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梯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1000字(论文)】_第1页
【哈尼梯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1000字(论文)】_第2页
【哈尼梯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1000字(论文)】_第3页
【哈尼梯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1000字(论文)】_第4页
【哈尼梯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尼梯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目录TOC\o"1-3"\h\u127791绪论 4297131.1研究背景 4211871.2研究现状 4317241.2.1国外研究现状 4211551.2.2国内研究现状 5128261.3研究目的与意义 667341.3.1研究目的 6311331.3.2研究意义 6207031.4研究方法 6298801.4.1文献研究法 6124811.4.2实地调查法 6226781.4.3问卷调查法 654281.5研究理论基础 7110621.5.1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733421.5.2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796262元阳哈尼梯田基本概况 8257712.1自然特征 811642.1.1地理位置 8266542.1.2气候 893372.1.3地势地貌 8266582.2社会特征 9269282.2.1历史发展 980272.2.2民族文化 10144702.3旅游特征 11171343元阳哈尼梯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12182223.1生态旅游初具规模 1283063.2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13126183.3品牌效应尚在形成 14319414元阳哈尼梯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15257234.1元阳哈尼梯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15169834.1.1资源保护问题 15203464.1.2政府规划问题 15171164.1.3旅游产品问题 16111424.2制约因素 16121694.2.1景区质量 1656714.2.2管理质量 16174844.2.3服务质量 1797455元阳哈尼梯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17178155.1保护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 17154135.2合理配置旅游资源 18117065.3打造民族文化产品 1867195.4推动文族融合 1835555.5推动互联网+旅游+农产品的建设 19210065.6提高景区服务质量 192103结语 1932238参考文献 201绪论1.1研究背景元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坐落于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共包括大寨、小寨、箐口村等10个民族村,并以坝达景区,老虎嘴景区,多依树景区三个次级梯田为元阳哈尼梯田景区核心。作为梯田耕作的结果,梯田景观是具有特殊价值和特殊地貌的景观,元阳哈尼梯田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也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元阳哈尼梯田在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元阳哈尼梯田的知名度日渐提高,从封闭的哀牢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1]。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对元阳哈尼梯田地区发展造成了很多影响,从正面影响来看,旅游可以吸引商贾投资、招揽游客,为村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物质生活。从负向影响来看,自然文化遗产是脆弱的,旅游对其的破坏是不可恢复的。调查研究显示,村民相比农业更愿意从事旅游业,因为旅游业收入比农业收入高达数倍之多,由此导致的现象是大量农业劳动力向旅游业转移,大面积梯田被弃耕,元阳哈尼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但进行旅游开发以来,农业的劳动力资源越来越匮乏,梯田荒废面积不断加大,元阳地区的文化生态受到改变,孕育元阳哈尼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处在危险的境地,民族文化特色消失加快,梯田景观整体风貌遭到一定破坏。那么,元阳哈尼梯田景观还能可持续发展吗?由此看来,出于对历史、民族和国家文化安全负责的要求,必须带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元阳哈尼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同时充分认识元阳哈尼梯田景观的重要性。1.2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从不同视角出发都充满着学术研究者的纷争,虽然截止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于可持续发展定义的纷争还没有统一的答案,但基本的内容和含义基本上是大同小异。持续性一词是由生态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EcologicalSustainability)意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1972年斯德哥尔摩世界环境大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世界是无限的”认识,使大家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2]。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性发展”这一表述,可持续性被定义为“在不牺牲子孙后代需要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可持续发展自被提出的那一刻起,就广泛地被全球各界所认同[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CommissiononEnvirommenandDevelopment)于1984年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会议选择了诸如能源、食品安全性、人类居住环境、国际经济关系等问题作为中心议题,根据对2000年这些问题的展望和测算,委员会于1987年在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Brundtland)夫人主持下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的调查报告,系统地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4]。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界定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威危害”,这一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接受和认可[5]。1.2.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从21世纪初开始。王鸯妮在2017年提出了关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也不能对它随心所欲。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发展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7]。因此我们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董年年在2019年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谋求与生态环境长期和谐共存的过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8]。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强调旅游资源开发要与保护相协调,发展速度要与发展质量相协调,发展规模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效益要与生态效益相协调,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9]。周劲波在2019年提出从游客视角出发,立足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针对桂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对策,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0]。1.3研究目的与意义1.3.1研究目的乡村旅游在乡村重塑与经济振兴中是引导性产业和带动性力量,因此具有“无烟工业”美誉的旅游业被视作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大重要发展路径。我国许多地方已经开始着手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随着景区的不断开发,一些乡村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旅游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便是其中的焦点。本文文通过对元阳哈尼梯田旅游业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调查本地居民对于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情况,了解元阳哈尼梯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阶段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能够对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实践参考,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1.3.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当在广西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传统地理类别的旅游业仍处于平稳状态,换句话说,它只停留在旅游方面,许多旅游在开发和保护方面都非常不到位。一些被开发的旅游资源,它所蕴含的文化内函并未被充分研究和发扬开来,从而直接造成了旅游产品品味低下的情况十分常见,无法使游客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当前急需更加符合当前实践的理论体系来支撑地方旅游生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2)实践意义本论文以元阳哈尼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时期的发展研究,分析梯田自然社会经济在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发展过程,阐明梯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旨在推动梯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向的运用,实现自然、农业和社会各子系统的良性循环,解决生态-旅游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元阳哈尼梯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1.4研究方法1.4.1文献研究法利用校园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旅游学刊》、《旅游科学》期刊等网站,搜集并阅读有关元阳哈尼梯田、元阳梯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相关方面的书籍、论文、期刊等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献进行系统的、认真的整理与归纳,找出研究问题所在,全面把握研究思路后,再进行综合分析研究。1.4.2实地调查法在元阳县、元阳哈尼梯田、箐口民族村等主要景点处、人流量聚集处对游客(市民)进行询问、访谈,更近距离了解游客感受,获取游客对元阳哈尼梯田的评价,从而进行总结分析,作为深入研究的依据。1.4.3问卷调查法为了获得游客对产品的体验情况,主要研究对象包括游客和市民;结合理论设计样本以及评价指标调研游客(市民)满意度、重要程度,通过网络填写的形式进行调查,得到数据资料,为后续基于调查的结果分析找出元阳哈尼梯田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提供数据支持。1.5研究理论基础1.5.1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内容广泛,包含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多个方面。1987年,布兰伦特提出持续发展理论的概念提倡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破坏自然环境、不损坏现有和潜在的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效益的统一[11]。张力在描述爱德华.巴比尔给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顾名思义,发展和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发展是基础和前提,关键在于可持续性,发展和可持续性相辅相成[12]。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首先要考虑其承载能力,然后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确保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景区宏观层面的协调发展与微观区域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景区的生态保护、社会功能的完善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13]。要实现天涯海角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考虑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1.5.2山地生态经济理论我国是世界上的山地大国,全国国土70%以上为山地,可耕地仅占世界的7%,且大量的矿产、生物资源在山地。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藏族、彝族、羌族等民族世居在山区。按照地质学的定义,山地是指“具有一定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和坡度的地貔”[14]。目前,山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保存得的区域,为全世界一半人口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它是全球自然保护的“核心区”。山地不仅是地貌学上的重要概念,也是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的常用概念。事实上,我国大部分山区是资源丰富地区、基因库保护区、高寒岩区、贫困地区、灾害地区、障碍落后地区、边疆地区、老龄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15]。因此,山区的发展、山区的生态以及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2元阳哈尼梯田基本概况2.1自然特征2.1.1地理位置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南岸,它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利用哀牢山特殊的地理坏境,创造的山地梯田景观,主要分布在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元阳、红河、金平和绿春四县。森林、村落、梯田及河流构成的综合农业生态体系、真实完整的耕作实践和由梯田延伸出传统文化都表现出哈尼梯田极高的遗产价值。2010年红河哈尼梯田以其独特的稻作生态系统被联合国粮织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哈尼梯田作为文化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红河哈尼梯田的整个梯田区域、周围的坏境、生活的居民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社会和宗教文化都被视为保护的对象其中红河州元阳县因其梯田分布规模大、构建技术独特和哈尼族聚居集中等多个特点具有突出代表性,被划为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区域[16]。2.1.2气候中国云南省南部的元阳县,地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南部之间。县城东部和西部分别与金平县、红河县相邻,南部和北部分别靠近録春县和建水县,国土面积达2212.32平方公里。梯田景区所在的新街镇距离北部云南省省会昆明约200公里,距离东部自治州首府蒙自约70公里[17]。元阳县所在的哀牢山南段,地处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中间地段,属于山高谷深的立体性地貌,最低海拔为4m,最高海拔为2939.6m,高低悬殊的海拔差造就了哀牢山境内垂直分布的气候和土壤类型,高山区低温寒冷,河谷区温暖湿润。2.1.3地势地貌红河哈尼梯田主要分布在坝达梯田、多依树梯田和老虎嘴梯田3大梯田片区,是整个红河州梯田分布密度最高片区面积最大、地形变化最丰富的区域(图1)。坝达梯田位于遗产核心区北部,是观赏哈尼梯田日落最佳地点之一。坝达梯田面积大、跨度广,梯田从800米处的麻栗寨河,沿着山脉的轮廓向上分布到2000米高的海拔处,共有3000多级,是整个景区落差最大的梯田。多依树梯田位于核心区东部,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多依树、牛倮和普高老寨等原始的哈尼村寨风光。因为梯田色彩绚丽、气势壮观,这里也称为是拍摄云海和日出的最佳地点(图2)。老虎嘴位于遗产核心区南部,与其他两大梯田景观相比更加险峻、高俏,是拍摄日落景色的最佳地点之一。图1红河哈尼梯田景区图2哈尼梯田地貌2.2社会特征2.2.1历史发展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和人口的流失,哈尼族数百年来的梯田稻作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哈尼族长期生活在我国西南边疆的广大地区,在梯田申遗前他们的生活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思想观念受到传统文化影响较深一直保持其原始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精神世界和情感价值影响着哈尼族人的思维和认知。经济生活方式经济生活方式,如农舍和旅馆随着哈尼梯田越来越受欢迎,一大批外国投资者带着雄厚的财力加入了旅游业,当地居民自愿出租或转售自己的房子,以解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问题[18]。从2013年到2020年,元阳县的农家和客机数量持续增加,带动了元阳县经济的快速增长(表1)。然而,当现代文化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时,土著会发现外来文化带来的便利,更愿意放弃种植水稻,选择外出工作。随着人口的大规模流失,农耕文化逐渐消失,传记性文化受到冲击,哈尼梯田作为世界遗产和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减少。表12013年与2020年元阳县农家乐、客栈变化情况年份2013年2020年农家乐、客栈数量/家160546农村经济总收入/亿元23.443.23资料来源:元阳县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2.2.2民族文化哈尼人对自然存在的深深敬畏与尊重,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生命,在此传统信仰中,万物有灵构成了哈尼族最基本的自然崇拜。为了加强对自然生物的保护,哈尼族人创造了一系列对山、火、水、木等物的崇拜和管理活动(表2)。在对万物有灵论和相关禁忌管理的实践中,哈尼族人形成并强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规范了自身行为,有效保护了哈尼梯田景观格局。这是汉尼地近千年来稻作文化存在的重要原因。哈尼族对万物有灵论和多神论的信仰源于对严酷自然环境的适应。在这个过程中,它增强了少数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认同,内化了每个成员的心理认知和行为规范[19]。从衣、食、住、行到心理,从行为到语言,这种非物质的宗教文化在哈尼族中建立了一定的社会秩序,从而保证了哈尼梯田生态环境处于持续良性的状态。表2哈尼族的祭祀与管理祭祀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功能山崇拜农历三月第一个属虎日白岩子山杀牲肉,唱祭词,行跪拜礼,将肉均分在寨外同餐祈求山水常年不息,人畜兴旺、农业发达、村寨平安、幸福安康火崇拜昂玛突村寨边的山头咪咕主持祭祀,杀鸡水崇拜公祭:“昂玛突”、“苦扎扎”公用的水源头或者水井公祭:咪咕主持仪式,杀鸡祭祀,祭祀结束后参与人员共同用餐私祭:每年三、七、十一月梯田或者水口私祭:杀鸡祭祀,长者念祈祷词土崇拜每年春季或夏季择吉日寨中或寨后杀猪祭祀,全村按户均分,再各自祭祀木崇拜农历正月第一个属牛日寨神林杀牲,以牲肉祭祀,在树周围插金竹,绕白线2.3旅游特征自红河哈尼梯田景观成功申遗以来,哈尼梯田遗产区的旅游产业实现了新突破。2015年至2020年,元阳县将加大对旅游景区引导系统项目的投入,实施元阳机场建设项目,不断完善遗产区基础设施。各类乡村宾馆从160家增加到219家,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高。依托景区旅游资源和政策,哈尼族梯田遗址的影响力和美誉度逐步提高,促进了游客和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20]。2015年,元阳县接待游客人数首次突破100万人次,达到107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14.2%。从那时起,元阳县接待的游客数量以每年数十万的速度增长。2020年,中国旅游人数达到387.51万人次,旅游收入67.2亿元(表3)。从图中可以看出,自元阳县成功申请世界遗产以来,旅游业发展良好(图1)。表3元阳县2015年与2020年接待游客与旅游总收入情况统计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旅游接待人数(万人)107.38125.3156.5220.6292387.51旅游总收入(亿元)12.817.619.8830.2839.3667.2资料来源:元阳县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图3元阳县2015-2020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情况3元阳哈尼梯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3.1生态旅游初具规模哈尼梯田旅游和国内其他梯田旅游相比起步较晚,整个旅游产业的开发程度比较低在新形势下,国外文化旅游,国内特色旅游蓬勃发展,哈尼梯田旅游市场也在稳步发展打造特色饮食文化、宣传水乡风景和特色滇派建筑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旅游观光体系也是近几年哈尼梯田旅游追求的目标。在实地调研中,笔者发现哈尼梯田在节日期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游客大多是云南本地人,游客主要来自云南省内各地,省外以及国外游客只占到游客的较小一部分。与国内著名景区相比,哈尼梯田配套设施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图4哈尼梯田游客来源分布图3.2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哈尼梯田近十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梯田的供水污水治理、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每年投入上亿元的资金,且对其进行了整治和改造。2020年五一期间,哈尼梯田接待了近5万名游客。根据实地调查,13%的游客对基础设施没有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只有21%的游客对景区的基础设施感到满意,66%的游客认为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很大的改善。比如景区、停车场、厕所的分布不清楚,给游戏带来了很多不便。哈尼水稻梯田也逐渐提高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大量金钱改变当地的公共服务设施,比如旅游、交通、社会福利、文化和商业,努力形成公共服务设施辐射周边地区的水稻梯田。与国内其他著名梯田相比,资金投入不足,存在巨大差距。图5哈尼梯田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调查图3.3品牌效应尚在形成哈尼梯田在2013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全国其他地区游客的关注。哈尼梯田的品牌宣传在红河市周边以及云南省区域范围内有一定效果的,但是与云南品牌影响力较大的“香格里拉”、“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与省内其他景区相比,哈尼梯田的品牌推广十分被动,旅游品牌建设薄弱。随着国内旅游景区竞争的日趋激烈,梯田营销已成为旅游景区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旅游产品的内容、丰富性、开发深度和系统的完善都需要加强和升级。整个旅游市场还没有形成哈尼梯田的品牌意识。根据笔者的调查,首先,哈尼梯田的游客以中老年为主,年轻人较少。31-40岁的游客比例接近50%。其次,游客主要来自省内,省外游客较少。这也反映了云南哈尼族梯田旅游与其他旅游景点的差距。图6哈尼梯田游客年龄构成图4元阳哈尼梯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4.1元阳哈尼梯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4.1.1资源保护问题哈尼梯田是云南独特的乡土地理风貌,在这里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互相交织。由于哈尼梯田距离城市较远,空间结构基本连续,但原有古建筑风格受到周边一些新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影响。发展生态旅游应具有独特的先天优势。景区既有云南的风韵美,又有历史沉淀的古典美,是其深厚文化底蕴的展现。在这些历史文化优势的推动下,哈尼族梯田生态旅游应运而生。和糟糕的性能。丰富的梯田和当地民族文化资源被简单地归类为静态景区,游客只是简单地进行花卉旅游,文化遗产几乎没有延伸和扩展。在这些地方逛了几次之后,你就会失去新鲜感,也就没兴趣再回来。因此,哈尼族梯田生态旅游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是哈尼族生态旅游建设的关键。如果破坏哈尼梯田的整体历史文化特色,后人只能看到遗址,这违背了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4.1.2政府规划问题哈尼梯田生态旅游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这种缺失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景点能够容纳的访客数量有限。这表面上是一个旅游管理问题,但本质上是哈尼族梯田旅游发展中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矛盾,甚至影响了哈尼族梯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梯田游客全年不同时段的监测是影响梯田生态旅游建设的重要指标。梯田旅游环境应作为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的指标。生态旅游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包括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复杂环境系统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水稻梯田的过度开发和过度商业化将对哈尼水稻梯田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哈尼梯田需要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协调环境规划与布局、旅游资源浪费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旅游活动的类型。4.1.3旅游产品问题生态旅游中的环境保护依赖于美好景观。美好景观是一种和谐,一种统一,一种原汁原味的自然风貌。然而,梯田旅游中普遍存在着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分离的思想。哈尼梯田空间缺乏统一规划,商业氛围太强,原有村内风貌被破坏,景观形象内涵薄弱,自然景观建设未纳入旅游产业设计体系。梯田景观建设不尊重原有的空间特征和空间格局的尺度,特别是不尊重自然景观与建筑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整体建设缺乏系统、全面的规划和建设意识。因此,新建哈尼梯田应符合现有的地理特征。我国梯田旅游发展初期,概念相对落后,旅游者的环境意识普遍较弱,许多景点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景区管理部门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在新老建设的指导下,大力改造梯田生态环境,导致梯田失去了原貌。4.2制约因素4.2.1景区质量景区质量是影响游客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游客在景区最直观、最直接的感受和体验来自景区的质量,这也使得景区的质量影响着哈尼梯田景区游客的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以往的统计分析发现,游客对景区的质量普遍满意,指出景区具有地域独特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和优势,但也存在景区改善、差距大、表现质量差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游客对景区质量的满意度。4.2.2管理质量景区的开发离不开管理,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正常情况下,高效、高质量的景区管理可以保证景区的有效运营,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景区和观光环境,从而提高游客的旅游意识和体验,有助于提高游客的观光水平。例如哈尼梯田在景区改造过程中,由于建设等原因,一些路标缺失。在这一阶段旅行的游客对没有标识表现出更多的负面情绪。为了保证景区的正常运营、管理措施和手段,一些游客在旅游记录中表示,景区的管理质量非常混乱。一些游客在旅行记录中写道,哈尼梯田存在很多停车问题。由此可见,停车问题是景区管理中一个需要解决和改进的问题。4.2.3服务质量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主要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因此,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非常重视服务质量,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很高,这也成为影响旅游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服务质量有很多方面。景区内的交通、餐饮、住宿和消费也是服务的一部分。旅游环境是景区为给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感受和体验而创造的环境。景点为游客提供了交通、饮食、住宿、消费等条件,使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游客在游览景点时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在之前的统计分析中发现,游客对于餐饮住宿消费的评价并不多,也有很多负面评价。5元阳哈尼梯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5.1保护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森林、河流等自然生态系统是哈尼梯田形成的生态基础,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物质载体。文化服务,如生计。因此,在遗产保护工作中,要促进梯田遗址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促进梯田聚落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合理保护和开发森林是哈尼族稻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遗产保护的必要手段之一。观音山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生态功能,使元阳县成为哈尼族梯田水库,保障了哈尼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为保护这一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县政府制定了综合整治方案,依法开展了生态植被恢复工程。除了利用法律法规来保护公共森林外,还制定了乡镇法规来限制村民破坏村庄的生态林。在大洼、多一树、磴口等村,已将临深村划定在一定范围内,严禁对临深村进行任何破坏,否则将受到刑事和经济处罚。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中,保持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管理是哈尼梯田生存的基础。5.2合理配置旅游资源鼓励地方社区参与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是保护梯田景观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途径。目前,哈尼梯田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是一个被动的过程,随着游客的涌入,旅游业发展缓慢。旅游专业人士倾向于以提高游客体验的方式开发旅游资源。作为遗产价值的载体和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社区的需求和利益被弱化和忽视。因此,有必要制定适当的规划,使社区居民的旅游红利最大化,减少旅游的负面影响,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效益。当地居民是传统文化和农业知识的载体,是梯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梯田农业景观将无法持续。因此,有必要完善旅游利益分配机制,使社区居民最大程度地参与哈尼梯田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5.3打造民族文化产品元阳是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区,以哈尼梯田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可以利用哈尼族独特的民族特色,借助“世界遗产”的优势,制造优质的文化旅游商品。哈尼族阿者科和麻栗寨等村寨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手工织布技艺,手工编织工艺复杂,造价昂贵,但蕴含了哈尼族人民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情感,具有很高的传承价值。为了避免文化底蕴和文化多样性的流失,可以充分利用哈尼族刺绣、织造等手工艺品进行文化遗产保护,打造出一批既体现哈尼族特色,丰富旅游产品,又能带动当地人民的文化创意产品,让居民从中受益。5.4推动文族融合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人们对哈尼梯田的认识有所提高,旅游开发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旅游规划中简单地将遗产旅游等同于乡村旅游,将社区与景观分开。影响遗址保护和管理以及哈尼梯田可持续利用的旅游业本质上是遗产旅游,应注重遗产的教育和科学价值,而不是休闲和娱乐。因此,在旅游项目和路线的设计中,应注意利益相关者的保护意识。通过社区参与,哈尼族旅游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传播,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生态旅游为传统农业仪式的复兴以及公众与当地社区之间的互动提供了重要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获得的经济效益通过旅游服务回报给居民,通过旅游红利提高了保护梯田的意识。5.5推动互联网+旅游+农产品的建设2019年元阳县阳县将实施农村电子商务计划。以此为契机,推动电子商务、旅游、农业一体化发展。目前,红河州政府已经制定了《红河州电子商务活动发展行动计划》,以电子商务为平台,推出旅游特色项目和农产品,利用互联网的影响力进行对外宣传。线上旅游产品展示,线下游客体验。同时,借助抖音、淘宝等新媒体,优化梯田农产品包装,拓展销售渠道。当游客或市民购买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时,可以提供额外的旅游体验活动或门票,增加购买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发展。鼓励社区的积极参与,直接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他们种田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市民可以享受到鸳鸯梯田的旅游红利。5.6提高景区服务质量近年来,元阳梯田景区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加,但景区本身的发展却相对缓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景区的旅游服务水平难以与旅游者的期望相匹配,旅游者在游玩过程中体验较差,不利于景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面对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需要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景区服务水平。哈尼梯田核心区交通建设不完善。道路狭窄曲折,在旅游旺季,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增加,交通拥堵更加严重。好的服务可以影响甚至改变游客的行为,从而促进遗产资源价值的保护。因此,有必要加强景区相关人员的服务技能培训。目前,元阳县开展了公共场所心脏急救设施操作人员培训、旅游服务礼仪培训、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培训,为残疾人、老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的特别翻译或其他服务,能够在一点程度上吸引大量潜在游客。结语哈尼族梯田的遗产价值不仅体现在其所呈现的视觉审美价值上,更体现在以当地居民和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文化结构和农业生态模式上,这是梯田生态以及其经济价值的核心。然而,随着遗产和旅游的发展,梯田景观已经从农耕文化中分离出来,不同遗产系统的景观元素没有被纳入到保护的视野中。与其他文化或建筑遗产不同,哈尼梯田遗产是一种“活的”遗产,其组成和元素随时间、文化和经济因素而变化。面对这些保护问题,传统的遗产保护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哈尼梯田的需要。除了需要综合性的多学科研究,如景观生态学、建筑和人类学,还需要政府、商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力。只有拓展研究领域,在保障梯田景观得到生态性的长远发展之中不断落实地方居民利益,哈尼梯田保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PeterNilsson)(2003).NGOinvolvementintheUNConferenceontheHumanEnvironmentinStockholm1972:InterrelationsBetweenIntergovernmentalDis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