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教学课件_第1页
麻疹教学课件_第2页
麻疹教学课件_第3页
麻疹教学课件_第4页
麻疹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疹

传染病学课时安排:1节教学课型:理论课.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典型麻疹的临床经过、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熟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病理解剖、常见并发症。

了解:实验室检查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临床表现、诊断

治疗和预防

★难点: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

麻疹一概述

定义: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

▼发热

▼粘膜卡他症状

▼口腔粘膜斑

▼皮肤斑丘疹、疹后脱屑、色素沉着二病原学

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电镜下呈球形,病毒中心为单股RNA,外包核衣壳。

▼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

▼病毒可在人胚肾、猴肾、鸡胚中培养、增殖、分离,制作减毒活疫苗。

▼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高温及紫外线,对一般消毒剂都敏感,但耐寒耐干(疫苗冷藏保存)。

三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天(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内具传染性。(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

流行病学(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6个月内婴儿可受到母体抗体的保护。(四)流行特征

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

▼发病率以6个月至5岁小儿最高。

▼近年麻疹流行强度减弱,平均发病年龄后移,有局部或点状麻疹爆发流行。四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发病机制:麻疹病毒随患者喷射的飞沫小滴侵犯易感者的鼻咽部和呼吸道其他部位或眼结合膜进入人体,病毒在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引起感染。麻疹的病理变化特征是:当病毒侵袭任何组织时均出现单核细胞浸润及形成多核巨细胞。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二)发病过程

◆麻疹病毒→上呼吸道和眼结膜上皮细胞→局部繁殖→局部淋巴组织→血流(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

◆麻疹病毒→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广泛繁殖→大量病毒→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

麻疹病毒→入侵细胞内增生→破坏细胞→引起炎症→临床症状明显☆皮疹和粘膜斑——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 生与单核细胞浸润并渗出

☆色素沉着——红细胞、血浆外渗

☆脱屑——表皮细胞坏死、退行性变

☆细菌感染——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和免疫

反应降低。

五临床表现潜伏期:约10天(6—18)天典型麻疹的临床经过可分为三期

前驱期

出疹期

恢复期(一)前驱期时间:从发热到出疹一般3--4天主要表现:

1发热:体温一般逐渐升高。

2粘膜卡他症状:

*呼吸道(咳嗽、流涕、喷嚏、咽充血)

*眼结膜(畏光、流泪)

*肠道(食欲减退、呕吐、腹泻)

前驱期

3科普利克斑:早期诊断依据

*时间:病程2—3天,持续2—3天

*部位:双侧近第一臼齿颊粘膜上

*性状: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逐渐增多,互相融合。(二)出疹期

*时间:持续2—5天

*顺序:耳后发际—额、面、颈—胸、背、腹—四肢—手掌、足底。

*性状: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呈红色斑丘疹,高出皮肤,压之褪色,逐渐融合成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

*伴随症状:全身毒血症状加重。(三)恢复期

*时间:历时约1—2周

*表现:发热开始减退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留有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

六临床类型除典型麻疹外,其他非典型临床类型有:

⑴轻型麻疹

(主动后被动免疫后)

⑵重型麻疹(含中毒性和休克性麻疹)

⑶出血性麻疹

(皮肤及内脏出血)

⑷异型麻疹(接种疫苗数年后)

七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出疹期血白细胞总数减少,血 小板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二)病原学诊断:通过患者眼、鼻咽分泌物,血和尿分离麻疹病毒。

(三)查多核巨细胞:取鼻咽部分泌物、痰和尿沉渣涂片,经赖特染色检查。

(四)血清抗体测定:病程早期至恢复期抗体效价4倍以上增长为阳性。八并发症

(一)支气管肺炎:主要为继发肺部感染,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为麻疹患儿主要死因。

(二)心肌炎:多见于2岁以下患重型麻疹或并发肺炎和营养不良的小儿。

(三)喉炎:2—3岁小儿多见,小儿喉腔狭小,并发感染时喉部组织水肿,分泌物多, 极易造成喉梗塞。

并发症

(四)麻疹脑炎:出疹后2—6天,与麻疹病情轻重 无关,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

(五)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麻疹病毒所致远期 并发症,少见,病理变化为脑组织退行性病 变。潜伏期2—17年。表现为进行性智力减 退,性格改变,肌痉挛,视听障碍,脑脊液 麻疹抗体持续强阳性最后因昏迷、强直性瘫 痪死亡。九诊断①麻疹流行期间接触过麻疹病人的易感者。②急性发热伴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结膜充血畏光,早期口腔有科普利克斑。③出现典型皮疹和退疹。④非典型者可分离病毒及测定病毒抗体或血清特异性抗体IgM。1+2可临床诊断,1+2+3或4可确诊十鉴别诊断(一)风疹

﹡发热1—2天后出疹,无科普利克斑

﹡全身中毒症状轻

﹡皮疹面部、躯干多

﹡不留色素沉着,不脱屑

﹡有耳后、枕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

(二)幼儿急疹

﹡多见于2岁以内小儿

﹡急起发热或高热3—4天后,热退疹出

﹡无明显卡他症状

﹡呈玫瑰色散在皮疹,主要见于面部及躯干

﹡1—2天皮疹退尽(三)药物疹

﹡有服用或接触药物史

﹡皮疹呈多样性,伴皮肤瘙痒

﹡皮疹四肢多,躯干少

﹡停药后皮疹可渐消退

(四)猩红热

﹡突起高热及咽痛,次日即有出疹。

﹡皮疹为弥漫性细小密集的猩红色粟粒疹。

﹡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呈深红色线状疹。

﹡皮疹压之褪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