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应收的伦理解读_第1页
道德应收的伦理解读_第2页
道德应收的伦理解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应收的伦理解读

“得”与正义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正义的基本含义是每个人都决定自己的价值。做某事,你得去做什么。在当代正义理论的研究中,“应得”关乎分配正义,因而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然而,“应得”如何获得道德的辩护,成为个体心安理得、社会理所应当的“道德应该”仍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一、“道德有效”的含义考释自古希腊以来,柏拉图等思想家就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对“道德应得”有所论及,“应得”因其内在包含着“应得其得”“不应得其不得”两种语义,引发了后来的思想家们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一)“道德道德说”古希腊先哲将“应得”视为判断人类道德行为最基本的准绳、城邦成员最为认可的道德认识和实践智慧。雅典城邦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梭伦将公正与“应得”并列起来,以同等的眼光来对待。他认为“应得”就是付出和回报成正比,也就是“各得其所”。柏拉图在《理想国》开篇中,记叙了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的对话,玻氏说,“正义就是欠债还债”,苏格拉底纠正了此类说法,指出正义是“给每个人适如其分的报答”同样的观点也可见于亚里士多德。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认为,“分配正义实质上就是给予每个人应得的东西”古希腊哲人的“应得”思想对西方学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当代西方最重要的伦理学家之一、伦理学与政治哲学中社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麦金太尔继承了古希腊哲人的“应得”思想,将古希腊城邦正义观念引入当代社群主义思想之中。柏拉图认为城邦正义的底色在于“应得”,麦金泰尔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延伸。他认为,社群秩序是“应得”的前提条件,社群主义社会的内在本质是由“应得”决定的。在社群的理论视域下,“应得”理念是判断社会公平正义观念的基石。“应得”作用发挥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过去的日常行为表现。人们实际做出的行为活动进行归纳总结之后,所形成的评价体系就是社群主义视域下的“应得”理念。理所当然,这种“应得”理念只有在社群秩序中才能得到合理的阐释。因为社群视域下是以社会共同善为参考依据,而不仅仅以个体的自身价值为判断的准绳。社群秩序下的“应得”理念来源于社会整体的行为评价,反过来也为社群视域下每个个体的权利义务提供价值层面的借鉴。正如麦金太尔所说:“应得观念仅仅在这样一种共同体的语境下才有容身之处。”英国著名政治理论家、多元正义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戴维·米勒认为,必须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正义的原则。米勒说:“正义原则是依据应得分配。当其所得与其贡献相等时,正义就得到实现了”(二)富困家庭的道德基础学界对“道德应得”的理解也并非是一致的、统一的。罗尔斯曾说过:“人们真的认为他们比其他人生来便更有天分(在道德上)是应得的?他们真的认为自己生于一个富裕家庭而非一个贫困家庭这是应得的?不。”罗尔斯的观点遭到了诺齐克和桑德尔等人的批判,但无论他们怎么批判罗尔斯的观点,罗尔斯对“应得”的否定性理解还是学界不能不认真考虑的观点。二、见地即表征悖性,即悖论的性质。直译是相互冲突或矛盾的意见,意译是令人不可思议的见地。“道德应得”究竟是“应得”还是“非应得”,这两种性质都有可能成立,因而它具有自我矛盾的悖论性质,这种悖性可从以下两方面得到具体的理解。(一)“必须有道德”的美德“得”,获取也;“德”,指人品、道德。东汉时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二)个体“道德支撑”“道德应得”中的非德,主要表现为它的否定性理解。罗尔斯直接明确反对“道德应得”符合德性,也揭示了“道德应得”悖性中另一方面性质。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指出的,人们出身的社会阶级、所具有的自然天赋以及所经受的幸运或不幸完全是偶然的,或者说没有人能够合理地声称自己应该出身于比别人更好的家庭,这种先天所具有的不应成为个人所“应得”的。罗尔斯提出“道德应得”体现的是道德品质,而道德品质无法决定具体分配的数额。这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个体无资格随意支配前人所遗留下来的遗产等,只有在基于社会普遍认可的最广泛的自由体系下,在所有人都处于平等的条件下,每个个体才有资格对所有社会生产的商品进行平等地占有的权利。也就是说,如果有人趁机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视这种所“得”为假公济私、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这种“得”之越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多,这是缺“德”之“得”。在分配领域中,“道德应得”也未体现出道德意义上的公平,也是非德的。诺齐克曾经提出了著名的“张伯伦论证”:“张伯伦作为美国的篮球明星,可以获得俱乐部给他的报酬,但也可以签订这样的协议,即观众的每张门票价格中要抽成二十五美分专门作为张伯伦收入的一部分。”三、消解悖论的必要性“道德应得”的悖性对于人们理解“应得”的正当性,消解这里的悖性不仅对实现现实社会中的正义,乃至对道德之善的辩护,都有其理论和现实的必要性。消解道德应得中的悖性,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和着力。(一)社会道德规范的意义一个人所应得的权利与他的贡献成正比,与他的义务相均衡,这就是正义的根本原则。每个人生活在集体生活中,享受社会给予的各种便利,可以说没有社会的培养自我可能就不会变成他所期望的样子。在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个人在社会中凭借个人的天赋或前人遗留下来的财富进行公平买卖,只要获取方式合理正当,理应要求获得相应的补偿。在社会人际交往中,正义原则主要表现为按比例索取、按比例交换。正义实质是利害关系的等价交换,本质是每个人所拥有的权利与他所应承担的义务之间成正比例关系。在人际交往中,“额外的多得就会造成他人的少得,就是不正义的,正义是按比例索取、按比例交换”(二)道德上的道德义务无论是赞同社会分配正义的准则在于“道德应得”,还是反对社会分配正义的准则在于“道德应得”,大家要追求的都是平等问题。姚大志教授提出“正义的分配应该是平等主义的”,其中的“平等主义”指的是社会所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应该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个体,面对弱势群体,更应该加以关照与保护,不应该有歧视或鄙视态度”,而“平等待人意味着每个人在财富、机会和资源的分配也都是平等的”在道德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中审视“道德应得”,一方面它承认“应得”的道德权利性,另一方面它也承认承担“德性”的道德义务性。既不能只讲“应得”的道德权利性而不讲“德性”的道德义务性,也不能只讲“德性”的道德义务性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