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1页
如梦令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2页
如梦令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3页
如梦令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4页
如梦令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梦令

词国女皇李清照

第1页

词,古代又称长短句,是古代诗歌一种形式。最初词,是歌词,是按照一定曲谱填写。曲谱又称词牌。《如梦令》就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首《如梦令》只有词牌没有题目。第2页

作者李清照(1081~约1151),北宋和南宋之际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人,与辛弃疾(字幼安)并称“济南二安”。我国文学史上最著名女词人。她和丈夫赵明诚都是当初学者。她却擅长词,形成了自己独特艺术格调——“易安体”。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她是“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李清照词以一细腻见长,她能够从极微细地方写出人物,传输感情,并且往往用白描手法,写出生动形象。她早年过是贤妻良母安静学者生活,词多体现欢娱。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她饱受过婆家亡惨苦,词多体现哀伤。她作品后人编辑成《李清照集》和《漱玉词》两种。“漱玉”二字反应李清照作品格调:口吐珠玑,如清泉翠玉,剔透玲珑,晶莹秀丽。第3页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第4页注释常记:经常记起。用一种“常记”,表达追忆。溪亭:溪边亭子,点名地点。日暮:黄昏,点明时间。沉醉:大醉。归路:表达所记是一次出游。兴尽:兴致尽了,尽情游乐之后。误入:迷了路向。藕花:荷花。争渡:这里指奋力划船渡过。因急着寻路回家,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争渡,争渡(怎么渡,怎么渡)”。反复“争渡”,既是词牌要求也是迷路时急迫心情和争抢着把船划出动作体现。滩:河滩。“一滩”,数量词,表达众多。这一举没有一种字写到声音,不过人声、浆声、拍翅声、惊叫声都在画面之外交响。第5页如梦令

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

(寻寻觅觅)《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第6页常记地点:溪亭时间:日暮事件:醉归情节:沉醉回舟误入惊起景致:彩亭碧水红荷银鸥白鹭晚霞诗情画意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