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票据法上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性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8092b8714d12f641cb90b2779a1cd3/1b8092b8714d12f641cb90b2779a1cd31.gif)
![论票据法上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性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8092b8714d12f641cb90b2779a1cd3/1b8092b8714d12f641cb90b2779a1cd32.gif)
![论票据法上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性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8092b8714d12f641cb90b2779a1cd3/1b8092b8714d12f641cb90b2779a1cd33.gif)
![论票据法上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性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8092b8714d12f641cb90b2779a1cd3/1b8092b8714d12f641cb90b2779a1cd3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票据法上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性质
一、关于利益偿还请求权的性质如果权利要求法中的第三方权利,也称为第三方利益返还权,是指发票债务人有权撤销发票的权利,并在发票撤销程序的基础上履行争议的权利。申请人或者机构的收取率必须在其利益限额内付款。关于利益偿还请求权的性质为何,学界有诸多争议。下面介绍几种主要观点。1.在票据上的金钱给付请求权这种观点认为利益偿还请求权是票据权利消灭后残留下来的可代替票据权利的法定的请求权或者是由票据权利变形而形成的权利。这种观点被多数学者否认。票据权利,是体现在票据上的金钱给付请求权,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义务人)或者关系人请求支付一定金额的权利,该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两种(或称两次)请求权。而利益偿还请求权是票据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全部、完全消失后产生的一种权利,如果票据权利仍然存在,就不存在利益偿还请求权的适用问题,利益偿还请求权与票据权利仅仅具有时间上的延续关系,其不能被票据权利所包含,二者在履行义务的主体以及行使的条件等诸多方面是明显区分的。因此,利益偿还请求权不是票据权利的变形物、残存物。2.请求权的内涵这种观点认为票据权利的消灭给持票人的利益造成了损害,为了填补这种损害,票据法规定了利益偿还请求权,其本质上是损害赔偿请求权。这种观点也被多数学者否认。损害赔偿请求权是因一方不履行义务或实施侵权行为而给对方造成损失时,受损害的一方当事人所享有的请求对方赔偿损失的权利。持票人票据权利消灭,确实导致了其利益上的损失,但这种损失并非作为利益偿还请求权义务主体的出票人或承兑人造成的,他们既非不履行付款或被追索的义务,也没有实施任何侵权行为,对于持票人的损失没有任何过错,而恰恰是持票人本人怠于行使和保全自己的票据权利,才导致损失的发生,责任在于持票人自己,而不在于出票人或承兑人这些得利人。因此,将利益偿还请求权定性为损害赔偿请求权是不恰当的。3.从合同之债代位权的行使结果看这种观点认为,票据权利消灭后,持票人基于票据基础关系仍然享有民事权利,利益偿还请求权的性质属于合同之债请求权。这种观点的理由是:首先,票据关系中的出票人之所以出票,是因为出票人与收款人之间存在着民事合同关系。根据票据的无因性理论,票据行为一经成立,票据关系便与原因关系相互分离,收款人因时效届满或手续欠缺丧失票据权利时,由于原因债权并未消灭,可以根据原因债权向出票人或承兑人请求履行合同义务。至于承兑人,票据经承兑后,便产生民法上义务转移的效力,即出票人应履行的对收款人的合同义务转而由承兑人承担。如果持票人不是收款人,而是票据经多次背书转让后的最后持票人,他虽与出票人之间不存在原因关系,但他可以根据与其直接前手的原因关系向其直接前手请求履行合同义务,其直接前手履行义务后可以再向自己的直接前手追索,直到出票人为止。票据法规定的即使权利人不是最初持票人也可以请求出票人或承兑人履行利益返还义务,可以认为是民法上合同之债代位权特殊行使的结果。这种观点将作为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之一的利益偿还请求权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混淆了。根据票据关系的无因性理论,票据行为一经成立,票据关系便与原因关系相互分离,此时票据债权与原因债权之间的关系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如果当事人授受票据的目的在于代替原因债务的履行,则原因债务因授受票据而消灭,债权人只能行使票据债权,此时的利益偿还请求权自然不可能是由票据基础关系所产生的合同之债请求权。如果当事人授受票据时并没有明确表示消灭原因债务,一般被认为是“为了支付的票据授受”,原因债务不因授受票据而消灭,应先行使票据债权,在票据债权不获实现时,再行使原因债权。如果当事人是为了担保原因债务的履行而授受票据,则债权人可自由选择行使原因债权还是票据债权。在后两种情况下,票据债权和原因债权前后存在或者并存,票据债权的消灭才能引起原因债权或者票据债权与原因债权并行不悖。此时持票人在票据权利消灭后依据基础关系向其直接前手主张的原因债权,是民事法律规范和调整的对象,票据法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在这个层面上加以专门的规定和说明。因此利益偿还请求权的性质不属于合同之债请求权。4.以票据法上的平衡观念为依托,并批判了这种观点被许多学者所支持,是一种通说。利益偿还请求权不是票据权利,也不是民事权利。其理由是民法规定的民事关系可分为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出票人或承兑人与持票人之间不属于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大体可分为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物权关系可以排除。在债权关系中,传统民法理论认为产生债的根据有四:合同、侵权、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利益偿还请求权显然不是基于合同和侵权,也不属于无因管理。对于不当得利,这种学说提出过两个否定的理由。最主要的理由是:不当得利是一方所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原因,而出票人或承兑人所得利益都是有法律上的原因的。另外一个理由是发票人或承兑人所取得的利益与持票人所遭受的损失之间并无因果关系。因此,利益偿还请求权既不是票据权利,也不是民事权利,而是票据法基于平衡的观念特别规定的请求权。这种观点认为出票人或承兑人所得利益都是有法律上的原因以及其取得的利益与持票人所遭受的损失之间并无因果关系,这两种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是没有对民法上的不当得利制度进行深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5.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这种观点认为利益返还请求权性质上等同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因为其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1)出票人或承兑人受有财产利益;(2)持票人受损;(3)出票人或承兑人受益与持票人的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4)出票人或承兑人受有利益无法律上的根据。二、本文件的观点本文认为,利益偿还请求权的性质属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1.不当得利法定的要素不包括环境不当得利是指无合法根据取得利益而造成他人损失的法律事实。不当得利之法律事实一经成立,在受益人和受损人之间即产生债权债务的法律效果。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下,某种自然事实虽构成不当得利之法律事实,但不产生不当得利法律效果,不能行使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这属于特殊类型的不当得利。本文仅对一般类型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进行论述。(1)一方受有利益。受有利益是不当得利法律事实构成要件的首要方面,是不当得利制度的出发点。这里的利益仅指物质利益,不包括精神利益;利益不仅指财产,还包括由他人处取得的劳务、权利等;受有利益的类型不仅包括积极得利,也包括消极得利。积极得利包括积极财产的增加和消极财产的减少两方面,消极得利包括积极财产理应减少而未减少,消极财产理应增加而未增加。积极财产是指对主体有益的财产,消极财产是指对主体不利益的财产。(2)另一方受有损害。与受有利益相对应,损害仅指物质损害,不包括精神损害;损害不仅包括财产的损害,也包括付出的劳务、丧失的权利;损害的类型包括积极财产的减少、消极财产的增加、积极财产应增加而未增加,消极财产应减少而未减少。(3)受益与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不当得利上的因果关系,与民事责任构成条件中的因果关系并不一样。民事责任构成条件中的因果关系是指不法行为与损害之间有前因后果的联系。而对于不当得利来讲,只要基于某种共同性原因同时发生取得利益和受有损失两个结果,即构成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不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不是前因后果型的“纵”的关系,而是基于某原因发生受益与受损两种结果,其两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言,属于“横”的关系问题。因而此种因果关系,与其称为因果关系,不如谓之牵连关系。(4)受益没有法律上的原因。对“无法律上原因”解释的差异在于取得利益时的差异,它们的共同点为保有利益欠缺正当性。因此,无法律上的原因可以统一理解为:不论取得财产或者权利是否有法律上的原因,受益人继续保有其取得的利益欠缺正当性,即构成无法律上原因。2.利益偿还请求权的消灭(1)出票人或承兑人受有利益。其利益是指财产利益,即出票人或承兑人因出票行为或承兑行为而受有的对价利益或承兑利益。受有的对价或承兑资金属于出票人或承兑人积极财产的增加,被免除的债务属于出票人或承兑人消极财产的减少。若出票人因赠与关系签发票据后应支出而未支出票据资金,则属于消极得利的情形。(2)持票人受有损失。持票人因时效届满或手续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也就是丧失了请求支付和追索票据资金的权利。(3)出票人或承兑人的受益与持票人的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不是指出票人或承兑人的受益导致了持票人的损失,而是因为时效届满或手续欠缺之法律事实的出现同时导致了出票人或承兑人受益和持票人受损这两种结果,受益和受损之间属于“横向”的“牵连”型的因果关系。(4)出票人或承兑人受益没有法律上的原因。时效届满或手续欠缺之法律事实的出现使得持票人丧失了票据权利,但是出票人或承兑人因此取得的利益是否有法律上的原因,则要看法律规定的目的来决定。在依据消灭时效发生权利变动的判例中,在关于是否应该承认因时效取得的利益作为不当得利返还的问题上,即关于判断取得的利益有无法律上的原因这一问题上,要看消灭时效制度的宗旨。法律规定了持票人因时效届满或手续欠缺丧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学年泰州市靖江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12月调研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农业物资供应链优化管理协议
- 2025年专业除鼠服务合同
- 2025年出租车经营权承接策划协议
- 2025年通信传输设备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给皂液机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5年农业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协议
- 2025年建筑工程中介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农产品销售合作协议合同
- 2025年棉花加工成套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稿
- GB/T 9386-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
- 2023年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3年卫生院岗位大练兵大比武竞赛活动实施方案
- 2023年浙江省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卷
- 辽海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全套课件
- 专题7阅读理解之文化艺术类-备战205高考英语6年真题分项版精解精析原卷
- 真空泵日常操作标准作业指导书
- 2022年广东省10月自考艺术概论00504试题及答案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朱超-答辩通用PPT模板
- 隧道二衬承包合同参考
- 空气能热泵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