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教学反思-李春元-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_第1页
第一次教学反思-李春元-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_第2页
第一次教学反思-李春元-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_第3页
第一次教学反思-李春元-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次教学反思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一年级(1)班数学李春渊最近我校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课展示活动。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我认为是老师们对多媒体一体机的有效使用。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我们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一体机,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下面结合本次优课活动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之中: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例如张典鑫老师在上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这一课时,先用多媒体出示一年四季的美景,再重点以秋天小麦丰收的场景引出圆锥的体积。这样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又自然又轻松,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住了,而且迫不及待地想帮忙解决问题。这样设计不但有利于新课的教学,把学生思维引入新课重点解决问题的“发展区”和学生求知的“情绪区”,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活动中。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靳香老师在教学三年级数学课《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用课件演示一个大长方形中有几个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再讨论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最后通过“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验证,抽象出计算公式。学生在理解上一目了然,并且能够突破长、正方形面积的重点及难点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明晰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就可以靠信息技术来实现。这为指导学生的探索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将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教师以及多媒体的提示下,找到最属于自己的方法,感受数学中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数形结合。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学会研究、探索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自我探索的习惯。四、利用信息技术拓展信息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吸收,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的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又会因新信息的进入发生改变。因此,只有在足够的信息背景下,学生才有“选择、加工”的空间;只有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的信息,才能促使学生的建构。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真实感的信息,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找到有用的信息,成功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了可能。例如靳香老师的《长、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引导学生探索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说出正方形就是长和宽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形,再进一步概括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比直接将公式强塞给学生要有效得多。总之,信息技术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