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原理-全套课件_第1页
东方美学原理-全套课件_第2页
东方美学原理-全套课件_第3页
东方美学原理-全套课件_第4页
东方美学原理-全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方美学原理全套课件东方美学原理全套课件1第一节东方美学的诗性思维方式本节关键问题提纲一、“诗性的思维”或说“诗性的智慧”是东方美学最突出的特点。

二、“诗性的思维”的具体解读。

三、相关问题:“原始思维”和“互渗律”;“以己度物”。

第一节东方美学的诗性思维方式2一、“诗性的思维”或说“诗性的智慧”是东方美学最突出的特点。

1、“诗性的思维”一词由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提出。

“诗性的思维”一词,是十八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维柯在《新科学》中提出的,是维柯对原始人类的思维认知方式的统称。他在《新科学》中试图“还原历史”,并通过“还原了的历史”事实来回答:人类的社会意识和典章制度是如何产生出来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回答人类最早是如何思维的?维柯的研究就从“第一批人开始以人的方式来思维的时候作为它的开始。”([意大利]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4页。)他根据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所说的“凡是不先进入感官的就不能进入理智”这一思想的启示而领悟到:最初的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是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知觉印象,再形成最初的思维。维柯根据这一思路,揭示出了早期人类的思维方式——以想象力的活动为特色的“以己度物”的认知方式。他把这种原始的思维方式称之为“诗性的智慧”或者说“诗性的思维”。一、“诗性的思维”或说“诗性的智慧”是东方美学最突出的特点。32、《新科学》简介。

十八世纪意大利法学家、历史哲学家、美学家维柯著。初版于1725年。全名是《关于各民族的共同性质的新科学原则》,是一部阐述古代文化史、诗歌和美学的理论著作。2、《新科学》简介。4二、“诗性的思维”的具体解读

1、“诗性的思维”的定义。第一、“诗性的智慧”是指那种“凭想象来创造”的思维方式。第二、“诗性的思维”最基本的特点在于“以己度物”的认知方式。第三、诗性智慧(诗性思维)通过想象、比喻、象征的表达方式产生出了大量的思维意象,并逐渐形成了事物的“想象的类概念”和“可理解的类概念”。二、“诗性的思维”的具体解读

1、“诗性的思维”的定义。52、东方民族的诗性思维的特征表现第一、东方民族的思维中“非理性”的因素非常突出。第二、东方民族的诗性思维具有象征性特点,形成了丰富的象征意象。

第三、东方民族不仅善于运用诗性的思维,而且还擅长于诗性的表达方式。第四、东方民族的美学、艺术理论和范畴是用诗性的、意象化的语言来表达的。

2、东方民族的诗性思维的特征表现6三、相关问题。1、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和“互渗律”观念。

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学家路先·列维·布留尔(1857—1939)认为:“原始人”的思维是具体的思维,亦即不知道因而也不应用抽象概念的思维。这种思维只拥有许许多多世代相传的神秘性质的“集体表象”,“集体表象”之间的关联不受逻辑思维的任何规律所支配,它们是靠“存在物与客体之间的神秘的互渗”来彼此关联的。

三、相关问题。1、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和“互渗律”观念72、“以己度物”“以己度物”的思维方式包含双向的认识过程:(1)第一个向度:从认识方式上看,人以自我为基点,以自己的身体感受和体验为依据,来体验外物,来比附外物,从而认识和把握外物。(2)第二个向度:从另一方面看,人类在以自己为中心揣度和猜想万物的过程中,又从外在的自然事物中发现和认识了自己。2、“以己度物”8第二节诗性的东方美学理论本节关键问题提纲一、东方“诗性的美学理论”同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美学理论形态具有明显的差异。二、东方美学的概念范畴遵循了人类思维从原始思维开始的思维逻辑化进程。三、对东方美学范畴的性质判断的关键。四、针对东西方美学的正确的学术态度。

第二节诗性的东方美学理论9一、东方“诗性的美学理论”同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美学理论形态具有明显的差异。

1、西方重“思辨”,东方重“体验”。

西方美学关于范畴和概念的逻辑形式和逻辑关系严格和明确;东方美学东方美学常以具体事物的形象或特征来表达某些普遍的审美观念,对于事物的范畴和概念缺乏严谨、细密的论证和表述,一些术语、概念和范畴具有某些不确定性、漂移性。2、西方美学的特性和缺陷。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美学范畴体系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思辨性,同时也暴露出来强烈的主观性和机械性。3、东方美学概念和范畴具有不确定性的根本原因。东方美学的概念范畴往往是用象征、比喻的即诗性的方式来表述个人的审美体悟和审美判断的,概念的内涵显得模糊,难用语言清晰地解说。因此,造成了东方审美理论的模糊性、不精确性、概念的多义性。而这正是东方美学理论有别于西方的独特性所在。一、东方“诗性的美学理论”同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美学理论形态10二、东方美学的概念范畴遵循了人类思维从原始思维开始的思维逻辑化进程。

第一,从类概念发展到抽象的普遍性概念。

原始思维(即维柯所指“诗性的智慧”)的概念形式是“类概念”,其特点是“必须用最具体的感性意象”。第二,从具象的形象衍生为抽象化的符号。类化意象转化为概念,首先是通过标识符号的使用及标识符号的抽象化、规范化、系统化,尤其是通过音节语言所分化出来的类名词和形容词来达到的。其次是通过把生活中的经验逻辑或说实践逻辑转化为概念逻辑来完成的。东方哲学、美学很早就完成了从具象符号到抽象符号的转化。

第三,思维方式的多样化。

东方哲学、美学的概念范畴更多地具有综合型的概念——意象思维的形式特点:既保持了具象性、直观性、意象性等意象思维的特征,又具有广泛联系、相互转化的普遍性的抽象概念的特征。二、东方美学的概念范畴遵循了人类思维从原始思维开始的思维逻辑11三、对东方美学范畴的性质判断的关键。

第一,它是否表现出审美思想和审美情感的普遍性和深刻性;第二,它是否能反映美的事物之间或人们审美情感之间的普遍联系及发展变化。

三、对东方美学范畴的性质判断的关键。

第一,它是否表现出审美12四、针对东西方美学的正确的学术态度。正确的学术态度应该是:不仅要承认各民族美学理论在形态上的特殊性及其价值,而且应当对各民族美学理论的形态的特殊性加以文化学意义上的说明。

东方美学理论与范畴同西方美学理论与范畴同样具有逻辑学意义上的重要地位。东方美学与西方美学各自都有自身生成的文化环境和不同的文化传统,都有着各自具有的、其他民族不能取代的特点,不能以某一种形态为标准来强行规范其他形态。

四、针对东西方美学的正确的学术态度。正确的学术态度应该是:不13第三节象征的符号体系本节关键问题提纲

黑格尔《美学讲演录》对于象征性思维和象征符号的特性的揭示。

第三节象征的符号体系14黑格尔《美学讲演录》对于象征性思维和象征符号的特性的揭示。

第一、象征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事物,其思维材料和过程都离不开“象”。第二、象征的含义不是从事物本身的性质和形式的含义上看,而是从它所暗示的、所指向的更深层的意义上看。借此而言彼”是象征的本质。第三、象征的意义往往是“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第四、每一种被象征的事物的意义,都是该民族或该社会群体在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并共同认可的。这些象征物及其特定的含义具有“不可通约性”。黑格尔《美学讲演录》对于象征性思维和象征符号的特性的揭示。

15第四节意象的艺术世界本节关键问题提纲

一、东方意象艺术的四个特点。二、东方艺术的非科学性。

第四节意象的艺术世界16一、东方意象艺术的四个特点。第一、东方意象艺术是非理性的、象征型的艺术。第二、东方艺术具有鲜明的非科学性。第三、东方绘画艺术是线的艺术。第四、古代东方艺术所表现的时空观念是诗性思维的、想象的时空观念。一、东方意象艺术的四个特点。第一、东方意象艺术是非理性的、象17二、东方艺术的非科学性。1.东方艺术家在造型艺术中不讲究严格的比例。2.在东方的绘画艺术中不采用焦点透视。3.不遮挡原则。4.东方绘画艺术从来就不采用写实、写生的摹仿,而采用独特的“延迟摹仿”。二、东方艺术的非科学性。1.东方艺术家在造型艺术中不讲究严格18附图1、舞王湿婆2、敦煌壁画《舍身饲虎图》3、韩熙载夜宴图

附图1、舞王湿婆191、舞王湿婆

1、舞王湿婆

202、敦煌壁画《舍身饲虎图》(254窟)2、敦煌壁画《舍身饲虎图》(254窟)213、韩熙载夜宴图

3、韩熙载夜宴图

22第二章东方美学关于“美”的

基本观念【关键词】1.美的本质2.美3.美感4.主体5.客体6.生命之美7.反本质主义8.家族相似【本章阅读重点提示】1、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2、如何诠释东方美学观念中的“生命之美”?

第二章东方美学关于“美”的

基本观念23第一节21世纪美学的追问:美学是否应当探讨“美的本质”?本节关键问题提纲一、西方美学研究从“本质”向“美感”的转向。

二、黑格尔在美学研究上的贡献。

三、黑格尔在美学研究上的弊病。四、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观念上的变革。五、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

第一节21世纪美学的追问:美学是否应当探讨“美的本质”?24一、西方美学研究从“本质”向“美感”的转向。

1、西方美学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以来,就以发现“美的共相”为目标,来探讨“美”的最普遍的本质是什么。以“实体论”为前提,传统西方哲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美也是一种实体性的存在。2、从十八世纪起直到20世纪,西方美学转向,美学家们提出“美学”所研究的应当是“审美的本质”即“人的审美感受”,即美感。

一、西方美学研究从“本质”向“美感”的转向。

25二、黑格尔在美学研究上的贡献。

黑格尔提出了关于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理念的提出标志着西方美学从探究客体事物上的“美的本质”(构成美的事物的那些元件和要素)的研究转向了人对现实、人对艺术的审美关系的研究上来了。其贡献有二:

第一,从人类审美活动的变化发展来探寻人类的审美和艺术活动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不再把人类的审美和艺术创造等精神性的活动看作是一成不变的、固态化的存在。第二,立足于审美主体的“人”来谈审美活动。

二、黑格尔在美学研究上的贡献。

26三、黑格尔在美学研究上的弊病。

其一、以先验、预设的逻辑学框架把同时发生或存在的艺术和审美现象加以人为的切割、拼凑,严重地歪曲了人类审美活动在时间上先后发生的事实。其二、在方法论上,为了建立庞大完备的美学体系的需要,他把历史的事实和他的逻辑体系的建构联系在一起,其结果是强迫历史事实屈就于他所设定的逻辑框架,使鲜活的历史事实遭到扭曲和挤压。其三、黑格尔美学坚持“真理具有唯一性、绝对性”的“一元化中心论”,并把所谓的(艺术)“美的本质”浓缩为一个高度抽象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把人类丰富而生动的自然审美观念排除于美学之外。

三、黑格尔在美学研究上的弊病。

27四、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观念上的变革。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彻底颠覆了“美的本质”论,并促成了思想观念上三个方面的变革:

第一、后现代主义哲学则反对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与现象进行所谓的清晰的划分、界定、分类。第二、后现代主义哲学坚持反本质主义,主张整体性思维,即从普遍联系中,从多层次、多侧面、从变化中看事物。第三、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反对“一元化中心论”,主张“多元论”。四、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观念上的变革。28五、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1、强调通常所说的“美”,就是指“美感”,主要指个人的、主体的审美活动。美感的特点在于个体的主观性、个体之间鲜明的差异性。

2、强调审美活动是非理性的情感活动,是诗性的,无法言说或很难言说。3、反对建构美学体系。认为这种体系的建构是人为的、人工的,强加给无限变化和发展的人类的审美活动的。

4、主张用多元化的审美标准来取代古典美学的“唯美”的标准。

五、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29第二节东方美学关于“美”的基本观念本节关键问题提纲东方民族心目中的“美”是什么?即东方民族是怎样看待审美活动的?

第二节东方美学关于“美”的基本观念30东方民族是怎样看待审美活动的?

一、东方民族在日常生活与审美活动中,从不注重区分主体与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甚至认为:主体即客体,客体即主体。二、美(美感)是人与外物“互渗”、“同情”和合共生的结果。三、东方美学中的“美”是一个诗性的概念。东方民族是怎样看待审美活动的?

一、东方民族在日常生活与审31第三节“生命之美”是东方美学观念的原点和核心本节关键问题提纲如何诠释东方美学观念中的“生命之美”?

第三节“生命之美”是东方美学观念的原点和核心32如何诠释东方美学观念中的“生命之美”?

生命之美、生态之美就是东方审美的原点和核心。其关于“生命之美”的观念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凡是对人类生命有益有利的东西就是美,反之就是丑。第二,以生命力的强盛为美。如何诠释东方美学观念中的“生命之美”?

生命之美、生态之美33附图代表生命之美的埃及纸莎草附图代表生命之美的埃及纸莎草34右图为纸莎草(Papyrus),古埃及重要的植物,主要用来造纸。左图是一副古埃及纸莎草画右图为纸莎草(Papyrus),古埃及重要的植物,主要用来造35第三章东方自然审美观(上)【关键词】1.生命一体化2.自然审美观3.天人合一4.梵我一如5.比德说6.和谐7.动态平衡律8.拟人化

【本章阅读重点提示】1、东方哲学的自然整体观是自然审美观的基础。2、东方拟人化的自然美的样态特征。第三章东方自然审美观(上)【关键词】36第一节东方哲学的自然整体观是

自然审美观的基础本节关键问题提纲一、与西方分析哲学不同,东方民族总是从“生命一体化”即整体的角度看待世界。

二、东方民族“生命一体化”的“整体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东方哲学的自然整体观是

自然审美观的37一、与西方分析哲学不同,东方民族总是从“生命一体化”即整体的角度看待世界。

东方民族认为,大自然中任何个体之美都在于它显现出来的生命力和生命姿态;个体的生命之美都是同自然万物的生命、地球生命乃至宇宙生命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及和谐共生的,因此,“天人”可以“合一”、“梵我”可以“同一”。东方民族以“生命为美”的观念是其自然审美观的依据和出发点;自然的整体性观念又是东方自然美观念的根本和基础。一、与西方分析哲学不同,东方民族总是从“生命一体化”即整体的38二、东方民族“生命一体化”的“整体观”的主要内容。第一,整体观首先表现为关于世界、宇宙“创生——毁灭——再创造”的循环论。第二,天人和谐观。第三,万物的“动态平衡律”。第四,生命之美在于节奏和韵律

二、东方民族“生命一体化”的“整体观”的主要内容。39第二节东方拟人化的自然美的样态特征本节关键问题提纲一、“个体生命样态之美”和“大自然之美”构成了东方的“自然审美观”的两个层次。

二、东方拟人化的自然美的样态特征。三、东方艺术中的“自然美观”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东方拟人化的自然美的样态特征40一、“个体生命样态之美”和“大自然之美”构成了东方的“自然审美观”的两个层次。

东方的“自然审美观”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即“个体生命样态之美”和“大自然之美”的观念。两个部分的逻辑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个体生命样态之美”的观念是“大自然之美”观念的基础;“大自然之美”是“个体生命样态之美”的集合,是个体样态之美的扩展与整体化的结果。可以说,东方“个体生命样态之美观”是整个东方美学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东方民族的“个体生命样态之美观”同“大自然之美观”融合为一,构成了独特的东方民族的“自然美观”或者说“自然生态美观”。一、“个体生命样态之美”和“大自然之美”构成了东方的“自然审41二、东方拟人化的自然美的样态特征。

1、东方自然美观的核心是生命之美。

东方生命之美的观念是象征性的。东方“生命一体化”的观念导致了东方民族无一例外地以生命为美,以生机盎然的动物、植物的形态为美的特点。东方生命之美的观念又是富于想象和理想的。东方各民族所追求的生命之美的终极目标就是企图达到人与大自然、人与宇宙的和谐。

2、东方的自然美观认为,大自然中的所有生命都显现了神的创造力,以及神所创造的生命体所拥有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特征。这一观念在古代印度民族、犹太民族、阿拉伯伊斯兰民族、中华民族的美学思想中有大量的论述。3、印度古典美学认为,和谐是美。

这个命题中的“和谐”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任何称之为美的自然事物必须自身是合目的性及合规律性的;其二、自然万物都是神的创造,都是神的智慧和精力的产品,都被赋予了神性;因此,自然万物之间应当是和谐的。二、东方拟人化的自然美的样态特征。

1、东方自然美观的核心42三、东方艺术中的“自然美观”的具体表现。

1、东方审美观念中拥有丰富的、不同种类生命样态的自然美。

2、东方人常用自然之美比喻人之美;又常把自然事物之美加以拟人化表达。

3、东方自然美观中的“比德”特性。4、东方自然审美观具有美与丑的两重性。

三、东方艺术中的“自然美观”的具体表现。

1、东方审美观念43附图岁寒三友图附图岁寒三友图44岁寒三友图

岁寒三友图

45第四章东方自然审美观(下)【关键词】1.感物说2.形式美3.物哀4.依存美5.城墙文明6.纯粹美

【本章阅读重点提示】1、东方的“生命一体化”观念,在印度表现为“物我同一”,在日本体现为“物哀”观,在中国形成“物感”和“畅神”说。2、东方自然审美的形式美观的主要表现。3、东方民族的自然审美观念是全部东方审美思想的原点、核心和秘密所在。

第四章东方自然审美观(下)【关键词】46第一节自然风景之美是因为感发、契合了人的情绪心境而美本节关键问题提纲一、东方源于“生命一体化”的“物我同一”境界,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泰戈尔《沙恭达罗》中均有体现。

二、日本美学的“物哀”观印证了东方“心物契合”的自然审美特征。

三、中国传统美学的“物感”和“畅神”说,采取人与物相互引喻或象征,同样体现了“物我契合”的“生命一体化”观念。

第一节自然风景之美是因为感发、契合了人的情绪心境而美47一、东方源于“生命一体化”的“物我同一”境界,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泰戈尔《沙恭达罗》中均有体现。

东方人对自然风景的赞美是出自于独特的观照大自然的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景交融”的心理效果。这就是以情观景、以情写景、借景抒情,达到“物我同一”的精神境界,充分体现了东方审美重视“美感”的特点。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罗摩遭遇不幸时,“连那一些大树也都枯萎”,通过描述大自然中的事物都同情罗摩,以景物表情。印度诗人泰戈尔在《沙恭达罗》一文中,指出沙恭达罗“与净修林紧密相联……她娇嫩的心灵像是沁透了林阴的凉爽,与满是尘土的蔓藤一起旺盛生长,被小鸟的天真友善之情所深深吸引。”深刻表现了自然与人心是息息相通的。一、东方源于“生命一体化”的“物我同一”境界,在印度史诗《罗48二、日本美学的“物哀”观印证了东方“心物契合”的自然审美特征。

“物哀”是日本美学的核心观念。日本人对自然风景的赞美在其诗歌和绘画中有丰富的表达。自然物引发人的情感,自然物与人的心互相渗透、彼此契合的现象,在日本称之为“物哀”。

“物”指自然风景,自然个体事物;“哀”是指由自然景物诱发,或因长期审美积淀而凝结在自然景物中的人的情思。“物”与“哀”分别代表了审美发生的两极,但却不是彼此的简单叠加,“哀”并非纯粹来自于主体内心,而是来自于心与物之间的交流往还过程;“物”也不是纯然僵死的东西,而是能够引发、触动或者暗示、印证情感的物,是浸透着人的感情的“物”。如松尾芭蕉风景俳句。

二、日本美学的“物哀”观印证了东方“心物契合”的自然审美特征49三、中国传统美学的“物感”和“畅神”说,采取人与物相互引喻或象征,同样体现了“物我契合”的“生命一体化”观念。

中国人早就发现,人与万物可以相互感应。季节的更替,自然事物色彩、生命状态的变化也能够引起人的身体和精神情绪的相应变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论中的“物感说”。

《乐记》、《文赋》、《林泉高致》等古代乐论、文论和画论及诗文作品,都指出或印证山水有生命、有神气、有灵气、有情感,大自然之情与人情相通,可以与人发生同情共鸣,在表现方式上,往往采取人与物相互引喻或象征。因此,人们不仅有“比德”的审美诉求,而且更有通过大自然的风景来抒发心情的“畅神”的说法。三、中国传统美学的“物感”和“畅神”说,采取人与物相互引喻或50第二节自然风景以其形态的独特性、奇异性而引发人的惊赞

本节关键问题提纲一、“依存美”和“纯粹美”。

二、东方自然审美的形式美观。

三、西方传统的自然审美欠发达。

第二节自然风景以其形态的独特性、奇异性而引发人的惊赞51一、“依存美”和“纯粹美”。

关于“依存美”:人们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观念中潜在地蕴藏着实用性、功利性、社会性的因素。因此,美感具有社会性。这种美感依赖事物的实用性和功利目的而形成、而存在。德国哲学家康德把这种美和美感称之为“依存美”。

关于“纯粹美”:

不依赖任何实用功利目的而能够使人产生美感的“美”,它们并不显示、承载着人类任何的功利目的,也不显现人类任何的思想内容或社会意义而独立存在。康德把这种引发人类美感的事物称之为“纯粹美”。“纯粹美”主要表现在大自然风景和自然事物的形式美之中。

一、“依存美”和“纯粹美”。

关于“依存美”:52二、东方自然审美的形式美观。

东方自然审美的形式美观主要表现在对大自然山水形状形态丰富想象力和奇特的联想上。

自古以来,中国诗人和散文家就把审美情趣寄托于山水、花草、鱼虫中,并通过观赏、同情而发现大自然的形式美要素。中国人的形式美感主要表现在对大自然万物形状、形态的奇特性的感受上,并由此引发丰富的奇丽诡谲的想象和联想。二、东方自然审美的形式美观。

东方自然审美的形式美观主要表现53三、西方传统的自然审美欠发达。

相比较东方民族的自然审美活动而言,自古以来,西方的自然审美是欠发达的。文艺复兴之前,西方艺术家们对大自然之美很少关注,自然美在西方人的眼中一直处于被漠视的状态。这跟西方人对大自然的一贯态度相关。

印度诗哲泰戈尔在《人生的亲证》一文中比较了印度与希腊两种不同的文明观念,他有趣地比喻说:希腊文明是“城墙文明”,人们修筑高大坚固的城墙把自己与他人,与大自然隔离起来。自然被视为人的对立物而存在,人的所有需要都必须通过你死我活的争夺才能获得。西方发现大自然之美的,有14世纪意大利诗人弗兰西斯科•彼特拉克(FrancescoPetrarca),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以及20世纪下半叶,西方后现代哲学美学的“生态美学”和自然美观念。三、西方传统的自然审美欠发达。

相比较东方民族的自然审美活54第三节自然美是东方艺术表现中心

本节关键问题提纲

东方民族的自然审美观念是全部东方审美思想的原点、核心和秘密所在。

第三节自然美是东方艺术表现中心55东方民族的自然审美观念是全部东方审美思想的原点、核心和秘密所在。

自然审美是东方艺术的源泉——自然审美既是东方艺术表现的主要对象,又是艺术所模仿的形式的蓝本。自然审美是东方美学理论(艺术哲学)的基础构架——东方“以生命为美”的自然审美观促成了“艺术摹仿自然”的理论主张;东方自然美观念促成了“心物相互感应”的“物感说”理论;并由“物感说”发展出了“情景交融”的象征方法,直到“意境”和“境界”的审美理想的确立。

L·比尼恩指出:东方“艺术家乃是受一切生命的整体性这种信念的支配,不是只受人类的整体性这种信念的鼓舞,而是来自对一切生物——昆虫、动物、花、树、男人、女人、神衹、天使——的整体信念。这种整体感构成了他们全部创作的基础。”([英国]L·比尼恩:《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孙乃修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7页。)东方民族的自然审美观念是全部东方审美思想的原点、核心和秘密所56附图1、(明)沈周《青园图》2、印度

Abdul

Salim

的水彩风景画3、日本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附图1、(明)沈周《青园图》57(明)沈周《青园图》

(明)沈周《青园图》58印度

Abdul

Salim

的水彩风景画

印度

Abdul

Salim

的水彩风景画59日本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日本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60第五章东方人体美观【关键词】1.诗性、自然的人体审美观2.神创人体3.敞露4.遮蔽5.性吸引力6.生命力7.道德对东方人体审美观的制约【本章阅读重点提示】

1、东方的人体美观是诗性的、自然的人体审美观,建立在原始人类“诗性智慧”或“诗性思维”(维柯《新科学》)的认知基础之上。2、东方各民族(埃及、犹太民族、印度、日本)有“神创人体”和“人体神圣”的共识。3、西方(古希腊)关于人体美的理想和东方不同。4、社会道德责任决定了遮蔽成为东方人体艺术的主要特色,但仍有例外:如印度受生殖崇拜意识影响的人体艺术与日本浮世绘人体绘画。第五章东方人体美观【关键词】61第一节神创人体,人体神圣

本节关键问题提纲一、东方民族有“神创人体”的共识。二、与“神创人体”紧密联系的“人体神圣”说。

第一节神创人体,人体神圣62一、东方民族有“神创人体”的共识。

东方民族的“神创人体”的共识是指:东方民族普遍认为,大自然和人类是天神创造出来的产品。天神在游戏中或者在寂寞孤独的状态中,通过自己的想象,或者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出了人类。人类的性别和形体模样是天神按照“合目的性”及“合规律性”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

1、埃及:人是太阳神按“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公元前22世纪、古王国时期孟菲斯的希拉孔波利斯的神话《创世记》)。2、犹太民族:人是上帝创造的,人类本身不能再创造其他形象。(《圣经·旧约·创世记》

)3、印度:天神创造人类和世界。(《吠陀》神话中,先后有《金卵歌》、《造一切歌》、《原人歌》等神话传说)4、日本:人形的创世神(伊耶那歧命和伊耶那美命)创造出人类。(《古事记》

)一、东方民族有“神创人体”的共识。

63二、与“神创人体”紧密联系的“人体神圣”说。

东方民族“人体神圣”的观念包含有以下几方面的思想:

1、人类既然是神按照自己的身体模样来创造的,那么作为神体的复制品,人体也就具有了神圣性。2、由于神体是完美的(具有合目的性、合规律性),作为神的形体的摹仿品,人体也应该是完美的。3、任何残缺的人体都是丑、畸形。畸形、丑陋的人体是对神的亵渎和否定。4、人体是神创造的,人体拥有的生育繁衍功能也是神赋予的。因此人类的生殖、生育活动是神圣的,不容亵渎,不容展露。这些思想观念充分地表现在东方艺术家们对神体、人体的艺术创造上。二、与“神创人体”紧密联系的“人体神圣”说。

64第二节西方敞露的人体观念和人体艺术

产生的文化背景本节关键问题提纲一、展露是西方(古希腊)民族人体审美的主要特色。二、西方(古希腊)展露的人体艺术产生的重要原因。三、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形成新的人体雕刻的规范。

第二节西方敞露的人体观念和人体艺术

产生的文化背景65一、展露是西方(古希腊)民族人体审美的主要特色。1、古希腊民族喜爱人体美,尤其是健康的裸体之美。记录了希腊和罗马文化传统的古籍如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阿庇安《罗马史》、李维《罗马史》等著作都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2、希腊民族的人体美观念以及他们对人体美的欣赏的文化传统,深刻影响了欧洲文化的人体美观念和人体艺术创作。一、展露是西方(古希腊)民族人体审美的主要特色。1、古希腊民66二、西方(古希腊)展露的人体艺术产生的重要原因。

古希腊人对展露的人体美的爱好,受气候、种族、特定时代的政体形制和审美风尚的影响。其中,特定时代的政体形制是导致希腊展露的人体艺术产生的重要原因。1、古代希腊城邦之间征战频仍,出于保家卫国的需要,要求公民拥有健壮、坚韧、有力、灵巧的身体。对于男性而言,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优秀战士的必备条件,对于女性而言,拥有健壮的身体,就意味着她是一位能够生育英雄战士的母亲。2、大希腊境内的儿童们从小就必须接受严酷的军事训练和教育。在项目繁多的军事训练中,儿童们都是裸体训练。在此情形下,希腊民族自小就没有男、女间的“性”的神秘感。3、在和平年代,大希腊各城邦国家之间经常进行具有强烈军事色彩的竞技运动会。在运动会上各城邦国家选手充分展示了肉体之美。优胜者将以为之雕塑石像的形式流传千古。而希腊人“神人同形同性”的观念,使运动员成为理想化的、最美的人体形象,即神体范型的再现。4、在公元五世纪前后,在大希腊全境,欣赏人体美成为全民族公众的共同的爱好,就像19世纪的欧洲民众都喜爱古典的交响音乐和歌剧,20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喜爱流行音乐、狂热崇拜迈克尔·杰克逊一样。

二、西方(古希腊)展露的人体艺术产生的重要原因。古希腊人对67三、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形成新的人体雕刻的规范。

希腊艺术家经过近两个世纪对人体雕刻技艺的实验性研究,终于发现并确定了创造美的人体的规范和比例。

1、关于人体规范的理论认识。

A.“人体之美有赖于其各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同整体之间的有序关系”(雕刻家波利克利托斯的观点,见[美国]威廉•弗莱明:《艺术观念》,宋协立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B.“在一件艺术品中‘完美取决于许多数的关系,而且细微的变化是具有决定意义的’。”(雕刻家波利克利托斯的观点,见[波兰]沃拉德斯拉维·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杨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7—78页)C.“在不同的雕像创作中,模量所依据的部分是各不相同的。然而,一种模量一旦被采用,就必须贯彻始终。”(雕刻家波利克利托斯的观点,见[美国]威廉•弗莱明:《艺术观念》,宋协立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D.从力学的角度出发,解决了人体重心的变化与各种动态之间的关系,使肢体得到了解放,呈现出自由感。三、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形成新的人体雕刻的规范。希腊艺术家68

2、关于人体比例的具体认识。

A.确定了理想的头和身体的比例。古希理艺术家认为雕像理想的头身比应是1:7或1:8。B.确定了理想的人体体型。希腊古典时期的人们认为,理想的体型可用圆和正方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加以表示。“这导致了正方形人这个概念的出现,而这个概念在艺术解剖中一直沿用到近代。”(波兰]沃拉德斯拉维·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杨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0页。)东方美学原理--全套课件69第三节遮蔽与敞露——东方人体观念

中凝聚的社会道德责任本节关键问题提纲一、东方民族对待人体的态度具有现实、功利的特性。二、以现实、功利的特性为前提,东方民族形成了遮蔽的人体审美观念。三、印度是东方人体美观念和人体艺术唯一的“展露型”的代表。四、东方人体美观的两个基本特点。

第三节遮蔽与敞露——东方人体观念

中凝聚的社会道德责70一、东方民族对待人体的态度具有现实、功利的特性。

东方民族对待人体的态度具有现实、功利的特性,这就使东方民族的人体审美观念承载了太多的社会道德责任,因此不能成为自由而纯粹的人体审美观。

1、相比于希腊人保家卫国的目的,东方各民族更重视“种”的繁衍。2、以“种”的繁衍为前提,男女的身体不属于自己所有,而是属于家庭、家族所有。因此每个人都必须遵守民族、家族规定的伦理规范,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3、遵守伦理规范的必然要求,使得对于东方民族而言,人体不能成为公众审美的对象;个体的人体必须遮蔽。

一、东方民族对待人体的态度具有现实、功利的特性。

东方民族71二、以现实、功利的特性为前提,东方民族形成了遮蔽的人体审美观念。

东方民族的人体观念,一方面强化了男、女人体和性行为的羞耻观念;另一方面,又把“婚姻——性行为——生育”抬高到“传宗接代”的神圣地位,由此形成了遮蔽人体、尤其是遮蔽女性肉体的道德制度。

1、古代的中国,因“崇尚文明”的精神而形成了系统的礼仪制度。这一制度规定了服饰必须起到遮蔽的作用,长期的“遮盖肉体的文化传统”又影响到中国人体审美习惯和人体审美观念的特性。2、阿拉伯伊斯兰教以真主和穆圣的名义,对妇女的穿着制定了严格的规范。

二、以现实、功利的特性为前提,东方民族形成了遮蔽的人体审美观72三、印度是东方人体美观念和人体艺术唯一的“展露型”的代表。

为什么“展露型”的人体美观念和人体艺术能够在古印度发生?原因在于:

1、印度次大陆和印度半岛的炎热气候,几乎容不得人们遮蔽身体,少量的衣饰及半裸露身体成为生活的常态,成为展露型人体美产生的自然地理原因。2、印度民族的生殖崇拜和生命崇拜传统,导致对充满性感的、性力激荡的人体的赞美。

三、印度是东方人体美观念和人体艺术唯一的“展露型”的代表。73四、东方人体美观的两个基本特点。

1、以健康的、精力充盈的、灵活灵巧、身材矫健匀称的人体为美。2、以富有生殖能力的、性感的人体为美。

四、东方人体美观的两个基本特点。

1、以健康的、精力充盈的74附图1、拉斐尔《美惠三女神》和唐寅仕女图对比2、印度人体绘画附图1、拉斐尔《美惠三女神》和唐寅仕女图对比75拉斐尔《美惠三女神》唐寅仕女图拉斐尔《美惠三女神》唐寅仕女图76印度人体绘画印度人体绘画77第六章东方的艺术起源论【关键词】1.模仿说2.游戏说3.心灵表现说4.劳动说5.“神创世界”说6.巫术说7.摩耶说8.取法自然

【本章阅读重点提示】

1、东方民族“生命一体化”的自然整体观。2、如何理解东方“个体生命样态之美观”是整个东方美学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

第六章东方的艺术起源论【关键词】78第一节人类文化学和美学史上

关于艺术起源的各种学说本节关键问题提纲

一、模仿说。

二、游戏说。

三、心灵表现说。四、巫术说。五、劳动说。

第一节人类文化学和美学史上

关于艺术起源79一、模仿说。

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事物的模仿。在古代东方民族和古代欧洲及其他地区的民族中,都有这一说法。在现存的美学历史文献中,古希腊哲学家的论述相对较明确而系统。一、模仿说。

80二、游戏说。

这是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游戏活动的学说。它是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人们也因此把游戏说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二、游戏说。

81三、心灵表现说。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内在情感的表现和情感交流的需要。根据这种学说,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目的和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古罗马修辞家A·昆蒂兰、18世纪德国艺术批评家赫尔德、19世纪德国浪漫派美学家弗·许莱格尔、英国诗人雪莱、华兹华斯、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法国美学家E·维龙,20世纪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等。三、心灵表现说。

82四、巫术说。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巫术”活动。这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万物有灵论”来解释原始文化的性质与特点。四、巫术说。

83五、劳动说。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生产劳动决定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英国学者R·沃拉斯切克、德国学者K·毕歇尔、俄国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等均持此观点。五、劳动说。

84第二节神秘的东方艺术起源论本节关键问题提纲一、东方民族的“神创世界论”和“神创艺术论”。

二、东方的“神创世界论”包含着两个重要思想。

第二节神秘的东方艺术起源论85一、东方民族的“神创世界论”和“神创艺术论”。

古代东方民族把人类的起源与艺术的起源,都归结为某一位天神的创造。这就是东方民族的“神创世界论”和“神创艺术论”。一、东方民族的“神创世界论”和“神创艺术论”。

86二、东方的“神创世界论”包含着两个重要思想。

第一,神以幻化的方式创造了幻化的世界万物,艺术也是神创造出来的。第二,神是永恒的存在;神创造的东西超过人创造的东西。二、东方的“神创世界论”包含着两个重要思想。

第一,神以幻化87第三节“神创的”艺术作品的特性本节关键问题提纲一、艺术品是虚幻的,以假充真。

二、艺术家创造的东西是摹仿神创造的东西。三、东方的艺术讲究“取法自然”。四、艺术作品表达的是神性,要表达出神的精神风貌。五、东方艺术是主观性的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