产要素所支付的租金、向银行支付的利息等隐性成本厂商自己所拥有的并用于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的总价值,包括:管理者应该得到的工资、自己的资金所应得到的利息和自己的土地所应得到的地租第1节
经济分析中的成本和利润概念三、增量成本和沉没成本增量成本因为做出某一特定的决策而引起的全部成本的变化沉没成本由过去的决策引起的,并且已经支付了(或已经承诺支出)的成本第1节
经济分析中的成本和利润概念四、经济利润、会计利润和正常利润会计利润厂商的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厂商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厂商的会计账簿上显示出来的利润,即账面实经济利际收润益与账面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是隐润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分析中的成本和
润概念成本函数规模经济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盈亏平衡分析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01#02#03#04CONTENTES目
录贡献分析法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05第2节
成本函数一、短期成本函数(一)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短期内,厂商使用的部分要素是固定不变的,这部分要素形成的成本称为固定成本;另一部分要素是可变的,这部分要素形成的成本称为可变成本。因此,短期总成本可分为短期固定成本和短期可变成本。第2节
成本函数一、短期成本函数(一)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1.固定成本固定成本(TFC)也称不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固定成本用公式表示为:TFC=b第2节
成本函数一、短期成本函数(一)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2.可变成本可变成本(TVC)也称变动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对可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可变成本的函数形式为:TVC=TVC(Q)第2节
成本函数第2节
成本函数一、短期成本函数(二)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1.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固定成本(AFC)也称平均不变成本,是指短期内厂商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固定成本。公式为:第2节
成本函数一、短期成本函数(二)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2.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AVC)也称平均变动成本,是指短期内厂商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可变成本。公式为:第2节
成本函数一、短期成本函数(二)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3.短期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SA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公式为:第2节
成本函数一、短期成本函数(二)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4.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侧当AVC达到最低点后开始上升,AFC仍在下降。只要AFC下降的幅度大于AVC上升的幅度,SAC曲线就会继续下降;当AVC上升的幅度和AFC下降的幅度相等时,SAC曲线才达到最低点。第2节
成本函数一、短期成本函数(三)短期边际成本短期边际成本(SM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品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是一条呈U形的曲线。第2节
成本函数一、短期成本函数(四)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短期边际成本(SMC)是指厂商在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品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是一条呈U形的曲线。产量(Q)总固定成本(TFC)成本(TVC)成本(STC)成本(AFC)成本(AVC)成本(SAC)成本(SMC)01
80001
800————11
8006002
4001
8006002
40060021
8008002
6009004001
30020031
8009002
70060030090010041
8001
1002
90045027572520051
8001
5003
30036030066040061
8002
4004
200300400700900总可变短期总平均固定平均可变短期平均短期边际第2节
成本函数一、短期成本函数(四)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总变动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或短期总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总变动成本(或短期总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平均变动成本(或短期平均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第2节
成本函数一、短期成本函数(五)短期成本曲线与短期产量曲线的关系平均产量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凹凸形状刚好相反。AP曲线为递增趋势时,AVC曲线为递减趋势;AP曲线为递减趋势时,AVC曲线为递增趋势;AP曲线的最高点M对应AVC曲线的最低点M"。第2节
成本函数一、短期成本函数(五)短期成本曲线与短期产量曲线的关系边际产量曲线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凹凸形状刚好相反。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MP曲线是先上升,达到高点后再下降;SMC曲线则是先下降,达到最低点后再上升。第2节
成本函数一、短期成本函数(五)短期成本曲线与短期产量曲线的关系总产量TP曲线与总可变成本TVC曲线、总成本STC曲线也存在对应关系:当TP曲线下凸时,STC曲线和TVC曲线
是下凹的;当TP曲线下凹时,STC曲线和TVC曲线是下凸的;当TP曲线有拐点时,STC曲线和TVC曲线也有拐点。第2节
成本函数二、长期成本函数(一)长期总成本1.定义长期总成本(LTC)是指在工厂规模可以变动的条件下,厂商生产每一产量所耗费的最低总成本。2.推导设有三条短期成本曲线STC1,STC2,STC3;K1,K2,K3分别表示短期成本对应的生产规模,且有:K1<K2<K3。当厂商的产量水平小于Q1时,厂商选择K1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使成本最小;当厂商的产量水平介于Q1Q2时,厂商选择K2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使成本最小;当厂商的产量水平介于Q2Q3时,厂商选择K3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使成本最小。第2节
成本函数二、长期成本函数(一)长期总成本2.推导厂商可以在任何一个产量水平上,都能找到相应的一个最优生产规模,都可以把总成本降到最低水平,也就是说,在每条短期成本曲线上都可以找到这样的点,这些点连成的轨迹就是长期总成本LTC曲线。在生产规模无限细分的情况下,长期总成本曲线就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下包络线。第2节
成本函数二、长期成本函数(二)长期平均成本1.定义长期平均成本(LAC)指厂商在长期内每单位产量分摊的最低成本,其函数形式为:2.推导设有三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1,SAC2,SAC3,代表三种不同的生产规模。在长期内,厂商可以根据产量的要求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第2节
成本函数二、长期成本函数(二)长期平均成本2.推导若厂商生产Q1产量,则会选择SAC1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以OC1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若厂商生产Q2产量,则会选择SAC2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以OC2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若厂商生产Q3产量,则会选择SAC3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以OC3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第2节
成本函数二、长期成本函数(二)长期平均成本2.推导理论上可以有无数条SAC曲线,从而厂商在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可以选择最优生产规模进而实现该产量下的最低平均成本。由此,我们就得到了一条平滑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它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包络线。第2节
成本函数二、长期成本函数(三)长期边际成本1.定义长期边际成本(LMC)是指工厂规模可以变动的条件下,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的生产所增加的长期总成本。其函数形式为:第2节
成本函数二、长期成本函数(三)长期边际成本2.推导与生产Q1产量的最优规模对应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1上的C1点就是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的一点。同理,C2和C3两点也是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的点。如果生产规模可以无限细分,那么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无数个与C1,C2,C3类似的点,将所有这些点连接起来所得到的一条平滑的曲线就是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经济分析中的成本和
润概念成本函数规模经济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盈亏平衡分析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01#02#03#04CONTENTES目
录贡献分析法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05第3节
规模经济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一、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生产规模扩大而递减的现象。规模经济可以分为规模内在经济和规模外在经济两种。第3节
规模经济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一、规模经济规模内在经济规模内在经济是指厂商由于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减少的情况。产生内在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以及技术因素。规模内在经济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逐渐向右下方伸展。第3节
规模经济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一、规模经济规模外在经济规模外在经济是指由行业规模扩大导致单个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减少的现象。根源于行业扩张引起的厂商外界环境的改善。规模外在经济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垂直移动,表示在每一单位产量水平上,现在耗费的长期平均成本都比过去减少了。第3节
规模经济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二、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是指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生产规模扩大而递增的现象。规模不经济可以分为规模内在不经济和规模外在不经济两种。第3节
规模经济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二、规模不经济规模内在不经济规模内在不经济是由于厂商自身规模扩大使得管理无效率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上升的情况。不仅增加管理成本,而且往往引起信息传递的失真与延误,导致决策失误,从而降低管理效率。规模内在不经济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从其最低点开始逐渐上升。第3节
规模经济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二、规模不经济规模外在不经济规模外在不经济是指由行业规模扩大导致单个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上升的现象。根源于行业扩张引起的厂商外界环境的恶化。规模外在不经济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上垂直移动,表示在每一单位产量水平上,现在耗费的长期平均成本都比过去增加了。经济分析中的成本和
润概念成本函数规模经济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盈亏平衡分析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01#02#03#04CONTENTES目
录贡献分析法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05第4节
盈亏平衡分析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一、盈亏平衡分析概述
盈亏平衡分析主要通过对厂商的产量与成本、收入、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厂商生产的盈亏平衡点。所谓盈亏平衡点是指当厂商的总收益等于总成本,其利润为零时的情况。第4节
盈亏平衡分析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二、盈亏平衡分析方法(一)几何分析法用几何分析法进行盈亏平衡分析的优点在于能够非常形象地从几何图形中看到产量、成本、收入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第4节
盈亏平衡分析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二、盈亏平衡分析方法(二)代数分析法用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货联营协议合同范例
- 木门订购供货合同范例
- 业务转让协议合同范例
- 销售英文合同范例
- 酒店排烟合同范例
- 账号代运营 合同范例
- 二手无产权房购买合同范例
- 长期柴油合同范例
- 水暖消防安装合同范例
- 2019年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第二十章 能源、材料与社会
- 中职生家访记录内容
- Q∕GDW 10250-2021 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规程
- 客运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培训(57页)
- 新概念 二 Lesson 75 SOS
- 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
- 吹风机成品过程质量控制检查指引
- 固定资产情况表
- 沥青路面施工监理工作细则
- 《彩色的中国》音乐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默写版(直接打印)
- 4.初中物理仪器配备目录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