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转Word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主要作用】①取胸腔积液进行一般性状检测、化学检测、显微镜监测和细菌学检测,明确积液的性质,寻找引起积液的病因;②抽出胸膜腔的积液和积气,减轻液体和气体对肺组织的压迫,使肺组织复张,缓解病人的呼吸困难等症状;【适应症】1、诊断性: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可作诊断性穿刺,作胸水涂片、培养、细胞学和生化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可检查肺部情况。2、治疗性:通过抽液、抽气或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胸腔大量积液、积药物等)。【禁忌症】1﹒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穿刺术者。2.对麻醉药过敏。【术前准备】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2.与病人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3.器械准备:胸腔穿刺包、无菌胸腔引流管及引流瓶、皮肤消毒剂、麻醉药、无菌棉球、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及胶布。操作步骤【体位】可取半坐位,患者前臂上举抱于枕部。【穿刺点】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或其他标记笔在皮肤上标记。【穿刺步骤】(1)常规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消毒,直径15厘米左右,两次。(2)打开一次性使用胸腔穿刺包,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检查胸腔有漏气情况。(3)助手协助检查并打开利多卡因安瓶,术者以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2-3ml,在穿刺部位由表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侵润麻醉。如穿刺点为取两肋之间进针。(4)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感消失时,打开开关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助手用止血钳(或胸穿包的备用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可以不关闭开关,视具体情况而定)排出液体至引流袋内,记数抽液量。(5)抽液结束拔出穿刺针,局部消毒,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术后】1.术后嘱病人卧位或半卧位休息半小时,测血压并观察有无病情变化。2.根据临床需要填写检验单,分送标本。3.清洁器械及操作场所。4.做好穿刺记录。【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同时签好知情同意书;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患者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晕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或进行其它对症处理。3.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尽,疑有化脓试验。检查瘤细胞,至少需要100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始终保持胸膜负压,防止空气进入胸腔。5.应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6.操作前、后测量患者生命体征,操作后嘱患者卧位休息30分钟。7.对于恶性胸腔积液,可注射抗肿瘤药物或硬化剂诱发化学性胸膜炎,促使脏层与壁层胸膜粘连,闭合胸腔,防止胸液重新积聚。具体操作:于抽液500-1200ml后,将药物(如米诺环素500mg)加生理盐水20-30稀释后注入。推入药物后回抽胸液,再推入,反复2-3次后,嘱病人卧床2-4小时,并不断变换体位,使药物在胸腔内均匀涂布。如注入之药物刺激性强,可致胸痛,应在药物前给强痛定或哌替啶等镇痛剂。腹腔穿刺术【适应证】1.诊断未明的腹部损伤、腹腔积液,可作诊断性穿刺。2.大量腹腔积液致腹部胀痛或呼吸困难时,可穿刺放液以缓解症状。3.某些疾病如腹腔感染、肿瘤、结核等可以腹腔给药治疗。【禁忌证】(1<20xinr="">2.0者需输新鲜冷冻血浆,上述指标纠正后方可行腹腔穿刺术。(2)有肝性脑病先兆者。(5)严重肠管扩张者,如肠麻痹。(6)腹壁蜂窝织炎患者。(7)腹腔内广泛粘连者。【术前准备】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2.与病人及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签字。3.术前嘱患者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4.器械准备腹腔穿刺包、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棉签、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以及胶布。5.操作者熟悉操作步骤,戴口罩、帽子。【操作步骤】1.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平卧位、半卧位或稍左侧卧位,并尽量使病人舒适,以便能耐受较长手术时间。2.选择适宜的穿刺点1/3易损伤腹壁动脉;②侧卧位穿刺点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叉处较为安全,常用于诊断性穿刺;③脐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上方.0cm,稍偏左或偏右1.0~1.5cm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④少数积液或包裹性积液,可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3.戴无菌手套,穿刺部位常规消毒及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腹膜壁层做局部麻醉。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然后倾斜45°~60°进1~2cm后再垂直刺于腹膜层,待感针峰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时,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针及适当针头进行。大量放液时,可用8号或9备测量和化验检查。主要放液不宜过多过快,肝硬化患者一般一次不宜超过3000ml。【术后处理】1.术后嘱病人平卧休息1~2h,避免朝穿刺侧卧位。测血压并观察病情有无变化。2.根据临床需要填写检验单,分送标本。3.清洁器械及操作场所。4.做好穿刺记录。【注意事项】1.脉搏及面色等,若有异常应停止操作,并作适当处理。2.放液后应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再用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应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休克。3.对大量腹水病人,为防止漏出,可斜行进针,皮下行驶1~2cm后再进入腹腔。术后嘱病人平卧,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漏出。若有漏出,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骨髓穿刺术bonemarrowpuncture检查内容包括细胞学、原虫和细菌学等几个方面。作骨髓培养,骨髓涂片找寄生虫等。【适应症】1.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和各类型的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骨髓发育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等。2.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等可检测寄生虫。3.长期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均可行骨髓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4.骨髓穿刺又可观察某些疾病的疗效。【术前准备】2.与病人及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检查过程及可能发生情况,并签字。3.器械准备:无菌骨髓穿刺包、75%酒精、2%碘酒或磺伏、2%利多卡因、治疗盘、无菌棉签、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以及胶布。4.操作者熟悉操作步骤,戴口罩、帽子。【穿刺类型】【操作方法】1.穿刺部位选择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髂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2.体位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前者还需用枕头垫于背后,以使胸部稍突出。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刺约1.0cm),以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当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cm,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6.如需作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养液内。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针腔被皮肤、皮下组织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许或再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上带有血迹,再行抽吸可望获得骨髓液。8.抽吸完毕,插入针芯,轻微转动拔出穿刺针,随将消毒纱布盖在针孔上,稍加按压,用胶布加压固定。【注意事项】1.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2.胸骨柄穿刺不可垂直进针,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3.抽吸骨髓液时,逐渐加大负压,作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吸量不宜过多,否则使骨髓液稀释,但也不宜过少。【术后处理】1.术后应嘱病人静卧休息,同时做好标记并送检骨髓片,清洁穿刺场所,做好穿刺记录。2.抽取骨髓和涂片要迅速,以免凝固。需同时作周围血涂片,以作对照。【禁忌证】骨髓穿刺的绝对禁忌证少见,遇到下列情况要注意:1.5~10分钟。2.晚期妊娠的妇女慎做骨髓穿刺,小儿及不合作者不宜做胸骨穿刺。腰椎穿刺术(lumbarpuncture)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操作也较为安全;但如适应症掌握不当,轻者可加重原有病情,重者甚至危及病员安全。【适应症】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等。2.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脑溢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3.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化疗药物治疗脑膜白血病。4.测定颅内压力和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等。5.椎管内给药。【禁忌症】1.可疑颅高压、脑疝。2.可疑颅内占位病变。3.休克等危重病人。4.穿刺部位有炎症。【穿刺方法】通常取弯腰侧卧位,自腰2至骶以腰3-4为主椎间隙穿刺。局部常规消20号穿刺针小儿用21-22号沿棘突方向缓慢刺入,约4-6cm(小儿约3-4cm)时,即可穿破硬脊膜而达蛛网膜下腔,抽出针芯流出脑脊液,测压和缓慢放液后不超过2-3ml),再放入针芯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稍加压止血,敷以消毒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术后平卧4-6小时。若初压超过2.94kPa(300mm水柱时则不宜放液,仅取测压管内的脑脊液送细胞计数及蛋白定量即可。1.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住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2.确定穿刺点,以髂嵴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3.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逐层作局部浸润麻醉。4.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6cm,儿童则为2-4cm阻力突然消失有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脑脊液流出。5.在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0.69-1.764kPa或40-50滴/min。若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可做Queckenstedt试验。即在测定初压后,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静脉约10s,然后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解除压迫后10-20s全阻塞;若施压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凡颅内压增高者,禁作此试验。6.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8.术后患者去枕俯卧如有困难则平卧)4-6h,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并发症防治】1.低颅压综合症:指侧卧位脑脊液压力在0.58-0.78kPa(60-80mm水柱)以下,穿刺孔不断外流所致患者于坐起后头痛明显加剧,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或眩晕、状、脑膜刺激征等,约持续一至数日。故应使用细针穿刺,术后去枕平卧最好俯卧)4-6小时,并多饮开水忌饮浓茶、糖水)常可预防之,如已发生,除嘱病员继续平卧和多饮开水外,还可酌情静注蒸馏水10-15ml或静滴葡萄盐水500-1000ml,1-2次/d,数日,常可治愈。也可再次腰穿在椎管内或硬脊膜外注入生理盐水20-30ml,消除硬脊膜外间隙的负压以阻止脑脊液继续漏出。2.脑疝形成:在颅内压增高特别是后颅凹和颞吉占位性病变时,当腰穿放液要时,可在订前先快速静脉输入20%甘露醇液250ml等脱水剂后,以细针穿刺,如静脉注射20%甘露醇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综合治理模式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 农村供水绩效管理办法
- 标准化管理下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与实践
- 民政小区车辆管理办法
- 小学篮球社团活动方案
- 220kV变电站工程试运行流程与解析
- 古代文学专题:经典文本与思想传承研究
- 公共平台建设管理办法
- 大豆籽粒营养成分与豆乳品质的关系分析
- 高考期间食堂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 2024年江苏三支一扶真题
- 《危险货物港口作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解读与培训
- 主、被动防护网施工方案-图文
- 2025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编
- 君易和文化课件
- 药食同源106种25年4月更新
-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英语适应性试卷(A卷)
- 无机盐在化妆品行业的应用研究考核试卷
- 猪场生产安全
- 2025年度苗圃土地承包合同-观光树种植与生态旅游产业链投资合作框架
- 《城市供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