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新进展(基本生命支持)_第1页
心肺复苏新进展(基本生命支持)_第2页
心肺复苏新进展(基本生命支持)_第3页
心肺复苏新进展(基本生命支持)_第4页
心肺复苏新进展(基本生命支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复苏新进展

潍坊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尹庆卫CellQ:823775464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心肺复苏猝死定义:各种原因引发的急性症状出现1小时内的死亡。猝死占总死亡的15%~20%,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是医学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心性猝死是人类猝死的主要原因,Framingham长达26年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猝死中75%为心性猝死。心性猝死患者美国每年46万,而中国每年160万!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指对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和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

脑功能恢复,是心肺复苏的最高要旨,现统称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CPCR)

心肺脑复苏决不只是心脏科的专业问题,更应是全体医护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甚至普通民众也需了解和应用。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心脏骤停定义:心脏泵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心室颤动,80%~90%※心室停搏※电-机械分离亦称无脉搏性电活动(pulselesselectricalactivity,PEA)室颤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意识丧失大动脉(颈、股)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听诊心音消失注意:切不可等待心电图结果才作出心脏骤停的诊断!!!生物学死亡血液循环停止10秒后便因大脑缺氧意识不清,2~4分钟后大脑储备的葡萄糖和糖原将被耗尽,4~5分钟后ATP耗竭。心脏骤停后4-6分钟内发生不可逆性脑损害。出现生物学死亡时间的长短影响因素:基础病性质、开始实施复苏抢救的时间。争分夺秒!!!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心脏骤停后开始复苏的时间是成功的关键:※4分钟内开始复苏者,约50%可被救活;※4~6分钟开始复苏者,10%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的可能性极小。完整的心肺复苏措施基础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迅速建立有效的通气和人工循环,以保证脑组织及其他重要脏器的血供,支持基本生命活动。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cardiovascularlifesupport,ACLS):使用药物或电技术(除颤或起搏)来恢复自主心律和呼吸,以维持生命活动。延续生命支持(prolongedlifesupport,PLS):主要为脑复苏、原发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

心肺脑复苏为一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合作,但临场应变能力和抢救举措即BLS决定一切。急救生命链是近几年国际上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急救专用名词,是几个互相联系的环节系列。新的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中的环节包括:

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2.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程序化、规范化的心肺复苏流程早期判断是指对病人的初步判断:三步第一步:呼叫,轻拍病人脸颊或肩膀并对病人的呼叫,看病人有无反应。第二步:判断呼吸。第三步:手指放于颈动脉处,判断有无动脉搏动。信息传递该传递是指将有病人的信息传递出去,告知第二者或者呼叫急救中心。“来人啊,有重病人”或“快打120”,“来人帮忙啊”等等。进入心肺复苏流程ThedecisiontostartCPRismadeifavictimisunresponsiveandnotbreathingnormally.如果患者无反应和无呼吸则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Rescuersshouldbetaughttoplacetheirhandsonthecentreofthechest,ratherthantospendmoretimeusingthe‘ribmargin’method.应告知救助者(在胸外心脏按压时)将手置于胸廓中央,而不必花太多的时间用“肋缘”去定位。从A-B-C更改为C-A-B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请参见“新生儿复苏”部分)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程序的这一根本性更改将需要对所有曾学习过心肺复苏的人员重新进行培训,但参与制定《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人员及相关专家一致认为付出努力是值得的。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措施C(circulation)进行人工循环(Call)A(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B(breathing)进行人工呼吸E(electricity)电技术D(drugs)复苏时第一线药物的应用C(circulation)建立人工循环

胸按压这是现场抢救最基本的首选方法,必须立即进行,且效果良好,是心肺复苏的关键措施之一。首先应在患者背部垫一块木板,以加强按压效果。胸外心脏按压技术的关键要点按压部位按压频率按压深度胸按压(chestcompression)左手掌置于胸骨上2/3与下1/3交界处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按压时两肘伸直,用肩部力量垂直向成人按压幅度为5~6

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按压次数100~120次/min正规心脏按压示意图《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仍然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需要,包括:•

按压速率为每分钟100~120

次(而不再是每分钟“至少”

100次)•

成人按压幅度为5~6

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请注意,不再使用至少5厘米的成人范围,而且为儿童和婴儿指定的绝对深度较《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早期版本中指定的深度更深。•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有效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事项胸外心脏按压如操作不标准,常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按压部位不正确。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导致用力不垂直,按压力量不足,按压深度达不到5公分。冲击式按压、猛压、按压放松时抬手离开胸骨定位点,导致下次按压部位错误等情况,均可由此引起骨折。胸按压注意事项按压时力量要垂直;※按压时要平稳;※按压有节律地持续进行;Mainchangesinadultbasiclifesupport

成人基本生命支持的主要改变对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单人或双人施救者的按压-通气比率建议值(30:2)并未更改。实施高级气道管理后,可继续进行胸外按压(速率为每分钟至少100次)且不必与呼吸同步。之后,可按照大约每6至8秒钟1次呼吸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大约8至10次呼吸)。应避免过度通气。内容成人儿童婴儿识别无反应(所有年龄)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仅仅是喘息)不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对于所有年龄,在10秒钟内未扪及脉搏(仅限医务人员)心肺复苏程序C-A-B按压速率每分钟至少100次按压幅度至少5厘米至少¹⁄³

前后径至少¹⁄³

前后径大约5厘米大约4厘米胸廓回弹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医务人员每2分钟交换一次按压职责按压中断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尽可能将中断控制在10秒钟以内气道仰头提颏法(医务人员怀疑有外伤:推举下颌法)按压-通气比率(置入高级气道之前)30:230:21或2名施救者单人施救者

15:2

2名医务人员施救者通气:在施救者未经培训或经过培训但不熟练的情况下单纯胸外按压使用高级气道通气(医务人员)每6至8秒钟1次呼吸(每分钟8至10次呼吸)。与胸外按压不同步大约每次呼吸1秒时间明显的胸廓隆起除颤尽快连接并使用AED。尽可能缩短电击前后的胸外按压中断;每次电击后立即从按压开始心肺复苏。早期电除颤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取回除颤仪并设置好,及早进行电除颤。A(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只有保证呼吸道通畅,再向肺内进行有节奏的吹气,才能重建呼吸。目前不主张盲目清除口腔内异物,因为会影响其他重要抢救措施的实施,只有当怀疑一意识丧失的患者存在异物阻塞气道时,则应寻找口中的异物,并取出。打开呼吸道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是因为舌后坠,所以要使呼吸道畅通,关键是解除舌肌对呼吸道的阻塞。

1、仰头举颏法(颈椎无损伤者)

2、仰头抬颈法(颈椎无损伤者)

3、双下颌上提法(有颈椎损伤者):双手指放在病人下颌角,向上或向后方提起下颌,头保持正中位,不能使头后仰,不可左右扭动。把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使牙关紧闭,下颏向上抬动勿用力压迫下颌部软组织,否则有可能造成气道梗阻,避免用拇指抬下颌。开放气道后有助于患者自主呼吸,也便于CPR时口对口呼吸如果患者假牙松动,应取下,以防脱落阻塞气道仰头抬颏法托颌法

头后仰,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把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如患者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如果需要行口对口呼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