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原君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1页
高三语文原君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2页
高三语文原君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3页
高三语文原君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4页
高三语文原君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张佳原君1/77尧舜2/77纣王秦始皇3/77朱元璋4/77崇祯帝溥仪5/77你心目中帝王是个什么样子?6/771.民之天,民之父母2.无上权力,生杀予夺3.物质生活极为丰富4.统领国家,让百姓过好日子7/771.民之天,民之父母2.无上权力,生杀予夺3.物质生活极为丰富4.统领国家,让百姓过好日子——君主有其职分,责任与义务相辅相承8/77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9/77人物介绍黄宗羲(1601—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出自官僚家庭,其父黄尊素因弹劾权奸魏忠贤而遭害,及长,遂承父志,参与并领导“复社”,坚持同魏忠贤余党进行斗争。清兵南下,曾组织“世忠营”进行抵抗。与孙奇逢、李骻并称三大儒。10/77明亡后来,数次回绝清廷征召,于隐居中专事著述讲学。所持政治思想主张,具有鲜明民主色彩,曾大胆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并倡以“天下之法”替代“一家之法”,对清末改良主义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一定影响。11/77明朝灭亡,另一种号称“中央帝国”王朝——满清走向了它“辉煌”。这个时期,帝制正盛,风雨如磐,谁要是对“天子”有一点点“不敬”,那就是“大逆不道”。而就是在这腥风血雨、黑色恐怖岁月,竟大胆地喊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口号,鼓舞人民把人君打翻在地,掷其皇冠,摧其御座,这是何等勇气,何等气魄!要懂得,这可是轻则系身囹圄,重则

身首异处、惨遭灭门“罪行”啊!12/77思想与成就政治方面,主张改革土地、赋税制度,反对传统重农轻工商观点,强调工商皆为本。文学方面,强调诗文必须反应现实,体现真情实感。史学成就尤大,撰有中国第一部学术史《明儒学案》,开浙东史学研究之风气。尚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案》等著作。13/77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政论和史论专著,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批判君主专制、呼唤民主政体名著。该书对封建帝王专制独裁进行了剧烈批判,对将来社会所应具有政治体制提出了独到政治见解,具有鲜明启蒙性质和民主色彩,被梁启超称为“人类文化之高贵产品”。14/77人物行为直接原因主线原因

15/77人物行为直接原因主线原因

许由、务光16/77人物行为直接原因主线原因

许由、务光尧舜17/77人物行为直接原因主线原因

许由、务光尧舜

禹18/77人物行为直接原因主线原因

许由、务光尧舜

禹量而不入19/77人物行为直接原因主线原因

许由、务光尧舜

禹量而不入入而又去20/77人物行为直接原因主线原因

许由、务光尧舜

禹量而不入入而又去初不欲入而不得去21/77人物行为直接原因主线原因

许由、务光尧舜

禹量而不入入而又去初不欲入而不得去勤快千万倍22/77人物行为直接原因主线原因

许由、务光尧舜

禹量而不入入而又去初不欲入而不得去勤快千万倍己不享其利23/77人物行为直接原因主线原因

许由、务光尧舜

禹量而不入入而又去初不欲入而不得去勤快千万倍己不享其利非人情

所欲居24/77人物行为直接原因主线原因

许由、务光尧舜

禹量而不入入而又去初不欲入而不得去勤快千万倍己不享其利非人情

所欲居明乎为君之职分25/771.君主专制危害、目标

危害:26/771.君主专制危害、目标

危害:①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儿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竟然不会感到惨痛)27/771.君主专制危害、目标

危害:①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儿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竟然不会感到惨痛)

②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儿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28/771.君主专制危害、目标危害:①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竟然不会感到惨痛)

②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目:为子孙创业,产业之花息。29/772.对比论证30/77①古时:天下为主,君为客

今时:君为主,天下为客2.对比论证31/77①古时:天下为主,君为客

今时:君为主,天下为客②后裔君主未得天下之时与既得天下之时

对比2.对比论证32/77①古时:天下为主,君为客

今时:君为主,天下为客②后裔君主未得天下之时与既得天下之时

对比

结论: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2.对比论证33/77人物行为直接原因主线原因小儒34/77人物行为直接原因主线原因小儒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妄传伯

夷、叔齐无稽之事35/77人物行为直接原因主线原因小儒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妄传伯

夷、叔齐无稽之事以天下为莫大之产业36/77人物行为直接原因主线原因小儒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妄传伯

夷、叔齐无稽之事以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不明为君之职分37/77对比论证:

38/77对比论证:

①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名之为独夫。

39/77对比论证:

①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名之为独夫。

②小儒:君臣之义无所逃与天地之间,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

孟子——圣言武王——圣人

40/77对比论证:

①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名之为独夫。

②小儒:君臣之义无所逃与天地之间,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

孟子——圣言武王——圣人

如何看待伯夷、叔齐做法:

41/77对比论证:

①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名之为独夫。

②小儒:君臣之义无所逃与天地之间,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

孟子——圣言武王——圣人

如何看待伯夷、叔齐做法:

为虎作伥42/77《原君》课文脉络

43/77《原君》课文脉络古—君主明职分

今—君主国之害

批—小儒君臣义

44/77《原君》课文脉络古—君主明职分

今—君主国之害

批—小儒君臣义望—君主明职分

45/77《原君》课文脉络古—君主明职分

今—君主国之害

批—小儒君臣义望—君主明职分对比

46/77《原君》课文脉络古—君主明职分

今—君主国之害

批—小儒君臣义望—君主明职分对比不明—大害

47/77托古论今对比鲜明

——《原君》论证特色谈文章观点鲜明,见解透辟,托古论今,对比鲜明,显示出雄辩论说格调。托古——为天下人兴利除害——勤快千万倍于天下人——而己又不享其利

论今——视天下为莫大产业—利归於己,害归於人48/77《原君》课文脉络古—君主明职分

今—君主国之害

批—小儒君臣义望—君主明职分对比不明—大害

49/77举例《原君》课文脉络

古—君主明职分

今—君主国之害

批—小儒君臣义望—君主明职分对比不明—大害50/77《原君》课文脉络举例明—大利

古—君主明职分

今—君主国之害

批—小儒君臣义望—君主明职分对比不明—大害51/77人物行为直接原因主线原因许由、务光去而不入勤千万倍不享其利非人情所欲居

明乎为君之职分尧、舜、入而又去禹入而不得去汉高祖利“产业”沾沾自喜以天下

为莫大

之产业

不明为君之职分明太祖保“产业”丧心病狂崇祯帝失“产业”栖栖遑遑桀纣享“产业”残暴荒淫小儒妄传言为虎作伥

举例论证52/77本文主旨53/77本文主旨对专制政体做了初步反思,对封建帝王专制独裁进行了剧烈批判。君主必须以天下为公。54/77本文主旨对专制政体做了初步反思,对封建帝王专制独裁进行了剧烈批判。君主必须以天下为公。即“天下为主,君为客”55/77拓展:目前人民当家作主,早已废除了君主,这篇文章对我们现实生活有如何启示?56/77

《原君》现实意义就在于勇于大胆质疑、大声说不,以一种文人良知切实思考社会、反思现实;同步,他对于民本思考与我们当

代社会所提“以人为本”极为相同,也是我们

如何更加好构建友好社会需要参照观念。

唐太宗早就说过“以史为鉴,能够知兴替”我们目前学《孟子》、学《原君》,都是为了

更加好发展我们当代社会,用历史这面镜子

给我们经验以及教训,并从这些典型中汲取养

分来更加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57/77写作特点58/77写作特点1.因果论证,层层剥笋(手法)59/77写作特点1.因果论证,层层剥笋(手法)2.论据精当,概括生动(内容)60/77写作特点1.因果论证,层层剥笋(手法)2.论据精当,概括生动(内容)3.逻辑性强,文脉贯通(构造)61/77写作特点1.因果论证,层层剥笋(手法)2.论据精当,概括生动(内容)3.逻辑性强,文脉贯通(构造)4.君主专制,见解独特(思想)62/77以铜为鉴能够正衣冠以史为鉴能够知兴衰63/77拓展:目前人民当家作主,早已废除了君主,这篇文章对我们现实生活有如何启示?64/77古今异义自私公害65/77古今异义自私古义:自己私事公害66/77古今异义自私古义:自己私事今义:只顾自己利益公害67/77古今异义自私古义:自己私事今义:只顾自己利益公害古义:公共祸害68/77古今异义自私古义:自己私事今义:只顾自己利益公害古义:公共祸害今义:比方对公共有害事物69/77判断下列句式,并翻译句子(1)视天下为莫大产业,传之子孙。70/77判断下列句式,并翻译句子(1)视天下为莫大产业,传之子孙。(省略句,介词“于”)71/77判断下列句式,并翻译句子(1)视天下为莫大产业,传之子孙。(省略句,介词“于”)把天下看作自己再大不过产业,传给子孙。72/77(2)某业所就,孰与仲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