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3f6476c8772b85d00f68a0e6cb4140f/23f6476c8772b85d00f68a0e6cb4140f1.gif)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3f6476c8772b85d00f68a0e6cb4140f/23f6476c8772b85d00f68a0e6cb4140f2.gif)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3f6476c8772b85d00f68a0e6cb4140f/23f6476c8772b85d00f68a0e6cb4140f3.gif)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3f6476c8772b85d00f68a0e6cb4140f/23f6476c8772b85d00f68a0e6cb4140f4.gif)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3f6476c8772b85d00f68a0e6cb4140f/23f6476c8772b85d00f68a0e6cb4140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答案)1.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个等距离处的凸透镜前,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再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像。由此推断:甲透镜的焦距小于乙透镜的焦距。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和凸透镜放在不同位置。在图甲位置,观察到倒立等大的像;在图乙位置,观察到倒立放大的虚像。3.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移动蜡烛使烛焰距离凸透镜25cm,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实像。根据这一成像规律,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是显微镜。4.在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处不能看到这个像,因为像是虚的。5.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b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倒立的。6.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上调整。(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作的仪器有显微镜。(3)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向上调整光屏。小华发现,将“水透镜”放在一张白纸上,透过圆环可以看到一个倒立的小圆点。他很好奇,拿出一支笔,将圆环的内外两侧分别在白纸上画出来,如图所示:(1)小华画出的图形中,实线表示水透镜的______,虚线表示______.(2)小华将“水透镜”离开白纸,发现倒立的小圆点消失了,这是因为光线在经过“水透镜”时发生了______.(3)小华将“水透镜”放在手心上,透过圆环看向手心,发现手心的图像变大了,这是因为“水透镜”的______.(4)小华将“水透镜”放在一张白纸上,透过圆环看向白纸,发现白纸上的图像变大了,这是因为“水透镜”的______.改写:小华通过实验发现,将“水透镜”放在白纸上,透过圆环可以看到一个倒立的小圆点。他用一支笔在白纸上画出了水透镜的形状,实线表示水透镜的边缘,虚线表示水透镜的中心。当小华将“水透镜”离开白纸时,倒立的小圆点消失了,这是因为光线在经过“水透镜”时发生了折射。当小华将“水透镜”放在手心上观察时,发现手心的图像变大了,这是因为“水透镜”的折射率比空气大。当小华将“水透镜”放在白纸上观察时,发现白纸上的图像变大了,这是因为“水透镜”具有放大作用。(1)通过“水透镜”观察到的字会出现畸变,这时“水透镜”是一个畸变的透镜。将“水透镜”向字靠近一点,观察到的字会变大。(2)小明猜想“水透镜”的焦距与水的质量有关,他用牙签在“水透镜”上轻轻取走一点水,比较前后两次所成像的大小。观察时他应该注意控制“水透镜”到字的距离不变。(3)小芳用另一只内径不同的圆环制作“水透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针对这一现象,可以提出一个新的探究问题:内径不同的圆环制作的“水透镜”会对成像产生什么影响?11.如图所示,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点处,A、B、D、E四点到C点的距离恰有两点同为该透镜的一倍焦距或两倍焦距。(1)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或20cm。(2)实验时,小王将发光物、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放在同一高度,以保证发光物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3)接着,小王将发光物置于光具座上距B点15cm处,在DE间移动光屏找像,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1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物距小于焦距)。(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6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再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远离凸透镜。13.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调节烛焰、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如甲图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为20厘米,光屏中心呈现清晰的烛焰像,此时物距为40厘米,所成的烛焰像是等大的实像。若用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继续实验,如乙图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距为10厘米,透镜B的焦距为5厘米。14.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他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并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缩小。在生活中,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放大镜和显微镜等光学仪器。小明还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如图乙所示),发现焦距较短的凸透镜所成的像更大一些。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1.0cm。如果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7cm处(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16.王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在实验前,应该首先调节蜡烛的焰心、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距离凸透镜2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放大的烛名像。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物距/cm像距/cm像的大小变化15021.4逐渐变大24024逐渐变大33030不变42440逐渐变小521.450逐渐变小由表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30cm。(1)小强在实验中发现,当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8cm的位置时,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出现了一个____的像。(2)若将光屏向凸透镜移动,离凸透镜越来越近,则像会____(选填“变小”或“变大”)。(3)若将蜡烛向凸透镜移动,则像会____(选填“向凸透镜移动”或“远离凸透镜”);若将光屏向凸透镜移动,则像会____(选填“向凸透镜移动”或“远离凸透镜”)。(1)倒立(2)变大(3)向凸透镜移动;向凸透镜移动(2)在实验中,将光屏放在F'P'处,蜡烛放在标尺上的30cm处,观察到光屏上有清晰的像。若将蜡烛向凸透镜移动一定距离,则需要将光屏向____(填“凸透镜”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1)20(2)凸透镜24.小明进行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首先,他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F。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cm。然后,他将一支高1.5cm的发光棒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接着,他把该发光棒立于凸透镜前,在光屏上成了3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12cm。25.小彤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为了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小彤应将光屏向右移动。小彤将光屏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实像。小彤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幻灯机的成像特点。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实验前,需要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其与烛焰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当蜡烛在凸透镜2倍焦距外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实像。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到凸透镜距离为8cm,从光屏的一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虚像。实验中若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将会亮度变暗。27.小明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的实验。实验器材包括光具座、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等。在实验中,他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点燃蜡烛。接着,他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线上。该实验的目的是使凸透镜成实像,而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物距大于焦距。小明记录了实验数据并画出了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图像。最后,他进行了另一个实验,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刻线处,凸透镜放在15cm刻线上,移动光屏在a位置找到像;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向某一方向移动到b位置时,在光屏上又看到像。根据所画图像,小明可以判断光屏上第一次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而a位置在44~46cm刻线之间;光屏上第二次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而b位置在19~21cm刻线之间。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首先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光路图。由图可以得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接着,利用图中装置进行以下操作:①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下调节;②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与此类似的成像情况可以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实现。③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右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在实验中,小明通过移动物体和光屏,记录了不同物距下的像距,并画出了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像距离为负值,无实像;当物距等于焦距时,成像距离为正无穷,无实像;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像距离为正值,有实像。通过这个实验,小明探究出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仍然可以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然而,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仍在光屏的中央,应向下调节凸透镜。调整后,图中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这种规律的应用可以举出一个例子。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应将蜡烛调节到30cm处,光屏应向右调节到70cm处。在此过程中,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变小了。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f′与f大小关系是f′>f。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之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蜡烛应向下移动。由实验可知,当用变焦照相机拍照时,如果想使被拍摄景物的像变大些,应调节相机的焦距变小些。19.在使用投影仪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用最小最亮的光源;(2)将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或者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同时要确保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3)将投影仪(幻灯机)靠近光屏。20.为了缩小投影的大小,可以将投影仪靠近光屏。这样做可以使投影在光屏上的大小变小。21.在调整投影仪的位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确保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上;(2)将蜡烛移到B点左侧,或者在透镜左侧,距凸透镜10cm至20cm之间,或者在透镜左侧,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3)调整位置使投影在光屏上的大小和清晰度达到最佳状态。22.如果想要放大投影的大小,可以将投影仪靠近光屏,这样可以使投影在光屏上的大小变大。23.如果要使用投影仪投影距离较远的画面,可以选择投影仪的亮度为15,并将投影仪放置在较高的位置,同时使用C型投影仪(幻灯机、放映机)。24.当投影仪与光屏的距离为12时,投影在光屏上的大小和实物的大小是倒立等大的。此时,可以选择在C点放置物体,使其在投影上呈现出倒立等大的效果。25.如果想要将投影仪放置在左侧使用,需要选择左侧实幻灯机。26.在使用凸透镜投影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将烛焰、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水平直线上;(2)投影在光屏上的图像是倒立、缩小、实像的;(3)实物在凸透镜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餐具洗涤用品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快递业务客户关系管理承包合同
- 2025年度绿色环保产业承包经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电梯安全评估与整改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电子商务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合同
- 班级志愿者活动计划
- 团队激励机制的设计计划
- 促进员工团队意识的措施计划
- 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结合计划
- 绩效考核体系年度优化计划
- 专题17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题-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 富血小板血浆(PRP)临床实践与病例分享课件
- 肿瘤性发热及护理
- 光伏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护理科研》课件
- DB4101-T 121-2024 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 五年级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100道及答案
-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开启科学探索之旅》教学设计
- 年产1万吨的二氧化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全流程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拿地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
- 2024年新高考全国1卷第16题说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