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调兵山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点睛提升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调兵山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点睛提升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调兵山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点睛提升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调兵山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点睛提升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调兵山市初中物理八年级期末点睛提升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A.一间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300kg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0ND.天津市冬季平均气温约为﹣30℃

2、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皮肤上擦酒精后变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从皮肤吸热所致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C.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由于电风扇吹出的风降低了室温D.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3、为确定厚度均匀、形状不规则的平板状物体的重心位置,某同学将该物体上的A点悬挂在细线上,用铅笔在物体上画出细线的延长线AB,如图甲所示。再将该物体上的C点悬挂在细线上,用铅笔在物体上画出细线的延长线CD,CD和AB的交点为E,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图甲中的物体静止时,细线对物体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当图甲中的物体静止时,细线对物体拉力的方向和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C.图乙中E点是物体的重心D.若将图乙中该物体上的F点悬挂在细线上,细线的延长线不通过E点

4、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会发生折射现象B.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反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D.只要进入另一种介质,光速就会改变

5、噪声会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一项社会问题。下列做法中能减弱噪声的是()A.正在车间中工作的工人戴上防噪耳罩B.在公路旁安装隔音墙C.乘坐公共汽车时用手机的外放功能听音乐D.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大声交谈

6、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C.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D.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7、学习和生活中常用到下列光学器具:①显微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老花镜;⑤汽车观后镜;⑥近视镜。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8、小吴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现象所涉及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树木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清澈的池水看起来变浅了是光的折射引起的C.夜晚行人在路灯下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在教室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课桌上的书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9、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纸上的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A.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C.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D.必须保证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倒立的像B.能从不同的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C.反射光线总是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D.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的

11、如图所示,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成像更清晰,应该将两支蜡烛都点燃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时像将靠近玻璃板C.做多次实验是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12、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A.0~5s甲车加速运动B.5s~6s甲车速度为2.0m/sC.0~5s乙车平均速度为0.4m/sD.5s~6s乙车匀速行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如图是歼20霸气展示“落叶升”超机动:战机一边上升,一边旋转,连续转了两个360度。这可不是一般的滚转动作,歼20的机身轴线,完全偏离前进方向,一直处于大迎角的状态,机头指向一直在不断变化,机尾则一直是“甩尾”的状态。这个过程中,飞机相对于飞行员是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歼20的飞行速度可达680m/s,其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

14、小明对热现象的有关规律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其目的是使冰_____,根据图甲可知,冰属于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换用其它装置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15、思维导图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小明在学了物理之后对部分章节的内容做了知识梳理,请你帮助小明把未完成的部分完成。

(1)____;

(2)____;

(3)____;

(4)____;

16、小华同学喜欢用IPAD听歌,他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_来判断不同的歌手(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7、如图:太阳光通过棱镜形成彩色光带,可以说明白光是由各种________组成。

18、一束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0°,则入射角是___________,当入射角减小15°时,反射角是___________;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50°,则折射角___________50°(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中倒影”是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

19、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___,入射角等于________,折射角等于________。

20、夜晚涪江五桥上的灯光开亮时,涪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涪江五桥下涪江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___m。若涪江水上涨0.5m,该彩灯与其对应的“倒影”相距_______m三、作图题

2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22、已知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

四、实验题

23、如图所示,小华用刻度尺测寿山石的长度为________cm,接着用天平测量寿山石的质量.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称量过程中,又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他应在右盘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小”)砝码.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那么寿山石的质量为________g;再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3,则该寿山石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24、小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在竖直放置的茶色玻璃板前放棋子A,按照图甲中_______(填“①”、“②”或“③”)的方式看到棋子A的像A′。

(2)把与A相同的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并移动直至棋子B与A的像A′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法。

(3)移去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按照图甲中_______(填“①”、“②”或“③”)的方式观察光屏没有像。

(4)改变A的位置,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初步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_______。

(5)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见蜡烛A的像。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如图丙),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会_______(选填“偏高”或“偏低”)。

(6)实验结束,小华离开实验室,走近自动感应玻璃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她在玻璃门中的像将_______(填“随”或“不随”)门平移。

25、小明和小华在家里烧水时发现,“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同样温度的半壶水的需要时间长”.根据这一现象他们猜想: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水的质量有关,并进一步提出假设,你认为他的假设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为了验证以上假设,他们来到实验室,各自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对不同质量的水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___________和计时器,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设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

表一(水)时间(分钟)1234567质量(千克)20406080100120140升高温度(℃)5

表二(水)时间(分钟)1234567质量(千克)10203040506070升高温度(℃)10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与第二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要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②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归纳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研究,小明和小华又选用煤油重复上述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三中.(设水和煤油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

表三(煤油)时间(分钟)0.511.522.533.5质量(千克)20406080100120140升高温度(℃)5

在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后,他们还能得到的结论是: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中通过观察发现,铜球A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较大,所以我们认为铜球A所具有的动能较大,依据是______;

②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铜球撞击木块时的速度相同,具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③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某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它仪器测出了如表一和表二的数据。

表一(铜球撞击时的速度为8厘米/秒)

序号铜球质量(克)木块移动距离(厘米)110010220020330030

表二(铜球质量为100克)序号铜球撞击速度(厘米/秒)木块移动距离(厘米)48105164062490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初步得出:当物体运动速度相同时,物体质量越大,物体所具有的动能越大;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初步得出:______;

(c)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可知,______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五、计算题

27、如题图所示,工人通过滑轮组将质量为60kg的物体从一楼匀速提升到12m高的五楼用时30s,已知动滑轮重20N,不计绳重与摩擦,g=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