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教法分析教学方案设计课外生活感悟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导学当堂双基达标课后知能检测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标要求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3.7规定的“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的要求。●课标解读本课标要求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理解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与人的活动的关系。通过联系概念的学习,体会哲学概念的形成和抽象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的能力,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联系观点,逐步树立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矛盾,理解党的路线和政策,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落实策略课前: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搜集典型的事例、提出困惑的问题。课上:围绕“生活情境启迪”“知识探究感悟”“实际体验升华”三个环节,师生互动。●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话题导入日全食是日、月、地三者处于特殊相位时发生的一种天象。由于地球绕太阳和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运动规律,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基本成一条基线时,太阳对地球会有一个投影,这时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上,就出现了日食。月球离地球越近影子越大,全食带的宽度也就越大,持续时间相应就越长。简单地说,日全食的出现与日、月、地三者的位置是有联系的,这就和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关。本节课我们一起探究有关联系的有关知识。方式二:情景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伦敦给养司令部的墙上,醒目地写着一首1620年的摇篮曲:“缺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匹战马,损了一位骑手;损了一位骑手,丢了一次战役;丢了一次战役,输掉一场战争;输掉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上述歌谣很明显体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那么,什么是联系?它有哪些特点?●教学地位分析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看问题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比较强,抽象思维在逐步发展。哲学是一种思维科学,理论比较抽象,学生没有实际的体验而无法理解抽象的理论,造成学习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身边具体事例和当今时政,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贴近学生思想、生话、经验的例子,创造愉悦的教学情境。●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先安排:1、①看教材54-56页“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完成知识1、2填空及辅助栏目内容;②思考教材探究内容,写出简易答案,对照探究提示,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2、①看教材56-57页“联系的多样性”,完成知识3填空及辅助栏目内容;②思考教材探究问题,写出简易答案,对照探究提示,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步骤1:导入新课,简要说明本课时的教学地位步骤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预习效果。注①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互动方式可以利用探究问题由浅入深地实施。注②步骤4:教师通过释疑解惑或对知识外引内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5: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对应训练”1和2,巩固探究成果。然后根据背景材料,让学生自己提出其他探究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讨论问题解决方式、方法和结果。最后,根据“当堂双基达标”1和2设计变式练习,学生交流完成并互相评价。步骤6、7、8:处理探究2“联系的多样性”,教师根据教学时间和内容灵活掌握,最好交由学生自主处理,参照探究1方式,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注③步骤9:先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内容,然后对照课堂小结内容进行简要归纳总结。根据时间引导进行“课外生活感悟”、让学生处理课堂练习、布置课后练习。注①:建议教师对【课前自主导学】中比较基本的知识点多提问几个学生,使8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知识的探究。注②:建议教师除已有“对应训练”和“探究问题”之外,再变换一下命题角度和问题提出方式,让学生设置一些变式习题和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路。注③:在探究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再找一些体现本知识的事例加以说明,在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课标解读核心归纳1.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2.理解联系的多样性。3.结合生活实例,运用世界普遍联系相关原理,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1个概念:联系。1个观点: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个特性: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______、相互_____、相互_______和相互作用。依赖影响制约2.联系的普遍性(1)表现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_____、____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_________。(2)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部分要素有机整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______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表现(1)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人为事物的联系是_________的产物,尽管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固有人类实践3.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_______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___________。联系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不能创造、消灭、否定、割裂联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新的具体联系也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2.表现:直接联系和__________、_________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_________和偶然联系等。3.要求: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______。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必然联系条件1.判断(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4)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5)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2.思考:“喜鹊报喜”“乌鸦叫丧”“‘8’预示着吉利祥和发财”。对这些说法,你怎么看?【提示】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喜鹊报喜”“乌鸦叫丧”“‘8’预示着吉利祥和发财”,是主观臆造的胡乱联系,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1.教材P54探究问题【提示】
(1)叙利亚内战对世界的影响:叙利亚战争对世界石油的生产和价格产生了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了世界各国(欧美各国的关系;阿拉伯世界的关系;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及美国的关系)的利益和国际关系。(2)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荒漠化、沙尘暴、温室效应、暖冬现象都是人类环境恶化的信号,也是人类破坏环境的结果)。2.教材P55探究问题【提示】
(1)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同时,人又必须尊重生态平衡的规律。人们一旦破坏了生态平衡,就会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2)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昭示出我们党力求通过调整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跨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了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3.教材P56探究问题【提示】
(1)废旧电池通过污染耕地、水,进而影响到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2)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模式都充分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4.教材P56探究问题【提示】
(1)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必须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违背了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必将受到惩罚。(2)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尊重自然的客观性,同时也要承认联系具有多样性,它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②自然界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环境,而且还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宝库。一旦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们就会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成为自然的朋友。【问题导思】2013年7月10日,记者从四川省民政厅获悉:“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形成的东南低空急流是这场持续性暴雨的源头。”本轮暴雨已造成9人死亡,62人失踪,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已启动国家三级救灾应急响应。截至7月10日16时统计,此次暴雨洪涝灾害已造成14个市州的64个县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145.3万人,死亡9人,失踪62人,紧急转移安置1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1万公顷,农房倒塌886户、2293间,农房严重损坏1338户、3995间,农房一般损坏21570户、77232间。直接经济损失53.7亿元。另据国家海洋预报台消息,从11日起到周日,我国东海、台湾海峡以及浙江、福建沿岸海域都会受到“苏力”的影响,海况将非常恶劣。1.什么是联系的普遍性,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提示】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例如:“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形成的东南低空急流是这场持续性暴雨的源头。”我国东海、台湾海峡以及浙江、福建沿岸海域都会受到“苏力”的影响,都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2.请你用联系的客观性分析四川全省的暴雨及造成灾害这一现象。【提示】联系具有客观性,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人们不顾后果肆意破坏自然,自然界就会以某种方式惩罚人类,四川全省的暴雨及造成灾害这一现象再次印证了这一点。【名师点拨】联系的普遍性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联系的条件性强调的是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必须以客观条件为基础。【对应训练】中新网2013年10月29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英国南部29日遭受11年来最强风暴吹袭,风暴风力达时速130公里,带来狂风暴雨,最多27万户停电,海陆空交通大受影响,伦敦希思罗机场取消最少130班航班。风暴在英国及欧洲多国共造成8人死亡。据此回答1~2题。1.英国南部29日遭受11年来最强风暴吹袭,风暴风力达时速130公里,带来狂风暴雨,最多27万户停电。这说明(
)A.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必然的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C.必须改变规律,预防灾害D.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相联系【解析】
联系有必然和偶然之分,A项错误。B项材料未体现。C项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材料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D正确。【答案】
D2.英国几乎每年都受到风暴吹袭,很多沿海居民常常谈“风”色变。从现有研究水平看,根据已有的历史资料和风暴运行的规律,进行中长期的风暴预报以降低损失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有(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联系具有主观性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
风暴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①③正确;人类对风暴的预报和探索体现了②;④表述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B正确。【答案】
B【问题导思】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楚王设宴招待。酒过三巡,只见两个小官捆着一个人走了进来。楚王故意问:“你们捆着的是什么人?”。小官禀报说:“是齐国人,盗窃犯。”楚王对着晏子说:“齐国人都是惯于偷东西的吧?”晏子站起来说:“我听说,橘子长在淮南就结出橘子,移到淮北就长成枳实。叶子虽很相似,果实的味道却大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水土的差异。老百姓长在齐国,从来不会偷东西,到了楚国却会偷盗,请问:这是不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盗呢?”
1.联系的多样性的具体内涵是如何的?【提示】联系的多样性的具体内涵是指: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2.橘子在不同地方的生长状况不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启发?【提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注意把握事物的有利条件。【名师点拨】事物的联系多种多样,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变的,会因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联系具有“六性”:辩证性、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可变性。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具体的、可变的,这就是联系的辩证性。【对应训练】3.2013年1月,雾霾天气席卷大半个中国,给人民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影响。灾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解析】
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①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忽视了联系的条件性。③否认了人的活动对世界的影响。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
D4.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①正确,体现了人们可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②正确,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正确,重视偶然联系的作用说法不对;④说法错误,创新观念不能直接改造世界,要通过人的实践。本题选A。【答案】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含义普遍联系的表现要求要求要求含义表现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多样性的表现课堂小结【走进生活】中国科学家2013年10月26日在杭州宣布,我国成功研发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打破和改变了中国流感疫苗株需由外国提供的历史。2013年4月份的《欧洲监控》杂志在线刊登一项研究报告称,荷兰国家公共卫生和环境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与中国同行一起,分析了H7N9病毒毒株的基因数据,并与引发2003年荷兰禽流感的H7N7病毒、引发1999年和2000年意大利禽流感的H7N1病毒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这三种H7型病毒的基因多样性相当,因此新病毒可能也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同时,数据显示,荷兰H7N7病毒3个月内最多有25个核苷酸置换,意大利H7N1病毒9个月内有66个核苷酸置换,而当前的H7N9病毒核苷酸置换数约为21个。当年荷兰禽流感时共出现89例人感染病例,大多数症状较轻,但有1人死亡,意大利禽流感则造成当地养殖业巨大损失。【知识对接】材料信息知识对接引发2013年中国禽流感的H7N9病毒、引发2003年荷兰禽流感的H7N7病毒、引发1999年和2000年意大利禽流感的H7N1病毒的基因多样性相当联系具有普遍性荷兰禽流感时共出现89例人感染病例,大多数症状较轻,但有1人死亡联系具有客观性荷兰H7N7病毒3个月内最多有25个核苷酸置换,意大利H7N1病毒9个月内有66个核苷酸置换,而当前的H7N9病毒核苷酸置换数约为21个联系具有多样性【感悟应用】1.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③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④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①④【解析】
引发禽流感的三种H7型病毒是事物本身具有的,并非人为事物的联系,②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材料不能直接体现,③排除。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
D2.从联系的观点看,我国成功研制禽流感疫苗说明(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的联系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解析】
自在事物的联系先于人为事物的联系而存在。人们可以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故①④说法错误。本题选B项。【答案】
B3.请你运用联系的特点分析上述材料。【答案】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从1999年到2013年,荷兰、意大利和中国先后爆发H7型系列病毒引发的禽流感,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联系是普遍的。②联系具有客观性。H7型病毒的存在以及带来的危害说明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材料中三种H7型病毒基因多样性以及带来的危害不同说明了这一点。一、选择题1.生活中常有这样的说法:乌鸦叫丧,喜鹊报喜;彗星、地震预示国家兴衰;指纹、手相决定人的命运;“8”是吉利的数字,“4”是不祥的数字等。其共同错误在于(
)①没有认识到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②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③没有认识到人们可以任意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④用幻想的、虚构的主观联系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解析】
题干中的说法都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②④正确,①③说法错误。答案为C。【答案】
C2.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到目前,人类依然不能准确预测地震,更不能控制地震。这说明(
)A.规律是不变的,规律是客观的B.人的主观能动性制约着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规律有好坏之分,有些规律会给人带来消极的作用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解析】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不能由此得出规律是不变的结论,A观点错误。客观规律性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但主观能动性不能制约客观规律,B观点错误。规律发生作用的影响对人有有利和不利之分,但规律本身无好坏之分,C观点错误。目前,人类仍不能准确预测地震,更不能控制地震说明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D正确。【答案】
D3.位于西太平洋的岛国密克罗尼西亚一直处于海平面上升的危险之中,最近它准备按照国际法,起诉与其相距1.1万千米的捷克。因为捷克正计划扩建一大型火电厂,其排放的温室气体将威胁密克罗尼西亚的生存环境。这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