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2册同步练习(含解析)第5章第2节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第5章第2节氮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NO2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或在一定条件下用氨气与其反应使之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NO2+2NaOH===M+NaNO3+H2O,8NH3+6NO2===7X+12H2O。则M、X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A.NaNO2、N2B.HNO2、N2
C.NO、HNO3D.N2、N2
2.N2O俗称“笑气”,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反应3CO+2NO2===3CO2+N2O能产生N2O。下列关于N2O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每消耗2molNO2,就会生成22.4LN2O(标准状况下测定)
B.N2O有氧化性,且为HNO2的酸性氧化物
C.当生成3molC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2NA
D.N2O使用时必须少量,否则会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3.在一大试管中装入10mLNO倒立于水槽中,然后向其中缓慢通入6mLO2(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下面有关实验最终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
B.试管内气体呈无色,是4mLNO
C.试管内气体呈无色,是2mLO2
D.试管内液面上升
4.氮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活动影响了氮循环中的物质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过程
B.硝化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
C.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
D.反硝化过程有助于稳定N2在大气中的含量
二、非选择题
5.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NO2和SO2的反应,特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1)图1两集气瓶中下(填“上”或“下”)瓶颜色深。
(2)图2中反应的现象是。
(3)图3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SO2和NO2反应的产物中有,说明NO2在该反应中表现性。
(4)由图2和图3中的现象写出NO2和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在此反应中发生的变化是(填序号)。
A.不变B.仅升高
C.仅降低D.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2)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x的排放。
①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上述反应,若反应掉1.5mol的N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3)设空气中O2体积分数为0.25,N2体积分数为0.75,有水存在的条件下,氮的氧化物和一定量空气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少一半,该氮的氧化物是(填序号)。
A.NO
B.NO2
C.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混合物
D.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物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向剩余气体中通入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下列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有SO2、O2和NO
B.肯定没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2.把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和氧气D.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3.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液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液面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充满液体,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
A.可能是N2和NO2的混合气体
B.一定是NO2气体
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D.可能是NO2一种气体
4.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2中的几种,将一定量的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NO2、N2B.NO、CO2
C.NO2、CO2D.NO、CO2、N2
5.现有NO2、O2的混合气体12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2mL(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是()
A.1.2mLB.2.4mL
C.3mLD.4mL
二、非选择题
6.为了有效实现NO和NO2的相互转化,设计如下实验: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前用排水法收集半瓶NO气体。
(1)打开止水夹,推动针筒活塞,使O2进入烧瓶。关上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原因是。
(2)然后轻轻摇动烧瓶,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3)若最后烧瓶中充满了水,则原烧瓶中NO与通入氧气的体积之比为(同温同压下)。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7.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镁与NO2的反应。已知镁与CO2的反应为2Mg+CO22MgO+C。
(1)该小组类比Mg与CO2的反应对Mg与NO2的反应进行猜测,写出Mg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上述猜测,实验装置(用于连接玻璃管的乳胶管均内衬锡纸)如图所示。
资料信息:2NO2+2NaOH===NaNO3+NaNO2+H2O
①装置A中的试剂是。
②干燥管和装置B的作用分别是。
③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是。
a.通入NO2
b.打开弹簧夹
c.点燃酒精灯
d.当硬质玻璃管充满红棕色气体后,关闭弹簧夹
第5章第2节氮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NO2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或在一定条件下用氨气与其反应使之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NO2+2NaOH===M+NaNO3+H2O,8NH3+6NO2===7X+12H2O。则M、X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A)
A.NaNO2、N2B.HNO2、N2
C.NO、HNO3D.N2、N2
解析:根据化合价升降关系以及原子守恒,判断M为NaNO2,X为N2,故选A。
2.N2O俗称“笑气”,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反应3CO+2NO2===3CO2+N2O能产生N2O。下列关于N2O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A.上述反应中,每消耗2molNO2,就会生成22.4LN2O(标准状况下测定)
B.N2O有氧化性,且为HNO2的酸性氧化物
C.当生成3molC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2NA
D.N2O使用时必须少量,否则会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解析: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每消耗2molNO2,可生成1molN2O,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A正确;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H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N2O不是亚硝酸的酸性氧化物,B错误;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当生成3molCO2时转移6mol电子,C错误;N2O能作麻醉剂,说明其不能和人体血红蛋白结合,D错误。
3.在一大试管中装入10mLNO倒立于水槽中,然后向其中缓慢通入6mLO2(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下面有关实验最终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D)
A.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
B.试管内气体呈无色,是4mLNO
C.试管内气体呈无色,是2mLO2
D.试管内液面上升
解析:根据4NO+3O2+2H2O===4HNO3可知,V(NO)∶V(O2)>4∶3时,NO有剩余。由题意,V(NO)∶V(O2)=5∶3可知,NO剩余2mL,试管内液面上升。
4.氮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活动影响了氮循环中的物质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过程
B.硝化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
C.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
D.反硝化过程有助于稳定N2在大气中的含量
二、非选择题
5.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NO2和SO2的反应,特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1)图1两集气瓶中下(填“上”或“下”)瓶颜色深。
(2)图2中反应的现象是下瓶中的红棕色逐渐消失,最终变为无色。
(3)图3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SO2和NO2反应的产物中有NO,说明NO2在该反应中表现氧化性。
(4)由图2和图3中的现象写出NO2和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O2+SO2===NO+SO3。
解析:图3中反应生成的气体遇空气显红棕色,说明图2中反应生成了NO,即NO2和SO2反应,NO2转化为NO,表现氧化性,而SO2则表现还原性,被氧化,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只能变成+6价,应转化为SO3。
6.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在此反应中发生的变化是D(填序号)。
A.不变B.仅升高
C.仅降低D.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2)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x的排放。
①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2NO+2CON2+2CO2。
②根据上述反应,若反应掉1.5mol的N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3)设空气中O2体积分数为0.25,N2体积分数为0.75,有水存在的条件下,氮的氧化物和一定量空气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少一半,该氮的氧化物是D(填序号)。
A.NO
B.NO2
C.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混合物
D.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物
解析:(1)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与NO。由于NO2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而生成物NO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而硝酸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所以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2)①NO被CO还原成N2,由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CO被氧化为CO2;②根据化学方程式2NO+2CON2+2CO2可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成0价,所以反应掉1.5molN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3mol。(3)混合气体全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没有物质是过量的,最终氮的氧化物与氧气、水反应生成HNO3,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少一半,剩余气体为氮气,令剩余氮气为0.75mol,则氮的氧化物为1.5mol-0.75mol-0.25mol=0.5mol,结合选项令氮的氧化物的平均组成为NOx,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5-2x)×0.5=0.25×4,解得x=1.5,故氮的氧化物为NO和NO2的混合物,令NO和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则:a+b=0.5,(a+2b)/0.5=1.5,解得a=0.25,b=0.25,故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5mol∶0.25mol=1∶1,故选D。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向剩余气体中通入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下列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B)
A.肯定有SO2、O2和NO
B.肯定没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解析:无色气体,说明无Cl2、NO2;使品红褪色,说明有SO2;通入空气变红棕色,说明有NO,无O2。
2.把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C)
A.氧气B.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和氧气D.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解析: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是NO、CO2,二者物质的量比为1∶2,同时还有少量水蒸气逸出,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CO2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O2与NO反应生成NO2,O2有剩余,同时逸出的少量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也生成O2,所以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NO2和O2。
3.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液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液面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充满液体,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CD)
A.可能是N2和NO2的混合气体
B.一定是NO2气体
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D.可能是NO2一种气体
解析:试管内气体为红棕色,故一定含有NO2,也可能含有NO,因为2NO+O2===2NO2,生成的NO2又可与水反应,使液面上升,NO2、O2与水反应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故当试管内气体为NO2或NO2与NO的混合物时,通入适量O2,最终试管内可完全充满液体。由于N2不溶于水,故不可能含有N2。由此可知答案为CD。
4.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2中的几种,将一定量的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B)
A.NO2、N2B.NO、CO2
C.NO2、CO2D.NO、CO2、N2
解析:混合气体无色,气体中不含NO2,气体通过Na2O2后显红棕色,说明原混合气体中含有NO,且有与Na2O2反应生成O2的气体CO2,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且几乎无气体剩余,说明原气体中不含N2。
5.现有NO2、O2的混合气体12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2mL(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是(AD)
A.1.2mLB.2.4mL
C.3mLD.4mL
解析:(总反应式法)根据有关的反应:4NO2+O2+2H2O===4HNO33NO2+H2O===2HNO3+NO设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为V(O2),剩余气体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①若剩余O2,则V剩=V(O2)-[12mL-V(O2)]=2mL。解得V(O2)=4mL。②若剩余NO,则V剩=[12mL-V(O2)-4V(O2)]=2mL。解得V(O2)=1.2mL。
二、非选择题
6.为了有效实现NO和NO2的相互转化,设计如下实验: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前用排水法收集半瓶NO气体。
(1)打开止水夹,推动针筒活塞,使O2进入烧瓶。关上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烧瓶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原因是发生了反应2NO+O2===2NO2。
(2)然后轻轻摇动烧瓶,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烧瓶中红棕色气体又变为无色,烧杯中水倒吸到烧瓶中(或烧瓶中液面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反应3NO2+H2O===2HNO3+NO。
(3)若最后烧瓶中充满了水,则原烧瓶中NO与通入氧气的体积之比为4∶3(同温同压下)。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发生的反应为①2NO+O2===2NO2,②3NO2+H2O===2HNO3+NO,①×3+②×2可得方程式:4NO+3O2+2H2O===4HNO3,当NO与氧气的体积之比为4∶3时,气体完全溶于水。
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施工安全环保技术交流与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承兑担保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穿戴设备安装与健康管理合同模板3篇
- 事业单位解除聘用合同材料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新材料研发项目授信合同担保与技术转化
- 2025年度个人住宅防水施工环境保护协议2篇
- 2025年中国汽车发电机水泵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息肉癌变风险评估-深度研究
- 2025至2031年中国铲胶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多信使观测与分析-深度研究
- 项目工地春节放假安排及安全措施
- 印染厂安全培训课件
- 红色主题研学课程设计
- 胸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 装置自动控制的先进性说明
- 《企业管理课件:团队管理知识点详解PPT》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二 软文的写作
- 英语词汇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插画设计》课程标准
- 高中英语名词性从句讲解
- 尤单抗注射液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