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性即知识德性与知识《美诺篇》中柏拉图哲学思想探析
众所周知,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与他的哲学作品的表达有很大关系。古希腊圣贤苏格拉底一生并未留下任何文字著作。柏拉图承自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在其著作中可见一斑。柏拉图以对话形式完成的著作,一方面促成了柏拉图哲学更为广泛的传播,另一方面对话中谈论的内容在今天仍然表现出丰富的内涵。这里以《美诺篇》为例,试图探究柏拉图哲学中有关德性、知识的思想观点。一、关于德性的含义在希腊文中,德性是有别于美德的,它并不局限于伦理学领域。在哲学词典中,对德性一词的定义是等同于“德性知识论”的,“德性是知识论的一个子域。德性知识论是一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包含着发现真理、规避谬误、或者借此能达到一些显示其智力的目标。”《美诺篇》是柏拉图中期对话思想的开始。关于何为“德性”,美诺在对话中有这样的几次回答:第一次,美诺认为,男人的品性就是保家卫国,女人的品性就是操持家务。儿童、老人、奴隶,都有各自对应的品德。这个定义被苏格拉底一下就否决了,苏格拉底强调,“自己问的是单数的德性,而非复数的德性。要讲什么是德性,等于为德性下定义,必须要讲出关于德性整体的知识。”美诺第二次给出关于德性的定义:“如果你要寻求一个普遍适用的定义,那就是能够治理人们。”美诺第三次给出的关于德性的定义带些诗的韵味:“好吧,依我看啊,苏格拉底,德性正如诗人所言,就是‘欣赏美的东西,而且对其有能力’。我也这样讲德性:欲求美的东西并且有能力得到”。究竟何为德性?苏格拉底最后表示:“现在我对于品德是什么一无所知,而你也许在碰到我之前先知道了,现在却很像一个不知道的人。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和你一道考虑和研究品德是什么。”二、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一直以来,苏格拉底以自己母亲的职业为荣,更为自己是助产婆的儿子感到骄傲。他表示自己“习于施行各种技术。”有意思的是,他所实施的对象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是灵魂而不是肉体。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就通过此法,不断提问,美诺连连回答。苏格拉底的提问带有很强的逻辑性,使对方陷入困窘,从而修正先前观点,逐渐接近真理,获得知识。这种探究真理的方法被苏格拉底命名为“助产术”。在《美诺篇》中,由于何为德性的问题一直难以确定,所以苏格拉底同美诺商定先解决“德性可教性”的问题。“从逻辑上来看,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只有是知识,才是可教的。即德性是知识是德性可教性的充分条件。”据此,苏格拉底提出了灵魂回忆说。认为学习就是灵魂回忆的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从自己的心里浮出知识。苏格拉底接着鼓励美诺,如果一个人勇敢不懈地进行探究,那么一旦灵魂回忆到哪怕一样事物,就没有什么能阻止灵魂发现一切事物。如果探究德性的人想要在探究中取得成功,单凭回忆的决心和坚持远远不够,在凭借所获得的知识衡量探究所取得的成功时,还需要完全不同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理智(理性)。“苏格拉底把理性看作灵魂的神圣部分,是灵魂的本质或本性。”苏格拉底对理性的重视和强调、对理性的运用和弘扬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哲学家,后来柏拉图正是发扬了这种理性观才建立起他的相(idea)论。”三、德性是否可教?从苏格拉底先前与美诺讨论的部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德性是可以教授的。因为“德性即是知识”,且知识可教,所以德性亦可教。但苏格拉底承认的也只是,当且仅当德性为来源于灵魂的知识时,才是可以教授的。苏格拉底首先假设德性是一种善,而所有善的东西必定是对人有益的。他接着又举出了一些通常被我们认为是有益的、物质感较强的东西,譬如财富、健康、强壮,但苏格拉底认为,我们必须把它们运用恰当了,才会对人有益。接着,苏格拉底还举出了一系列来源于灵魂的知识,如节制、正义、机敏,如果它们不能成为一种知识,那么这些东西不会对人有益,反而会伤害人。举个例子,如果勇敢不能上升为灵魂深处的一种知识,那勇敢只是莽夫之勇,最终带来的也许是血腥、伤害。总之,苏格拉底认为,只有德性从人类灵魂深处分离出来,上升为一种知识,并且能够指引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样的德性才是可教的。但是,在美诺问及是否有教授德性的教师时,苏格拉底仍然予以否定。并且“苏格拉底迅速地把话题转换到了德性的定义,并列举了一些并不可能教授德性的特殊情况来表明德性并不可以教授。”柏拉图在《普罗泰戈拉篇》中就与智者普罗泰戈拉展开过一场有关“德性是否可教”的辩论。遗憾的是,直到对话结束,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谁也没能说服谁。虽然在对话中苏格拉底明确指出:“普罗泰戈拉,基于这些事实,我不相信美德可教。”“其实,苏格拉底的观点与智者的观点逻辑上一脉相承,正是这一点使得苏格拉底与智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柏拉图想站在前一立场上完全否弃后者是不可能成功的。”更重要的是,“德性可以被教授”这种观点是必须予以否弃的。不仅仅是因为当时智者们打着这样的旗号混淆视听,蒙骗群众,更因为这样的观点很可能败坏整个社会的德性。因为,这个旗号隐藏着一个危险的观念:即如果德性是可教的,那只要人们能花钱买到教育,就同样能花钱买到德性。这样的观念是极其粗陋不堪的。“苏格拉底认为德性是知识,知识是可教的。但可教的意思并不是从外面灌输给鄙人,并不是像智者那样拿一些现成的知识、德性去传授给他人,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启发,把潜在于人心之中的知识、德性诱发出来,或者说引导人们走向知识和德性。”四、苏格拉底的相论《美诺篇》在柏拉图的中期对话中,他总是试图构造出一种有关知识与其对象的理论。《美诺篇》作为中期对话开始的标志性著作,极其关注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在《美诺篇》中,学习就是回忆,而回忆的对象就是具有超越性的“相”。柏拉图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相(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事物世界只是相的世界的映射,而相的世界才是真实的、至高无上的,但“相”的世界只对理性活动敞开。事物世界只是因为分有了“相”的概念,才会变得可感、可见。而“相”就是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执着追求中衍生而来的,就像《美诺篇》中苏格拉底再三追问美诺“什么是德性”的一般定义一样。“而导致柏拉图构想相论的刺激之一就是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的结果。毕达哥拉斯就曾指出,只有一条理论上的直线而非感知到的直线才能够与圆周的一个点相接。这无疑是在《美诺篇》中第一次得到理论上的说明,并又被用来解决既定的哲学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说,是《美诺篇》使得演绎科学(数学、逻辑)在西方精神史上第一次摆脱了对感觉经验的依赖。这一摆脱,不仅对于柏拉图本人的思想发展,而且对于整个西方科学文化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苏格拉底用他的辩证法揭露了许多矛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报告
- 金融审计创新报告:2025年人工智能算法在审计合规检查中的应用
- 2025年数字货币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与风险控制策略报告
- 碳纤维材料生产线项目商业计划书
- 幼儿园关于落实学生作业、手机、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模板)
- 中班班级年度工作方案(模板)
-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模板)
- 即时配送行业2025年配送路径优化与成本控制区域市场潜力分析报告
- 2025电子合同-电子商务行业如何在网上签订合同
- 食品添加剂生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范文参考)
- (高清版)DB36∕T 1324-2020 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
- 深基坑开挖专项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方案(2篇)
- 2025年八省联考新高考 语文试卷
- 对赌融资协议书范文范本
- 国家开放大学《Web开发基础》形考任务实验1-5参考答案
- 《进一步规范管理燃煤自备电厂工作方案》发改体改〔2021〕1624号
-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 箱式变电站技术规范书
- 高考数学专项练习极值点偏移问题
- 健康教育指导评分表
- Q-GDW 12105-2021电力物联网数据中台服务接口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