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井小学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性腮腺炎一、概述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腮腺炎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青春期男性患者,可并发睾丸炎,女性可并发卵巢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膜脑炎,还可并发胰腺炎、心肌炎、乳腺炎等。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在腮腺肿大前6天到发病后5天或更长的时间内排出病毒。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三、隔离时限一般认为应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三周。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耳垂为中心表面不红边界不清压痛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体三大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它们是位于口腔周围的独立的器官,但其导管开口于口腔粘膜。本单位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时,对于“颌下腺炎”的患儿也建议同“腮腺炎”同等处置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去年冬季以来,全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呈上升趋势,部分中小学校相继发生腮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流腮或含流腮成分的疫苗保护率约3年,3年后机体抗体低度下降,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保护率下降;在一个群体中接种率要达到85%及以上,才能在该人群中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2012年流腮疫情形势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全区流腮共出现2个发病高峰,分别为2012年5-7月及11月-2013年1月;由于7-8月暑期放假,不容易造成学校托幼机构内的传播,发病曲线下降明显,但9月开学后发病又呈明显上升趋势。接种对象:4-15岁儿童及青少年,凡患过流行性腮腺炎或者3年内接种过腮腺炎疫苗(或含腮腺炎疫苗成分的联合疫苗)者不作为本次查漏补种对象。关于疫苗对流腮疫苗的预防效果:2007年、2008年流腮曾在全区一度流行,经2008年下半年对全区2-12岁学生开展流腮单苗普种及2009年2月对全区中学生进行流腮单苗普种后,疫情下降明显,2009、2010及2011年上半年处于散发水平。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痘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10-24d,一般14-16d。出疹顺序:皮疹首发于头皮、脸或躯干,逐渐延及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和“四世同堂”。
皮疹特点:疱疹位置表浅,直径为3-5mm,壁薄易破,形似露水滴,周围绕以红晕。疱疹于l-2d内枯干、结痂,数日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二.隔离时限疱疹结痂全部脱落,不得少于发病后2周(一般为3周)。
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型似露珠周围绕以红晕瘙痒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痘
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性感冒一、临床症状:出现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干咳、流鼻涕、流泪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二、隔离期限体温正常,症状消失。自发病之日起隔离1周普通感冒流行时,建议隔离至症状消失后24小时。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风疹
一、临床症状典型的风疹:主要表现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潜伏期10-23天;
皮疹顺序:发热1-2日后出疹,1日内波及全身,经2-5日消退,退疹后不留色素沉着;皮疹先见于面部,手掌足底无疹;
皮疹特点:呈红色充血性斑丘疹,直径约2mm,浅红、稍隆起,大小相近,面部及四肢皮疹有时呈融合状;
其他特征症状:常伴有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膜轻度红肿、咳嗽、流涕;二、隔离时限 病人隔离至疹后5天
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猩红热
二.临床症状临床特点——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疹退脱皮。潜伏期:一般为2—7天。皮疹特点:典型皮疹为在弥漫性充血的皮肤上出现分布均匀的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伴有痒感;其他特征症状:“巴氏线”、“口周苍白圈”、“草莓舌”、“杨梅舌”。三.隔离时限隔离至发病后7天。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尖样皮疹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充血潮红压之褪色巴氏线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草莓舌杨梅舌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概念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肠道病毒EV71型和柯萨奇A组16型多见,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口腔疱疹及手、足等部位的皮疹。个别重症患者可合并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损害。EV71感染较CoxA16更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手足口病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2~10天。症状体征:以口腔炎(口腔黏膜出现红色溃疡性疱疹),同时手部、足部、皮肤出现斑、丘诊,并很快转米粒大小疱疹。可伴有低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病程:7-10天左右,一般症状较轻,常可自愈,亦可出现肺炎等合并症。特别是EV
71除可引起手足口病外,还可引起无菌性脑炎、脑膜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多种严重疾病。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口腔口部疱疹可迅速溃破,并融合成片。(疼痛明显)----建议晨检时使用电筒!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手斑、丘诊,或疱疹。不易溃破,很快结痂。(不痒、不痛)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足斑、丘诊,或疱疹。不易溃破,很快结痂。(不痒、不痛)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流行病学特点
排毒特点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粪便中排出病毒。——该病传播方式多样。
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播途径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易感性及免疫力人群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对同种病毒可获得免疫力。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可反复患此病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预防控制措施提高晨检质量(手电筒、严格每人每日)注意消毒的有效性(浓度、时间)患病后的隔离(患儿隔离14天、班级停课期限为10天)患病期间监测病情,及时发现疑似重症健康教育与宣传是关键加强与疾控部门的信息沟通关于停课的建议根据国家《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要求一旦发现某一班级一天内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是不是一个病呢?就这个普遍性概念的问题,做以下解答: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所引起:1、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7、9、10、16型等,B组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HumanEnterovirus71,EV71);埃可病毒等。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2、疱疹性咽峡炎——最常见的为柯萨奇A组9型病毒【CVA9】,其它柯萨奇A组病毒(1、2、3、4、5、6、8、10及22),某些型柯萨奇B组病毒
埃可病毒9、16、17型也偶有发现。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为什么疱疹性咽峡炎不能诊断为手足口病呢?
根据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中关于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标准: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2、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病例无发热。3、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作出诊断。4、无皮疹者,不宜诊断手足口病。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只是表现的部位不同或感染的病毒类型不同而已。
由于个体差异,即使感染同一种肠道病毒,临床表现也可能不同——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本身就有较强的传染性,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感染。在本单位有手足口病病例时,建议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同样进行隔离14天的处置龙泉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一、概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方租房合同范本
- cSRC-BCR-ABL-IN-1-生命科学试剂-MCE
- 科技前沿颠覆性创新与未来趋势展望
- 水泥槽车销售合同范本
- 科技产品的社交媒体广告投放技巧
- 眼科常见病的自我预防与保健方法
- 电子银行系统中的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实践
- 豆腐销售合同范本
- 科技商业中的移动营业厅创新策略
- 科技创新在提升知产保护效率中的作用
- 食品采购与进货台账
- GB/T 24353-2022风险管理指南
- GB/T 6284-2006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
- GB/T 3003-2017耐火纤维及制品
- GB/T 22080-201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 GB/T 13915-2013冲压件角度公差
- 制药工程导论课件
- 瑜伽师地论(完美排版全一百卷)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课件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全册
- 古代历史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