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通用篇)六年级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详细的情境中,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依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相识,假如我要请你们当中
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洁又精确吗?
2、学生各抒己见,探讨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假如老师用其次列第三行来表示xx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
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留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xx同学的位置在其次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根据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其次个数据表示行。
假如这两个数据的依次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老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精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须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假如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按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探讨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探讨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依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
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变更?点A再向
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变更?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视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觉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
第一个数据发生变更,上移时行也就是其次个数据发生变更)
四、总结
我们今日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驾驭的状况如何?
五、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20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
方法。
2.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详细位置,并会依据描述在
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详细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沟通探讨,驾驭画图的方法。
情感看法价值观:
1.体会到数学学问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2.培育学生合作沟通的实力以及学习数学的爱好和自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依据随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依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详细位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合作沟通、共同探讨
教具:
老师: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等。教、学具打算:学生: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沟通例题1中有关台风的消息。
⑴同学们听说过台风吗?你对台风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师:听到这侧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启发学生沟通,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的位置和动态。
2.导入新课
现在台风的准确位置在哪里呢?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学问。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一)]
通过沟通台风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到确定位置的数学学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为教学的绽开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㈠教学题例1
1.投影出示例题1。
学生视察情境图,沟通从图中信息?
(启发学生视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以哪里为观测点;图中台风中心的个体位置在哪里。)
2.沟通确定台风中心详细位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详细位置。
⑵老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状况进行引导。
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憧憬南偏30°。)
⑶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提问:假如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详细位置吗?
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台风中心的详细位置必需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视察点的距离,简洁地说就是要用“方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详细位置。
3.组织计算。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详细位置了,那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
呢?
学生独立计算,组织沟通。
600÷20=30(小时)
(二)教学例题2
1.投影出示例题2。
提问:在例题1的图中,B市、C市的详细位置应当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题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详细位置。
2.尝试画图。
⑴学生独立思索怎样标出B市、C市的详细位置。
⑵小组沟通作图的方法。
⑶尝试画图。
老师巡察沟通,参加部分小组探讨,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组织全班沟通。
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组织沟通和评议,通过沟通明白在图上标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确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点与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线与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B市距离A市200km,在图上也就是2cm。
C市:先确定方向,干脆在图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C市距离A市300km,在图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200÷40=5(小时)
5.总结画图的基本步骤。
沟通:你们认为在确定物体在图上的位置时,应留意什么?怎样确定?
总结:
(1)确定平面图中东、西、南、北的方向。
(2)确定观测点。
(3)依据所给的度数定出所画物体所在的方向。
(4)依据比例尺,定出所画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视察实力的培育,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体会在图上确定位置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
这道题物体所在的详细方向和距离都没有干脆给出,须要学生自己测量和计算。⑴让学生独立进行测量、计算、填空。
⑵组织沟通。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测量方向的,怎样计算距离的。
2.教材第21页“做一做”。
⑴学生独立进行画图。
⑵投影展示,组织评议。
⑶沟通画图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知道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关键须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在平面图上标明物体位置的方法是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来确定距离,最终画出物体的详细位置,标出名称。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4~125页的内容,练习三十三的第1~7题.
教学目的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驾驭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4.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实力.
教具打算
储蓄的有关课件、视频展示台、银行存款凭证(复印,每生一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老师:你们到银行或信用社去存钱或取过钱吗?(学生回答)这里有一段银行工作人员工作状况的录像,想看一看吗?
播放录像,内容是几位小挚友在银行存钱、取钱的情境,在录像中,通过画面和声音,突出存入时间、金额、取款的本金、利息等.
老师:看了这段录像,你能提出哪些有关的数学问题?
学生围绕录像内容自由提问,最终老师指出: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都与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内容有关系.
板书课题:利息
二、教学新课
1.学习质疑.
学生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科书第38~39页,不理解的内容可在小组内探讨或注上?.
学生看书时,老师巡察指导,并参加学生的探讨.
2.合作沟通.
老师:通过看书学习和探讨,你知道了储蓄中的哪些学问?能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吗?
屏幕上显示如下信息:
20xx年12月,中国各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18636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8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20xx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5711亿元.
老师:你们知道银行这些钱是从哪儿来的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指出:银行的贷款主要是人们的存款。据统计,到20xx年底,我国城市居民的存款总额已突破7万亿元.所以,把短暂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
学生说到存款的方式时,老师板书:
存款方式
活期
定期
零存整取
整存整取
提问:你对活期、定期、零存整取、整存整取这些存款中的专用术语的意思理解吗?举例说给大家听一听.
结合学生的举例,老师提问:什么叫本金?什么叫利息?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利息、本金.
提问: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确定?(本金、利率、时间)
板书:利率、时间.
老师:什么叫利率?你知道利率中的哪些学问?
学生回答后,老师指出:利率由银行确定,在我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利率的凹凸反映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和消费状况.依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改变,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也会有所调整.例如:1998年至20xx年,我国银行活期和整存整取调整后的利率如下:(屏幕显示)
老师:从表中你能发觉哪些数学问题?
老师:依据刚才的探究,你认为应如何计算利息?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老师:请说一说你对这个公式的理解.
老师:你能依据这个公式计算一下,假如你把100元钱以整存整取的方式在银行存3年,能得到多少利息吗?
学生计算后沟通,老师板书:
1002.52%3=7.56(元)
老师:三年后取款时,你能得到7.56元的利息吗?为什么?
学生各自发表看法后,老师指出:1999年国家规定存款时,要按利息的20%缴纳利息税,你能再算一算假如你存入100元,3年后实际能得多少利息吗?
学生计算后回答,老师板书:
7.56(1-20%)=6.05(元)
老师:6.05元是纳税后利息,也是你应实得的利息.
3.视察沟通.
老师:请拿出你们手中的存款凭证(复印),你看了后能发觉哪些问题?(留意让学生视察正面和反面.)
学生视察后沟通自己的发觉和体会.
老师:你还知道存款的哪些学问或常识?
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最终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作小结.
三、课堂练习
1.完成练习三十三的第1~6题.
第1题学生读题后,老师提问:小华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利率是多少?存期是多长?然后再由学生解答,最终订正.
第2题学生读题后老师提问:存期是多长?半年用多少年计算?最终学生独立完成.
第3、4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做后再订正.
第5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做后再集体订正.
2.开放性练习.
完成练习三十三的第7题,学生先分小组探讨,探究选择哪种方式,再在全班沟通.
3.实际应用.
学生拿出手中的中国工商银行储蓄存款凭证(复印件),先想一想自己打算存入多少钱?从什么时候起先起存?存期多长?再填写凭证.
学生填后请几名同学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沟通填写的状况.
学生再各自计算一下到期时,能取到本金和纳税后利息一共多少元?(屏幕上显示利率表)(见前表)
四、实践调查
以存款、贷款与消费为主题,拟定一个小题目开展一次社会调查,留意有关数据的收集,然后写一篇简短的调查报告(或调查状况说明).
五、反思体验
老师: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适时给以强化.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帮助学生娴熟驾驭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找寻出简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题思路;
3、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育对数学的学习爱好。
教学关键
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
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驾驭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准单位“1”
教具打算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导入。
师:今日我们要对分数应用题做一下全面的复习。大家想一下我们解答分数应用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专项训练:
课件:练习:已知依据条件,说出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并说出有关的数量关系式。
在每道题后追问:从信息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并作评价:说一说你们找单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我们以信息中的第6题为例,谁来说说,应当怎样画线段图呢?依据线段图老师问:线段图画好了,假如要求用去和还剩的吨数应当怎样做?
常规性基本训练,复习找单位“1”训练:为新学问做铺垫。
二、依据看线段图列式
师:谁来说说,依据线段图应当这么列式呢?出示线段图
注意线段图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乘法数量关系式。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基础练习
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师:用我们刚才复习的方法做。(学生做完后老师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把谁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用什么方法计算?
归纳总结:请同学们把这4道题分分类,并要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自己不能完成的可以进行小组探讨,有实力的就独立完成。学生进行思索;在学生回答时要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类题目应当怎样解答。
尝试练习,然后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分数和比联系在一起会出现很多的新问题。出示:文艺书和科技书本数的比是1∶4。谁来说说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培育学生审题要细致,弄清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驾驭分数应用题分类的依据是。
四、对比练习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依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通过两题对比,突出较困难应用题的难点,帮助学产生加强审题意识,提高分析实力。
五、巩固练习
练习八的3-5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进行计算,完成练习八P118第3题和第4题。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
(2)、依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3)、出示P118页5题。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
结合讲解,进一步强调在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肯定要找准单位“1”。因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是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的,求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就要把那个数量作为单位“1”。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时,更要留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每一步中的单位“1”可能是不同的。
加强解题思维的训练,沟通新旧学问,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强化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七的第7题:
3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个,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5/8,小亮跳的是小强的2/3,小亮跳了多少个?
渗透健康教化:
跳绳运动,是应付肥胖、预防血脂异样、高血压最切实可行的方式,也是一个很好的熬炼耐力的有氧代谢运动。同学们要主动进行跳绳运动,
学生独立进行思索计算,请个别同学讲解回答。
2、练习二十七的第8题,练习二十七的第9题。
(1)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是今年绿色蔬菜总产量的9/10。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
(2)一个县去年绿色蔬菜总产量720万千克,比今年少了1/10,今年全县绿色蔬菜总产量是多少万千克?
渗透健康教化:
绿色蔬菜含维生素U较多是抗癌、防癌的复合剂,对胃溃疡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紫癜以及出血性肾炎等疾病有治疗效果多吃的蔬菜会对胃肠功能的复原有所帮助。
强化数量关系的分析,强化方程的.解法,体现解法的多样性、解法的最优化,提高学生自办法识和优化意识。
通过强化练习提升学习水平,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七、课堂总结
今日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今日我们学习了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要先找准单位“1”和相等的数量关系,再确定算法,然后列式计算,先找单位1,再看知不知,已知用乘法,未知用除法,比1多就加,比1少就减”。
帮助学生抓住解题的重点,已知单位“1”的用什么方法解,不知道单位“1”的又用什么方法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问网络的建构。
八、作业:
练习二十七的第8、10题
板书: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复习
依据条件分析单位“1”和找准对应分率。
用算术方法解:已知单位“1”用乘法,不知单位“1“用除法。
用方程解:单位“1”不知道或者题目的条件中含有“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用方程解决有关的简洁的分数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
1、能自觉用解方程解决简洁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2、正确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学情分析:
分数除法运用问题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在解决分数乘除法混合问题时,学生难以推断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答。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材激励学生用方程解决简洁的分数除法问题。因此教学时,我让已经养成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的学生利用这幅主题图做充分预习,然后把全部信息设计成开放式,让学生依据信息大胆找到关系,提出问题,并出示探究指导激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这样让学生思之有法,学之有据,并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反馈时,学生会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要适时引导,激励学生用方程解决此类问题。假如有学生选择用除法计算,要引领学生做好分析,可借助线段图的功能沥青思路。
课前预习作业:
1、读一读、想一想:P29
2、写一写、填一填:
操场上有()人参与活动;跳绳的有()人;
踢毽子的有()人;打篮球的有()人;跑步的有()人;
踢足球的有()人。
3、说一说、做一做:
感到相识模糊的与父母和同学说一说,试做名校。
4、质疑:
教学流程:
一、创景激情:
同学们,你们喜爱课外活动么?你们都喜爱什么样的课外活动?你们的课外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在课外活动中也能发生数学故事那,今日就让我们这节课进行一次欢乐的数学活动好么?(1分钟)
预习检测:5分钟
1、推断谁是整体1,说出个数量关系。
(1)书的价钱是钢笔价钱的2/5。
(2)一种书包打九折出售。
(3)参与跳绳的是操场上参与活动总人数的2/9。
2、解方程:
8x=4/75/8x=1/4
3、前面的填一填。
二、自主探究:
1、同学们视察很细致,预习很仔细,这些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么?
可能会出现:打篮球的人数是踢足球的4/9等等(随即板书)
2、依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可能会出现:踢足球的有多少人?等等。(随即板书)
3、同学们你们想解决哪个问题?
选定探究问题,出示探究指导:
独立思索我能行:(3分钟)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我们供应的哪些条件?
找到整体1,等量关系是什么?
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合作沟通我最棒:
做完后与同座沟通列式的依据是什么?(2分钟)
4、汇报沟通
方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提倡)
除法:可借助线段图理解。
5、探究其余问题。
6、总结方法:
分数应用不算难,
驾驭方法是关键;
是、占、比、与、相当于,
后面数量看作1;
知一求几用乘法,
知几求一用方程。
三、运用提高:
生活到处用分数:
1、某月双休日共有9天,是这个月总天数的3/10,这个月有多少天?
2、丑小鸭超市让利大酬宾,商品一律八折,一件衬衣现价40元,这件衬衣原价多少元?
四、小结升华: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尾小测。(10分钟)略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依次,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5.6+0.9-+0-82
2、假如+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状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沟通。
(3)老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老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相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视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觉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除可以表示整数外,还可以表示分数和小数。请学生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假如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将来一周的天气状况,让学生把将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沟通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依次就是数从小到大的依次。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详细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肯定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全部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依次就是数从小到大的依次。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其次课教学反思:
很多老师认为“负数”这个单元的内容很简洁,不须要花过多精力学生就能基本能驾驭。可假如深化钻研教材,其实会发觉还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内容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
例3——两个不同层面的拓展:
1、在数轴上表示数要求的拓展。
数轴除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和分数。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负整数,最终一个自然段要求学生表示出—1.5。建议此处老师补充要求学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为这样便于对比发觉两个数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只不过分别在0的左右两端,渗透+1.5和—1.5肯定值相等。
同时,还应补充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如—1/3、—3/2等,提升学生数形结合实力,为例4的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2、渗透负数加减法
教材中所呈现的数轴可以充分加以应用,如可补充提问:在“—2”位置的同学假如接着向西走1米,将会到达数轴什么位置?假如是向东走1米呢?假如他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当如何运动?假如他想从“—2”的位置到达“+3”,又该如何运动?其实,这些问题就是解决—2—1;2+1;—4—(—2);3—(—2)等于几,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初中进一步学习代数学问是极为有利的。
例4——薄书读厚、厚书读薄。
薄书读厚——负数大小比较的三种类型(正数和负数、0和负数、负数和负数)
例4教材只提出一个大的问题“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些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分为几类?每类比较又有什么方法,教材则没有明确标明。所以教学中,当学生明确数轴从左到右的依次就是数从小到大的依次基础上,我还挖掘三种不同类型,一一请学生介绍比较方法,将薄书读厚。
将厚书读薄——无论哪种类型,比较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7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有效地运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获得精确的感性材料。
2.培育学生对看到的、听到的事物进行了深化理解和精确把握。
3.视察力的训练是伴随着理解思维而进行的,同时也检查你的记忆力。
教学重点:
培育学生的对看到的、听到的事物进行了深化理解和精确把握。
教学难点:
开拓学生是思维实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要使自己更聪慧,就要常常训练自己的头脑,在多视察、多思索问题中使思路敏捷,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视察力的训练是伴随着理解思维而进行的,同时也检查你的记忆力,即你是否见多识广,你是否一看就清晰,或者一听就明白。愿这一节课能使你的头脑更敏捷。
二、学问新授与应用
1.课件出示:一组好玩的图片
图1:柱子是圆的还是方的?细致看一看。
让学生先同桌相互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图2:看着黑点身体前后移动。
让学生跟着要求做,然后说一说看到的。
图3:有多少个黑点?
图4:是静的还是动的?
图5:“弗雷泽螺旋”是最有影响的幻觉图形。
你所看到的似乎是个螺旋,但其实它是一系列完好的同心圆!这幅图形如此奇妙,以至于会促使你的手指沿着错误的方向追寻它的轨迹
老师介绍学生相识。
2、练习。
三、回顾小结:
学生谈收获。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8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结合教材供应的素材,会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沟通、合作。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能较娴熟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
了解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依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详细位置。
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学(导学)
课前两分钟
一、旧知铺垫、导入复习课
1、说一说自己的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出示学习目标
学问与实力:结合教材供应的素材,会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沟通、合作。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能较娴熟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前置学习(自学)
(1)老师确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复习确定位置的有关学问。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有什么不足,一起探讨。
小组合作
学习
(互学)
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
(1)说一说主图中所说的含义:
台风中位于A市东偏南30度方向,距离A市600千米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沿着直线向A市移动,
(2)学生视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3)理解题意,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图。
(4)台风在A市的东偏南30度距离600千米的地方。
(5)图例要弄懂。
(6)探究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台风中心在A市的什么地方?并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相识用数据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全班沟通
展示学习
(展示)
2、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
3、复习教学例2
投影出示课本中主题图
(1)视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
(2)说一说本题的含义。
(3)相互探讨方法。
4、完成21页中的做一做。
1)你是怎样做的?
2)集体订正。
5、学生自学教材第22页例题3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台风的经过路途图。
(2)、同坐相互说一说台风的经过路途图。
完成教材22页的“做一做”。P23第2,4,6,7题
集体订正。
挑一道典型的求平均数的题目进行练习,如求平均速度;复习一下画角的过程,会描述小林家在小强家什么位置,小强家在小林家什么位置?
拓展检测
学习
(测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刚才,我们是怎样探究出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画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确定距离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标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的距离。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驾驭分数乘法应用题
题思路的基础上,驾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困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娴熟地解答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教学,培育并提高学生的分析、推断、探究实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实力。
教学重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还剩多少千克?
1、指定一学生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其他学生画出线段图。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提问学生说一说两种方法解题的过程。
4、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假如单位“1”的详细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干脆用乘法计算。
二、新知探究
1、教学补充例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
(1)吃了是什么意思?应当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学生依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
买来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
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
x-x=15
2、教学例2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比航模组多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
(3)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4)依据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
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
(5)依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
(6)解:设航模小组有χ人。
χ+χ=25
(1+)χ=25
χ=25÷
χ=20
答:航模小组有20人。
三、课堂小结
1、今日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今日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索起来比较便利。)
2、用方程解答稍困难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当堂测评
练习十第4、12、14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回指引,有困难的学生刚好请教优秀学生,做到“一帮一、兵强兵”。
设计意图:
接着发挥线段图的作用,以便利学生理解,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后记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采纳法定计量单位的重要意义.
2.复习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单位.
3.复习各种计量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汇总整理学过的计量单位,坚固驾驭各种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驾驭各种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及进率,正确运用计量单位.
教学步骤
一、干脆导入.
提问导入:同学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纳了国际上通用的法定计量单位,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我国从1990年起废除原来的计量单位,采纳国际上通用的法定计量单位,目的是为了便于国际沟通,扩大开放,不断发展面对世界的外向型经济.因此,我们要仔细学好有关计量的学问.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量的计量.(老师板书课题)
二、归纳整理.
(一)启发学生回忆:我们学过了哪些量的计量?
老师板书:
长度质量时间
面积
体积(容积)
(二)复习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及进率.
1.启发学生回忆:已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每个长度单位实际有多大?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启发学生回忆:已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每个面积单位实际有多大?相邻单位间
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探讨: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都是100?
师生归纳:面积单位是依据长度单位确定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就是100.
3.启发学生回忆:已学过的体积(容积)单位有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思索: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0?
老师说明: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都是依据长度单位确定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体积(容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要留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分,在实际计量时做到精确无误.
4.练习.
(1)在()里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名称.
一枝铅笔长176()一个篮球场占地420()
一张课桌宽52()一个火柴盒的体积是21()
一间老师的面积是48()一种保温瓶的容量是2()
(2)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它的棱长是多少?它的每个面的面积是多少?
(3)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堆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须要多少块?把这些小正方体木块排成一行,有多长?
(三)复习质量单位.
1.启发学生回忆: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并填写下表)
2.练习.
①10麻袋大米约1()
②l个鸡蛋约6.5()
③1棵白菜约2.5()
④1名六年级学生体重是40()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1和练习十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统计学问,学会从统计图中精确提取统计信息,并作出正确的推断和简洁的预料。
2、理解统计图中各个数据的详细含义,培育同学细致视察的习惯。
教具打算: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爱看电视吗?你们知道家里的电视是什么品牌吗?
今日我们就去彩电市场看看各种彩电的市场占有率吧!(出示教科书第68页例1的扇形统计图)
二、探究沟通,总结规律
1、小组研讨、沟通。
依据这幅统计图,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呢?A牌彩电是市场上最畅销的彩电吗?
依据提出的问题,让同学在小组内沟通、探讨。同学可能会发生两种不同的看法:一局部会认为A品牌最畅销,而另一局部则认为A品牌不是最畅销的,从而引起认知抵触。
2、引导释疑。
在同学探讨沟通的基础上,老师提问:请大家细致视察,说说统计图里“其他”局部可能包括了哪些信息呢?
可让同学分别说说“其他”的详细含义,从而明确“其他”里面可能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品牌。
3、小结。
这幅统计图供应的数据比较模糊,不够完整,我们无法得到有关彩电市场占有率的完整信息,所以从本统计图中不能得出A牌彩电最畅销这样的结论。
引导同学相识到:在利用统计图作推断和决策时,肯定要细致视察,留意从统计图供应的数据信息动身,不要单凭直观感受轻易下结论。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12
难点名称:
理解“满100减50”与“五折”的区分
难点分析:
从学问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打折销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学生并不感到生疏,但在促销活动中选择最佳消费方式,要运用所学的百分数学问解决问题有肯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懂得“满100元减50元”的促销方式,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如打五折实惠;假如总价是整百元的,那两种促销的方式实惠的结果是一样的,但要得出这种结论,对于学生来说有肯定难度,须要运用所学的百分数学问去分析、沟通、比较才能解决。
难点教学方法:
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满100元减50元”的含义,然后依据实际状况进行表述,再引导学生体会这种促销方式的计算方法,接下来要由学生独立完成两种购买方式所要支付的钱,并通过比较来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提问“一件物品打九折出售”表示什么意思?
2、生活中,是不是全部的实惠都是以“几折”来表示的呢?
3、购物中实惠的形式有许多种,我们要做一个精明的小买家。今日,我们就来探讨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板书:购物中的折扣问题)
二、教学新知。
(一)出示例5: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
1、依据这些信息,学生提问题。
老师板书: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哪个商场省钱?
2、分析问题,理解题意。
(1)结合题目给出的数学信息,哪些是关键的?
(2)怎样理解“满100元减50元”?
(3)不足100元的部分呢?怎么办?
3、独立思索,尝试解决。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索,看能否解决黑板上的这两个问题?
4、沟通并汇报方法。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的算式,并说明。
5、启发思索,辨析缘由。
(1)满100元减50元,少了50元,也是打五折啊,怎么实惠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什么情況下两种实惠是一样的呢?
6、小结:在今日的折扣问题中,我们知道了实惠的形式有许多种,解决这些问题时要留意的是“满100元减50元”和打五折的区分:
(1)“满100减50”,就是够100才能减50,不够则不减。
(2)打五折实际售价都是原价的50%,不满100元的也能按50%计算。
(3)售价刚好是整百元的时候,两种实惠结果才是一样的。
三、练习巩固,提高实力。
1、做一做。
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每满100元减40元”的方式销售,在B商场打六折销售,妈妈打算给小丽买一双标价120元的这种品牌的旅游鞋。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小结:
同学们,在今日学习的折扣问题中,我们知道了不同形式的实惠有许多种,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留意的是“满100元减50元”和打五折的区分。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1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归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够正确地解答这种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驾驭乘、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教具打算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领悟方法
1、学习例5(为了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计算,将例题进行了改编)。
(1)老师说:小华读一本书,假如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学生各抒已见)。
(2)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告知他们:知道每天读12页,6天可以读完。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3)小组绽开探讨,并独立列式试做。(老师留意巡察,刚好发觉学生出现的问题。)
(4)小组汇报自己的想法,老师点拨,小组间相互质疑问难。
(5)老师依据小组的汇报状况,边小结边进行必要的板书:
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126=72(页)
再求几天能读完?729=8(天)
(6)让学生依据分步算式,独立列出综合算式。
2、改编例题,引出题目:(假如小华8天读完,他每天读几页?)
(1)学生独立思索,并试着列式解答出来。
(2)请一名学生汇报。通过学生之间的质疑问难,老师依据出现的状况,刚好进行小结:要求每天读几页?首先知道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遇到问题,肯定要分析清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
3、比较例题和改编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相同点:都是先求这本书的总页数。不同点:例题是求几天读完,改编后的问题是求每天读几页。
4、教科书第112页做一做的第2题和例5,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应用学问,解决问题
1、做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让学生仔细读题,独立完成,并找出两个小题的异同点。
2、老师:小林从家往学校走,每分走100米,须要用8分走到学校。假如每分走80米,你知道须要用几分走到吗?
让学生说一说想法,然后独立列式解答。
3、做练习二十五的第3、4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通过师生沟通,突出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板书设计:
两步应用题
(1)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2)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126=72(页)126=72(页)
再求几天能读完?再求每天读几页?
729=8(天)728=9(页)
答:8天可以读完。答:每天读9页。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驾驭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第,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通过主动发觉的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合作意识,培育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实力。
4、养成仔细视察,主动思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和运用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打算:
课件、实物投影、表格、四幅比例不同的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出示四幅画,(A、头身一样长B、头:身=2:3C、头:身=1:5D、头:身=1:6)选出你认为最美的人物速写。
师:早在一千多年前,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也做过这样一个类似的试验,而评比的结果与我们刚刚的评比竟惊人地不约而同。那这些人物画为什么会被大家公认为是最美的,其中的奇妙究竟又在哪里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起先今日的学习。
师:依据阅历,你觉得一幅人物速写美不美,主要跟它的什么有关?
师:的确,人物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轿车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超市货架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规模分析报告(权威版)
- 2025-2030年中国蘑菇型提取罐行业十三五规划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花粉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竹地板行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建议分析报告
- 2025年陕西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数据结构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广告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湘潭大学《生物制品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甘肃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高中主题班会 借哪吒精神燃开学斗志!课件-高一下学期开学第一课班会
- 2024年12月2025浙江湖州市长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开招聘辅助执法人员8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潍坊2025年山东潍坊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非综合简要介绍》课件
- 2023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2单元 百分数(二)综合与实践 生活与百分数说课稿 新人教版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援助派驻服务协议4篇
- 2024年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灾害的概述》课件
- 国产氟塑料流体控制件生产企业
- 1投影的形成和分类投影的形成投影的分类工程中常用的投影图28课件讲解
- 货物学 课件2.1货物的分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