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精神护理(中职护理专业案例版)》第2章:心理过程与人格_第1页
《心理与精神护理(中职护理专业案例版)》第2章:心理过程与人格_第2页
《心理与精神护理(中职护理专业案例版)》第2章:心理过程与人格_第3页
《心理与精神护理(中职护理专业案例版)》第2章:心理过程与人格_第4页
《心理与精神护理(中职护理专业案例版)》第2章:心理过程与人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过程与人格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人格障碍2.理解意志过程、人格的概念和特征3.掌握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4.掌握人格的心理特征、人格倾向性以及自我意识5.掌握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的种类接受外部刺激作用并反映外界事物属性的感觉称为外部感觉感觉的种类接受机体内部刺激作用并反映它们属性的感觉称为内部感觉感觉的特性—适应性是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的特性—感觉的对比同一感觉器官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的特性—相互作用某一器官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因其他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变化感觉的特性—补偿作用指某种感觉消失后由其他感觉来补弥感觉的特性—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感觉的特性—感觉后像指当外界刺激消失后感觉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的现象电影电视就是利利用的感觉后像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是物体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的种类—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知觉的种类—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的静止和运运动及运动速度的知觉知觉的特性—整体性知觉的特性—选择性知觉的特性—理解性知觉的特性-恒常性错觉

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错觉的种类

错觉的意义

通过对错觉的研究,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采取措施来识别错觉和利用错觉.记忆的概念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保持和提取记忆的分类按记忆的内容分类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记忆的分类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记忆的分类逻辑记忆: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主要内容的记忆。记忆的分类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记忆的分类运动记忆:是以做过的动作、运动为内容的记忆。记忆的分类按记忆保持的时间长短分类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种记忆类型关系图记忆的过程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由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组成记忆的过程——识记按识记的目的性分: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按识记的理解性分: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记忆的过程——保持是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积累、储存和巩固的过程,是记忆的中间环节。记忆的过程—再认和回忆是对储存的信息提取的过程遗忘的概念是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分完全遗忘、暂时遗忘和永久遗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思维的概念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概括的反应,是认识过程的高级形式思维的基本特征间接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概括性:在大量感性材料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是借助概念来实现的。思维的分类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分类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思维的分类根据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分类

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

比较与分类

抽象和概括

思维的品质广阔性

深刻性

独立性灵活性逻辑性敏捷性批判性

想象的概念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选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的分类无意想象:指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有意想象:是依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注意的概念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大特点。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

又称为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注意的分类—有意注意又称为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分类——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情绪、情感的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情感的分类

1、原始情绪也叫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原始情绪

,包括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情绪、情感的分类2、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应激情绪、情感的类别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情绪、情感的类别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应激: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高度情绪紧张状态都是失恋惹的祸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情绪与健康健康的情绪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积极向上,精力充沛

情绪的调节与控制自我放松

自我安慰暗示适时转移和升华适当宣泄恰当幽默意志的概念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的特征明确的目的

随意运动克服困难意志的品质及培养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

意志品质的培养

第二章心理过程与人格第二节人格一、人格的概念和特征二、人格心理特征三、人格倾向性四、自我意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五、常见的人格障碍一、人格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

人格(personality)也称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它主要体现在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对事物的态度体验及行为的积极性上,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其风格迥异的人格特征要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格(二)特征

1.稳定性与可塑性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受各种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根据反应结果,形成比较稳定的观念,但随着生理成熟和环境变化也可能发生变化。2.独特性与共同性每个人都各具自己的个性特点,个性具有民族地区的特点。例如:同样是坚持性,甲表现为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乙表现为墨守成规,顽固偏执。但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特质,也有共同性。

3.统合性人格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是由许多心理特征组成的,具有多层次、多维度、多侧面性,以及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4.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人格的整体

二、人格的心理特征(一)能力

能力指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活动效果的因素。如从事学习活动,就要求有良好的观察力,理解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记忆力等。它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率。人格心理特征是指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方面。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天才级的人物

(1).能力的种类a.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各种活动都需要有一些共同能力。包括:观察力(指观察的深度,广度和精细度等)思维力(指对事物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语言能力(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流畅性等)记忆力(包括记忆的速度,广度,准确性,持久性等)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些专业或特殊职业所必须的能力。b.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流体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工过程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力,晶体智力则是指获得数学、语文等知识的能力,取决于后天的学习。

如:教学能力,音乐能力,会话能力,体育能力等。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发展的内部条件,而特殊能力是某些一般能力的专门化发展。完成任何一项活动都需要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完美结合,多种能力本质的方面的完备结合就叫做才能。c.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而创造力则是指产生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能力。

d.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操作能力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都被认为是社交能力。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与知识,机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能力表现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而在个体身上经常出现的文中的心理特征。知识是个体所掌握的人类思想内容和社会历史经验。技能是经过联系已经“自动化”了的行文方式。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条件,而且直接影响到掌握知识的深度,而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获得又反过来会促使能力的提高。在不同人身上可能具有相等的知识,但他们的能力不一定是同等水平。(3).智力智力属于一般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人的智力一般用智商(IQ)来衡量。

(4).能力的个体差异。可有类型、早晚和发展水平的差异。a.能力的类型差异。主要表现在认识过程中那些稳定的心理品质上。如在知觉能力方面,有的人对细节感知清晰,属分析性;有的人属于综合型,其知觉富于概括性和整体性,但常忽略细节方面。b.能力表现早晚差异。有的人在童年时期就显露出非凡的能力或在某一方面的优异才能,叫“早慧”或超常儿童。有的人其优异才能表现得比较晚,甚至到了晚年才表现出来,称为“大器晚成”。唐代诗人白居易一岁开始认字,五岁开始作诗,九岁就能精通音韵,而齐白石四十多岁才展露绘画才能。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各种能力都有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如IQ(智商)在140以上者为智力正常,IQ在70以下者为智力低下者。(二).气质

气质是认得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是个人行为全部动力特点的总和。它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气质与遗传有关,每个人生来就具有一种气质。这种心理活动动力特征上的差异使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蒙上了个人色彩。(1).气质特点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重的心理特征。具有下列几个心理特征:a感受性:人堆身体内外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b耐受性:人堆外界刺激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c可塑性:人根据外界事物的变化而改变自己适应性行为的能力。d反应敏捷性:一般的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e情绪兴奋性:情绪向外表现得强烈程度以及沉声情绪反应的速度。f倾向性:外倾,心理反应与活动依赖于当前产生的外界印象;内倾,心理反应与活动依赖于过去和未来向关系的形象,表象和思想。(2).气质类型气质现象最早是由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首先描述的。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粘液,根据在人体内占优势的体液类型,把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和粘液质。虽然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缺乏科学根据,但由于再日常生活中却是可见到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现已被许多学者采纳,沿用。(3).气质生理基础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Papolov)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并结合日常观察,发现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三种特性:即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均衡性;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它们存在着个体差异,如强度可分为强的和弱的;均衡性可分为平衡和不平衡的;灵活性可分为灵活的和不灵活的。这分别相当于上述气质类型的多血、胆汁质、抑郁质和粘液质。所以神经类型也就被看作是气质的生理基础。两者的对应关系及表现特征如表所示:气质类型类型及主要表现特征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强度平衡性灵活性高级活动神经类型行为表现强强强弱不平衡平衡平衡不平衡灵活不灵活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易冲动,办事粗心,精力充沛,不易疲劳,易冲动,自制力差活泼好动,言行敏捷,待人热情,粗心浮躁,兴趣多变动作稳而慢,善忍耐,固执拘谨。情感不外漏观察细微,情感体验深刻,稳定,敏感,孤僻,多虑《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抑郁质类型(4).气质的意义

1)有利于正确认识气质的本质属性,减少对气质类型的偏见。

2)有利于正确认识气质类型的社会价值或意义。

3)有利于科学地认识气质的职业适应性。

4)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性格性格是指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如一个人在各种场合都表现出热情奔放、豪爽无拘、坚毅果断、见义勇为等。这种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就是他的性格特征。而那些在个体生活中偶然的、暂时的表现不能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1).性格特征a.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人对待现实的态度方面的特征。其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特征,如热情诚实、冷淡虚伪等。二是对劳动和劳动成果的态度特征,如勤奋与懒惰。三是对自己的态度特征,如谦虚与骄傲等。b.意志特征。是指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觉调节方面的个人特征。主要指对行为目标的明确态度;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对长时间工作表现出来的意志特征。如自制与放任。c.情绪特征。是指人的情绪活动对其他活动的影响,以及对情绪的有意识的控制特点。表现在情绪反应的快慢,情绪变现的强弱及情绪保持的久暂方面。如乐观与悲观,情绪稳定与喜怒无常等。d.智力特征。是指人表现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过程中的性格特征。如感知、记忆和思维的深刻性,肤浅性。当这四方面的性格特征体现在具体人身上时就形成了这个人特有的性格结构。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受其性格结构制约的。性格特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2).性格类型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共有的某些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的表现。a.理智型:通常以理智来衡量一切,从而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处理问题深思熟虑。情绪型:情绪体验深刻,言行举止受情绪支配和控制,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遇事不善于冷静思考。意志型:行动目标非常明确,积极主动,勇于克服困难,果断,自制。

b.内向型和外向型按照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可以分为二型;外向型的人,通常表现为感情流露于外,对外部事物非常关心,活跃,开朗,善交际。不拘小节等;内向型的人常处于被动,又称内向。表现为孤僻,冷静,反应慢,不善交际等。c.顺从型和独立型顺从型的人,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缺乏主见往往不加分析地接受他人意见,紧急情况下表现得惊慌失措。独立型的人善于独立思考,不易受次要因素干扰能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他们有时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和意见强加于别人,带有支配倾向。d.A型和B型这是美国心脏病学家弗里德曼等研究心脏病时划分的行为类型,其含义与性格特征有些接近。A型性格的人常充满着成功的理想和进取心,雄心勃勃;具有时间紧迫感、急躁、缺乏耐心、好胜心强。易激惹、爱争斗、信不过别人,事事总要亲自动手,喜热闹。这类人往往是一些智力较高,能力较强的人。B型性格的人,心地和平事坦荡,是非竞争型的,与世无争,喜欢不紧张的工作,做事慢条斯理,受过松散的生活i;无时间紧迫感,有耐心,不争抢,能了之。少敌意对受到的阻碍放映平静,孤僻,喜欢娱乐。有研究表明,A型行为类型的人具有冠心病的其发病率为B型的二倍,其复发率为B型的五倍。孙悟空就是A型行为的代表,而沙僧则是C型行为的代表人格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也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人格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仰和价值观等。其中,需要是人格倾向性的源泉和基础,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人格才能形成和发展;动机、兴趣和信念是需要的表现形式;世界观是人格倾向性的集中表现,是人格心理的核心,它指导着人的行动,影响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三、人格倾向性1.需要的概念需要是指个体对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备条件的渴望和欲求。需要是活动的原始动力,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要而发生的,需要的强度越大,活动的积极性越高;需要的强度越小,活动的积极性越低。“人心没尽”人的需要是在活动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一些需要满足了,新的需要就会产生,直至生命的结束。(一)需要2.需要的分类a.按需要的起源分类: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b.按需要的对象分类: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需要的层次理论是在1943年由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马斯洛认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要所组成的,而各种需要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他把人的各种各样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并按照它们的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3.需要的层次理论

(二)动机1.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诱因既外部刺激)。2.动机的功能动机对人的行动有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引发人开始进行某一行动;二是强化功能,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这一行动;三是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引导这一行动向一定的目标进行。3.动机的分类(1)根据动机的起源,可把动机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的大小,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3)根据动机的意义,可把动机分为合理动机和不合理动机(4)根据动机的自主性水平不同,可以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非动机(5)根据动机所涉及的活动,可把动机区分为:学习动机、游戏动机、劳动动机、工作动机和犯罪动机、自杀动机等

4.动机冲突当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时,个体难以决定取舍,表现为行动上的犹豫不决,这种相互冲击的心理状态,称为动机冲突。动机冲突的三种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三)兴趣1.兴趣的概念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2.兴趣的种类(1)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2)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3.兴趣的品质(1)兴趣的广度:主要指兴趣的范围。(2)兴趣的稳定性:主要指兴趣的持久程度。(3)兴趣的指向性:是指兴趣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现象。(4)兴趣的效能:是指兴趣对活动产生的效果。四、自我意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一)自我意识1.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即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人格倾向性的认识和评价。自我意识是人格结构中的协调控制因素,其作用是对人格结构中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从而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自我意识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它既依赖于感知觉、记忆和注意,更依赖于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同时还常常伴随着个体情感和意志活动的参与。2.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三维结构的心理系统:

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1)自我认识:指个体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它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过高的估计自己,就会刚愎自用、自命不凡、目空一切,而导致失误。(2)自我体验:指个体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形式。(3)自我调节:

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是自我意识在意志行动上的表现形式。自我调控包括自我检查、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