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上的场域与举证责任_第1页
德国法上的场域与举证责任_第2页
德国法上的场域与举证责任_第3页
德国法上的场域与举证责任_第4页
德国法上的场域与举证责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国法上的场域与举证责任

通过散布虚假信息来侵犯他人声誉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包括特殊的法律问题,尤其是举证责任问题。举证责任的一般规则是原告负最终的说服责任,即原告有义务通过举证说服法官确信使请求权成立的事实为真。然而在名誉侵权案件中,往往是被告声称,原告的生活领域中发生了一件积极事实,此时,若要原告负说服责任,就等于让原告证明并未发生此事件,这里的证明任务虽非不可完成,但难度无疑很大。原告证明未发生此事件的顺捷途径是证明当时当地发生了彼事件,这又等于迫使原告自曝隐私。其次,名誉侵权中的被告以媒体为主力,对于其所报道的事件,媒体在事后往往难以证明真伪。在诸多政治、经济、社会新闻报道中,媒体往往依赖二手资料,包括消息源、目击者等等。报道做出后,采访过的目击者已无迹可寻。若要作为被告的媒体对其报道一概负真实性证明责任,等于堵上了新闻报道之门。其三,媒体报道再小心谨慎,八方取证,也难免误述。若要媒体对其误述一概负赔偿责任,容易造成其缩手缩脚,使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披露,这又伤害了公共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德国立法及司法机关设计了一套很有特色的举证规则,值得我们管窥一二。一、荣誉侵权纠纷的一般证明规则(一)社会交往来中必要的注意在德国,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负有注意义务。这一义务的标准出自德国民法典第276条及其他相关媒体法律法规之规定。依据德国民法典第276条,新闻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当尽到“社会交往中必要的注意”,而非通常的注意。即便有些情形下漫不经心普遍存在,在业界习以为常,也不能得到法院的宽恕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强调,媒体注意义务的标准是严格的不过,原则上的严格要求不等于过分要求,否则媒体将动辄得咎,无法开展工作,德国基本法所确立的新闻自由也将不复存在。因此,德国联邦最高法院明确指出,新闻从业者要尽的只是“新闻业适当的注意”而不是更高除了在注意方面适当考虑媒体的工作特点外,就对媒体的保护而言,德国法上最有特色的制度设计当属举证责任之规定。(二)受害者主张可特殊规定节目播出时的保证1.原则上,使请求权成立之事实的说明责任(Darlegungslast)及证明责任(Beweislast)均由原告承担,使请求权不成立之事实的说明责任及证明责任由被告承担。原告负有最终的说服责任,即在证明上达到使法官确信被告之陈述为虚假的程度。在德国法上,不存在这样一条法律原则:一项未加以证实的陈述即被认定为不真实。法院指出,如果这样的话,就只有完全加以证明的事实陈述才可以公诸于众,这等于大大排除了舆论批评空间就原告应当证明被告作出或传播了特定陈述之规定,存在着一项例外,即电台和电视台在原告就节目的播出时间做出说明后,作为被告的电台和电视台有义务向原告提供该时间播出的节目内容。德国各州广播电视法规定,对一切播出的节目均应加以记录,任何以书面形式称其权利因节目播出而受到侵犯者,可以查阅该记录。2.如果涉及的是一项损害名誉的陈述,则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即被告须证明其陈述的真实性。此时,被告负有说明义务。对于原告而言,不能要求他对一句空泛的陈述加以证伪,或者不得不通过完全公开自己的私人或经营生活来证伪。因此,如果被告声称,原告所持手稿是伪造的,他就必须对这句话加以充实,即什么手稿是伪造的。一个发布了伤及他人名誉之陈述的人,一般都有能力对其陈述加以具体化3.如果涉及一项侵害名誉的陈述,但是被告证明其加以公布是“代表正当利益”,则举证责任仍归于原告。法院确立此项规则的依据是德国刑法典第193条法谚有云“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媒体以新闻报道为职责,最容易被人以报道失实为由起诉名誉侵权。一旦将报道失实的举证责任加以原告,就意味着法律先行推定报道所述为真。面对举证的沉重负担,原告的胜诉可能性自然大大降低。因此,德国刑法典第193条与德国基本法第5条一起构成了德国媒体的“大宪章”二、媒体压力德国刑法典第193条所确立之“代表正当利益”抗辩的适用范围并不限于媒体的新闻报道,但它对媒体的意义尤为突出。出于技术及时间原因,常常处在压力之下的媒体不可能总是对一切收到的消息在发布之前都加以彻底核实。如果一项消息为假,则媒体只要不是在报道工作上存在轻率(leichtfertig),即可援引第193条,将举证责任转移给原告(一)自由职业活动、运动员活动及客活动的保护除了第193条明列的社会生活领域,德国法院将对自由职业活动、运动员活动及政客活动的批评、行政及司法活动也纳入第193条的保护范围。国家机关有权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对党派的目标及活动加以评论(二)抗辩“代表合法利益”的先决条件1.2.对报道对象的注意由于极大的影响力,媒体于报道时负有特别注意。批评越是严厉,公布对当事人影响越大,越要多加谨慎。如果被告对事实的真伪表现为满不在乎的态度,在调查中表现出相当的疏忽大意、以偏概全,那么被告就是轻率的由德国法院确定的判断陈述是否谨慎的参考性规则包括:a.相对于机构、团体或企业,在报道个人时应运用更大的谨慎;b.对报道对象的责难性越是严厉,越是应该进行谨慎核查;c.如果连最低程度的可靠依据都没有,或者对消息本身的准确性存有疑问,就必须放弃报道;d.要报道的事件的时效性也很重要,时间紧迫可以导致注意要求的减轻,反之则应投入更多的注意;e.某类事实如属首次公布,须穷尽一切可得的消息源;f.原则上应对报道对象本人进行询问,尤其是在时效性不强的情况下;g.未经调查而采纳其他媒体报道,不构成遵守注意义务;h.怀疑性报道也要报道对当事人有利的事实,乃至给当事人表态的机会;i.如果公众的信息利益超过了为当事人保密的利益,可以指名道姓,这种特别信息利益通常存在于国家行为与官员的罪行相结合,或涉及其他面向公众的组织如教会、宗教团体、协会等,即便这里不存在严重刑事案件3.鼓励他人进入利益领域对他人名誉的侵犯应是达成正当目的的合适手段。故媒体应在公布前审查,发表是否有足够的公共价值。这一点尤其适用于对私生活领域事件的报道遵守比例原则不是说媒体必须总是使用最柔和的手段。尤其在政治意见交锋中,在重大公共问题上,法院认可,对于手段过当与否应从宽看待,从而使用夸张的评价、严厉和攻击性的措辞来称呼政治对手可能是允许的。通过自身言行主动成为公众利益的对象者,允许对其发出比他人程度更重的言论。人民的过分激动也要考虑,并可以导致允许严厉措辞4.原告的诽谤和诽谤来自被告的陈述,而不是形式如果被告使用了侮辱性的表达形式,则不属于“代表正当利益”。法院给出的理由是,自称代表正当利益者,不需要受到悖俗的形式三、荣誉侵权证明规则的实际适用下面,通过德国法名誉侵权法上两个经典判例来了解名誉侵权相关举证规则的适用。(一)从原告的说明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判决:Eppler案a.案情原告是巴登符腾堡州社会民主党的负责人,被告是该州基督教民主联盟。在1976年州议会选举中,被告宣称,原告呼吁公众对经济的承受能力加以检查。原告诉称,自己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被告将言辞强加于自己的行为使其人格权受到侵害,因而提起停止侵害之诉。原告的诉求在各级法院均被驳回。b.法院判决意见州高等法院认定,被告的陈述不会使原告的名誉受到毁损。因此,应当由原告说明并证明被告对其人格权的侵害。由于案件证据无法确定被告的陈述是真实还是不真实,因此由原告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联邦宪法法院认为,本案首先不存在基本法第2条第1款涉及的对于私人空间的侵犯,被告的陈述也不含有损害名誉的成分。要求对经济的承受能力加以检查,不是什么不名誉的事。原告是政界人士,把一项许多人不接受的要求安在他身上或许伤害其政治活动,但无论如何与个人名誉无关。最后,这里也不存在对已发表的言论的权利问题,因为这里涉及的陈述并不能歪曲原告早先的言论,从而歪曲其形象。但另一方面,基本法第2条第1款保护的一般人格权也禁止将莫须有的言论加于一个人。例如,散布一个编造出来的有关受害人私生活的访谈由于被告的陈述无诋毁性,因此州高等法院正确的认定,应由原告证明被告陈述为假。让受害人证明他并没有说过什么话,这样的举证规则虽有时让受害人遇到困难,但也并非对他提出了过分要求。因为被告也有一项义务,即对其陈述加以具体化,指出原告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面对什么人讲了这些话。这样,原告就可以进行反证。在本案中,被告进行了说明,法院也对之进行了考查和衡量。其中,就原告是否在某地的一次讨论会上这样说过,法院听取了多个证人的作证,有两个人说自己听到过大致同义的话,而其他人记不起来听到没有。因此不能认定,被告是将一项陈述强加给了原告,举证的不利后果由原告承担。(二)法国表现出被告陈述为虚假,加害人4.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包机”案a.案情原告是一家企业,为往返于联邦德国与土耳其之间的土耳其人提供班机服务。1981年,原告安排了一班7月31日自法兰克福飞往安卡拉经停斯图加特的客机。由于99个座位只订出了30个,原告临时决定取消这一航班。被告是一家电台,于7月31日这一天先在北德地区后在南德地区播出了一段电话报道,描述了斯图加特机场候机者的情况。在这个报道中,被告称,许多因假期打算回土耳其的乘客,在斯图加特机场得知自己受骗了。大约有40人在机场白白等了数小时。有人卖机票却不提供服务,在乘客们买的票上,有的起飞时间是16时50分,有的是18时50分,还有的是20时50分。机场里不见原告人员的身影,而机场方面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班飞机。土耳其同胞在回乡之路上陷入了困境。报道播出后,原告经营陷入绝境。原告认为,被告过错地散布了不实陈述,造成其停业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主张损害赔偿。b.法院判决意见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虽然依民法典第823条第2款联系刑法典第186条,对于有伤原告名誉的陈述由加害人负举证责任,即证明其陈述为真,但是,如果加害人能够援引刑法典第193条,证明其行为代表正当利益,则另当别论。依刑法典第193条,如果加害人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即便其陈述在事后证明为假,加害人也不必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原告不能证明被告的陈述为假,那么就要认为陈述为真,这里要问的是,陈述方得否认为,其陈述为代表正当利益所必要。在本案中,被告代表着广播听众了解当时机场情况这一正当利益,因此,即便被告的陈述造成原告名誉受损,仍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即证明被告所述为假。本案中,因对原告提供的相关证据或取证申请上诉法院错误地没有采纳,因此案件发回重审。四、对“代表正当利益”理论的评价在名誉侵权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上,德国司法机关设计了一套较为复杂的规则:首先,区分伤害名誉的陈述与不伤害名誉的陈述,在前者由被告负举证责任,在后者由原告负举证责任;然后,在伤害名誉的陈述中又区分代表正当利益的陈述与不代表正当利益的陈述,在前者由原告负举证责任,在后者由被告负举证责任。不过,若要享受这一“代表正当利益”抗辩,被告的行为须满足四项条件:代表正当利益;行为不是轻率的;行为符合“手段目的相适应”原则;陈述内容而非形式构成名誉伤害。从这套规则可以看出德国法院平衡名誉保护与新闻自由的良苦用心。尤其在“正当利益”这一概念的引入上,德国法值得借鉴。在美国隐私权法上,同样存在着与之类似的“合理的公共关注”抗辩然而,这套规则并非完美。既然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承认,人格权的基础思想是自我决定,那么无论将有损名誉的事实还是将无损名誉的事实加给本人,都同样伤害了本人的自我决定,在法律上同等对待,因而,区分伤害名誉的陈述与不伤害名誉的陈述并课以不同的举证责任在法理上是站不住脚的。此外,被告要享受举证责任的优遇,先要证明自己不是“轻率地”制作和传播相关陈述,这实际上是要求被告证明自己已尽到合理谨慎。而被告一旦证明已尽合理谨慎,也就证明了自身无过错,从而赔偿责任因过错要件不成立而当然免除,再纠缠举证责任已是多此一举。因此,笔者认为,“代表正当利益”理论是德国法上名誉侵权举证责任的真正闪光点。围绕着“代表正当利益”,更为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