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和玉米种子,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1,分别间行种植,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和玉米子一代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分别为A.7:1、7:1 B.7:1、15:1 C.15:1、15:1 D.8:1、16:1【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分析,豌豆和玉米种子中,纯合子AA占1/2,杂合子Aa占1/2;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只能进行自交,玉米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可以发生自由交配。【详解】豌豆有1/2AA和1/2Aa,自交后代隐性性状只有1/2×1/4=1/8,其余都是显性,所以豌豆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为7∶1;玉米相当于自由交配,1/2AA,1/2Aa,自由交配时产生1/4a配子,子代中会有隐性性状1/4×1/4=1/16,其余都是显性性状,所以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为15∶1。B正确。故选B。2.已知绵羊角的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基因型HHHhhh公羊的表型有角有角无角母羊的表型有角无角无角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答案】C【分析】据表分析,有角和无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杂合子公羊表现为有角,杂合子母羊表现为无角。【详解】A、若双亲无角,则父本基因型为hh,母本基因型可能为Hh或hh,子代就可能出现基因型为Hh的个体,若为公羊则有角,A错误;B、若双亲有角,则母本基因型为HH,父本基因型可能为Hh或HH,子代就可能出现基因型为Hh的个体,若为母羊则无角,B错误;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HH∶Hh∶hh=1∶2∶1,公羊中有角∶无角=3∶1,母羊中有角∶无角=1∶3,公羊母羊数量一致,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C正确;D、有角和无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遵循分离定律,D错误。故选D。3.孟德尔通过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他选用纯合黄色圆粒豌豆种子和纯合绿色皱粒豌豆种子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种子全为黄色圆粒。F1自交得到F2,F2种子有四种表现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其比例为9∶3∶3∶1。有关该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黄色和绿色、圆粒和皱粒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B.F2出现了不同于亲本的性状组合C.F2黄色皱粒种子中纯合子占1/16D.F2中杂合黄色圆粒种子占1/2【答案】C【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实验中黄色和绿色、圆粒和皱粒的遗传均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符合分离定律,A正确;B、F2出现了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两种不同于亲本的性状组合,B正确;C、F2黄色皱粒(1YYrr、2Yyrr)种子中纯合子占1/3,C错误;D、F2中杂合黄色圆粒(2YyRR、2YYRr、4YyRr)种子占1/2,D正确。故选C。4.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型有()A.4种 B.5种 C.9种 D.10种【答案】B【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由题意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存在不完全显性,基因具有累加效应,所以性状的表达与显性基因的个数有关。红粒(R1R1R2R2)和白粒(r1r1r2r2)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是R1r1R2r2,F1自交得到的F2的基因型按显性基因的个数可分为4个、3个、2个、1个、0个,即表型有5种。故选B。5.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上述遗传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C.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D.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答案】B【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题意分析,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中黄色∶鼠色=8∶4=2∶1,对于毛色来说,性状发生了分离,说明该黄色卷尾鼠的黄色是杂合子,且黄色是显性性状;卷尾∶正常尾=3∶1,说明该黄色卷尾鼠的卷尾是杂合子,且卷尾是显性性状,说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黄色性状出现显性纯合致死的情况。【详解】A、由题意可知,该遗传现象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子代中黄色∶鼠色=8∶4=2∶1,不符合3∶1的分离比的原因是控制黄色的基因纯合致死,因而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偏离了9∶3∶3∶1,B正确;C、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不能解释题中后代异常比例出现的根本原因,C错误;D、题中黄色卷尾鼠杂交,子代中黄色∶鼠色=8∶4=2∶1,说明黄色对鼠色为显性,即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但该结论不能解释杂交后代出现异常比例的原因,D错误。故选B。【点睛】6.家兔的毛色受和B,b和H,h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灰兔和白兔杂交,F1均为灰兔,F2中灰兔:黑兔:白兔=12:3:1,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A.亲代白兔的基因型为bbhhB.F2中黑兔的基因型有两种,灰兔基因型有6种C.基因B、b和H、h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F2中的黑兔与白兔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答案】D【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A、由题意知,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灰兔∶黑兔∶白兔=12∶3∶1,是9∶3∶3∶1的变式,因此家兔的毛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BbHh,亲本灰兔的基因型是BBHH,白兔的基因型是bbhh,黑兔的基因型为bbHH、bbHh或BBhh、Bbhh(以下只以黑兔基因型为BbbHh、bbHH的一种情况分析),A不符合题意;B、F2中黑兔的基因型有两种(bbHh、bbHH),灰兔的基因型有6种(BBHH、BbHH、BBHh、BbHh、BBhh、Bbhh),B不符合题意;C、基因B、b和H、h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不符合题意;D、F2中黑兔的基因型有两种(2/3bbHh、1/3bbHH),与白兔杂交后代黑兔比例为1/3+2/3×1/2=2/3,白兔比例为1/3,性状分离比为2:1,D符合题意。故选D。7.某种两性花的植物,可以通过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繁殖后代。在25℃的条件下,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都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植株开白花,但在30℃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植株花色不同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B.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条件下进行测交实验C.在25℃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D.在30℃的条件下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在25℃条件下生长可能会出现红花植株【答案】B【分析】1、生物的性状受遗传物质(基因)的控制,但也会受生活环境的影响;生物的性状是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由题干,该植物“在25℃条件下,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都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植株开白花”,说明该植物花色的性状受基因的控制;由题干“但在30℃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可知该植物花色的性状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详解】A、由题干知,基因型是AA和Aa的该植物在25℃条件下都开红花、而在30℃条件下均开白花,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A正确;B、探究一株该植物的基因型是AA、Aa还是aa,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条件下进行自交,并在25℃的条件下培养后代,如果后代全部是红花植株、说明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如果都开白花、说明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如果既有开白花的植株,也有开红花的植株,则说明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错误;C、由题干知,在25℃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此种基因型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仍为aa、表现为白花,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C正确;D、由题干知,在30℃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其中AA、Aa在30℃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在25℃条件下生长会出现红花植株,D正确。故选B。8.孟德尔通过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关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相关叙述,合理的是()①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②发现问题的过程采用了杂交、自交两种方式③“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⑤“测交实验”的目的是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A【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详解】①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应在花未成熟时(花蕾期)进行去雄,在花粉成熟时进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①错误;②孟德尔发现问题的过程采用了杂交、自交两种方式,②正确;③“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③正确;④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得出的实验结果,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④错误;⑤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⑤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9.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2、4 B.1、3 C.1、3或2、4 D.1、4或2、3【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1和2、3和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详解】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有两种情况:(1)若该极体是由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形成,则与其同时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也为1、3;(2)若该极体是由第一极体分裂形成,则第一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为1、3,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4,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也为2、4,ABD错误,C正确;故选C。10.如图表示某生物几种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段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仅bc段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e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复制D.fg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其中a-b表示间期及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b-c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e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e表示受精作用后,染色体数目加倍;e-h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其中e-f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f-g表示有丝分裂后期,g-h表示有丝分裂末期。【详解】A、ab段可表示初级精(卵)母细胞,存在同源染色体,A错误;B、bd段可表示次级精(卵)母细胞,de可表示精(卵)细胞,均无同源染色体,B错误;C、e表示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C错误;D、fg表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后期,此时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D正确。故选D。11.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当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可能会发生()A.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核糖体合成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C.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D.着丝粒全部排列在细胞的细胞板上【答案】C【分析】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始终处于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糖体合成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发生在间期;着丝粒在有丝分裂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详解】A、洋葱属于高等植物,其细胞内没有中心体,A错误;B、核糖体合成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发生在间期,B错误;C、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说明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此时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三者数量之比为1:2:2,C正确;D、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而细胞板出现于末期,D错误。故选C。12.下图表示动物细胞生命历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的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B.②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③过程中细胞的含水量减少,代谢速率降低,对于任何生物,细胞衰老都不等同于个体的衰老D.④过程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该过程【答案】C【分析】细胞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分化产生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细胞,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是多细胞生物体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及维持内环境稳态所必须的,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积极意义。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衰老的细胞主要有以下特征:①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是物质运输功能降低;②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体收缩、染色加深;③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④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减慢;⑤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详解】A、动物细胞增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A正确;B、细胞分化产生不同种类的细胞,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即基因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C、细胞衰老时细胞的含水量减少,代谢速率降低,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C错误;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在成熟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该过程完成的,D正确。故选C。13.如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最适温度和CO2浓度恒定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若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所示的变化,则改变的环境因素是(

)A.适当提高温度B.增大光照强度C.增加酶的数量D.适当增加CO2浓度【答案】D【分析】据图分析:a曲线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超过一定的光照强度,光合作用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强,B点之后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的浓度。【详解】A、由于曲线a是最适宜温度,因此适当提高温度,酶的活性降低而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A错误;B、分析题图可知,B点之后光照强度已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会增强,B错误;C、酶的数量不是环境因素,而是植物内部因素,C错误;D、由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点之后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以外的因素,因此二氧化碳浓度适当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强,D正确。故选D。14.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氢的转移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④均在生物膜上进行B.过程③④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阶段C.适宜光照下叶肉细胞中过程①的速率大于④的D.一天中过程②产生的有机物量一定大于过程③④消耗的【答案】C【分析】由图可知,①表示光反应,②表示暗反应,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详解】A、过程②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不在生物膜上进行,A错误;B、过程④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B错误;C、适宜光照下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故过程①的速率大于④,C正确;D、一天中过程②产生的有机物不一定大于过程③④消耗的,D错误。故选C。【点睛】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二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15.一对正常夫妇,双方都有耳垂,结婚后生了一个白化且无耳垂的孩子,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为有耳垂但患白化病的概率是(两种性状独立遗传)()A.3/8 B.3/16 C.3/32 D.5/16【答案】B【分析】由题意知,控制耳垂和白化病的基因独立遗传,即两对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先根据子代表现型用逆推法推出亲本基因型,然后根据亲本基因型用正推法推出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详解】一对正常夫妇,双方都有耳垂,结婚后生了一个白化且无耳垂的孩子,可以判断无耳垂为隐性,白化病为隐性。设白化病由a基因控制,有耳垂由B基因控制,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_B_,又知他们结婚后生了一个白化且无耳垂的孩子(aabb),因此这对夫妻的基因型均为AaBb,因而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但患白化病aaB_的概率占1/4×3/4=3/16。即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如图所示,图1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B.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C.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粒分裂 D.图1中的细胞乙对应图2中的bc段【答案】D【分析】分析题图1: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并发生分离,所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所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曲线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其中ab段是DNA复制形成的;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cd段是着丝点分裂导致的。【详解】A、由于甲细胞中只有4条染色体,乙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后为8条染色体,所以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A正确;B、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表示有丝分裂的是细胞乙,B正确;C、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C正确;D、图1中的细胞乙,着丝点的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对应图2中的de段,D错误。故选D。【点睛】17.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部分图示,其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A.①②④⑤⑧⑨B.③④⑤⑧⑨⑩C.①②⑥⑦D.④⑤⑦⑨⑩【答案】B【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细胞中中心体移向细胞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②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规则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③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④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规则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⑤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分布,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⑦细胞中形成的新细胞核内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末期;⑧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⑨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⑩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数目减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综上所述,③④⑤⑧⑨⑩正确。故选B。【点睛】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首先看有没有同源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细胞;再次看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如果出现了联会、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行为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否则就是有丝分裂。18.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图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上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D.④细胞所处时期的前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2【答案】D【分析】分析题图: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⑤细胞染色体为丝状,处于间期。【详解】A、①细胞中着丝点已经分裂,染色体与核DNA之比为1:1,A错误;B、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其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C、根据分析,上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⑤→③→①,C错误;D、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时期的前一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2,D正确。故选D。19.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性状形成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F1自交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A.紫色:红色:白色=9:3:4 B.紫色:红色:白色=9:4:3C.紫色:白色=15:1 D.紫色:红色=15:1【答案】A【分析】题图分析,白花的基因型为aa_,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据此答题。【详解】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其基因型AaBb,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表现性及其比例为紫色:红色:白色=9:3:4,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野兔的短毛和长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的是(

)①短毛×短毛→短毛②短毛×长毛→短毛、长毛③长毛×短毛→长毛④长毛×长毛→长毛、短毛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答案】A【分析】判断显隐性的方法:(1)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体杂交或自交,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则后代中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详解】①短毛×短毛→短毛,短毛可以是显性性状,也可以是隐形性状,①错误;②短毛×长毛→短毛、长毛,该杂交组合不能判断显隐性,②错误;③长毛×短毛→长毛,后代全是长毛,说明长毛是显性性状,③正确;④长毛×长毛→长毛、短毛,后代既有长毛也有短毛,出现了性状分离,长毛是显性性状,短毛是隐形性状,④正确。综上所述,可以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的是③④,A符合题意。故选A。二、综合题21.孟德尔曾利用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发现当只考虑一对相对性状时,F2总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于是其提出假说,作出了4点解释,最终总结出了相关的遗传定律。如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四组杂交实验结果(相关遗传因子用R、r表示)。据表分析作答:组合杂交组合类型后代表现类型及植株数圆粒皱粒A圆粒×圆粒1080B皱粒×皱粒0102C圆粒×圆粒12540D圆粒×皱粒152141(1)根据组合______的结果能推断出显性性状为______。(2)组合_______中的两亲本肯定都是纯合子。(3)组合D的杂交方法称为________。(4)写出A组合中两亲本的可能遗传因子组成:_______。(5)组合C后代圆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其中纯合子占_____,让圆粒豌豆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答案】(1)C圆粒(2)B(3)测交(4)RR×Rr或RR×RR(5)RR或Rr1/3圆:皱=2:1【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纯种高茎×纯种矮茎杂交,F1均为高茎,F1自交F2中有高茎,也有矮茎,且高茎和矮茎之比约为3:1,同时孟德尔还进行了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的结果一致。【详解】(1)组合C中,圆粒×圆粒→后代出现皱粒,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圆粒是显性性状,皱粒是隐性性状。(2)由于皱粒是隐性性状,则组合B中的两亲本都是隐性个体,肯定都是纯合子。(3)D杂交组合中,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属于测交。(4)组合A中,圆粒(R_)×圆粒(R_)→后代均为圆粒,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或RR×RR。(5)组合C子代表现型之比为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则子代圆粒的基因型为RR或Rr,纯合子RR的比例为1/3。圆粒基因型为1/3RR和2/3Rr,圆粒产生的配子为R:r=2:1,则让圆粒豌豆测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圆:皱=2:1。22.下列分别是叶绿体模型图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上。(2)暗反应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④]_______和[⑤]_______。(3)过程Ⅳ称为______,其代谢产物为________。(4)Ⅱ表示的阶段化学反应在________中进行。夏日的午后,如果气温过高,叶片的气孔关闭,导致[⑥]___供应大大减少,ATP的含量随之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答案】(1)[②]类囊体薄膜(2)NADPHATP(3)C3的还原(CH2O)和C5(4)叶绿体基质CO2增加【分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中①是叶绿体膜,②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③是叶绿体基质。Ⅰ是光反应阶段,其中④是NADPH,⑤是ATP,Ⅱ是暗反应阶段,其中⑥是二氧化碳,⑦是有机物,Ⅲ过程称为二氧化碳固定,Ⅳ过程称为三碳化合物还原。【详解】(1)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即图中②。(2)光反应为暗反应过程提供了NADPH和ATP,分别为图中的④、⑤。(3)据图分析已知,Ⅳ过程表示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代谢产物⑦是有机物(CH2O)和C5。(4)Ⅱ是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夏日的午后,如果气温过高,叶片的气孔关闭,导致⑥二氧化碳供应不足,二氧化碳固定过程减弱,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减少,消耗的ATP减少,ATP的含量随之增加。23.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步骤(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___________,装置乙作对照。②将装置甲、乙的玻璃钟罩___________处理,放在温度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①甲、乙两装置D中放入___________,装置乙作对照。②把装置甲、乙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装置中红墨水滴移动情况: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测定植物呼吸作用甲装置______(填“左移”或“右移”)1.5厘米乙装置右移0.5厘米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甲装置______(填“左移”或“右移”)4.5厘米乙装置右移0.5厘米(4)实验分析: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________g/小时,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___g/小时。【答案】(1)NaOH溶液遮光(2)NaHCO3溶液光照充足(3)左右(4)412【分析】通过装置分析可知,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的不同在于装置D中所放入的液体的不同。若该装置测定细胞呼吸作用强度时,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液滴的移动就来自于氧气的吸收量,液滴向左移动;此外还要排除光合作用的影响。若该装置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时,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NaHCO3溶液,提供原料二氧化碳,因此液滴的移动就来自于氧气的释放量,液滴向右移动,同时提供光合作用发生的适宜条件。【详解】(1)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①甲、乙两装置D中都放入NaOH溶液(可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装置乙作为对照组;②将装置甲、乙的玻璃钟罩遮光处理(避免光合作用干扰实验结果),放在温度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①甲、乙两装置D中都放入NaHCO3溶液(维持瓶内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对稳定),装置乙作为对照组;②将装置甲、乙放在光照强度、温度等相同的环境中(保证适宜的光合作用条件);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3)①根据以上装置可得,在测定呼吸作用速率时,装置中气体量主要是氧气的消耗,因此甲装置中液滴左移;②在测定净光合速率时,由于二氧化碳维持相对稳定,气体变化主要是光合作用氧气的净释放,因此液滴右移。(4)综合分析可知,对照装置乙中红墨水滴右移是环境因素(如温度变化等)对实验影响的结果,实验装置甲同样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O2量等于玻璃钟罩内氧气体积的改变量,即(1.5+0.5)×60/30=4(g/小时),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4(g/小时);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即(4.5-0.5)×60/30+4=12(g/小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为12(g/小时)。【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计算能力。24.某一个雄性高等动物体内五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丙、丁、戊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_____。丁细胞的名称是_____。(2)甲有__条染色体__条染色单体,有__个DNA分子,戊细胞中有__个四分体。(3)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的是__细胞所在的时期。(4)若该动物的基因型是Aa,在甲图中1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是_____,若2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在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含a基因的染色体是_____。【答案】(1)乙、丁和戊次级精母细胞(2)8082(3)戊(4)3和74和8【分析】分析图像可知,甲图中两组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但每一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但不含染色单体,故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图细胞内含有2个四分体,且排列在赤道板平面,故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图细胞内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但不含四分体,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平面,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丁图中两组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