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实的盲克里斯塔·沃尔夫创作的主观真实性与神话重构_第1页
历史与现实的盲克里斯塔·沃尔夫创作的主观真实性与神话重构_第2页
历史与现实的盲克里斯塔·沃尔夫创作的主观真实性与神话重构_第3页
历史与现实的盲克里斯塔·沃尔夫创作的主观真实性与神话重构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与现实的盲克里斯塔·沃尔夫创作的主观真实性与神话重构

克里斯塔沃尔是德国的现代作家,也是德国最受争议的作家。她的一系列作品,如《分裂的天空》《童年典范》《回忆克里斯塔·T》《卡珊德拉》《美狄亚·声音》等,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新颖的创作手法,不仅对德国文学产生巨大影响,也享誉世界文坛。一、以主观真实的身份决定艺术沃尔夫在她的文学论著《读与写》(1972)和《问答集锦》(1976)中提出“主观真实性”的审美主张。她反对狭义地理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及其所规定的条条框框和按照给定的主题去创作,而是强调在创作过程中作家主体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她认为,经验是作家赖以写作的仓库,这种经验是客观现实与作家主体之间的媒介。作家写作时要带着自己的经验,以一种“积极介入”的态度,坦率地置身于他所处理的素材之中。这样,作家不再是单纯编造故事的叙述者,也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他不必再隐身于作品背后,自己就是题材的一部分,同题材一起去经历变迁和运动。她认为,作家用这种方式可以表达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看法,和读者交流,共同寻求答案。在沃尔夫20世纪70年代后的作品中,表现作家主观的对现实的真实见解的成分越来越占重要地位。为此,她的作品的情节日益淡化,思维特征和沉思冥想的成分日益增多,也增加了被理解的难度。沃尔夫认为,作家之对于现实不应像自然科学家之对于世界,作家不必把注意力的中心放在表现客观世界(即外在真实)上,而应放在表现主观世界(即内在真实)上,写出“主观真实性”根据这一论点,沃尔夫强调文学作品不应具有改编成电影(以故事情节为中心)的可能性,即主张文学作品的非电影化即非情节化,由作家的“主观真实”来决定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因此,自《分裂的天空》后,沃尔夫作品的结构已不是由情节决定,而是由人物或作家本人的主观意识来决定,《卡珊德拉》和《美狄亚·声音》就是典型代表。比较而言,《美狄亚·声音》则更凸现出沃尔夫美学中的“主观真实性”,主人公美狄亚的经历与沃尔夫本人有很多相似之处。作为民主德国知识分子改良派中的一员,沃尔夫通过自己的创作对民主德国的制度建设提出批评性建议,她从人道主义的观念出发,主张在民主德国建设社会主义。即使在德国统一后,沃尔夫依然坚持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改革才会让德国变得更好。1993年初,沃尔夫被指认曾在1959—1961年间为斯塔西(前东德国家安全部门)非正式雇员,代号“玛格丽特”。最初她矢口否认,但半年多后,她作为斯塔西工作人员的档案被曝光,当不可辩驳的证据呈现于前,她又改口说已将这段往事完全忘却,并辩称从未对同胞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因为这一事件,沃尔夫的政治观点和文学创作都遭到了来自各界的质疑和攻击,而由于沃尔夫在政界的影响力,使得这种争论的性质不仅仅局限于文艺界的讨论,甚至与德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相联系。在各界舆论的压力下,沃尔夫创作出了《美狄亚·声音》,这部作品中的女主角美狄亚就像被推到风口浪尖的沃尔夫,从前的成就遭到否认和驱逐,“我哪儿去?能想出一个我适合去的世界、时间吗?”文本最后来自美狄亚的疑问同样也是重重压力下的沃尔夫的疑问。而小说中的科尔喀斯和科林斯则仿佛暗示东德和西德,两者同样在逐渐腐化。但德国的情形也不过是世界的缩影,借着美狄亚的控诉,沃尔夫以自己的“主观真实性”在向世界发声。她借助小说讲述自己的经历,也通过写作来剖开身心寻找答案,为昔日的自己,也为那不复存在的时代。而渗透着沃尔夫本人生活经历的美狄亚的命运更具有悲剧性。她跟随伊阿宋从科尔喀斯来到科林斯的同时,地位也从掌权者落到平民,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作为一个外来者,美狄亚的能力遭到来自科林斯各个阶层的质疑甚至排斥,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在这个时候伊阿宋又背叛了她,她只有依靠自己。美狄亚的被排斥来自于她的不屈服,不愿融入罪恶,而与她同样来自科尔喀斯的阿加梅达和普瑞斯本,通过谄媚讨好当权者被科林斯人接纳甚至欢迎,于是当社会发生灾难,那个与他们没有共同志向的人被理所当然地拿来当作“替罪羊”。这一点与沃尔夫本人也极其相似。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使沃尔夫在政治主张上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即使在德国统一以后,她仍不改初衷地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忠诚,因此招来前西德人的不满,尤其在斯塔西档案暴露后遭到清算和质疑。在东德成为过去、东德作家逐渐隐匿的现实里,坚持发声的沃尔夫是不是也被前西德看作了“替罪羊”而遭到打压?这些沃尔夫的经历投影在她笔下的美狄亚身上实践着她的“主观真实性”美学。二、研究女性形象的必要性“主观真实性”成就了沃尔夫的话语权威。在沃尔夫的话语体系里,她以自己的女性经验和女性视角渗透进自己笔下的人物,既发出公开声音,也进行私下的半公开的交流,这些声音直接来自于叙述者或人物的思想,直接表达男性主权话语下女性的独立意识。而在《卡珊德拉》和《美狄亚·声音》中,两位女主角都是通过思想的独白表达自己对社会和世界格局的思考,而没有真正使这种“声音”被听到。卡珊德拉的声音被拒绝,而美狄亚的声音被驱逐,透过神话,通过“主观的真实”,反映的是德国现状中不被倾听的女性知识分子的声音,她们有能力但不为社会所用,甚至连发声的权力都被剥夺。神话映射现实,而沃尔夫用自己的经历,用德国浓缩了整个知识女性的无声处境。她们不是没有声音,而是被剥夺了声音,一旦她们想要去争取这种声音,她们就会被禁闭或者驱逐出主流生活圈。无论是沃尔夫时代还是当今时代,对于女性而言,她们所要追求的不过是一种平等的话语权,而沃尔夫笔下的独白,既是人物的,也是叙述者的,更是被隐藏的作者———也就是沃尔夫本人的独白,是时代女性的独白。在作品结构上,由于“主观真实性”对于意识形态的侧重,沃尔夫在小说的外在结构上主张非情节化,提倡散文化,因为她认为只有散文化才能表现作家的“主观真实性”,才能自由开掘及表白内心世界。这种对情节的弱化在《卡珊德拉》中更为明显。借助意识流,沃尔夫使整篇叙事的情节零碎化,在叙事行为的时间线外,情节随着卡珊德拉回忆的跳跃在不同时间线上跳跃,同时插入了更多叙述者的声音,以及叙述者对其他人物话语的转述,并加入预言和梦境的虚构,将情节切割成无数的碎片,正如人的记忆本身所具有的零碎感一样被反映在书面上,乍一看没有头绪,但在卡珊德拉叙述的每一个碎片背后的现实性,甚至卡珊德拉讲述的每个人物的梦境的暗喻都引人深思。通过对卡珊德拉和美狄亚神话的改编,沃尔夫尝试着进行“历史的更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她以“主观真实性”为写作基本点,以女性声音构建女性的权威话语《卡珊德拉》的背景涉及人类5000年的文明史,主题涉及反对战争和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权力滥用、至今犹存的等级制度和对妇女的歧视等等。由于卡珊德拉这个人物在神话中的次要地位,在沃尔夫将她置于主角时,整个作品便被赋予了极强的乌托邦色彩和虚构性。沃尔夫无疑是要用这一古代神话题材表达世界人民都关心的和平问题,小说的根本目的是要世人警惕。但作者担心她的警告不为世人重视,因此卡珊德拉的预言和警告实际上也成为作者自己的预言和警告了。在结构上,沃尔夫将故事部分和演讲部分有机结合,相互映衬,一个神话,一个现实;一个历史,一个当代;一部分是故事,一部分是作者对故事的评价和议论,在总体结构上仍体现作者的“主观真实性”。在作者与叙述者的融合下,沃尔夫让卡珊德拉作为主体,从思想上探讨女性发声、建构权威的可能。相较于《卡珊德拉》,由于《美狄亚·声音》中美狄亚的经历更贴近沃尔夫本人的遭遇,因而在对于美狄亚的批判性重构中,更多的是针对当时德国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和政治境况。一方面,沃尔夫将美狄亚塑造成经典的“替罪羊”形象,她从科尔喀斯到科林斯的命运轨迹明显体现了吉拉尔“替罪羊”典型范式。对于这一范式在文本中的实现形式,已有研究者具体分析,在此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被选择成为“替罪羊”的美狄亚的特别之处在于,她是一位外来者;她是一位思想超前的女性。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她对于科林斯原著居民来说都是一位“差异者”。作为一位外来者,美狄亚代表了科尔喀斯人;而对于重写美狄亚神话的沃尔夫而言,她的遭遇也映射了原东德文化学者在德国统一后的境遇。德国社会制度融合的过程就像科尔喀斯与科林斯的制度同向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可避免地要产生文化冲突,就像沃尔夫本人遭到批判和攻击一样,许多前东德作家在德国统一后几乎销声匿迹,其原因不外乎前西德文化对他们的排斥。由于文化的隔阂,前东德的文化学者无法得到公正待遇,因此也引起了前东德文学在德国文学中是否具有道德合法性的文化批判问题。另一方面,透过美狄亚以及其他几个叙述者的声音,沃尔夫写出了社会变革催生了何种权力运行模式,以及这种权力运行下人们的普遍行为。以德国的社会形态作为现实原型,沃尔夫将科尔喀斯和科林斯设置为两种社会体系,一个“蛮荒”、一个“文明”,但殊途同归,权力斗争导致统治的腐败,对权力的欲望使统治者忽视了对民众和对社会的责任。为了权力,他们不择手段,甚至将幼年继承者作为祭品,不惜分割国家利益来保障自己的当权地位。沃尔夫对于权力的批判和对男权的批判是相结合的,她用美狄亚的发声反抗男性霸权,这种反抗的目的不仅在于唤醒女性消除自身的麻木和蒙昧,更是对集权统治方式的控诉同为神话重构,沃尔夫对写作也进行了新的尝试,这次她没有让美狄亚进行个人独白,而是借助复调的结构,使声音被人听见,并构成对话和讨论,在层层对话中凸显“声音”的存在,与卡珊德拉的声音相比,美狄亚的发声是一种进步:她不仅关注了声音本身,更关注了“声音”是否被听到。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中指出:“人类的文学艺术是在一片腐朽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腐朽的东西会永远遗留在艺术之中;但另一方面,艺术凭其富于想象的性质会将腐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